彩膜防锈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13278发布日期:2019-07-06 12:19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彩膜防锈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锈膜,特别是涉及一种彩膜防锈膜。



背景技术:

防锈膜是是基于高分子材料与VCI气相防锈技术发展相结合的新一代创新高科技产品,但现有的防锈膜不能很好的起到防锈的作用,且存在使用寿命短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彩膜防锈膜,其能够具有防锈、防水的功效,且提高使用寿命,提高安全性,操作简单。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彩膜防锈膜,其包括:防锈本体膜,其包括VCI、油脂层、聚乙烯醇层、聚烯烃层、聚酰胺层,VCI与油脂层相连,油脂层与聚乙烯醇层相连,聚乙烯醇层与聚烯烃层相连,聚烯烃层与聚酰胺层相连;彩膜本体,与防锈本体膜相连,其包括ABS层、聚丙烯层、聚氯乙烯层、聚酯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ABS层与聚丙烯层相连,聚丙烯层与聚氯乙烯层相连,聚氯乙烯层与聚酯层相连,聚酯层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相连;硅胶层,与彩膜本体相连。

优选地,所述防锈本体膜通过一层聚乙烯胶水层与彩膜本体相连。

优选地,所述防锈本体膜上设有一层复合导电涂层。

优选地,所述硅胶层采用硅树脂。

优选地,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上设有多个小孔。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能够具有防锈、防水的功效,且提高使用寿命,提高安全性,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锈本体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彩膜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彩膜防锈膜包括:防锈本体膜1,其包括VCI11、油脂层12、聚乙烯醇层13、聚烯烃层14、聚酰胺层15,VCI11与油脂层12相连,油脂层12与聚乙烯醇层13相连,聚乙烯醇层13与聚烯烃层14相连,聚烯烃层14与聚酰胺层15相连;彩膜本体2,与防锈本体膜1相连,其包括ABS层21、聚丙烯层22、聚氯乙烯层23、聚酯层24、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25,ABS层21与聚丙烯层22相连,聚丙烯层22与聚氯乙烯层23相连,聚氯乙烯层23与聚酯层24相连,聚酯层24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25相连;硅胶层3,与彩膜本体2相连。

所述防锈本体膜1通过一层聚乙烯胶水层6与彩膜本体2相连,这样能提高牢固性。

所述防锈本体膜1上设有一层复合导电涂层7,这样能使防锈本体膜1表面的不容易产生静电。

所述硅胶层3采用硅树脂,这样能增加牢固性。

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25上设有多个小孔,这样方便排除气泡。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VCI(vapor phase inhibitor,气相缓蚀剂)层、油脂层、聚乙烯醇层、聚烯烃层、聚酰胺层组成防锈本体膜,VCI用于防锈,且能保护防锈本体膜;油脂层用于防锈,聚乙烯醇层用于增加阻隔性,防止水、油渗入,从而提高使用寿命;聚烯烃层用于提高透气性,聚酰胺层用于提高透明效果和透气性,从而提高使用寿命;ABS层、聚丙烯层、聚氯乙烯层、聚酯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组成彩膜本体,ABS(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plasti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层用于提高安全性,防止发生破损;聚丙烯层用于提高透气性,且能够防止磨损;聚氯乙烯层用于增加柔软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用于防止产生气泡,聚酯层用于隔绝热量;AB(AB glue,两液混合硬化胶)胶层用于连接防锈本体膜和彩膜本体,从而增加牢固性,且具有防水的功效;工作时,把本实用新型上的硅胶层3黏贴在要使用的物品表面即可,这样操作简单。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够具有防锈、防水的功效,且提高使用寿命,提高安全性,操作简单。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