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X射线探测的复合物闪烁体

文档序号:25620354发布日期:2021-06-25 16:22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X射线探测的复合物闪烁体
一种用于x射线探测的复合物闪烁体
技术领域
1.本申请涉及闪烁体的结构设计与应用研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x射线探测与成像用复合物闪烁体的表面设计、复合物制备与应用研究。


背景技术:

2.传统x射线成像技术在应用于胸透与ct诊断时,为了提高成像质量,需要增大x射线辐射剂量,可能破坏人体血液中的白细胞,降低机体免疫功能,导致危险性的疾病,不能作为医学领域的常规检测手段。开展高灵敏度低剂量x射线探测技术研究是实现高分辨无损x射线成像的关键途径。间接探测法利用闪烁体将x射线光子转化为紫外

可见光,再经荧光探测器转换为电信号,荧光性能多样化,易匹配商用荧光探测器,而且响应快,探测范围能够延伸至高能量硬x射线区域,光产额是间接型探测器中x射线转换效率与探测灵敏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3.研究表明通过微量激活离子掺杂能够提高闪烁体的光产额,比如csi:tl(54000 ph/mev), gd2o2s:tb(35000 ph/mev)与gd3(al, ga)5o
12
:ce(70000 ph/mev)等块体的闪烁性能相比未掺杂体系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然而,受基质固有晶体结构的限制,传统块状闪烁晶体的光产额难以大幅提高,不能实现高灵敏度低剂量x射线探测,而且闪烁体的大厚度使x射线成像分辨率受到光学串扰的限制;此外,在制备工艺上,多采用czochralski法在1700℃以上的温度生长,条件苛刻,生产成本昂贵。
4.无机纳米晶闪烁体通常采用温和的湿化学法制备,生产成本低,而且纳米晶能够以薄膜的形式急剧缩小闪烁体厚度,抑制光学串扰。目前所研究的无机纳米晶闪烁体主要包含卤素钙钛矿与含铈纳米晶。卤素钙钛矿纳米晶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能够获得低剂量的x射线探测,比如,采用cspbbr3纳米晶制备的薄膜闪烁体装置,能获得超低的x射线探测极限,约为13 ngy s
‑1,比常用的x射线诊疗剂量低~420倍,但是cspbbr3纳米晶稳定性差。近年来,部分含有三价铈离子(ce
3+
)的纳米晶闪烁体,如cef3,cef3/zno,celaf3/laf3,tio2:ce与cef3:tb等,具有很高的稳定性,也被初步应用于x射线光动力学治疗领域的研究,但是这些体系缺乏俄歇级联退激发过程,空穴捕获几率低,导致其x射线荧光转换效率偏低。总之,为了实现高灵敏度低剂量x射线探测,目前研发的闪烁体材料存在光产额低或者稳定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颖的kgd
0.5
bi
0.5
f4:ce/tb

csba
0.3
pb
0.7
br3复合物闪烁体, 其光产额最高可达8*10
6 ph/mev,x射线探测极限约为5 ngy s
‑1。采用溶剂热法制备的kgd
0.5
bi
0.5
f4:ce/tb纳米晶表面带有多个羧基,采用室温超声法制备的csba
0.3
pb
0.7
i3表面带有氨基,两者通过羧基氨基缩合反应而复合,在x射线激发条件下,复合物能够发出明亮的绿光;其次,这种复合物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在环己烷溶液中室温存放1个月后,其闪烁体性能基本不发生变化;此外,这种复合材料中含有多个高原子序
数的离子,他们的协同作用使其具有很高的x射线吸收与荧光转换效率,当ce
3+
离子与tb
3+
离子摩尔比分别为15%和4%时,光产额最高可达8*10
6 ph/mev。这种高性能复合物闪烁体材料在高质量x射线探测与成像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6.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申请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x射线探测的复合物闪烁体,该闪烁体的分子式如下: kgd
0.7
bi
0.3
f4:ce/tb

csba
0.3
pb
0.7
br3。
7.进一步,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x射线探测的复合物闪烁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1)将1毫摩尔乙酸钾、(0.7

x

y)毫摩尔乙酸钆、0.3毫摩尔乙酸铋、x(x= 0.1

0.3)毫摩尔乙酸铈、y(y= 0.02

0.06)毫摩尔乙酸铽与4毫摩尔氟化铵溶于(10

20)毫升去离子水中,在室温下搅拌(30

60)分钟;2)在1)中加入(10

20)毫升乙二醇与(10

20)毫升乙二胺四乙酸,在室温下搅拌(30

60)分钟,然后转移至水热釜中,并在160
o
c

200
o
c保温(12

24)小时,其中乙二醇与乙二胺四乙酸的体积比为1:1;3)将2)中所得产物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混合液(体积比为1:3)离心洗涤(3

5)次,然后将所得纳米晶分散在4毫升乙醇中;4)将碳酸铯1毫摩尔,乙酸钡0.3毫摩尔,乙酸铅0.7毫摩尔与5毫升油胺混合,在室温下搅拌(30

60)分钟;5)在步骤(4)中加入溴化铵3毫摩尔,在室温下搅拌(30

60)分钟,然后在功率大于1kw的超声仪中超声1

2小时;6)将5)中所得产物用去环己烷和乙醇混合液(体积比为1:3)离心洗涤(3

5)次,然后将所得纳米晶分散在4毫升环己烷中;7)将步骤(3)与步骤(6)所得产物等体积混合,并在室温下搅拌(10

20)小时,即可得到复合物闪烁体;本文首先采用溶剂热法制备出kgd
0.7
bi
0.3
f4:ce/tb纳米晶,采用室温超声法制备csba
0.3
pb
0.7
br3纳米晶,然后将两者通过表面配体的缩合反应复合在一起,形成kgd
0.7
bi
0.3
f4:ce/tb

csba
0.3
pb
0.7
br3复合物闪烁体。这种复合材料中含有多个高原子序数的离子,他们的协同作用使其具有很高的x射线吸收与荧光转换效率,当ce
3+
离子与tb
3+
离子摩尔比分别为15%和4%时,光产额最高可达8*10
6 ph/mev。本专利高性能闪烁体制备x射线探测器件,其探测极限约为5 ngy s
‑1,在低剂量x射线探测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8.图1 kgd
0.7
bi
0.3
f4:15ce/4tb纳米晶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结果。
9.图2 kgd
0.7
bi
0.3
f4:15ce/4tb纳米晶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图。
10.图3 kgd
0.7
bi
0.3
f4:15ce/4tb纳米晶在x射线激发条件下的光谱图。
11.图4 kgd
0.7
bi
0.3
f4:ce/tb纳米晶在x射线激发条件下的荧光强度与ce
3+
离子掺杂浓度的关系曲线。
12.图5 kgd
0.7
bi
0.3
f4:ce/tb纳米晶在x射线激发条件下的荧光强度与tb
3+
离子掺杂浓度的关系曲线。
13.图6 csba
0.3
pb
0.7
br3纳米晶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结果。
14.图7 csba
0.3
pb
0.7
br3纳米晶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图。
15.图8 csba
0.3
pb
0.7
br3纳米晶在x射线激发条件下的光谱图。
16.图9 在x射线激发条件下,csba
0.3
pb
0.7
br3纳米晶的发光强度与ba
2+
离子掺杂浓度的关系曲线。
17.图10 gd
0.7
bi
0.3
f4:15ce/4tb纳米晶、csba
0.3
pb
0.7
br3纳米晶以及kgd
0.7
bi
0.3
f4:ce/tb

csba
0.3
pb
0.7
br3复合物的光产额数据。
18.图11 kgd
0.7
bi
0.3
f4:ce/tb

csba
0.3
pb
0.7
br3复合物的荧光强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19.主要试剂:乙酸钆(99.0%),乙酸铋,乙酸钾,乙酸铈(99.99%)、乙酸铽(99.99%)、氟化铵(99.0%),碱式硝酸铋(98%),乙酸镥(99.9%),碘化钾(99.0%),碳酸铯,乙酸钡,乙酸铅和油胺(90%)购买于sigma

aldrich公司,溴化铵,乙二醇,乙二胺四乙酸,环己烷和去离子水购买于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20.制备过程kgd
0.7
bi
0.3
f4:ce/tb纳米晶的制备以kgd
0.7
bi
0.3
f4:15ce/4tb纳米晶的制备为例,将1毫摩尔乙酸钾、0.51毫摩尔乙酸钆、0.3毫摩尔乙酸铋、0.15毫摩尔乙酸铈、0.04毫摩尔乙酸铽与4毫摩尔氟化铵溶于10毫升去离子水中,在室温下搅拌40分钟;然后加入10毫升乙二醇与10毫升乙二胺四乙酸,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然后转移至水热釜中,并在180
o
c保温16小时,将所得产物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混合液(体积比为1:3)离心洗涤5次,然后将所得纳米晶分散在4毫升乙醇中;csba
0.3
pb
0.7
br3纳米晶的制备将碳酸铯1毫摩尔,乙酸钡0.3毫摩尔,乙酸铅0.7毫摩尔与5毫升油胺混合,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然后加入溴化铵3毫摩尔,在室温下搅拌(30

60)分钟,然后在功率大于1kw的超声仪中超声1小时;将所得产物用去环己烷和乙醇混合液(体积比为1:3)离心洗涤3次,然后将所得纳米晶分散在4毫升环己烷中;kgd
0.7
bi
0.3
f4:ce/tb

csba
0.3
pb
0.7
br3复合物的制备将所得kgd
0.7
bi
0.3
f4:15ce/4tb纳米晶分散液与所得csba
0.3
pb
0.7
br3纳米晶分散液等体积混合,在室温下搅拌12小时,即可得到复合物闪烁体;表征仪器和方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zx

z5000

wld5000,粉末样品,频率50/60 hz),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 fei tecnai g2 f20) ,光谱仪(flurohub

b, horiba jobin yvon)。
21.原子发射光谱测试样品的制备:将显色剂冷冻烘干得到粉末状样品;透射电子显微镜样品的制备:取少许显色剂溶于4毫升乙醇溶液中,超声5分钟后,滴3

6滴液体于超薄碳膜上。
22.数据分析与讨论如图1所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结果表明,乙二胺四乙酸配体修
饰氟化物纳米晶中含有k,gd,bi,ce,tb和f元素,其摩尔百分比分别为16.92%,8.35%,5.61%,2.81%,0.67%,65.64%,与原料中添加的摩尔百分比基本一致,说明我们得到的产物为kgd
0.7
bi
0.3
f4:15ce/4tb。如图2所示,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结果表明产物为类球形颗粒状。产物的合成过程为:首先是原料中的钾离子、钆离子、铋离子、铈离子、铽离子与氟离子在室温下形核,然后在水热釜的高温高压条件下,逐渐生长,乙二胺四乙酸配体阻止纳米晶团聚,从而形成乙二胺四乙酸配体修饰的单分散氟化物纳米晶。由于乙二胺四乙酸配体含有多个羧基,能够溶于极性溶剂中。
23.如图3所示,在x射线激发条件下,kgd
0.7
bi
0.3
f4:15ce/4tb纳米晶在绿光区域表现出明亮的下转移发光,对应于tb
3+
离子的f

f跃迁。为了提高氟化物体系x射线激发条件下的发光效率,我们制备并研究了不同ce
3+
离子与tb
3+
离子浓度掺杂样品的发光性能。随着敏化离子ce
3+
浓度从5 增加到15 mol%,纳米晶对入射光的吸收截面增大,因此发光强度显著增强,当ce
3+
离子浓度超过15mol%,敏化离子与激活离子之间的无辐射交叉弛豫几率增大,导致发光强度下降(图4);与之类似,tb
3+
离子的最佳掺杂浓度约为4 mol%(图5)。
24.如图6所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油胺配体修饰溴化物钙钛矿纳米晶中含有cs,ba,pb和br元素,其摩尔百分比分别为20.3%,5.9%,13.8%和60%,与原料中添加的摩尔百分比基本一致,说明我们得到的产物为csba
0.3
pb
0.7
br3。如图7所示,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结果表明产物主要为立方块。产物的合成过程为:首先是原料中的铯离子、铅离子与溴离子在室温下形核生长,在大功率超声作用下解离为块状纳米晶,钡离子以掺杂形式进入到基质晶格中,形成csba
0.3
pb
0.7
br3纳米晶。
25.如图8所示,在x射线激发条件下,csba
0.3
pb
0.7
br3纳米晶在绿光波段具有较强的发光,中心波长位于513nm处,来源于导带电子的跃迁。为了证明ba
2+
离子掺杂能够提高cspbbr3纳米晶的闪烁性能,我们制备了不同ba
2+
离子浓度掺杂的cspbbr3纳米晶,并研究了其x射线激发的荧光性能。如图9所示,随着ba
2+
离子掺杂浓度从10%增大到30%,纳米晶的荧光强度逐渐增强,继续增大掺杂浓度,发光强度反而减弱,可能是由于基质中引入了过多的缺陷,提高了电子

空穴的无辐射复合效率。
26.如图10所示,kgd
0.7
bi
0.3
f4:15ce/4tb纳米晶和csba
0.3
pb
0.7
br3纳米晶的光产额分别为3*10
4 ph/mev和6*10
5 ph/mev。通过表面配体的缩合反应,制备出kgd
0.7
bi
0.3
f4:15ce/4tb

csba
0.3
pb
0.7
br3复合物纳米晶,光产额显著提高,约为8*10
6 ph/mev。光产额提高的原因主要是复合物对入射x射线光子的吸收效率增大,其次是复合物的表面缺陷减少。如图11所示,复合物的光产额基本不随时间的延长而衰减,表明其具有很高的稳定性。我们进一步采用这种高性能闪烁体材料搭建了简易x射线探测器件,其探测极限可低至为5 ngy s
‑1,在低剂量高质量x射线探测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27.结论采用溶剂热法制备出kgd
0.7
bi
0.3
f4: ce/tb纳米晶,采用室温超声法制备出csba
0.3
pb
0.7
br3纳米晶,并进一步利用表面配体的缩合反应制备出kgd
0.7
bi
0.3
f4:ce/tb

csba
0.3
pb
0.7
br3复合物纳米晶,显著提高了光产额,约为8*10
6 ph/mev。这种复合物的光产额在一个月内仍基本保持不变,具有很高的稳定性。采用这种高性能闪烁体材料搭建x射线探测器件,能够实现探测极限低至为5 ngy s
‑1,在低剂量高质量x射线探测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