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冰雪组合物、除冰雪袋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915600发布日期:2020-05-29 13:28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道路融冰雪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除冰雪组合物、除冰雪袋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寒冷潮湿的季节,我国部分公路与城市道路经常遭受雨雪冰冻的灾害,当降雪较大且持续低温时,道面甚至会长时间处于被冰层覆盖的状态,降雪结冰使得路面附着系数大幅度降低,产生安全隐患。根据研究数据显示,干燥清洁的沥青路面的摩擦系数约为0.45-1,积雪结冰路面摩擦系数约为0.15-0.19。根据统计我国冬季交通事故总量中有近35%以上的事故都是由行驶道面积雪凝冰原因导致的。初春和初冬两季冷暖交变,道路表面覆盖的积雪在行车荷载和正温度的交互作用下逐渐融化,又在负温度的作用下将融化后的雪水冻结成冰层覆盖在道路表面,导致抗滑性能急剧下降,制动距离明显延长。在有冰雪覆盖的道面上行驶时,容易引起侧翻和追尾等交通事故,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率急剧上升,日交通事故指数激增。同时,大面积的冰雪覆盖会导致驾驶员长时间受到强光线反射,造成视线模糊不清,进一步引发道路交通事故。因此,冰雪天交通事故率明显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除冰雪组合物、除冰雪袋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用于解决道路因降雪结冰容易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除冰雪组合物,包括:热源核心组分、传热保温组分和稳定湿度组分;

所述热源核心组分包括光能吸收剂、放热剂、小分子抑制剂、生物高温溶剂和助熔剂;

所述传热保温组分包括导热剂和保温剂;

所述稳定湿度组分包括稳定剂、缓凝剂和吸湿增稠剂。

本发明除冰雪组合物中,热源核心组分通过光能吸收剂的光能吸收转化提供激发热量,将放热剂的放热功效全面激发,同时通过小分子抑制剂、生物高温溶剂和助熔剂的配合,保证放热剂的持续放热的同时处于稳定分散状态,传热保温组分通过将放出热量稳定传递至冰雪表面,而保温剂防止热量向周围环境的散失,保证热量集中于冰雪位置,稳定湿度组分将融化的冰雪水吸附固定,防止水分向周围迁移后造成的二次结冰问题。通过热源核心组分、传热保温组分和稳定湿度组分的协同配合作用,实现对于局部冰雪路面的融冰雪处理,提高降雪结冰状况的道路行车安全。

本发明除冰雪组合物具有发热属性,能够融化冰雪,吸附融化水分,减少道路冰雪融水二次结冰,简单易用,便于移动,融化效果良好,可实现对反复道路冰雪覆盖位置、潮湿阴冻位置等结冰不宜融化位置的融冰雪效果,对于我国冬季降雪地区道路的融冰雪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优选的,以质量份计,包括:所述光能吸收剂5~10份、所述放热剂8~14份、所述小分子抑制剂1~4份、所述生物高温溶剂2~6份、所述助熔剂1~3份、所述导热剂10~18份、所述保温剂6~12份、所述稳定剂3~6份、所述缓凝剂2~5份和所述吸湿增稠剂10~20份。

优选的,以质量份计,包括:所述光能吸收剂7~9份、所述放热剂10~12份、所述小分子抑制剂2~3份、所述生物高温溶剂3~5份、所述助熔剂1.5~2.4份、所述导热剂13~15份、所述保温剂8~10份、所述稳定剂4~5份、所述缓凝剂3~4份和所述吸湿增稠剂14~17份。

优选的,以质量份计,包括:所述光能吸收剂8份、所述放热剂11份、所述小分子抑制剂2.5份、所述生物高温溶剂4份、所述助熔剂2份、所述导热剂14份、所述保温剂9份、所述稳定剂4.7份、所述缓凝剂3.4份和所述吸湿增稠剂16份。

优选的,所述光能吸收剂选自碳酸锶、黄酮甙、酞菁绿、碳化硅和碳纳米管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碳酸锶和/或黄酮甙,碳酸锶的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优选为63.2,黄酮甙中槲皮黄酮的含量优选为15%~23%,槲皮黄酮的平均分子量为756.7,四羟基黄酮甙的含量优选为8%~14%,四羟基黄酮甙的平均分子量为740.7;

所述放热剂选自过氧化镁、香草醇丁醚、六水氯化钙、甲酸钠和膨胀石墨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过氧化镁和/或香草醇丁醚,过氧化镁中硫酸盐含量范围为0.001%~0.08%,香草醇丁醚的折射率为1.500~1.120;

所述小分子抑制剂选自苯甲地那铵、对甲苯磺酸钠和过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苯甲地那铵,苯甲地那铵在去离子水中25℃下的溶解度为45~56mg/ml;

所述生物高温溶剂选自二甲基砜、n甲基吡咯烷酮和四乙二醇二甲醚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二甲基砜,二甲基砜在25℃酸度系数为26~29pka;

所述助熔剂选自二氯化锶、萤石、氧化锂和硅酸镥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二氯化锶,二氯化锶的折射率为1.487~1.536,0℃下水中溶解度为41.2~44.6g/100ml。

优选的,所述导热剂选自单层石墨烯粉、氨基化石墨烯、热解石墨粉、硅脂粉和矽胶粉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单层石墨烯粉、氨基化石墨烯和/或热解石墨粉,导热剂的片径优选为0.5~3μm,导热剂的厚度优选为0.8~1.2nm;

所述保温剂选自碳化稻壳粉、岩棉绒颗粒、酚醛泡沫颗粒、玻璃纤维棉和硅酸铝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保温剂的导热系数为0.033~0.069w/(m·k),保温剂更优选为碳化稻壳粉、岩棉绒颗粒和/或酚醛泡沫颗粒,碳化稻壳粉的挥发份含量为4%~7%,岩棉绒颗粒的渣球含量为3%~6%,酚醛泡沫颗粒的密度为30~50kg/m3

所述稳定剂选自叔丁醇镁、叔丁基苯酚、硬脂酸锌和盐基性铅盐稳定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稳定剂的密度为0.53g/ml~0.58g/ml,更优选为叔丁醇镁或叔丁基苯酚;

所述缓凝剂选自葡萄糖酸钠、酒石酸、木质素磺酸盐和糖钙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葡萄糖酸钠或酒石酸,葡萄糖酸钠的干燥失重率为0.3%~0.5%,酒石酸的灼烧残渣含量为0.01%~0.1%;

所述吸湿增稠剂选自焦磷酸钾、活性白土、甲基纤维素、接枝丙烯酰胺和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焦磷酸钾、活性白土或甲基纤维素,焦磷酸钾中铁含量为0.03%~0.1%,活性白土的活性度为169~187mol/kg,活性白土的游离酸含量为0.001%~0.02%,甲基纤维素的甲氧基含量为25%~37%,甲基纤维素的取代度(ds)为1.5~2.0。

优选的,还包括:结晶促进剂。结晶促进剂优选为pet结晶促进剂,更优选为三芐基叉丙醚双酯己醇高分子类分子链折叠加速剂即pet结晶促进剂px520。

本发明除冰雪组合物可采用无纺布袋进行装填、储存及使用,无纺布袋尺寸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确定。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除冰雪袋装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生物高温溶剂溶于有机溶剂中,再加入放热剂、小分子抑制剂和助熔剂的混合物,搅拌均匀后静置,加入结晶促进剂进行成核,得到第一块状产物;

b)将导热剂和保温剂混合后包覆于所述第一块状产物的外表面,形成导热保温层;

c)将稳定剂、缓凝剂和吸湿增稠剂混合后包覆于所述导热保温层的外部,得到第二块状产物;

d)将所述第二块状产物置于无纺布袋内,再将光能吸收剂和树脂的混合物涂布于所述无纺布袋表面,所述光能吸收剂和树脂的混合物与所述第二块状产物融合,得到除冰雪袋装材料。

采用本发明制备方法制得的除冰雪袋装材料能够发挥良好的热量产生、传导和输送功效,同时能够保证内部物质化学性质的稳定,可多次重复利用发挥融冰雪功效。

优选的,步骤a)所述放热剂的粒径为0.015mm以下;

步骤d)所述光能吸收剂和树脂的混合物经所述光能吸收剂和所述树脂剪切混合得到,剪切混合的速度为50rad/min~80rad/min。

本发明中,步骤a)放热剂、小分子抑制剂和助熔剂的混合物优选通过以下步骤得到:将放热剂采用蒸馏水依次进行浸泡、清洗和过滤后,在50℃~60℃下干燥10h~16h,再将小分子抑制剂加入干燥后的放热剂中,采用搅拌机在60~90rad/min转速下搅拌8min~14min,然后与助熔剂进行混合,得到放热剂、小分子抑制剂和助熔剂的混合物。

步骤a)有机溶剂优选为丙酮。将生物高温溶剂溶于有机溶剂后,优选采用搅拌器搅拌3min~5min,再优选分多次等量加入放热剂、小分子抑制剂和助熔剂的混合物,搅拌均匀后静置20~30min,加入结晶促进剂进行成核,得到第一块状产物。

步骤b)导热剂和保温剂混合后,优选采用去离子水浸泡2h~4h,再进行过滤,干燥5~8h,均匀包覆于第一块状产物的外表面,形成导热保温层。

步骤c)得到第二块状产物后,优选放置于25℃密闭保温箱中静置6h。

步骤d)光能吸收剂和树脂的混合物通过渗透效应与第二块状产物融合,得到除冰雪袋装材料。

本发明中,步骤d)树脂选自聚酯树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和聚酰胺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除冰雪袋装材料能够通过自发热性能对道路结冰区域进行重点处理,通过水分的吸附控制,可防止融化后再度结冰,保证路面融冰雪后干燥,除冰效率高;本发明除冰雪袋装材料可在加热激发后长时间放热,保证融雪除冰过程中热量的稳定和持久释放,从而提高融冰雪实际效果;本发明除冰雪袋装材料的应用方法简易,应用后可通过在阳光下晾晒24h~48h蒸发内部水分恢复其融雪功效,实现除冰雪袋装材料的循环利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除冰雪袋装材料。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除冰雪组合物,包括:热源核心组分、传热保温组分和稳定湿度组分;所述热源核心组分包括光能吸收剂、放热剂、小分子抑制剂、生物高温溶剂和助熔剂;所述传热保温组分包括导热剂和保温剂;所述稳定湿度组分包括稳定剂、缓凝剂和吸湿增稠剂。本发明除冰雪组合物中,热源核心组分通过光能吸收转化提供激发热量,将放热剂的放热功效全面激发,同时通过小分子抑制剂、生物高温溶剂和助熔剂的配合,保证放热剂的持续放热的同时处于稳定分散状态,传热保温组分通过将放出热量稳定传递至冰雪表面,而保温剂防止热量向周围环境的散失,保证热量集中于冰雪位置,稳定湿度组分将融化的冰雪水吸附固定,防止水分向周围迁移后造成的二次结冰问题。通过热源核心组分、传热保温组分和稳定湿度组分的协同配合作用,实现对于局部冰雪路面的融冰雪处理,提高降雪结冰状况的道路行车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除冰雪组合物、除冰雪袋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用于解决道路因降雪结冰容易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具体实施例中,结晶促进剂具体为pet结晶促进剂px520,聚酯树脂为不饱和聚酯树脂。

实施例1

本实施例进行除冰雪袋装材料的制备,以质量份计,原料包括:碳酸锶5份、过氧化镁8份、苯甲地那铵1份、二甲基砜2份、二氯化锶1份、单层石墨烯粉10份、碳化稻壳粉6份、叔丁醇镁3份、葡萄糖酸钠2份、焦磷酸钾10份和结晶促进剂。其中,过氧化镁的硫酸盐含量为0.001%,苯甲地那铵在去离子水中25℃下的溶解度为45mg/ml,二甲基砜25℃酸度系数为26pka,二氯化锶0℃水溶解度为41.2g/100ml,单层石墨烯粉的片径为0.5μm,碳化稻壳粉的挥发份含量为4%,碳化稻壳粉的导热系数为0.033w/(m·k),葡萄糖酸钠干燥失重率为0.3%,焦磷酸钾中铁含量为0.03%。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过氧化镁和苯甲地那铵置于两个洁净的容器中,并将过氧化镁过0.15mm方孔筛,取筛下过氧化镁置于容器中,并采用蒸馏水进行浸泡、清洗,过滤后放入烘箱中50℃干燥10h,最后将苯甲地那铵加入烘干后的过氧化镁中,并采用搅拌机在60rad/min转速下搅拌8min,然后与二氯化锶进行混合,得到过氧化镁、苯甲地那铵和二氯化锶的混合物。

(2)将二甲基砜溶于丙酮中,采用手动搅拌器搅拌3~5min,再在搅拌器搅拌过程中,分四次等质量加入过氧化镁、苯甲地那铵和二氯化锶的混合物,搅拌均匀后静置20min,加入结晶促进剂进行结晶成核,得到第一块状产物。

(3)将石墨烯粉和碳化稻壳粉采用去离子水浸泡2h,然后采用滤纸过滤后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干燥5h,然后均匀裹覆于第一块状产物的表面,形成导热保温层。

(4)将叔丁醇镁、葡萄糖酸钠和焦磷酸钾混合,制备成调整稳定层,均匀粘滞于导热保温层外部,得到第二块状产物,再放置于25℃密闭保温箱中静置6h。

(5)将第二块状产物置于无纺布袋内,然后将碳酸锶与聚酯树脂在60rad/min速度下高速剪切混合,得到碳酸锶与聚酯树脂的混合物,再将碳酸锶与聚酯树脂的混合物涂布于无纺布袋表面,碳酸锶与聚酯树脂的混合物通过渗透效应与第二块状产物融合,得到除冰雪袋装材料。

实施例2

本实施例进行除冰雪袋装材料的制备,以质量份计,原料包括:碳酸锶7份、过氧化镁10份、苯甲地那铵2份、二甲基砜3份、二氯化锶1.5份、单层石墨烯粉13份、碳化稻壳粉8份、叔丁醇镁4份、葡萄糖酸钠3份、焦磷酸钾14份和结晶促进剂2份。其中,过氧化镁的硫酸盐含量为0.004%,苯甲地那铵在去离子水中25℃下的溶解度为49mg/ml,二甲基砜25℃酸度系数为27pka,二氯化锶0℃水溶解度为42.8g/100ml,单层石墨烯粉的片径为0.9μm,碳化稻壳粉的挥发份含量为5%,碳化稻壳粉的导热系数为0.045w/(m·k),葡萄糖酸钠干燥失重率为0.3%,焦磷酸钾中铁含量为0.06%。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过氧化镁和苯甲地那铵置于两个洁净的容器中,并将过氧化镁过0.15mm方孔筛,取筛下过氧化镁置于容器中,并采用蒸馏水进行浸泡、清洗,过滤后放入烘箱中53℃干燥12h,最后将苯甲地那铵加入烘干后的过氧化镁中,并采用搅拌机在75rad/min转速下搅拌10min,然后与二氯化锶进行混合,得到过氧化镁、苯甲地那铵和二氯化锶的混合物。

(2)将二甲基砜溶于丙酮中,采用手动搅拌器搅拌3min,再在搅拌器搅拌过程中,分四次等质量加入过氧化镁、苯甲地那铵和二氯化锶的混合物,搅拌均匀后静置24min,加入结晶促进剂进行结晶成核,得到第一块状产物。

(3)将石墨烯粉和碳化稻壳粉采用去离子水浸泡2h,然后采用滤纸过滤后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干燥6h,然后均匀裹覆于第一块状产物的表面,形成导热保温层。

(4)将叔丁醇镁、葡萄糖酸钠和焦磷酸钾混合,制备成调整稳定层,均匀粘滞于导热保温层外部,得到第二块状产物,再放置于25℃密闭保温箱中静置6h。

(5)将第二块状产物置于无纺布袋内,然后将碳酸锶与聚酯树脂在60rad/min速度下高速剪切混合,得到碳酸锶与聚酯树脂的混合物,再将碳酸锶与聚酯树脂的混合物涂布于无纺布袋表面,碳酸锶与聚酯树脂的混合物通过渗透效应与第二块状产物融合,得到除冰雪袋装材料。

实施例3

本实施例进行除冰雪袋装材料的制备,以质量份计,原料包括:碳酸锶8份、过氧化镁11份、苯甲地那铵2.5份、二甲基砜4份、二氯化锶2份、单层石墨烯粉14份、碳化稻壳粉9份、叔丁醇镁4.7份、葡萄糖酸钠3.4份、焦磷酸钾16份和结晶促进剂2.4份。其中,过氧化镁的硫酸盐含量为0.002%,苯甲地那铵在去离子水中25℃下的溶解度为50mg/ml,二甲基砜25℃酸度系数为27pka,二氯化锶0℃水溶解度为43.0g/100ml,单层石墨烯粉的片径为1.4μm,碳化稻壳粉的挥发份含量为5%,碳化稻壳粉的导热系数为0.048w/(m·k),葡萄糖酸钠干燥失重率为0.4%,焦磷酸钾中铁含量为0.07%。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过氧化镁和苯甲地那铵置于两个洁净的容器中,并将过氧化镁过0.15mm方孔筛,取筛下过氧化镁置于容器中,并采用蒸馏水进行浸泡、清洗,过滤后放入烘箱中55℃干燥13h,最后将苯甲地那铵加入烘干后的过氧化镁中,并采用搅拌机在80rad/min转速下搅拌11min,然后与二氯化锶进行混合,得到过氧化镁、苯甲地那铵和二氯化锶的混合物。

(2)将二甲基砜溶于丙酮中,采用手动搅拌器搅拌4min,再在搅拌器搅拌过程中,分四次等质量加入过氧化镁、苯甲地那铵和二氯化锶的混合物,搅拌均匀后静置26min,加入结晶促进剂进行结晶成核,得到第一块状产物。

(3)将石墨烯粉和碳化稻壳粉采用去离子水浸泡3h,然后采用滤纸过滤后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干燥6.5h,然后均匀裹覆于第一块状产物的表面,形成导热保温层。

(4)将叔丁醇镁、葡萄糖酸钠和焦磷酸钾混合,制备成调整稳定层,均匀粘滞于导热保温层外部,得到第二块状产物,再放置于25℃密闭保温箱中静置6h。

(5)将第二块状产物置于无纺布袋内,然后将碳酸锶与聚酯树脂在60rad/min速度下高速剪切混合,得到碳酸锶与聚酯树脂的混合物,再将碳酸锶与聚酯树脂的混合物涂布于无纺布袋表面,碳酸锶与聚酯树脂的混合物通过渗透效应与第二块状产物融合,得到除冰雪袋装材料。

实施例4

本实施例进行除冰雪袋装材料的制备,以质量份计,原料包括:碳酸锶9份、过氧化镁12份、苯甲地那铵3份、二甲基砜5份、二氯化锶2.4份、单层石墨烯粉15份、碳化稻壳粉10份、叔丁醇镁5份、葡萄糖酸钠4份、焦磷酸钾17份和结晶促进剂3份。其中,过氧化镁的硫酸盐含量为0.06%,苯甲地那铵在去离子水中25℃下的溶解度为52mg/ml,二甲基砜25℃酸度系数为28pka,二氯化锶0℃水溶解度为43.1g/100ml,单层石墨烯粉的片径为2μm,碳化稻壳粉的挥发份含量为6%,碳化稻壳粉的导热系数为0.055w/(m·k),葡萄糖酸钠干燥失重率为0.5%,焦磷酸钾中铁含量为0.08%。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过氧化镁和苯甲地那铵置于两个洁净的容器中,并将过氧化镁过0.15mm方孔筛,取筛下过氧化镁置于容器中,并采用蒸馏水进行浸泡、清洗,过滤后放入烘箱中57℃干燥14h,最后将苯甲地那铵加入烘干后的过氧化镁中,并采用搅拌机在84rad/min转速下搅拌12min,然后与二氯化锶进行混合,得到过氧化镁、苯甲地那铵和二氯化锶的混合物。

(2)将二甲基砜溶于丙酮中,采用手动搅拌器搅拌,再在搅拌器搅拌过程中,分四次等质量加入过氧化镁、苯甲地那铵和二氯化锶的混合物,搅拌均匀后静置,加入结晶促进剂进行结晶成核,得到第一块状产物。

(3)将石墨烯粉和碳化稻壳粉采用去离子水浸泡4h,然后采用滤纸过滤后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干燥7h,然后均匀裹覆于第一块状产物的表面,形成导热保温层。

(4)将叔丁醇镁、葡萄糖酸钠和焦磷酸钾混合,制备成调整稳定层,均匀粘滞于导热保温层外部,得到第二块状产物,再放置于25℃密闭保温箱中静置6h。

(5)将第二块状产物置于无纺布袋内,然后将碳酸锶与聚酯树脂在60rad/min速度下高速剪切混合,得到碳酸锶与聚酯树脂的混合物,再将碳酸锶与聚酯树脂的混合物涂布于无纺布袋表面,碳酸锶与聚酯树脂的混合物通过渗透效应与第二块状产物融合,得到除冰雪袋装材料。

实施例5

本实施例进行除冰雪袋装材料的制备,以质量份计,原料包括:碳酸锶10份、过氧化镁14份、苯甲地那铵4份、二甲基砜6份、二氯化锶3份、单层石墨烯粉18份、碳化稻壳粉12份、叔丁醇镁6份、葡萄糖酸钠5份、焦磷酸钾20份和结晶促进剂。其中,过氧化镁的硫酸盐含量为0.08%,苯甲地那铵在去离子水中25℃下的溶解度为56mg/ml,二甲基砜25℃酸度系数为29pka,二氯化锶0℃水溶解度为44.6g/100ml,单层石墨烯粉的片径为3μm,碳化稻壳粉的挥发份含量为7%,碳化稻壳粉的导热系数为0.069w/(m·k),葡萄糖酸钠干燥失重率为0.5%,焦磷酸钾中铁含量为0.1%。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过氧化镁和苯甲地那铵置于两个洁净的容器中,并将过氧化镁过0.15mm方孔筛,取筛下过氧化镁置于容器中,并采用蒸馏水进行浸泡、清洗,过滤后放入烘箱中60℃干燥16h,最后将苯甲地那铵加入烘干后的过氧化镁中,并采用搅拌机在90rad/min转速下搅拌14min,然后与二氯化锶进行混合,得到过氧化镁、苯甲地那铵和二氯化锶的混合物。

(2)将二甲基砜溶于丙酮中,采用手动搅拌器搅拌5min,再在搅拌器搅拌过程中,分四次等质量加入过氧化镁、苯甲地那铵和二氯化锶的混合物,搅拌均匀后静置30min,加入结晶促进剂进行结晶成核,得到第一块状产物。

(3)将石墨烯粉和碳化稻壳粉采用去离子水浸泡4h,然后采用滤纸过滤后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干燥8h,然后均匀裹覆于第一块状产物的表面,形成导热保温层。

(4)将叔丁醇镁、葡萄糖酸钠和焦磷酸钾混合,制备成调整稳定层,均匀粘滞于导热保温层外部,得到第二块状产物,再放置于25℃密闭保温箱中静置6h。

(5)将第二块状产物置于无纺布袋内,然后将碳酸锶与聚酯树脂在60rad/min速度下高速剪切混合,得到碳酸锶与聚酯树脂的混合物,再将碳酸锶与聚酯树脂的混合物涂布于无纺布袋表面,碳酸锶与聚酯树脂的混合物通过渗透效应与第二块状产物融合,得到除冰雪袋装材料。

实施例6

本实施例进行除冰雪袋装材料的制备,以质量份计,原料包括:黄酮甙5份、香草醇丁醚8份、苯甲地那铵1份、二甲基砜2份、二氯化锶1份、氨基化石墨烯10份、岩棉绒颗粒6份、叔丁基苯酚3份、酒石酸2份、活性白土10份和结晶促进剂3份。其中,黄酮甙中槲皮黄酮含量为15%,四羟基黄酮甙含量为8%;香草醇丁醚的折射率为1.500;苯甲地那铵在去离子水中25℃下的溶解度为49mg/ml;二甲基砜25℃酸度系数为26pka;二氯化锶0℃水溶解度为41.2g/100ml;氨基化石墨烯的片径为0.5μm;岩棉绒颗粒的渣球含量为3%;岩棉绒颗粒的导热系数为0.033w/(m·k);酒石酸的灼烧残渣含量为0.01%;活性白土的活性度为169mol/kg。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香草醇丁醚和苯甲地那铵置于两个洁净的容器中,并将香草醇丁醚过0.15mm方孔筛,取筛下香草醇丁醚置于容器中,并采用蒸馏水进行浸泡、清洗,过滤后放入烘箱中50℃干燥10h,最后将苯甲地那铵加入烘干后的香草醇丁醚中,并采用搅拌机在60rad/min转速下搅拌8min,然后与二氯化锶进行混合,得到香草醇丁醚、苯甲地那铵和二氯化锶的混合物。

(2)将二甲基砜溶于丙酮中,采用手动搅拌器搅拌5min,再在搅拌器搅拌过程中,分四次等质量加入香草醇丁醚、苯甲地那铵和二氯化锶的混合物,搅拌均匀后静置20min,加入结晶促进剂进行结晶成核,得到第一块状产物。

(3)将氨基化石墨烯和岩棉绒颗粒采用去离子水浸泡2h,然后采用滤纸过滤后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干燥5h,然后均匀裹覆于第一块状产物的表面,形成导热保温层。

(4)将叔丁基苯酚、酒石酸和活性白土混合,制备成调整稳定层,均匀粘滞于导热保温层外部,得到第二块状产物,再放置于25℃密闭保温箱中静置6h。

(5)将第二块状产物置于无纺布袋内,然后将黄酮甙与聚酯树脂在60rad/min速度下高速剪切混合,得到黄酮甙与聚酯树脂的混合物,再将黄酮甙与聚酯树脂的混合物涂布于无纺布袋表面,黄酮甙与聚酯树脂的混合物通过渗透效应与第二块状产物融合,得到除冰雪袋装材料。

实施例7

本实施例进行除冰雪袋装材料的制备,以质量份计,原料包括:黄酮甙7份、香草醇丁醚10份、苯甲地那铵2份、二甲基砜3份、二氯化锶1.5份、氨基化石墨烯13份、岩棉绒颗粒8份、叔丁基苯酚4份、酒石酸3份、活性白土14份和结晶促进剂2份。其中,黄酮甙中槲皮黄酮含量为18%,四羟基黄酮甙含量为10%;香草醇丁醚的折射率为1.260;苯甲地那铵在去离子水中25℃下的溶解度为49mg/ml;二甲基砜25℃酸度系数为27pka;二氯化锶0℃水溶解度为42.8g/100ml;氨基化石墨烯的片径为0.9μm;岩棉绒颗粒的渣球含量为4%;岩棉绒颗粒的导热系数为0.045w/(m·k);酒石酸的灼烧残渣含量为0.04%;活性白土的活性度为174mol/kg。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香草醇丁醚和苯甲地那铵置于两个洁净的容器中,并将香草醇丁醚过0.15mm方孔筛,取筛下香草醇丁醚置于容器中,并采用蒸馏水进行浸泡、清洗,过滤后放入烘箱中53℃干燥12h,最后将苯甲地那铵加入烘干后的香草醇丁醚中,并采用搅拌机在75rad/min转速下搅拌10min,然后与二氯化锶进行混合,得到香草醇丁醚、苯甲地那铵和二氯化锶的混合物。

(2)将二甲基砜溶于丙酮中,采用手动搅拌器搅拌3min,再在搅拌器搅拌过程中,分四次等质量加入香草醇丁醚、苯甲地那铵和二氯化锶的混合物,搅拌均匀后静置24min,加入结晶促进剂进行结晶成核,得到第一块状产物。

(3)将氨基化石墨烯和岩棉绒颗粒采用去离子水浸泡2h,然后采用滤纸过滤后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干燥6h,然后均匀裹覆于第一块状产物的表面,形成导热保温层。

(4)将叔丁基苯酚、酒石酸和活性白土混合,制备成调整稳定层,均匀粘滞于导热保温层外部,得到第二块状产物,再放置于25℃密闭保温箱中静置6h。

(5)将第二块状产物置于无纺布袋内,然后将黄酮甙与聚酯树脂在60rad/min速度下高速剪切混合,得到黄酮甙与聚酯树脂的混合物,再将黄酮甙与聚酯树脂的混合物涂布于无纺布袋表面,黄酮甙与聚酯树脂的混合物通过渗透效应与第二块状产物融合,得到除冰雪袋装材料。

实施例8

本实施例进行除冰雪袋装材料的制备,以质量份计,原料包括:黄酮甙8份、香草醇丁醚11份、苯甲地那铵2.5份、二甲基砜4份、二氯化锶2份、氨基化石墨烯14份、岩棉绒颗粒9份、叔丁基苯酚4.7份、酒石酸3.4份、活性白土16份和结晶促进剂2.4份。其中,黄酮甙中槲皮黄酮含量为19%,四羟基黄酮甙含量为11%;香草醇丁醚的折射率为1.332;苯甲地那铵在去离子水中25℃下的溶解度为50mg/ml;二甲基砜25℃酸度系数为27pka;二氯化锶0℃水溶解度为43.0g/100ml;氨基化石墨烯的片径为1.4μm;岩棉绒颗粒的渣球含量为4%;岩棉绒颗粒的导热系数为0.048w/(m·k);酒石酸的灼烧残渣含量为0.05%;活性白土的活性度为178mol/kg。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香草醇丁醚和苯甲地那铵置于两个洁净的容器中,并将香草醇丁醚过0.15mm方孔筛,取筛下香草醇丁醚置于容器中,并采用蒸馏水进行浸泡、清洗,过滤后放入烘箱中55℃干燥13h,最后将苯甲地那铵加入烘干后的香草醇丁醚中,并采用搅拌机在80rad/min转速下搅拌11min,然后与二氯化锶进行混合,得到香草醇丁醚、苯甲地那铵和二氯化锶的混合物。

(2)将二甲基砜溶于丙酮中,采用手动搅拌器搅拌4min,再在搅拌器搅拌过程中,分四次等质量加入香草醇丁醚、苯甲地那铵和二氯化锶的混合物,搅拌均匀后静置26min,加入结晶促进剂进行结晶成核,得到第一块状产物。

(3)将氨基化石墨烯和岩棉绒颗粒采用去离子水浸泡3h,然后采用滤纸过滤后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干燥6.5h,然后均匀裹覆于第一块状产物的表面,形成导热保温层。

(4)将叔丁基苯酚、酒石酸和活性白土混合,制备成调整稳定层,均匀粘滞于导热保温层外部,得到第二块状产物,再放置于25℃密闭保温箱中静置6h。

(5)将第二块状产物置于无纺布袋内,然后将黄酮甙与聚酯树脂在60rad/min速度下高速剪切混合,得到黄酮甙与聚酯树脂的混合物,再将黄酮甙与聚酯树脂的混合物涂布于无纺布袋表面,黄酮甙与聚酯树脂的混合物通过渗透效应与第二块状产物融合,得到除冰雪袋装材料。

实施例9

本实施例进行除冰雪袋装材料的制备,以质量份计,原料包括:黄酮甙9份、香草醇丁醚12份、苯甲地那铵3份、二甲基砜5份、二氯化锶2.4份、氨基化石墨烯15份、岩棉绒颗粒10份、叔丁基苯酚5份、酒石酸4份、活性白土17份和结晶促进剂3份。其中,黄酮甙中槲皮黄酮含量为21%,四羟基黄酮甙含量为12%;香草醇丁醚的折射率为1.382;苯甲地那铵在去离子水中25℃下的溶解度为52mg/ml;二甲基砜25℃酸度系数为28pka;二氯化锶0℃水溶解度为43.1g/100ml;氨基化石墨烯的片径为2μm;岩棉绒颗粒的渣球含量为5%;岩棉绒颗粒的导热系数为0.055w/(m·k);酒石酸的灼烧残渣含量为0.07%;活性白土的活性度为182mol/kg。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香草醇丁醚和苯甲地那铵置于两个洁净的容器中,并将香草醇丁醚过0.15mm方孔筛,取筛下香草醇丁醚置于容器中,并采用蒸馏水进行浸泡、清洗,过滤后放入烘箱中57℃干燥14h,最后将苯甲地那铵加入烘干后的香草醇丁醚中,并采用搅拌机在84rad/min转速下搅拌12min,然后与二氯化锶进行混合,得到香草醇丁醚、苯甲地那铵和二氯化锶的混合物。

(2)将二甲基砜溶于丙酮中,采用手动搅拌器搅拌,再在搅拌器搅拌过程中,分四次等质量加入香草醇丁醚、苯甲地那铵和二氯化锶的混合物,搅拌均匀后静置,加入结晶促进剂进行结晶成核,得到第一块状产物。

(3)将氨基化石墨烯和岩棉绒颗粒采用去离子水浸泡4h,然后采用滤纸过滤后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干燥7h,然后均匀裹覆于第一块状产物的表面,形成导热保温层。

(4)将叔丁基苯酚、酒石酸和活性白土混合,制备成调整稳定层,均匀粘滞于导热保温层外部,得到第二块状产物,再放置于25℃密闭保温箱中静置6h。

(5)将第二块状产物置于无纺布袋内,然后将黄酮甙与聚酯树脂在60rad/min速度下高速剪切混合,得到黄酮甙与聚酯树脂的混合物,再将黄酮甙与聚酯树脂的混合物涂布于无纺布袋表面,黄酮甙与聚酯树脂的混合物通过渗透效应与第二块状产物融合,得到除冰雪袋装材料。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进行除冰雪袋装材料的制备,以质量份计,原料包括:黄酮甙10份、香草醇丁醚14份、苯甲地那铵4份、二甲基砜6份、二氯化锶3份、氨基化石墨烯18份、岩棉绒颗粒12份、叔丁基苯酚6份、酒石酸5份、活性白土20份和结晶促进剂。其中,黄酮甙中槲皮黄酮含量为23%,四羟基黄酮甙含量为14%;香草醇丁醚的折射率为1.120;苯甲地那铵在去离子水中25℃下的溶解度为56mg/ml;二甲基砜25℃酸度系数为29pka;二氯化锶0℃水溶解度为44.6g/100ml;氨基化石墨烯的片径为3μm;岩棉绒颗粒的渣球含量为6%;岩棉绒颗粒的导热系数为0.069w/(m·k);酒石酸的灼烧残渣含量为0.1%;活性白土的活性度为187mol/kg。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香草醇丁醚和苯甲地那铵置于两个洁净的容器中,并将香草醇丁醚过0.15mm方孔筛,取筛下香草醇丁醚置于容器中,并采用蒸馏水进行浸泡、清洗,过滤后放入烘箱中60℃干燥16h,最后将苯甲地那铵加入烘干后的香草醇丁醚中,并采用搅拌机在90rad/min转速下搅拌14min,然后与二氯化锶进行混合,得到香草醇丁醚、苯甲地那铵和二氯化锶的混合物。

(2)将二甲基砜溶于丙酮中,采用手动搅拌器搅拌5min,再在搅拌器搅拌过程中,分四次等质量加入香草醇丁醚、苯甲地那铵和二氯化锶的混合物,搅拌均匀后静置30min,加入结晶促进剂进行结晶成核,得到第一块状产物。

(3)将氨基化石墨烯和岩棉绒颗粒采用去离子水浸泡4h,然后采用滤纸过滤后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干燥8h,然后均匀裹覆于第一块状产物的表面,形成导热保温层。

(4)将叔丁基苯酚、酒石酸和活性白土混合,制备成调整稳定层,均匀粘滞于导热保温层外部,得到第二块状产物,再放置于25℃密闭保温箱中静置6h。

(5)将第二块状产物置于无纺布袋内,然后将黄酮甙与聚酯树脂在25rad/min速度下高速剪切混合,得到黄酮甙与聚酯树脂的混合物,再将黄酮甙与聚酯树脂的混合物涂布于无纺布袋表面,黄酮甙与聚酯树脂的混合物通过渗透效应与第二块状产物融合,得到除冰雪袋装材料。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进行除冰雪袋装材料的制备,以质量份计,原料包括:碳酸锶5份、香草醇丁醚8份、苯甲地那铵1份、二甲基砜2份、二氯化锶1份、热解石墨粉10份、酚醛泡沫颗粒6份、叔丁基苯酚3份、葡萄糖酸钠2份、甲基纤维素10份和结晶促进剂。其中,香草醇丁醚的折射率为1.500,苯甲地那铵在去离子水中25℃下的溶解度为45mg/ml,二甲基砜25℃酸度系数为26pka,二氯化锶的0℃水溶解度为41.2g/100ml,热解石墨粉的片径为0.5μm,酚醛泡沫颗粒密度为30kg/m3,导热系数为0.033w/(m·k),葡萄糖酸钠的干燥失重率为0.3%,甲基纤维素的甲氧基含量为25%。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香草醇丁醚和苯甲地那铵置于两个洁净的容器中,并将香草醇丁醚过0.15mm方孔筛,取筛下香草醇丁醚置于容器中,并采用蒸馏水进行浸泡、清洗,过滤后放入烘箱中60℃干燥16h,最后将苯甲地那铵加入烘干后的香草醇丁醚中,并采用搅拌机在90rad/min转速下搅拌14min,然后与二氯化锶进行混合,得到香草醇丁醚、苯甲地那铵和二氯化锶的混合物。

(2)将二甲基砜溶于丙酮中,采用手动搅拌器搅拌5min,再在搅拌器搅拌过程中,分四次等质量加入香草醇丁醚、苯甲地那铵和二氯化锶的混合物,搅拌均匀后静置20min,加入结晶促进剂进行结晶成核,得到第一块状产物。

(3)将热解石墨粉和酚醛泡沫颗粒采用去离子水浸泡2h,然后采用滤纸过滤后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干燥5h,然后均匀裹覆于第一块状产物的表面,形成导热保温层。

(4)将叔丁基苯酚、葡萄糖酸钠和甲基纤维素混合,制备成调整稳定层,均匀粘滞于导热保温层外部,得到第二块状产物,再放置于25℃密闭保温箱中静置6h。

(5)将第二块状产物置于无纺布袋内,然后将碳酸锶与聚酯树脂在60rad/min速度下高速剪切混合,得到碳酸锶与聚酯树脂的混合物,再将碳酸锶与聚酯树脂的混合物涂布于无纺布袋表面,碳酸锶与聚酯树脂的混合物通过渗透效应与第二块状产物融合,得到除冰雪袋装材料。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进行除冰雪袋装材料的制备,以质量份计,原料包括:碳酸锶7份、香草醇丁醚10份、苯甲地那铵2份、二甲基砜3份、二氯化锶1.5份、热解石墨粉13份、酚醛泡沫颗粒8份、叔丁基苯酚4份、葡萄糖酸钠3份、甲基纤维素14份和结晶促进剂2份。其中,香草醇丁醚的折射率为1.260,苯甲地那铵在去离子水中25℃下的溶解度为49mg/ml,二甲基砜25℃酸度系数为27pka,二氯化锶的0℃水溶解度为42.8g/100ml,热解石墨粉的片径为0.9μm,酚醛泡沫颗粒密度为41kg/m3,导热系数为0.045w/(m·k),葡萄糖酸钠的干燥失重率为0.3%,甲基纤维素的甲氧基含量为28%。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香草醇丁醚和苯甲地那铵置于两个洁净的容器中,并将香草醇丁醚过0.15mm方孔筛,取筛下香草醇丁醚置于容器中,并采用蒸馏水进行浸泡、清洗,过滤后放入烘箱中53℃干燥12h,最后将苯甲地那铵加入烘干后的香草醇丁醚中,并采用搅拌机在75rad/min转速下搅拌10min,然后与二氯化锶进行混合,得到香草醇丁醚、苯甲地那铵和二氯化锶的混合物。

(2)将二甲基砜溶于丙酮中,采用手动搅拌器搅拌3min,再在搅拌器搅拌过程中,分四次等质量加入香草醇丁醚、苯甲地那铵和二氯化锶的混合物,搅拌均匀后静置24min,加入结晶促进剂进行结晶成核,得到第一块状产物。

(3)将热解石墨粉和酚醛泡沫颗粒采用去离子水浸泡2h,然后采用滤纸过滤后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干燥6h,然后均匀裹覆于第一块状产物的表面,形成导热保温层。

(4)将叔丁基苯酚、葡萄糖酸钠和甲基纤维素混合,制备成调整稳定层,均匀粘滞于导热保温层外部,得到第二块状产物,再放置于25℃密闭保温箱中静置6h。

(5)将第二块状产物置于无纺布袋内,然后将碳酸锶与聚酯树脂在60rad/min速度下高速剪切混合,得到碳酸锶与聚酯树脂的混合物,再将碳酸锶与聚酯树脂的混合物涂布于无纺布袋表面,碳酸锶与聚酯树脂的混合物通过渗透效应与第二块状产物融合,得到除冰雪袋装材料。

实施例13

本实施例进行除冰雪袋装材料的制备,以质量份计,原料包括:碳酸锶8份、香草醇丁醚11份、苯甲地那铵2.5份、二甲基砜4份、二氯化锶2份、热解石墨粉14份、酚醛泡沫颗粒9份、叔丁基苯酚4.7份、葡萄糖酸钠3.4份、甲基纤维素16份和结晶促进剂2.4份。其中,香草醇丁醚的折射率为1.332,苯甲地那铵在去离子水中25℃下的溶解度为50mg/ml,二甲基砜25℃酸度系数为27pka,二氯化锶的0℃水溶解度为43.0g/100ml,热解石墨粉的片径为1.4μm,酚醛泡沫颗粒密度为43kg/m3,导热系数为0.048w/(m·k),葡萄糖酸钠的干燥失重率为0.4%,甲基纤维素的甲氧基含量为30%。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香草醇丁醚和苯甲地那铵置于两个洁净的容器中,并将香草醇丁醚过0.15mm方孔筛,取筛下香草醇丁醚置于容器中,并采用蒸馏水进行浸泡、清洗,过滤后放入烘箱中55℃干燥13h,最后将苯甲地那铵加入烘干后的香草醇丁醚中,并采用搅拌机在80rad/min转速下搅拌10min,然后与二氯化锶进行混合,得到香草醇丁醚、苯甲地那铵和二氯化锶的混合物。

(2)将二甲基砜溶于丙酮中,采用手动搅拌器搅拌4min,再在搅拌器搅拌过程中,分四次等质量加入香草醇丁醚、苯甲地那铵和二氯化锶的混合物,搅拌均匀后静置26min,加入结晶促进剂进行结晶成核,得到第一块状产物。

(3)将热解石墨粉和酚醛泡沫颗粒采用去离子水浸泡3h,然后采用滤纸过滤后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干燥6.5h,然后均匀裹覆于第一块状产物的表面,形成导热保温层。

(4)将叔丁基苯酚、葡萄糖酸钠和甲基纤维素混合,制备成调整稳定层,均匀粘滞于导热保温层外部,得到第二块状产物,再放置于25℃密闭保温箱中静置6h。

(5)将第二块状产物置于无纺布袋内,然后将碳酸锶与聚酯树脂在60rad/min速度下高速剪切混合,得到碳酸锶与聚酯树脂的混合物,再将碳酸锶与聚酯树脂的混合物涂布于无纺布袋表面,碳酸锶与聚酯树脂的混合物通过渗透效应与第二块状产物融合,得到除冰雪袋装材料。

实施例14

本实施例进行除冰雪袋装材料的制备,以质量份计,原料包括:碳酸锶9份、香草醇丁醚12份、苯甲地那铵3份、二甲基砜5份、二氯化锶2.4份、热解石墨粉15份、酚醛泡沫颗粒10份、叔丁基苯酚5份、葡萄糖酸钠4份、甲基纤维素17份和结晶促进剂3份。其中,香草醇丁醚的折射率为1.382,苯甲地那铵在去离子水中25℃下的溶解度为52mg/ml,二甲基砜25℃酸度系数为28pka,二氯化锶的0℃水溶解度为43.1g/100ml,热解石墨粉的片径为2μm,酚醛泡沫颗粒密度为45kg/m3,导热系数为0.055w/(m·k),葡萄糖酸钠的干燥失重率为0.5%,甲基纤维素的甲氧基含量为33%。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香草醇丁醚和苯甲地那铵置于两个洁净的容器中,并将香草醇丁醚过0.15mm方孔筛,取筛下香草醇丁醚置于容器中,并采用蒸馏水进行浸泡、清洗,过滤后放入烘箱中57℃干燥14h,最后将苯甲地那铵加入烘干后的香草醇丁醚中,并采用搅拌机在84rad/min转速下搅拌12min,然后与二氯化锶进行混合,得到香草醇丁醚、苯甲地那铵和二氯化锶的混合物。

(2)将二甲基砜溶于丙酮中,采用手动搅拌器搅拌4min,再在搅拌器搅拌过程中,分四次等质量加入香草醇丁醚、苯甲地那铵和二氯化锶的混合物,搅拌均匀后静置26min,加入结晶促进剂进行结晶成核,得到第一块状产物。

(3)将热解石墨粉和酚醛泡沫颗粒采用去离子水浸泡4h,然后采用滤纸过滤后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干燥7h,然后均匀裹覆于第一块状产物的表面,形成导热保温层。

(4)将叔丁基苯酚、葡萄糖酸钠和甲基纤维素混合,制备成调整稳定层,均匀粘滞于导热保温层外部,得到第二块状产物,再放置于25℃密闭保温箱中静置6h。

(5)将第二块状产物置于无纺布袋内,然后将碳酸锶与聚酯树脂在60rad/min速度下高速剪切混合,得到碳酸锶与聚酯树脂的混合物,再将碳酸锶与聚酯树脂的混合物涂布于无纺布袋表面,碳酸锶与聚酯树脂的混合物通过渗透效应与第二块状产物融合,得到除冰雪袋装材料。

实施例15

本实施例进行除冰雪袋装材料的制备,以质量份计,原料包括:碳酸锶10份、香草醇丁醚14份、苯甲地那铵4份、二甲基砜6份、二氯化锶3份、热解石墨粉18份、酚醛泡沫颗粒12份、叔丁基苯酚6份、葡萄糖酸钠5份、甲基纤维素20份和结晶促进剂3份。其中,香草醇丁醚的折射率为1.120,苯甲地那铵在去离子水中25℃下的溶解度为56mg/ml,二甲基砜25℃酸度系数为29pka,二氯化锶的0℃水溶解度为44.6g/100ml,热解石墨粉的片径为3μm,酚醛泡沫颗粒密度为50kg/m3,导热系数为0.069w/(m·k),葡萄糖酸钠的干燥失重率为0.5%,甲基纤维素的甲氧基含量为37%。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香草醇丁醚和苯甲地那铵置于两个洁净的容器中,并将香草醇丁醚过0.15mm方孔筛,取筛下香草醇丁醚置于容器中,并采用蒸馏水进行浸泡、清洗,过滤后放入烘箱中60℃干燥16h,最后将苯甲地那铵加入烘干后的香草醇丁醚中,并采用搅拌机在90rad/min转速下搅拌14min,然后与二氯化锶进行混合,得到香草醇丁醚、苯甲地那铵和二氯化锶的混合物。

(2)将二甲基砜溶于丙酮中,采用手动搅拌器搅拌5min,再在搅拌器搅拌过程中,分四次等质量加入香草醇丁醚、苯甲地那铵和二氯化锶的混合物,搅拌均匀后静置30min,加入结晶促进剂进行结晶成核,得到第一块状产物。

(3)将热解石墨粉和酚醛泡沫颗粒采用去离子水浸泡4h,然后采用滤纸过滤后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干燥8h,然后均匀裹覆于第一块状产物的表面,形成导热保温层。

(4)将叔丁基苯酚、葡萄糖酸钠和甲基纤维素混合,制备成调整稳定层,均匀粘滞于导热保温层外部,得到第二块状产物,再放置于25℃密闭保温箱中静置6h。

(5)将第二块状产物置于无纺布袋内,然后将碳酸锶与聚酯树脂在60rad/min速度下高速剪切混合,得到碳酸锶与聚酯树脂的混合物,再将碳酸锶与聚酯树脂的混合物涂布于无纺布袋表面,碳酸锶与聚酯树脂的混合物通过渗透效应与第二块状产物融合,得到除冰雪袋装材料。

实施例16

本实施例进行除冰雪袋装材料的制备,以质量份计,原料包括:碳酸锶9份、香草醇丁醚12份、苯甲地那铵2.9份、二甲基砜5份、二氯化锶4份、单层石墨烯粉15份、碳化稻壳粉9份、叔丁醇镁4.9份、葡萄糖酸钠3.6份、活性白土16份和结晶促进剂2.7份。其中,香草醇丁醚的折射率为1.332,苯甲地那铵在去离子水中25℃下的溶解度为50mg/ml,二甲基砜25℃酸度系数为27pka,二氯化锶的0℃水溶解度为43.0g/100ml,单层石墨烯粉的片径为1.4μm,碳化稻壳粉的挥发份含量为5%,导热系数为0.048w/(m·k),葡萄糖酸钠的干燥失重率为0.4%,活性白土的活性度为178mol/kg。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香草醇丁醚和苯甲地那铵置于两个洁净的容器中,并将香草醇丁醚过0.15mm方孔筛,取筛下香草醇丁醚置于容器中,并采用蒸馏水进行浸泡、清洗,过滤后放入烘箱中55℃干燥13h,最后将苯甲地那铵加入烘干后的香草醇丁醚中,并采用搅拌机在80rad/min转速下搅拌11min,然后与二氯化锶进行混合,得到香草醇丁醚、苯甲地那铵和二氯化锶的混合物。

(2)将二甲基砜溶于丙酮中,采用手动搅拌器搅拌4min,再在搅拌器搅拌过程中,分四次等质量加入香草醇丁醚、苯甲地那铵和二氯化锶的混合物,搅拌均匀后静置26min,加入结晶促进剂进行结晶成核,得到第一块状产物。

(3)将单层石墨烯粉和碳化稻壳粉采用去离子水浸泡3h,然后采用滤纸过滤后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干燥6.5h,然后均匀裹覆于第一块状产物的表面,形成导热保温层。

(4)将叔丁醇镁、葡萄糖酸钠和活性白土混合,制备成调整稳定层,均匀粘滞于导热保温层外部,得到第二块状产物,再放置于25℃密闭保温箱中静置6h。

(5)将第二块状产物置于无纺布袋内,然后将碳酸锶与聚酯树脂在60rad/min速度下高速剪切混合,得到碳酸锶与聚酯树脂的混合物,再将碳酸锶与聚酯树脂的混合物涂布于无纺布袋表面,碳酸锶与聚酯树脂的混合物通过渗透效应与第二块状产物融合,得到除冰雪袋装材料。

实施例17

本实施例进行除冰雪袋装材料的制备,以质量份计,原料包括:黄酮甙9份、过氧化镁12份、苯甲地那铵2.9份、二甲基砜5份、二氯化锶4份、热解石墨粉15份、酚醛泡沫颗粒9份、叔丁醇镁4.9份、葡萄糖酸钠3.6份、甲基纤维素16份和结晶促进剂2.7份。其中,黄酮甙中槲皮黄酮含量为19%,四羟基黄酮甙含量为11%,过氧化镁的硫酸盐含量为0.002%,苯甲地那铵在去离子水中25℃下的溶解度为50mg/ml,二甲基砜25℃酸度系数为27pka,二氯化锶的0℃水溶解度为43.0g/100ml,热解石墨粉的片径为1.4μm,酚醛泡沫颗粒密度为43kg/m3,导热系数为0.048w/(m·k),葡萄糖酸钠干燥失重率为0.4%,甲基纤维素的甲氧基含量为30%。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过氧化镁和苯甲地那铵置于两个洁净的容器中,并将过氧化镁过0.15mm方孔筛,取筛下过氧化镁置于容器中,并采用蒸馏水进行浸泡、清洗,过滤后放入烘箱中55℃干燥13h,最后将苯甲地那铵加入烘干后的过氧化镁中,并采用搅拌机在80rad/min转速下搅拌11min,然后与二氯化锶进行混合,得到过氧化镁、苯甲地那铵和二氯化锶的混合物。

(2)将二甲基砜溶于丙酮中,采用手动搅拌器搅拌4min,再在搅拌器搅拌过程中,分四次等质量加入过氧化镁、苯甲地那铵和二氯化锶的混合物,搅拌均匀后静置26min,加入结晶促进剂进行结晶成核,得到第一块状产物。

(3)将热解石墨粉和酚醛泡沫颗粒采用去离子水浸泡3h,然后采用滤纸过滤后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干燥6.5h,然后均匀裹覆于第一块状产物的表面,形成导热保温层。

(4)将叔丁醇镁、葡萄糖酸钠和甲基纤维素混合,制备成调整稳定层,均匀粘滞于导热保温层外部,得到第二块状产物,再放置于25℃密闭保温箱中静置6h。

(5)将第二块状产物置于无纺布袋内,然后将黄酮甙与聚酯树脂在60rad/min速度下高速剪切混合,得到黄酮甙与聚酯树脂的混合物,再将黄酮甙与聚酯树脂的混合物涂布于无纺布袋表面,黄酮甙与聚酯树脂的混合物通过渗透效应与第二块状产物融合,得到除冰雪袋装材料。

实施例18

本实施例进行除冰雪袋装材料的制备,以质量份计,原料包括:黄酮甙9份、香草醇丁醚12份、苯甲地那铵2.9份、二甲基砜5份、二氯化锶4份、氨基化石墨烯15份、岩棉绒颗粒9份、叔丁基苯酚4.9份、酒石酸3.6份、甲基纤维素16份和结晶促进剂2.7份。其中,黄酮甙中槲皮黄酮含量为19%,四羟基黄酮甙含量为11%,香草醇丁醚的折射率为1.332,苯甲地那铵在去离子水中25℃下的溶解度为50mg/ml,二甲基砜25℃酸度系数为27pka,二氯化锶的0℃水溶解度为43.0g/100ml,氨基化石墨烯的片径为1.4μm,岩棉绒颗粒的渣球含量为4%,导热系数为0.048w/(m·k),酒石酸的灼烧残渣含量为0.05%,甲基纤维素的甲氧基含量为30%。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香草醇丁醚和苯甲地那铵置于两个洁净的容器中,并将香草醇丁醚过0.15mm方孔筛,取筛下香草醇丁醚置于容器中,并采用蒸馏水进行浸泡、清洗,过滤后放入烘箱中55℃干燥13h,最后将苯甲地那铵加入烘干后的过氧化镁中,并采用搅拌机在80rad/min转速下搅拌11min,然后与二氯化锶进行混合,得到香草醇丁醚、苯甲地那铵和二氯化锶的混合物。

(2)将二甲基砜溶于丙酮中,采用手动搅拌器搅拌4min,再在搅拌器搅拌过程中,分四次等质量加入香草醇丁醚、苯甲地那铵和二氯化锶的混合物,搅拌均匀后静置26min,加入结晶促进剂进行结晶成核,得到第一块状产物。

(3)将氨基化石墨烯和岩棉绒颗粒采用去离子水浸泡3h,然后采用滤纸过滤后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干燥6.5h,然后均匀裹覆于第一块状产物的表面,形成导热保温层。

(4)将叔丁基苯酚、酒石酸和甲基纤维素混合,制备成调整稳定层,均匀粘滞于导热保温层外部,得到第二块状产物,再放置于25℃密闭保温箱中静置6h。

(5)将第二块状产物置于无纺布袋内,然后将黄酮甙与聚酯树脂在60rad/min速度下高速剪切混合,得到黄酮甙与聚酯树脂的混合物,再将黄酮甙与聚酯树脂的混合物涂布于无纺布袋表面,黄酮甙与聚酯树脂的混合物通过渗透效应与第二块状产物融合,得到除冰雪袋装材料。

对比例1

本对比例进行除冰雪袋装材料的制备,以质量份计,原料包括:苯甲地那铵2.9份、二甲基砜5份、二氯化锶4份、热解石墨粉15份、酚醛泡沫颗粒9份、叔丁醇镁4.9份、葡萄糖酸钠3.6份、甲基纤维素16份和结晶促进剂2.7份。其中,苯甲地那铵在去离子水中的溶解度为50mg/ml,二甲基砜25℃酸度系数为27pka,二氯化锶的0℃水溶解度为43.0g/100ml,热解石墨粉的片径为1.4μm,酚醛泡沫颗粒密度为43kg/m3,导热系数为0.048w/(m·k),葡萄糖酸钠干燥失重率为0.4%,甲基纤维素的甲氧基含量为30%。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苯甲地那铵置于洁净的容器中,然后与二氯化锶进行混合,得到苯甲地那铵和二氯化锶的混合物。

(2)将二甲基砜溶于丙酮中,采用手动搅拌器搅拌4min,再在搅拌器搅拌过程中,分四次等质量加入苯甲地那铵和二氯化锶的混合物,搅拌均匀后静置26min,加入结晶促进剂进行结晶成核,得到第一块状产物。

(3)将热解石墨粉和酚醛泡沫颗粒采用去离子水浸泡3h,然后采用滤纸过滤后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干燥6.5h,然后均匀裹覆于第一块状产物的表面,形成导热保温层。

(4)将叔丁醇镁、葡萄糖酸钠和甲基纤维素混合,制备成调整稳定层,均匀粘滞于导热保温层外部,得到第二块状产物,再放置于25℃密闭保温箱中静置6h。

(5)将第二块状产物置于无纺布袋内,然后将聚酯树脂涂布于无纺布袋表面,聚酯树脂通过渗透效应与第二块状产物融合,得到除冰雪袋装材料。

对比例2

本对比例进行除冰雪袋装材料的制备,以质量份计,原料包括:黄酮甙9份、过氧化镁12份、苯甲地那铵2.9份、二甲基砜5份、二氯化锶4份、叔丁醇镁4.9份、葡萄糖酸钠3.6份、甲基纤维素16份和结晶促进剂2.7份。其中,黄酮甙中槲皮黄酮含量为19%,四羟基黄酮甙含量为11%,过氧化镁的硫酸盐含量为0.002%,苯甲地那铵在去离子水中的溶解度为50mg/ml,二甲基砜25℃酸度系数为27pka,二氯化锶的0℃水溶解度为43.0g/100ml,葡萄糖酸钠干燥失重率为0.4%,甲基纤维素的甲氧基含量为30%。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过氧化镁和苯甲地那铵置于两个洁净的容器中,并将过氧化镁过0.15mm方孔筛,取筛下过氧化镁置于容器中,并采用蒸馏水进行浸泡、清洗,过滤后放入烘箱中55℃干燥13h,最后将苯甲地那铵加入烘干后的过氧化镁中,并采用搅拌机在80rad/min转速下搅拌11min,然后与二氯化锶进行混合,得到过氧化镁、苯甲地那铵和二氯化锶的混合物。

(2)将二甲基砜溶于丙酮中,采用手动搅拌器搅拌4min,再在搅拌器搅拌过程中,分四次等质量加入过氧化镁、苯甲地那铵和二氯化锶的混合物,搅拌均匀后静置26min,加入结晶促进剂进行结晶成核,得到第一块状产物。

(3)将叔丁醇镁、葡萄糖酸钠和甲基纤维素混合,制备成调整稳定层,均匀粘滞于第一块状产物外部,得到第二块状产物,再放置于25℃密闭保温箱中静置6h。

(5)将第二块状产物置于无纺布袋内,然后将黄酮甙与聚酯树脂高速剪切混合,得到黄酮甙与聚酯树脂的混合物,再将黄酮甙与聚酯树脂的混合物涂布于无纺布袋表面,黄酮甙与聚酯树脂的混合物通过渗透效应与第二块状产物融合,得到除冰雪袋装材料。

对比例3

本对比例进行除冰雪袋装材料的制备,以质量份计,原料包括:黄酮甙9份、过氧化镁12份、苯甲地那铵2.9份、二甲基砜5份、二氯化锶4份、热解石墨粉15份、酚醛泡沫颗粒9份和结晶促进剂2.7份。其中,黄酮甙中槲皮黄酮含量为19%,四羟基黄酮甙含量为11%,过氧化镁的硫酸盐含量为0.002%,苯甲地那铵在去离子水中的溶解度为50mg/ml,二甲基砜25℃酸度系数为27pka,二氯化锶的0℃水溶解度为43.0g/100ml,热解石墨粉的片径为1.4μm,酚醛泡沫颗粒密度为43kg/m3,导热系数为0.048w/(m·k)。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过氧化镁和苯甲地那铵置于两个洁净的容器中,并将过氧化镁过0.15mm方孔筛,取筛下过氧化镁置于容器中,并采用蒸馏水进行浸泡、清洗,过滤后放入烘箱中55℃干燥13h,最后将苯甲地那铵加入烘干后的过氧化镁中,并采用搅拌机在80rad/min转速下搅拌11min,然后与二氯化锶进行混合,得到过氧化镁、苯甲地那铵和二氯化锶的混合物。

(2)将二甲基砜溶于丙酮中,采用手动搅拌器搅拌4min,再在搅拌器搅拌过程中,分四次等质量加入过氧化镁、苯甲地那铵和二氯化锶的混合物,搅拌均匀后静置26min,加入结晶促进剂进行结晶成核,得到第一块状产物。

(3)将热解石墨粉和酚醛泡沫颗粒采用去离子水浸泡3h,然后采用滤纸过滤后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干燥6.5h,然后均匀裹覆于第一块状产物的表面,形成导热保温层。

(5)将第一块状产物置于无纺布袋内,然后将黄酮甙与聚酯树脂高速剪切混合,得到黄酮甙与聚酯树脂的混合物,再将黄酮甙与聚酯树脂的混合物涂布于无纺布袋表面,黄酮甙与聚酯树脂的混合物通过渗透效应与第二块状产物融合,得到除冰雪袋装材料。

实施例19

对实施例1~18和对比例1~3除冰雪袋装材料的性能进行测试,检测项目包括最高温度、放热持续时间、融冰雪速率和单位吸水量,各检测项目的检查方法如下:

最高温度测试:在0℃条件下测试本发明材料(规格:1m2、5cm厚)在15分钟激发态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内核最高温度,采用在材料内部预埋的温度传感器进行测试;

放热持续时间:在激发态条件下,0℃条件下本发明材料(规格:1m2、5cm厚)温度高于10℃所能持续的总时间,采用便携式温度热辐射测试仪对材料表面的温度进行捕捉测试,测试点为5个随机位置;

融冰雪速率:激发态本发明材料(规格:1m2、5cm厚)表面完全溶解100ml水结成冰所需要的时间;

单位吸水量:室温(25℃)条件下本发明材料(规格:1m2、5cm厚)单位面积所能吸收水分的总质量,采用本发明材料洗水后的质量减去未吸水材料的差值就是单位吸水量。

结果请参阅表1和表2,结果表明本发明实施例1~18除冰雪袋装材料具有良好的融冰雪性能,通过吸收外界光能激发发热剂放热,从而使其内部持续放热,保证热量集中于冰雪位置,同时,通过对水分的吸附能够防止二次结冰。将实施例17除冰雪袋装材料与对比例1~3除冰雪袋装材料进行比较,可知,实施例17除冰雪袋装材料的最高温度明显高于对比例1~3除冰雪袋装材料,同时持续放热时间和融雪效率显著,而且具备良好的吸湿性能,能够实现对局部路面冰雪的良好融化功效,表明本发明除冰雪袋装材料通过热源核心组分、传热保温组分和稳定湿度组分的协同作用,实现对路面冰雪的良好处置,放热效果好、持续放热时间长,并且吸湿性能好。

表1实施例1~11除冰雪袋装材料的性能测试结果

表2实施例12~18和对比例1~3除冰雪袋装材料的性能测试结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