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及在耐温转移型接装纸中的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9254583发布日期:2019-11-27 21:05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油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及在耐温转移型接装纸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为了提升烟用接装纸的质感,一般会在烟用接装纸的表面进行各种表面处理或烫金加工。一般情况下,油墨印刷后可以直接进行烫金加工,以将烟用接装纸的表面印刷一些图文,使得烟用接装纸的表面更加具有质感,以及使得烟用接装纸更加的美观。

现有技术中虽然通过烫金加工来提升烟用接装纸的质感,但是这种烟用接装纸存在以下的缺点:(1)烟用接装纸的耐高温性能差,当烟用接装纸包烟后的烟支在极端的高温环境中(例如:夏季80℃的汽车中),油墨层容易产生粘连现象,从而导致烟支不能进行抽吸,造成烟支的浪费;(2)油墨制备工序繁琐,生产效率低,使得油墨制备的时间和成本有所增加,导致生产效益的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及在耐温转移型接装纸中的应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实现烟用接装纸表面的油墨层不会在极端高温的环境下而发生粘连现象,提高油墨的实用性,同时达到油墨能够高效、高质生产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1、一种油墨,所述该油墨的组份主要包括硝化棉、乙醇、乙酸乙酯、乙酰柠檬酸三丁酯、聚乙烯蜡和聚氨酯。

优选的,所述该油墨各组份的重量占比分别为:硝化棉20-25%、乙醇60-65%、乙酸乙酯8-10%、乙酰柠檬酸三丁酯5-10%、聚乙烯蜡1-2%、聚氨酯1-5%。

2、依据上述油墨,还公开有该油墨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

s1、将硝化棉、乙醇、乙酸乙酯、乙酰柠檬酸三丁酯、聚乙烯蜡和聚氨酯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混合,待混合均匀后,制得混合物a;

s2、将s1中制得的混合物a加入球磨机中进行球磨,球磨均匀后,制得混合物b;

s3、将s2中制得的混合物b采用1000目过筛,以制得耐高温光油墨。

优选的,所述s2中通过球磨机球磨时间为7-9小时。

优选的,所述s2通过球磨机球磨过程中珠料比为2:1。

3、基于上述的油墨,应用在耐温转移型接装纸中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取纸张,以制成接装纸中的纸张层;

s2、采用多色凹版印刷机印刷普通油墨,并利用烘箱将印刷的普通油墨进行烘干,以形成油墨层;

s3、再利用多色凹版印刷机印刷耐高温光油墨,并通过烘箱将印刷的耐高温光油墨进行烘干,形成耐高温光油层;

s4、将s1、s2和s3完成后形成的接装纸产品进行收卷,并转入烫金工序;

s5、按需求采用电化铝对s4收卷的接装纸产品进行烫金;

s6、烫金完成后,经分切工序生产出接装纸成品。

优选的,所述s2和s3中印刷机的印刷车速为均160-180米/分钟。

优选的,所述s2中烘箱的温度为60-80℃。

优选的,所述s3中烘箱的温度为70-80℃。

优选的,所述s5中烫金车速为120米/分钟,温度为180-2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所提供的油墨能够适应极端的高温环境,大大地提高了油墨的耐高温性能,能够有效的防止烟用接装纸包烟后的烟支在极端的高温环境中,其表面的油墨层发生粘连现象,以防止油墨层发生粘连现象导致烟支无法抽吸,避免烟支的浪费,从而提高了油墨的实用性,使得油墨在烟用接装纸中的应用市场前景更加广阔。

(2)本发明基于该油墨提供的制备方法不仅工序简单,操作便捷,还大大地缩短了油墨生产加工的时长,有效的提高了油墨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达到油墨高效、高质生产的目的,从而有助于降低油墨的生产成本,增加油墨的生产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1、一种油墨,所述该油墨的组份主要包括硝化棉、乙醇、乙酸乙酯、乙酰柠檬酸三丁酯、聚乙烯蜡和聚氨酯。

进一步的,该油墨各组份的重量占比分别为:硝化棉20%、乙醇60%、乙酸乙酯8%、乙酰柠檬酸三丁酯5%、聚乙烯蜡1%、聚氨酯1%。

2、依据上述油墨,还公开有该油墨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

s1、将硝化棉、乙醇、乙酸乙酯、乙酰柠檬酸三丁酯、聚乙烯蜡和聚氨酯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混合,待混合均匀后,制得混合物a;

s2、将s1中制得的混合物a加入球磨机中球磨7小时,且球磨过程中珠料比为2:1,球磨均匀后,制得混合物b;

s3、将s2中制得的混合物b采用1000目过筛,以制得耐高温光油墨。

3、基于上述的油墨,应用在耐温转移型接装纸中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取纸张,以制成接装纸中的纸张层;

s2、采用多色凹版印刷机印刷普通油墨,车速为160米/分钟,并利用温度为60℃的烘箱将印刷的普通油墨进行烘干,以形成油墨层;

s3、再利用多色凹版印刷机印刷耐高温光油墨,车速为160米/分钟,并通过温度为70℃的烘箱将印刷的耐高温光油墨进行烘干,形成耐高温光油层;

s4、将s1、s2和s3完成后形成的接装纸产品进行收卷,并转入烫金工序;

s5、按需求采用电化铝对s4收卷的接装纸产品进行烫金,烫金车速为120米/分钟,温度为180℃;

s6、烫金完成后,经分切工序生产出接装纸成品。

实施例二:

1、一种油墨,所述该油墨的组份主要包括硝化棉、乙醇、乙酸乙酯、乙酰柠檬酸三丁酯、聚乙烯蜡和聚氨酯。

进一步的,该油墨各组份的重量占比分别为:硝化棉22%、乙醇62%、乙酸乙酯9%、乙酰柠檬酸三丁酯7%、聚乙烯蜡1.5%、聚氨酯2%。

2、依据上述油墨,还公开有该油墨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

s1、将硝化棉、乙醇、乙酸乙酯、乙酰柠檬酸三丁酯、聚乙烯蜡和聚氨酯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混合,待混合均匀后,制得混合物a;

s2、将s1中制得的混合物a加入球磨机中球磨8小时,且球磨过程中珠料比为2:1,球磨均匀后,制得混合物b;

s3、将s2中制得的混合物b采用1000目过筛,以制得耐高温光油墨。

3、基于上述的油墨,应用在耐温转移型接装纸中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取纸张,以制成接装纸中的纸张层;

s2、采用多色凹版印刷机印刷普通油墨,车速为170米/分钟,并利用温度为70℃的烘箱将印刷的普通油墨进行烘干,以形成油墨层;

s3、再利用多色凹版印刷机印刷耐高温光油墨,车速为170米/分钟,并通过温度为75℃的烘箱将印刷的耐高温光油墨进行烘干,形成耐高温光油层;

s4、将s1、s2和s3完成后形成的接装纸产品进行收卷,并转入烫金工序;

s5、按需求采用电化铝对s4收卷的接装纸产品进行烫金,烫金车速为120米/分钟,温度为200℃;

s6、烫金完成后,经分切工序生产出接装纸成品。

实施例三:

1、一种油墨,所述该油墨的组份主要包括硝化棉、乙醇、乙酸乙酯、乙酰柠檬酸三丁酯、聚乙烯蜡和聚氨酯。

进一步的,该油墨各组份的重量占比分别为:硝化棉25%、乙醇65%、乙酸乙酯10%、乙酰柠檬酸三丁酯10%、聚乙烯蜡2%、聚氨酯5%。

2、依据上述油墨,还公开有该油墨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

s1、将硝化棉、乙醇、乙酸乙酯、乙酰柠檬酸三丁酯、聚乙烯蜡和聚氨酯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混合,待混合均匀后,制得混合物a;

s2、将s1中制得的混合物a加入球磨机中球磨9小时,且球磨过程中珠料比为2:1,球磨均匀后,制得混合物b;

s3、将s2中制得的混合物b采用1000目过筛,以制得耐高温光油墨。

3、基于上述的油墨,应用在耐温转移型接装纸中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取纸张,以制成接装纸中的纸张层;

s2、采用多色凹版印刷机印刷普通油墨,车速为180米/分钟,并利用温度为80℃的烘箱将印刷的普通油墨进行烘干,以形成油墨层;

s3、再利用多色凹版印刷机印刷耐高温光油墨,车速为180米/分钟,并通过温度为80℃的烘箱将印刷的耐高温光油墨进行烘干,形成耐高温光油层;

s4、将s1、s2和s3完成后形成的接装纸产品进行收卷,并转入烫金工序;

s5、按需求采用电化铝对s4收卷的接装纸产品进行烫金,烫金车速为120米/分钟,温度为220℃;

s6、烫金完成后,经分切工序生产出接装纸成品。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