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导电与多点粘接式一体胶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35718发布日期:2019-11-27 18:22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多点导电与多点粘接式一体胶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零件领域,尤其是多点导电与多点粘接式一体胶带。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业的飞速发展,笔记本、智能手机、pad等电子产品的轻量化、薄型化成为主流趋势,这就导致用于它们生产的各种零部件的轻量化和薄型化势在必行。

在进行不同的电子元件的组装时,常常会使用各种功能的胶带进行连接,如导电胶带进行电连接、屏蔽胶带实现电连接和屏蔽、绝缘胶带实现连接等,但是在某些元件连接时,时常存在多点电连接和多点胶接的情况,现有的连接基本是分别采用多个独立的胶带在相应点位进行粘结,由于每个胶带的尺寸较小,操作不便,并且分步多次连接,一来操作效率低,二来容易出现加工误差的累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多点导电与多点粘接式一体胶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多点导电与多点粘接式一体胶带,包括保护膜,所述保护膜上图形化形分布有一组导电胶及一组普通胶,每个所述导电胶被一第一离型膜覆盖,每个所述普通胶被一第二离型膜覆盖,所述第一离型膜和第二离型膜被支撑膜覆盖。

优选的,所述的多点导电与多点粘接式一体胶带中,所述保护膜具有延伸到所述支撑膜外的部分,且其与导电胶及一组普通胶的剥离强度小于所述支撑膜与第一离型膜和第二离型膜的剥离强度。

优选的,所述的多点导电与多点粘接式一体胶带中,每个所述第一离型膜具有延伸到每个导电胶外部的拉耳,所述第二离型膜包括延伸到每个所述普通胶外部的拉手。

优选的,所述的多点导电与多点粘接式一体胶带中,所述支撑膜上设置有与每个所述拉耳和拉手位置对应的镂空部。

优选的,所述的多点导电与多点粘接式一体胶带中,一组所述导电胶及普通胶呈多排多列矩形框分布,相邻矩形框的导电胶对应的第一离型膜的拉耳位于同一镂空部中。

优选的,所述的多点导电与多点粘接式一体胶带中,所述支撑膜的颜色与所述保护膜、第一离型膜和第二离型膜的颜色不同,其所述支撑膜的刚度大于所述保护膜。

优选的,所述的多点导电与多点粘接式一体胶带中,所述支撑膜上设置有一组定位孔。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

本方案设计精巧,结构简单,将导电胶和普通胶根据要黏贴的位置合理排布于一张支撑膜上,从而在使用时,可以将多个不同功能和位置的胶带进行一次性黏贴,一来有效的提高了贴装效率极大,二来,极大的降低了人工贴装的难度,同时能够保证贴装的位置精确性,集成度大大的提高。

通过设置保护膜和支撑膜的粘结强度和刚度,有效地保证使用时,能够轻易的将保护膜先进行撕除,避免保护膜撕除时夹带普通胶和导电胶,导致它们移位后无法一次性贴附;同时保护膜撕除后,支撑膜能够为多个普通胶和导电胶提供有效的支撑,保证整体的稳定性。

在支撑膜上设置有多个与离型膜的把手和拉手匹配的镂空部,从而可以在撕除支撑膜时,有效的避免将较小的离型膜撕除导致胶面污染的问题,保证了使用的可靠性。

胶体及离型膜的布局使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同时,能够有效的减少支膜上的镂空部的数量,降低加工难度,并且保证了支撑膜的支撑强度。

支撑膜上定位孔的设置,为快速、准确地定位安装位置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改善组装的精度,避免误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在方案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并且,在方案的描述中,以操作人员为参照,靠近操作者的方向为近端,远离操作者的方向为远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揭示的多点导电与多点粘接式一体胶带,如附图1、附图2所示,其包括保护膜1,所述保护膜1上图形化形分布有一组导电胶2及一组普通胶3,每个所述导电胶2被一第一离型膜4覆盖,每个所述普通胶被一第二离型膜5覆盖,所述第一离型膜4和第二离型膜5被支撑膜6覆盖。

其中,所述保护膜1用于为所述导电胶2和普通胶3的胶面进行保护,同时提供一定程度的支撑,其优选是灰色的薄膜,并且,所述保护膜1具有延伸到所述支撑膜6外的部分,且其其与导电胶2及一组普通胶3的剥离强度小于所述支撑膜6与第一离型膜4和第二离型膜5的剥离强度,因此在进行保护膜6剥离时,可以方便的进行操作。

所述导电胶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要制作成相应的形状,优选的,如附图1所示,其整体近似为l形,并且所述导电胶2可以是各种可行的导电胶布或者导电材料与导电胶水的结构,优选的,其包括导电无纺布及涂布于其两面的导电胶,例如可以是kc系列的导电胶布;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型号的导电胶带,例如,所述导电无纺布可以包括依次叠加的第一金属无纺布、石墨烯薄膜层及第二金属无纺布,通过设置石墨烯薄膜可以有效的改善导电性能。

所述普通胶同样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要制作成相应的形状,优选的,如附图1所示,其整体同样近似为l形,并且在其长侧外边处开设有避让缺口,同时,每个所述普通胶的尺寸略大于所述导电胶;同时,所述普通胶可以是各种胶水或双面胶,例如其可以是各种无基材的可移除双面胶或者是pc基材、无纺布基材等的双面胶,其具体厚度不超过0.01mm。

如附图1所示,每个所述第一离型膜4具有延伸到每个导电胶外部的拉耳41,所述第二离型膜5包括延伸到每个所述普通胶外部的拉手51,因此在使用时,可以方便地进行离型膜的撕除操作,改善作业的便利性。

另外,由于每个所述第一离型膜4和第二离型膜5的尺寸非常小,不到1cm,并且其整体与所述支撑膜6相贴合,而拉耳41和拉手51与胶水并没有接触,因此在所述支撑膜6撕除时,极有可能带动拉耳41和拉手51撕除,从而导致第一离型膜4和第二离型膜5被撕除,此时,就可能造成导电胶和普通胶出现污染,鉴于此,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如附图1、附图2所示,在所述支撑膜6上设置有与每个所述拉耳41和拉手51位置对应的镂空部61,从而所述支撑膜6与所述拉耳41区域不再接触,因此在支撑膜6撕除时不会带动拉耳和拉手,进而避免造成第一、第二离型膜被撕除。

同时,由于在一个支撑膜6上会设置有多个导电胶、普通胶、第一离型膜4和第二离型膜5,因此,为了避免各部件之间产生干涉,减小产品尺寸及降低支撑膜6的加工难度,如附图2所示,使所述导电胶2及普通胶3呈多排多列矩形框分布,相邻矩形框的导电胶2对应的第一离型膜4的拉耳41位于同一镂空部61中。

进一步,由于保护膜1、第一离型膜4、第二离型膜5及支撑膜6在使用过程中都需要进行撕除,并且很难通过材质对它们进行区分,因此为了便于将不同的膜进行区分,使所述支撑膜6的颜色与所述保护膜1、第一离型膜4和第二离型膜5的颜色不同,其所述支撑膜6的刚度大于所述保护膜1,具体的所述支撑膜6采用红色膜,所述第一离型膜4和第二离型膜5采用蓝色膜,所述保护膜1为上述的灰色膜,因而可以快速的区分出不同的膜层,避免操作失误。

最后,由于在支撑膜6上设置有多个导电胶、普通胶,一旦支撑膜6位置没有放置准确,则所有的导电胶、普通胶的贴装位置就会出现偏差,严重影响组装精度,因此,如附图1、附图2所示,在所述支撑膜6上设置有一组定位孔62。通过定位孔62与待组装部件的定位柱对应后,将导电胶、普通胶黏贴到位后,再将支撑膜6撕除。

本实用新型尚有多种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