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撕膜把手及保护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29637发布日期:2019-05-11 00:01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撕膜把手及保护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屏幕保护膜技术领域,更进一步涉及一种撕膜把手。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保护膜。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不断发展,对产品要求越发苛刻,显示器在生产转运过程中需要贴装保护膜进行防护,避免表面发生损伤;转运完成后需要将保护膜撕除以进行后续加工,对撕膜过程来说,撕膜把手是必不可少的耗材,撕膜把手为伸出保护膜边缘的片状结构,通过撕膜把手提供撕除保护膜的着力点。

传统的撕膜工艺通过手动撕膜,由操作人员手动撕掉保护膜,这种方式效率低下,并且容易受机台外界环境影响,容易出现粉尘。目前传统的撕膜机械采通过滚轴外表面的胶与撕膜把手相互粘接的方式撕膜,但滚轴和把手的粘接力与把手和保护膜的粘接力大致相等,将保护膜从滚轴上取下时,把手往往粘在滚轴上,导向滚轴阻塞。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撕膜把手,在自动撕膜过程中避免把手粘在滚轴上造成阻塞,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撕膜把手,从上向下依次包括离型上膜、双面胶和下膜,所述离型上膜和所述双面胶之间涂装离型剂;所述离型上膜能够从所述双面胶上撕除,以使所述双面胶的上表面与滚轴外表面的胶层相互粘接;

所述下膜的长度小于所述双面胶,所述双面胶的下表面用于与保护膜相互粘接。

可选地,所述双面胶与撕除滚轴外表面的胶层为不同种类。

可选地,所述双面胶为硅胶;滚轴外表面的胶层为亚克力胶。

可选地,所述下膜上设置颜色标记。

可选地,所述离型上膜的长度大于所述双面胶。

可选地,所述下膜的下表面与载材相互粘接,且所述下膜和所述载材之间涂装离型剂。

可选地,所述离型上膜的下表面和所述下膜的下表面涂装的离型剂为硅油。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保护膜,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撕膜把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撕膜把手,在离型上膜和双面胶之间涂装离型剂,通过离型剂使离型上膜能够轻松地从双面胶上撕除,将双面胶的上表面暴露,从而与滚轴相互粘接;下膜的长度小于双面胶,使双面胶的一部分下表面暴露在外,从而与保护膜相互粘接。需将保护膜从屏幕上撕除时,先去除离型上膜,由于离型上膜和双面胶之间涂装离型剂,可轻易地将离型上膜撕掉,滚轴与双面胶的上表面相互粘接,双面胶的下表面与保护膜和下膜粘接,上表面与滚轴粘接,由于滚轴的外表面设有胶,因而其粘接力小于双面胶与保护膜的粘接力,当滚轴旋转将保护膜从屏幕上撕除后,反向旋转,保护膜连同把手一并去除,避免粘在滚轴上造成阻塞。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和图1B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撕膜把手的正视图和俯视图;

图2A和图2B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撕膜把手与载材4相互连接的结构图,

图3A为撕膜把手制作的第一步的结构图;

图3B为撕膜把手制作的第二步的结构图;

图3C为撕膜把手制作的第三步的结构图;

图3D为撕膜把手制作的第四步的结构图;

图4A为撕除保护膜的第一步的结构图;

图4B为撕除保护膜的第二步的结构图;

图4C为撕除保护膜的第三步的结构图;

图5为滚轴撕膜的工序示意图。

图中包括:

离型上膜1、双面胶2、下膜3、载材4。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撕膜把手,在自动撕膜过程中避免把手粘在滚轴上造成阻塞。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撕膜把手进行详细的介绍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撕膜把手按从上向下的顺序依次包括离型上膜1、双面胶2和下膜3,如图1A和图1B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撕膜把手的正视图和俯视图;离型上膜1和双面胶2之间涂装离型剂,离型剂使离型上膜1和双面胶2之间保持较小的粘度,离型上膜1能够轻易地从双面胶2上撕除,使双面胶暴露在外部,以使双面胶2的上表面与滚轴相互粘接,滚轴的外表面涂有胶层,滚轴外表面的胶层与双面胶2相互粘接。

下膜3的长度小于双面胶2,下膜3仅覆盖双面胶2下表面的一部分,下膜3所在的部分用于抓握,便于将双面胶2下表面的暴露部分与保护膜相互粘接,保护膜是用于贴装在屏幕表面的薄膜,在屏幕运输过程中起到保护作用,屏幕运送到位后将保护去除。

使用时,先将本实用新型的撕膜把手贴在保护膜上,通过双面胶2下表面的外露部分与保护相互粘接,使撕膜把手与保护膜固定为一体;并将保护膜贴在屏幕表面,对屏幕起保护作用;需要撕除保护膜时,先将离型上膜1从双面胶2上表面去除,使双面胶2暴露在外,通过滚轴与双面胶2的上表面相互粘接,撕膜把手粘在滚轴的外表面,滚轴自身旋转滚动,使保护膜缠绕在滚轴外表面,保护膜从屏幕表面去除,完成自动撕膜过程,撕膜过程由滚轴的转动和移动自动完成,不需要操作人员手动撕膜,从而可避免粉尘等杂质进入。

由于滚轴的外表面设有胶层,在与双面胶2粘接时可更加容易粘起撕膜把手,有助于快速稳定地撕起保护膜;双面胶2的上表面与滚轴外表面的胶层粘接,下表面与保护膜直接粘接,相对于两个胶层相互粘接,胶层直接与保护膜粘接的力度更大,当机械手从滚轴上取下保护膜时,保护膜与双面胶2的粘接力大于双面胶2与滚轴外表面胶层的粘接力,保护膜可连同撕膜把手一并从滚轴上去除,避免把手与保护膜相互分离,仍然留在滚轴上的情况出现,因而不会造成滚轴阻塞的问题。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中的双面胶2的胶液种类与撕除滚轴外表面的胶层为不同种类,采用两种胶性不同的胶液,不同胶性的胶相互接触时,仍然具有粘接力,但粘接力小于两种胶任意一种与直接粘接的粘接力。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中的双面胶2为硅胶;滚轴外表面的胶层为亚克力胶;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排除采用其他种类的胶液,这些具体的设置形式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在下膜3上设置颜色标记,下膜3从下方覆盖双面胶2的一部分,离型上膜1覆盖双面胶2的整个上表面,在贴装于保护膜之前,可抓住下膜3所在的位置,将双面胶2下表面暴露在外的部分与保护膜相互粘接。撕膜把手贴装于保护膜之后,下膜3部分外伸于保护膜的边缘,下膜3可设置为红色等颜色,便于撕除保护膜时确定撕膜把手的位置。

更进一步,本实用新型中离型上膜1的长度大于双面胶2,也即离型上膜1可将双面胶2的上表面完全覆盖,并且有一部分外伸出双面胶2,离型上膜1的外伸部分便于抓握,提高撕除离型上膜1的便利度。当然,若离型上膜1与双面胶2的尺寸完全一致也是可以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及其相互组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中下膜3的下表面与载材4相互粘接,且下膜3和载材4之间涂装离型剂。如图2A和图2B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撕膜把手与载材4相互连接的结构图,载材4的面积远大于撕膜把手的面积,多个撕膜把手贴装于同一载材4上,便于批量放置撕膜把手。载材4的上表面也涂设离型剂,撕膜把手可轻易从载材4上被取下。

本实用新型的撕膜把手指离型上膜1、双面胶2和下膜3相互贴合形成的整体结构,当然,在离型上膜1被撕去后,双面胶2和下膜3形成的整体仍可称为撕膜把手。

撕膜把手的制作过程如下:如图3A所示,双面胶2的上表面贴装离型上膜1,下表面为一层离型膜;如图3B所示,将双面胶2下表面的离型膜去除,并贴装下膜3;如图3C所示,将离型上膜1、双面胶2和下膜3形成的半成品贴装于载材4上,此时离型上膜1、双面胶2和下膜3还未被切割,面积较大,因此为半成品;如图3D所示,采用半切的加工工艺,将离型上膜1、双面胶2和下膜3切割为多个面积较小的结构,形成撕膜把手,载材4未被切断,对多个撕膜把手起承载支撑的作用,完成撕膜把手的制作。

使用时,如图4A所示,将撕膜把手从载材4上取下,并通过双面胶2下表面的外露部分贴装于保护膜上,并将保护膜贴装于屏幕上,撕膜把手为图中虚线部分所示;如图4B所示,去除离型上膜1,去除过程可采用手工,由于此时保护膜未与屏幕分离,手工操作不对污染屏幕;如图4C所示,滚轴在自身旋转的同时从撕膜把手处开始平移,与撕膜把手粘接后,保护膜缠绕在滚轴外表面;如图5所示,撕膜把手贴装于保护膜的一个顶角处,滚轴从撕膜把手所在顶角处斜向相对顶角移动,撕除完成后,滚轴反向旋转,使保护膜从其表面脱落,由于撕膜把手与滚轴外表面仍旧粘接,需要借助机械手抓住保护膜将保护膜从滚轴上撕下,滚轴外表面的胶层为亚克力胶,双面胶为硅胶,双面胶2与保护膜的粘接力大于双面胶2与滚轴的粘接力,撕膜把手连同保护膜一并被撕下,可避免撕膜把手与保护膜相互分离粘接在滚轴上,防止滚轴阻塞,继续进行后续操作。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中离型上膜1的下表面和下膜3的下表面涂装的离型剂为硅油。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保护膜,包括上述的撕膜把手,该撕膜把手贴装于保护膜的顶角处。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