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离控制剂、剥离性膜形成用有机硅组合物以及剥离衬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93097发布日期:2023-06-28 18:54阅读:28来源:国知局
剥离控制剂、剥离性膜形成用有机硅组合物以及剥离衬底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剥离控制剂、包含该剥离控制剂的剥离性膜形成用有机硅组合物以及由该组合物形成剥离性膜而成的剥离衬底。


背景技术:

1、剥离性膜形成用有机硅组合物可以通过涂布于纸、合成树脂膜等各种基材表面,固化来形成对粘合剂示出的剥离性的膜。对于这样的剥离性膜,要求剥下粘合剂时的剥离力是固定的,此外,要求即使使剥离性膜与粘合剂长期密合后,也不使粘合剂的残留粘合力降低。

2、另一方面,为了使对粘合剂的剥离性膜为重剥离(剥离所需要的力大),通常,配合有有机硅树脂作为剥离控制剂。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将由r3sio1/2单元(r为具有两个以下碳原子的、彼此相同或不同的一价烃基)和sio4/2单元构成的有机硅树脂,根据需要,与选自由马来酸二丁酯、癸基乙烯基醚、十二烷基乙烯基醚、莰烯、c16-18-α-烯烃以及间二异丙烯基苯构成的组中的反应性稀释剂一并配合至由含有烯基的二有机聚硅氧烷、具有硅原子键合氢原子的甲基氢聚硅氧烷以及氢化硅烷化反应用催化剂构成的固化性有机硅组合物中。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一种剥离性膜形成用有机硅组合物,其包含:一个分子中具有至少两个烯基的二有机聚硅氧烷、一个分子中具有至少两个硅原子键合氢原子的有机氢聚硅氧烷、由式:(ch3)3sio0.5和sio2表示的硅氧烷单元构成的溶剂可溶性有机硅树脂与由式:(ch3)3sio0.5、(ch3)2(ch2=ch)sio0.5以及sio2表示的硅氧烷单元构成的溶剂可溶性有机硅树脂的混合物、以及加成反应用催化剂。而且,在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一种剥离性膜形成用有机硅组合物,其包含:如下有机硅树脂、一个分子中具有至少三个硅原子键合氢原子的有机聚硅氧烷以及氢化硅烷化反应用催化剂,根据需要,配合有一个分子中具有至少两个烯基的有机聚硅氧烷,所述有机硅树脂实质上由通式:sio2和r'3sio1/2单元构成,r'为具有至多三个碳原子的一价烃基、氢原子、烯基或氧代烯基,一个分子中的至少一个r'为所述烯基或所述氧代烯基,所述r'3sio1/2单元的50%以下为具有所述烯基或所述氧代烯基的单元。

3、然而,由如上所述的剥离性膜形成用有机硅组合物形成的剥离性膜存在难以成为充分的重剥离,此外,使粘合剂长期密合后,剥离力发生变化或粘合剂的残留粘合力降低的技术问题。

4、现有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9-084953号公报

7、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01-215857号公报

8、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07-25236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2、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剥离控制剂,其用于形成尽管对粘合剂示出较大的剥离力,但将粘合剂在密合的状态下长时间熟化后,剥离力的变化小,此外,不使粘合剂的残留粘接力降低的剥离性膜。而且,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能形成这样的剥离性膜的剥离性膜形成用有机硅组合物;以及由该组合物形成剥离性膜而成的剥离衬底。

3、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4、本发明的控制剂的特征在于,其包含如下(a)成分~(c)剥离成分:

5、(a)由平均单元式:

6、(r13sio1/2)a(sio4/2)1.0

7、(式中,各r1独立地为碳原子数1~6的烷基,a为0.5~1.5的数)

8、表示,由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的标准聚苯乙烯换算的重均分子量为3000~6000的有机硅树脂;

9、(b)一个分子中具有至少两个硅原子键合烯基二有机聚硅氧烷:相对于(a)成分100质量份为0~150质量份;以及

10、(c)碳原子数12~24的α-烯烃:相对于(a)成分100质量份为0~200质量份,

11、所述剥离控制剂具有上述(b)成分和上述(c)成分中的至少任一者。

12、优选的是,在上述剥离控制剂中,(a)成分为含有2~5质量%的与硅原子键合的羟基的有机硅树脂。

13、此外,优选的是,在上述剥离控制剂中,(c)成分为碳原子数12~18的α-烯烃。

14、此外,优选的是,上述剥离控制剂进一步包含相对于(a)成分100质量份至多为300质量份的(d)由平均单元式:

15、(r23sio1/2)b(sio4/2)1.0

16、(式中,各r2独立地为碳原子数1~6的烷基或碳原子数2~6的烯基,其中,一个分子中,至少一个r2为所述烯基,b为0.5~1.5的数)

17、表示的有机硅树脂。

18、本发明的剥离性膜形成用有机硅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其包含如下(i)成分~(iv)成分:

19、(i)上述的剥离控制剂;

20、(ii)一个分子中具有至少两个硅原子键合烯基的二有机聚硅氧烷:相对于(i)成分中的(a)成分~(c)成分的合计100质量份至多为400质量份;

21、(iii)一个分子中具有至少两个硅原子键合氢原子的有机聚硅氧烷:本成分中的硅原子键合氢原子相对于本组合物中的烯基的合计1摩尔成为0.5~10摩尔的量;以及

22、(iv)氢化硅烷化反应用催化剂。

23、优选的是,上述组合物进一步含有成为本组合物的0.001~5质量%的量的(v)氢化硅烷化反应抑制剂。

24、优选的是,上述组合物优选进一步含有相对于(i)成分中的(a)成分~(c)成分的合计100质量份至多为50质量份的(vi)由平均单元式:

25、(r23sio1/2)b(sio4/2)1.0

26、(式中,各r2独立地为碳原子数1~6的烷基或碳原子数2~6的烯基,其中,一个分子中,至少一个r2为所述烯基,b为0.5~1.5的数)

27、表示的有机硅树脂。

28、本发明的剥离衬底的特征在于,其是在膜状或带状的基材的表面,由上述的剥离性膜形成用有机硅组合物形成剥离性膜而成的。

29、有益效果

30、本发明的剥离控制剂通过配合至剥离性膜形成用有机硅组合物中,能形成尽管对粘合剂示出较大的剥离力,但将粘合剂在密合的状态下长时间熟化后,剥离力的变化小,此外,不使粘合剂的残留粘接力降低的剥离性膜。此外,本发明的剥离性膜形成用有机硅组合物能形成如上所述的剥离性膜。而且,本发明的剥离衬底具有如上所述的剥离性膜,因此具有如下特征:尽管对粘合剂示出较大的剥离力,但将粘合剂在密合的状态下长时间熟化后,剥离力的变化小,此外,不使粘合剂的残留粘接力降低。



技术特征:

1.一种剥离控制剂,其包含如下(a)成分~(c)成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剥离控制剂,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剥离控制剂,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剥离控制剂,其中,

5.一种剥离性膜形成用有机硅组合物,其包含如下(i)成分~(iv)成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剥离性膜形成用有机硅组合物,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剥离性膜形成用有机硅组合物,其中,

8.一种剥离衬底,其是在膜状或带状的基材的表面,由如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剥离性膜形成用有机硅组合物形成剥离性膜而成的。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剥离控制剂和包含该剥离控制剂的剥离性膜形成用有机硅组合物,所述剥离控制剂包含:由平均单元式:(R<supgt;1</supgt;<subgt;3</subgt;SiO<subgt;1/2</subgt;)<subgt;a</subgt;(SiO<subgt;4/2</subgt;)<subgt;1.0</subgt;(式中,各R<supgt;1</supgt;独立地为碳原子数1~6的烷基,a为0.5~1.5的数)表示,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的标准聚苯乙烯换算的重均分子量为3000~6000的有机硅树脂;以及(B)一个分子中具有至少两个硅原子键合烯基的二有机聚硅氧烷;和/或(C)碳原子数12~24的α‑烯烃。该剥离性膜形成用有机硅组合物形成尽管对粘合剂示出较大的剥离力,但将粘合剂在密合的状态下长时间熟化后,剥离力的变化小,不使粘合剂的残留粘接力降低的剥离性被膜。

技术研发人员:日野贤一,远藤修司,西岛一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陶氏东丽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