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酮耐候密封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02829发布日期:2020-02-22 03:20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硅酮耐候密封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密封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硅酮耐候密封胶。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对房屋的密封性能越来越重视,尤其是玻璃窗的玻璃板与窗框之间的间隙,若不进行良好的密封,则会产生渗水、透风等情况,严重影响人们居住的体验。

现有的窗户密封中,通常采用硅酮密封胶来填充玻璃板与窗框之间的间隙,从而达到较好的密封效果。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硅酮密封胶为高分子材料,裸露在外,容易收到臭氧的侵蚀而发生老化,老化后的硅酮密封胶的密封能力大幅下降,导致窗户的密封效果变差,使得密封效果不长久,因此,还有改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硅酮耐候密封胶。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硅酮耐候密封胶,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室温硫化硅橡胶45份;

纳米碳酸钙40-50份;

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4-6份;

乙烯基三丁酮肟基硅烷0.5-1份;

催化剂0.03-0.05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入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与乙烯基三丁酮肟基硅烷并以特定比例配合,使得密封胶的流动性较好,同时有效提高密封胶的耐候性,不易老化,从而提高了密封胶的使用寿命,使得密封效果持久稳定;

通过在密封胶中加入纳米碳酸钙,使得密封胶的物理性能得以提高,使得密封胶不易因外力而产生物理损坏,提高密封胶的结构稳定性;

通过在密封胶中加入催化剂,增加了密封胶的硫化速度,提高了施工效率。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n-甲基吡咯烷酮2-3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密封胶中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通过n-甲基吡咯烷酮有效提高密封胶的耐臭氧老化性能,进一步提高密封胶的使用寿命,使得密封效果较为长久。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姜酮0.05-0.07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密封胶中加入姜酮并以特定比例与n-甲基吡咯烷酮配合,使得提高密封胶的耐臭氧老化性能的效果更佳,进一步提高密封胶的使用寿命,使得密封效果持久稳定。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黄酮0.3-0.4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密封胶中同时加入姜酮与黄酮并以特定比例与n-甲基吡咯烷酮配合,更进一步提高密封胶的耐臭氧老化性能,使得密封胶的使用寿命更长,密封效果较佳且较持久。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硅烷偶联剂0.5-0.6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密封胶中加入硅烷偶联剂使得密封胶的粘性更佳,更好地粘附在物体上,使得密封效果较佳。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玻璃纤维3-5份;

所述玻璃纤维的长度为1-2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密封胶中加入玻璃纤维,有效补强密封胶,使得密封胶的物理性能较佳,不易因受力而破损,从而保持密封效果的稳定。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使得催化效果较佳,且对密封胶的物理性能无明显影响。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硅酮耐候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混合室温硫化硅橡胶和纳米碳酸钙,搅拌均匀形成预混物;

s2.预混物中加入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乙烯基三丁酮肟基硅烷、催化剂,搅拌均匀形成硅酮耐候密封胶;

s3.出料;

s4.检验;

s5.封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各原料分散较为均匀,从而使得密封胶的性能较佳,制备的硅酮密封胶质量较好,不易出现分散不匀导致存在大量固体颗粒的情况。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步骤s2中,还加入有n-甲基吡咯烷酮、姜酮、黄酮、硅烷偶联剂、玻璃纤维;

所述玻璃纤维的长度为1-2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密封胶具有较好的物理性能、较佳的耐候性能、较好的粘性,质量较佳。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加入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与乙烯基三丁酮肟基硅烷并以特定比例配合,使得密封胶的流动性较好,同时有效提高密封胶的耐候性,不易老化,从而提高了密封胶的使用寿命,使得密封效果持久稳定;

2.通过在密封胶中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通过n-甲基吡咯烷酮有效提高密封胶的耐臭氧老化性能,进一步提高密封胶的使用寿命,使得密封效果较为长久;

3.通过在密封胶中同时加入姜酮与黄酮并以特定比例与n-甲基吡咯烷酮配合,更进一步提高密封胶的耐臭氧老化性能,使得密封胶的使用寿命更长,密封效果较佳且较持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硅酮耐候密封胶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以下实施例及比较例中:

室温硫化硅橡胶采用湖北新四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出售的107室温硫化硅橡胶;

纳米碳酸钙采用河北石茂建材有限公司出售的纳米碳酸钙;

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采用武汉华翔科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出售的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22984-54-9;

乙烯基三丁酮肟基硅烷采用武汉欣欣佳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出售的乙烯基三丁酮肟基硅烷2224-33-1;

催化剂采用山东开普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出售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n-甲基吡咯烷酮采用山东宝城化工有限公司出售的n-甲基吡咯烷酮;

姜酮采用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出售的姜酮;

黄酮采用酷尔化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出售的额黄酮;

硅烷偶联剂采用济南瑞锦泰化工有限公司出售的kh550偶联剂;

玻璃纤维采用常州市耀邦摩擦材料厂出售的短切无碱玻璃纤维。

实施例1

参照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硅酮耐候密封胶,硅酮耐候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搅拌釜中加入室温硫化硅橡胶45kg、纳米碳酸钙40kg,转速20r/min,搅拌30min,形成预混物;

s2.在预混物中加入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4kg、乙烯基三丁酮肟基硅烷0.5kg、催化剂0.03kg,转速20r/min,搅拌20min,形成硅酮耐候密封胶;

s3.出料,将硅酮耐候密封胶排入包装桶中;

s4.取样检测;

s5.合格品封盖保存。

实施例2

参照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硅酮耐候密封胶,硅酮耐候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搅拌釜中加入室温硫化硅橡胶45kg、纳米碳酸钙45kg,转速20r/min,搅拌30min,形成预混物;

s2.在预混物中加入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5kg、乙烯基三丁酮肟基硅烷0.75kg、催化剂0.04kg,转速20r/min,搅拌20min,形成硅酮耐候密封胶;

s3.出料,将硅酮耐候密封胶排入包装桶中;

s4.取样检测;

s5.合格品封盖保存。

实施例3

参照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硅酮耐候密封胶,硅酮耐候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搅拌釜中加入室温硫化硅橡胶45kg、纳米碳酸钙50kg,转速20r/min,搅拌30min,形成预混物;

s2.在预混物中加入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6kg、乙烯基三丁酮肟基硅烷1kg、催化剂0.05kg,转速20r/min,搅拌20min,形成硅酮耐候密封胶;

s3.出料,将硅酮耐候密封胶排入包装桶中;

s4.取样检测;

s5.合格品封盖保存。

实施例4

参照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硅酮耐候密封胶,硅酮耐候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搅拌釜中加入室温硫化硅橡胶45kg、纳米碳酸钙46kg,转速20r/min,搅拌30min,形成预混物;

s2.在预混物中加入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5.5kg、乙烯基三丁酮肟基硅烷0.8kg、催化剂0.03kg,转速20r/min,搅拌20min,形成硅酮耐候密封胶;

s3.出料,将硅酮耐候密封胶排入包装桶中;

s4.取样检测;

s5.合格品封盖保存。

实施例5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

步骤s2中还加入有n-甲基吡咯烷酮2kg。

实施例6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

步骤s2中还加入有n-甲基吡咯烷酮2.5kg。

实施例7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

步骤s2中还加入有n-甲基吡咯烷酮3kg。

实施例8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

步骤s2中还加入有n-甲基吡咯烷酮2.3kg。

实施例9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

步骤s2中还加入有n-甲基吡咯烷酮2kg、姜酮0.05kg。

实施例10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

步骤s2中还加入有n-甲基吡咯烷酮2.5kg、姜酮0.06kg。

实施例11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

步骤s2中还加入有n-甲基吡咯烷酮3kg、姜酮0.07kg。

实施例12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

步骤s2中还加入有n-甲基吡咯烷酮2.3kg、姜酮0.06kg。

实施例13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

步骤s2中还加入有n-甲基吡咯烷酮2kg、姜酮0.05kg、黄酮0.3kg。

实施例14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

步骤s2中还加入有n-甲基吡咯烷酮2.5kg、姜酮0.06kg、黄酮0.35kg。

实施例15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

步骤s2中还加入有n-甲基吡咯烷酮3kg、姜酮0.07kg、黄酮0.4kg。

实施例16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

步骤s2中还加入有n-甲基吡咯烷酮2.3kg、姜酮0.06kg、黄酮0.33kg。

实施例17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

步骤s2中还加入有硅烷偶联剂0.5kg。

实施例18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

步骤s2中还加入有硅烷偶联剂0.55kg。

实施例19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

步骤s2中还加入有硅烷偶联剂0.6kg。

实施例20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

步骤s2中还加入有硅烷偶联剂0.58kg。

实施例21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

步骤s2中还加入有玻璃纤维3kg。

玻璃纤维的长度为1mm。

实施例22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

步骤s2中还加入有玻璃纤维4kg。

玻璃纤维的长度为1.5mm。

实施例23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

步骤s2中还加入有玻璃纤维5kg。

玻璃纤维的长度为2mm。

实施例24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

步骤s2中还加入有玻璃纤维4.5kg。

玻璃纤维的长度为1.5mm。

实施例25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

步骤s2中还加入有n-甲基吡咯烷酮2kg、姜酮0.05kg、黄酮0.3kg、硅烷偶联剂0.5kg、玻璃纤维3kg。

玻璃纤维的长度为1mm。

实施例26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

步骤s2中还加入有n-甲基吡咯烷酮2.5kg、姜酮0.06kg、黄酮0.35kg、硅烷偶联剂0.55kg、玻璃纤维4kg。

玻璃纤维的长度为1.5mm。

实施例27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

步骤s2中还加入有n-甲基吡咯烷酮3kg、姜酮0.07kg、黄酮0.4kg、硅烷偶联剂0.6kg、玻璃纤维5kg。

玻璃纤维的长度为2mm。

实施例28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

步骤s2中还加入有n-甲基吡咯烷酮2.3kg、姜酮0.06kg、黄酮0.33kg、硅烷偶联剂0.58kg、玻璃纤维4.5kg。

玻璃纤维的长度为1.5mm。

比较例1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

步骤s2中未加入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

比较例2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

步骤s2中未加入乙烯基三丁酮肟基硅烷。

比较例3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

步骤s2中未加入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乙烯基三丁酮肟基硅烷。

实验1

根据gb/t3512-2014《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热空气加速老化和耐热试验》检测各实施例及比较例的硅酮密封胶制备的试样的耐热氧老化性能。

实验2

根据gb/t13642-2015《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臭氧龟裂动态拉伸试验》检测各实施例及比较例的硅酮耐候密封胶制备的试样的耐臭氧老化性能(臭氧浓度800pphm,伸长20%、40℃),检测发生龟裂所需用时。

实验3

根据gb/t528-2009《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检测各实施例及比较例的硅酮耐候密封胶制备的试样的拉伸强度。

实验4

根据hb5249-1993《室温硫化密封胶剂180°剥离强度试验方法》检测各实施例及比较例的硅酮耐候密封胶制备的试样的剥离强度(基材为阳极化铝合金)。

具体检测数据见表1

表1

根据表1中比较例1-3与实施例4的数据对比可得,在硅酮耐候密封胶中单独加入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或乙烯基三丁酮肟基硅烷,对硅酮耐候密封胶的耐臭氧老化性能无明显提升,当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和乙烯基三丁酮肟基硅烷以特定比例配合并同时加入硅酮耐候密封胶中,将有效提高硅酮耐候密封胶的耐臭氧老化性能,使得硅酮耐候密封胶不易老化,因硅酮耐候密封胶主要用于窗户密封,主要受到的就是臭氧的侵蚀,当耐臭氧老化性能提高后,将有效提高硅酮耐候密封胶的使用寿命,从而使得密封效果持久稳定。

根据表1中实施例5-8与实施例4的数据对比可得,在硅酮耐候密封胶中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能进一步提高硅酮耐候密封胶的耐臭氧老化性能,使得硅酮耐候密封胶的寿命更长,使得密封效果更为持久稳定。

根据表1中实施例9-12与实施例4的数据对比可得,在硅酮耐候密封胶中加入姜酮与n-甲基吡咯烷酮以特定比例配合,使得n-甲基吡咯烷酮改性硅酮耐候密封胶的耐臭氧老化性能的效果更好,从而使得硅酮耐候密封胶拥有更长的使用寿命,使得密封效果持久稳定。

根据表1中实施例13-16与实施例4的数据对比可得,在硅酮耐候密封胶中加入姜酮和黄酮并与n-甲基吡咯烷酮以特定比例配合,使得n-甲基吡咯烷酮改性硅酮耐候密封胶的耐臭氧老化性能的效果更佳,使得硅酮耐候密封胶拥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密封效果持久稳定。

根据表1中实施例17-20与实施例4的数据对比可得,在硅酮耐候密封胶中加入硅烷偶联剂,有限增加硅酮耐候密封胶的粘性,使得硅酮耐候密封胶与物品粘固后不易剥离,使得连接稳定性较强,从而使得密封效果较佳。

根据表1中实施例21-24与实施例4的数据对比可得,在硅酮耐候密封胶中加入玻璃纤维,有效提高了硅酮耐候密封胶的抗拉强度,使得硅酮耐候密封胶不易断裂,结构稳定性较佳,从而使得密封效果较为稳定。

根据表1中实施例25-28的数据可得,本发明制备的硅酮耐候密封胶具有较好的抗拉性能,较好的耐臭氧性能,较好的粘结稳定性能,质量较佳。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