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宽谱带闪烁体及其X射线成像应用

文档序号:30093466发布日期:2022-05-18 09:58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宽谱带闪烁体及其X射线成像应用
一种宽谱带闪烁体及其x射线成像应用
1.本发明属于闪烁晶体领域,涉及一种高效宽谱带纳米晶闪烁体。


背景技术:

2.x射线又称伦琴射线,具有穿透物质的本领,能够激发一些物质产生荧光,这类物质被称为闪烁体,能够用于x射线成像,在医疗、安检、工业探伤、无损检测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x射线医学成像受益于其穿透性、荧光效应和摄影效应,以及人体组织存在密度和厚度的区别。x射线穿透低密度组织时,被吸收少,剩余x线多,使x线胶片感光多,荧光屏上非常明亮,而高密度组织与之相反。
3.常见商用闪烁体,比如csi:tl(54000ph/mev),gd2o2s:tb(35000ph/mev)与gd3(al,ga)5o
12
:ce(70000ph/mev),受基质固有晶体结构的限制,它们的光产额难以大幅提高,不能实现高灵敏度低剂量x射线探测,而且闪烁体的大厚度使x射线成像分辨率受到光学串扰的限制;此外,在制备工艺上,多采用czochralski法在1700℃以上的温度生长,条件苛刻,生产成本昂贵。无机纳米晶闪烁体通常采用温和的湿化学法制备,生产成本低,而且纳米晶能够以薄膜的形式急剧缩小闪烁体厚度,抑制光学串扰。但是目前使用的纳米晶,比如卤素钙钛矿量子点与稀土掺杂氟化物体系,它们发光谱线窄,整体积分强度低,严重影响了x射线成像效果,特别是低闪烁体强度往往需要高辐射剂量才能获得高质量的图像。
4.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本发明以lu2o2s纳米晶为基质,通过掺杂k
+
/eu
2+
/eu
3+
,实现了宽谱带闪烁发光,整体积分强度得到了大幅提高,能够用于低剂量x射线成像,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很好地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公开一种宽谱带闪烁体,首先采用热分解法制备lu2o3:k
+
/eu
2+
/eu
3+
,再通过硫化路线获得lu2o2s:k
+
/eu
2+
/eu
3+
纳米晶,实现宽谱带闪烁发光。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宽谱带闪烁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8.(1)按照摩尔百分比将2毫摩尔三氟乙酸镥,0.1-0.3毫摩尔乙酸钾,0.05-0.2毫摩尔乙酸铕,加入到含有1-2毫升油酸、10-15毫升油胺与2-4毫升十八烯的混合液中,在氮气的保护条件下,在110℃的温度下保温1小时得到无水的透明溶液;(2)迅速升温到300-330℃,并在此温度下保温80-120分钟,自然冷却到室温后用乙醇和环己烷混合液洗涤,烘干后得到粉末状纳米晶;(3)将粉末状纳米晶在1-2毫升稀盐酸中超声1-2小时,然后用乙醇和环己烷混合液洗涤,烘干后得到粉末状纳米晶;(4)将上述粉末状纳米晶与5-10毫摩尔硫粉混合搅拌均匀后,在氮气混合气条件下,在700-800摄氏度反应3-5小时,得到最终lu2o2s:k
+
/eu
2+
/eu
3+
纳米晶产物。
9.x射线成像方法:将lu2o2s:k
+
/eu
2+
/eu
3+
纳米晶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混合制备成透明薄膜,x射线透过芯片后,激发薄膜,由cmos相机记录照片。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获得的一种宽谱带闪烁体,化学式为lu2o2s:k
+
/eu
2+
/eu
3+
。创新
之处有:其一,在lu2o3基质中,采用热分解法将三价eu
3+
部分还原成eu
2+
;其二,通过掺杂k
+
离子增强纳米晶的晶体场强度,提高eu
2+
在紫外激发条件下的发光性能;其三,先去除纳米晶表面油酸与油胺配体后,通过硫化技术路线获得lu2o2s:k
+
/eu
2+
/eu
3+
纳米晶,能够实现x射线激发条件下宽谱带闪烁发光。本发明所得产物在低剂量x射线成像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11.图1:实施例中lu2o3:k
+
/eu
2+
/eu
3+
纳米晶的x射线衍射图
12.图2:实施例中lu2o3:k
+
/eu
2+
/eu
3+
纳米晶在紫外激发条件下的光谱图
13.图3:实施例lu2o2s:k
+
/eu
2+
/eu
3+
纳米晶的x射线衍射图
14.图4:实施例lu2o2s:k
+
/eu
2+
/eu
3+
纳米晶在x射线激发条件下的光谱图
15.图5:实施例lu2o2s:k
+
/eu
2+
/eu
3+
纳米晶中eu
2+
掺杂浓度与闪烁强度的关系曲线图
16.图6:实施例lu2o2s:k
+
/eu
2+
/eu
3+
纳米晶的x射线成像图
17.图7:对比例lu2o2s:eu
2+
/eu
3+
纳米晶在x射线激发条件下的光谱图
18.图8:对比例lu2o2s:k
+
/eu
3+
纳米晶在x射线激发条件下的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图1-8对本专利做进一步的说明。
20.实施例
21.一种宽谱带闪烁体,化学式是lu2o2s:k
+
/eu
2+
/eu
3+

22.lu2o2s:k
+
/eu
2+
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1)将2毫摩尔三氟乙酸镥,0.1毫摩尔乙酸钾,0.2毫摩尔乙酸铕,加入到含有2毫升油酸、10毫升油胺与4毫升十八烯的混合液中,在氮气的保护条件下,在110℃的温度下保温1小时得到无水的透明溶液;(2)迅速升温到320℃,并在此温度下保温80-120分钟,自然冷却到室温后用乙醇和环己烷混合液洗涤,烘干后得到粉末状纳米晶;(3)将粉末状纳米晶在2毫升稀盐酸中超声1小时,然后用乙醇和环己烷混合液洗涤,烘干后得到粉末状纳米晶;(4)将上述粉末状纳米晶与7毫摩尔硫粉混合搅拌均匀后,在氮气混合气条件下,在700摄氏度反应3小时,得到最终lu2o2s:k
+
/eu
2+
/eu
3+
纳米晶产物。
23.按上述方法制得的lu2o2s:k
+
/eu
2+
纳米晶,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所合成的lu2o3产物为纯立方相(图1),在紫外激发条件下,纳米晶同时包含eu
2+
与eu
3+
的特征跃迁谱线,分别对应于5d-4f与4f-4f的跃迁(图2);经硫化处理后,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所合成的产物为lu2o2s基质体系(图3)。在x射线激发条件下,纳米晶表现出eu
2+
与eu
3+
的特征跃迁谱线,与紫外激发光谱相比,发光强度得到了显著提升(图4),这主要是由于硫氧化物的声子能量低于氧化物,有利于降低激活离子的无辐射弛豫几率;如图5所示,随着eu
3+
/eu
2+
离子掺杂浓度从1逐渐增加到6%(摩尔百分比),发光强度增强了约5.7倍,主要是源于提高了二次电子到eu
3+
/eu
2+
离子的能量传递效率,但是eu
3+
/eu
2+
离子掺杂浓度超过6%,其发光强度开始减弱。如图6所示,将这种纳米晶制备成薄膜,能够在20μgy*s-1
辐照条件下得到高质量的清晰照片。
24.本发明的特殊之处在于,首先在lu2o3基质中将三价eu
3+
部分还原成eu
2+
,再通过硫
化技术路线获得lu2o2s:k
+
/eu
2+
/eu
3+
纳米晶,需要说明的是现有制备方法,难以直接在lu2o2s基质中将三价eu
3+
部分还原成eu
2+
;其次,通过掺杂k
+
离子增强纳米晶的晶体场强度,提高eu
2+
/eu
3+
在紫外激发条件下的发光性能,最后促进其在lu2o2s纳米晶中的宽谱带闪烁发光;由于谱带闪烁发光的整体积分强度高,所得产物能够在低剂量x射线辐照条件下看清芯片内部的线路分布,在低剂量x成像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25.对比例1
26.对比例lu2o2s:eu
2+
/eu
3+
纳米晶与实施例lu2o2s:k
+
/eu
2+
/eu
3+
纳米晶的制备方法区别之处,在于对比例原料中无乙酸钾。
27.按上述方法制备的lu2o2s:eu
2+
/eu
3+
纳米晶,在x射线激发条件下,纳米晶虽然表现出eu
2+
/eu
3+
离子的特征跃迁(图7),其整体积分强度明显低于实施例。这说明原料中加入乙酸钾,使得基质中掺杂有k
+
,能够大幅提高eu
2+
/eu
3+
离子的闪烁发光。
28.对比例2
29.对比例lu2o2s:k
+
/eu
3+
纳米晶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原料没有油胺,产物中无eu
2+

30.按上述方法制备的lu2o2s:k
+
/eu
3+
纳米晶,在x射线激发条件下,纳米晶表现出eu
3+
离子的特征跃迁(图8),谱线很窄,且整体积分强度明显低于实施例。这说明原料中的油胺能够促进eu
3+
被还原成eu
2+
,从而得到宽谱带的发光,且能够促进纳米晶的生长,提高闪烁发光强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