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凝析油高效泡排棒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534053发布日期:2020-07-17 17:26阅读:50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天然气开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气井用耐凝析油高效泡排棒。



背景技术:

油气井到了开发中后期,由于地层压力降低,边、底水的推进以及压裂、酸化等作业措施,造成井底和井筒内产生积液使天然气产量降低甚至停止生产,为了提高油气产量,要排除井底积液,泡沫排水是一种好的方法。由于泡沫排水采气具有设备简单、施工方便、成本低、适用井深范围大、不影响气井正常生产等优点,是近年来国内外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排水采气技术,在采气工业得到普遍的应用。现有的起泡剂有很多种,一般在70℃以下的发泡能力和稳泡能力良好,随凝析油含量的升高,这些起泡剂的起泡能力和稳定性会大大降低,许多起泡剂产生的泡沫会内消失,甚至不产生泡沫。泡沫排水的实践表明,在泡沫排水过程中泡排棒配方及其泡沫性能的研究是一个重要问题。

国内相对国外来说泡沫排水采气技术的发展比较晚,最早应用是四川气田对含水气井采取的泡沫排水采气试验。四川气田在1980年开始将无患子和空泡剂两种泡排棒用于泡沫排水工艺,一年内使得16口井共增产天然气757.12×104m3,效果显著。一般的泡排棒在淡水、矿化水中均有着良好的泡沫性能,但不适宜用于凝析油含量高的气井,泡排棒携液量、泡沫稳定性受凝析油影响严重,凝析油含量高时丧失起泡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耐凝析油高效泡排棒,能在凝析油0-30%范围内具有较好的起泡、稳泡和携泡能力,同时与地层水配伍性好,具有很好的抗盐、抗甲醇和抗钙镁离子的能力。

一种耐凝析油高效泡排棒,所述耐凝析油高效泡排棒由十二烷基二甲基磺丙基甜菜碱、全氟辛基聚氧乙烯醚和黄原胶组成;

其中,所述十二烷基二甲基磺丙基甜菜碱与全氟辛基聚氧乙烯醚的质量比为8-12:1,所述黄原胶的加入量为十二烷基二甲基磺丙基甜菜碱和全氟辛基聚氧乙烯醚总质量的10-20%。

优选地,所述十二烷基二甲基磺丙基甜菜碱与全氟辛基聚氧乙烯醚的质量比为10:1。

优选地,所述黄原胶的加入量为十二烷基二甲基磺丙基甜菜碱和全氟辛基聚氧乙烯醚总质量的15%。

一种耐凝析油高效泡排棒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为:

(1)将十二烷基二甲基磺丙基甜菜碱倒入容器中,进行搅拌,在依次将全氟辛基聚氧乙烯醚和黄原胶加入容器中,搅拌,使其均匀,得到混合物料;

(2)将混合物料静置,将静置后的混合物料放入压力机中,在6-8mpa的压力下,压制成棒状固体,得到耐凝析油高效泡排棒。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搅拌的时间为25-35min。

优选地,所述耐凝析油高效泡排棒的密度为1.2-1.43g/cm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泡排棒由稳泡剂高分子黄原胶和两性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二甲基磺丙基甜菜碱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全氟辛基聚氧乙烯醚(tf328)复配而成,该剂具有显著的的增效作用和优异的泡沫性能及较大的携液量,它不仅能够适用于高含量凝析油、矿化度较高的气井,在一般含水气井和含h2s的气井中均可使用;

(2)本发明泡排棒在本发明泡排棒在凝析油0-30%范围内具有较好的起泡、稳泡、携泡能力,同时与地层水配伍性好,具有很好的抗盐、抗凝析油和抗钙镁离子能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将30g十二烷基二甲基磺丙基甜菜碱、3g全氟辛基聚氧乙烯醚(tf328)、5g黄原胶混合均匀,得到一种耐凝析油高效泡排棒;

一种耐凝析油高效泡排棒的制备方法为:

(1)将十二烷基二甲基磺丙基甜菜碱倒入容器中,进行搅拌,在依次将全氟辛基聚氧乙烯醚和黄原胶加入容器中,搅拌25min,使其均匀,得到混合物料;

(2)将混合物料静置,将静置后的混合物料放入压力机中,在7.5mpa的压力下,压制成棒状固体,得到密度为1.35g/cm3耐凝析油高效泡排棒。

实施例2

将30g十二烷基二甲基磺丙基甜菜碱、3.75g全氟辛基聚氧乙烯醚(tf328)、5g黄原胶混合均匀,得到耐凝析油高效泡排棒;

一种耐凝析油高效泡排棒的制备方法为:

(1)将十二烷基二甲基磺丙基甜菜碱倒入容器中,进行搅拌,在依次将全氟辛基聚氧乙烯醚和黄原胶加入容器中,搅拌27min,使其均匀,得到混合物料;

(2)将混合物料静置,将静置后的混合物料放入压力机中,在8mpa的压力下,压制成棒状固体,得到密度为1.43g/cm3耐凝析油高效泡排棒。

实施例3

将30g十二烷基二甲基磺丙基甜菜碱、2.5g全氟辛基聚氧乙烯醚(tf328)、6.5g黄原胶混合均匀,得到耐凝析油高效泡排棒;

一种耐凝析油高效泡排棒的制备方法为:

(1)将十二烷基二甲基磺丙基甜菜碱倒入容器中,进行搅拌,在依次将全氟辛基聚氧乙烯醚和黄原胶加入容器中,搅拌30min,使其均匀,得到混合物料;

(2)将混合物料静置,将静置后的混合物料放入压力机中,在6.0mpa的压力下,压制成棒状固体,得到密度为1.20g/cm3耐凝析油高效泡排棒。

实施例4

将30g十二烷基二甲基磺丙基甜菜碱、3g全氟辛基聚氧乙烯醚(tf328)、3.3g黄原胶混合均匀,得到耐凝析油高效泡排棒;

一种耐凝析油高效泡排棒的制备方法为:

(1)将十二烷基二甲基磺丙基甜菜碱倒入容器中,进行搅拌,在依次将全氟辛基聚氧乙烯醚和黄原胶加入容器中,搅拌35min,使其均匀,得到混合物料;

(2)将混合物料静置,将静置后的混合物料放入压力机中,在7.8mpa的压力下,压制成棒状固体,得到密度为1.41g/cm3耐凝析油高效泡排棒。

实施例5

将30g十二烷基二甲基磺丙基甜菜碱、3.75g全氟辛基聚氧乙烯醚(tf328)、3.375g黄原胶混合均匀,得到耐凝析油高效泡排棒;

一种耐凝析油高效泡排棒的制备方法为:

(1)将十二烷基二甲基磺丙基甜菜碱倒入容器中,进行搅拌,在依次将全氟辛基聚氧乙烯醚和黄原胶加入容器中,搅拌32min,使其均匀,得到混合物料;

(2)将混合物料静置,将静置后的混合物料放入压力机中,在6.3mpa的压力下,压制成棒状固体,得到密度为1.26g/cm3耐凝析油高效泡排棒。

对比例1:常规泡排棒。

对比例2:不含全氟辛基聚氧乙烯醚的泡排挤。

对比例3:不含全氟辛基聚氧乙烯醚和黄原胶的泡排棒。

为了证明本发明的效果,发明人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室研究试验,具体试验情况如下。

1、不同实施例耐凝析油高效泡排棒的泡沫性能试验:

发明人将1~5的耐凝析油高效泡排棒加入80ml/l矿化水中,分别配制成质量分数为2‰的泡排棒水溶液,按照国家标准sy/t6465-2000《表面活性剂发泡力的测定方法》,采用ross-miles法测定其在蒸馏水中的起泡能力,以200ml试液流完时上升的高度值(h0)和5min后的泡沫最大高度值(h5)及15min的携液量,分别表示耐凝析油高效泡排棒的发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及携液性能,测试温度60℃,结果见下表1。

从表1的测试数据可以看出,原料的配比不同,泡排棒的性能有差异,但明显优于对比例1-3的泡排棒。

2、抗凝析油泡沫性能试验:

发明人将实施例1~5的泡排棒配成80g/l矿化度溶液,加入不同含量凝析油,在60℃进行抗凝析油性能测试,结果如下表2。

从表2的测试数据可知,实施例1配方泡排棒在凝析油含量30%时携液量最大,说明本发明泡排棒抗凝析油效果较好。

3、抗矿化度泡沫性能试验:

发明人将实施例1-5的泡排棒配制成质量分数为2‰的80g/l矿化度溶液,测试其发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同时和2‰的蒸馏水乳溶液进行对照,测试温度为60℃,结果见表3。

由表3的测试数据可以看出:在相同泡排棒加量条件下,本发明的泡排棒在蒸馏水和矿化水中的泡沫性能基本相当,说明本发明泡排棒具有较好的抗矿化度性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