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应用于潮湿环境下的压敏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1783340发布日期:2022-10-12 11:38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应用于潮湿环境下的压敏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胶粘剂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应用于潮湿环境下的压敏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2.胶粘剂广泛的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便利。压敏胶(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psa)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胶粘剂,其对压力十分敏感,只需施加轻度压力而不需要借助于溶剂、热或其他手段即可与被粘物牢固粘合。自上个世纪以来,压敏胶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现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但是现有的绝大部分压敏胶在潮湿环境下会失效,这极大的限制了它们的应用。因此,发展可以应用在潮湿环境下的压敏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粘接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和化学过程,到目前为止,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解释粘接机理,包括:吸附理论、机械互锁理论、扩散理论和静电理论。压敏胶的粘接机理主要是:压敏胶在受到外界压力后会发生粘性流动,能够与基材表面充分接触,当压敏胶对基材表面有足够的润湿性时,界面间的分子能够紧密接触而产生分子间作用力,达到吸附平衡,产生强的粘附力。因此,压敏胶必须具有良好的粘弹性和对基材良好的润湿性,才能产生足够的粘附力。在潮湿环境下,被粘物的表面存在着水,当压敏胶与基材接触时,两者的表面会存在一层水膜,水膜会导致压敏胶无法与基材表面充分接触,继而导致无法产生分子间作用力,导致粘接失效。
4.近年来,可应用于潮湿环境下的胶粘剂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目前大部分的这种胶粘剂都是基于多巴胺体系。但是多巴胺的价格较贵,容易氧化,且粘接效果随着氧化及粘接次数增加明显下降。因此,发展一种新型的可应用于潮湿环境下的压敏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并且,在压敏胶制备的完成后,现有技术中也鲜有对压敏胶在潮湿环境下和水中的粘接能力进行模拟试验和评价,因此,如何评价压敏胶在潮湿环境下和水中的粘接能力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应用于潮湿环境下的压敏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压敏胶采用多巴胺体系,但是多巴胺的价格较贵,容易氧化,且粘接效果随着氧化及粘接次数增加明显下降的问题。
7.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8.第一方面,一种可应用于潮湿环境下的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s1,选择疏水性的离子液体、聚合物原料以及添加剂制备压敏胶;其中,所述聚合物原料至少包含丙烯酸酯体系、有机硅体系和橡胶体系中的一种,所述添加剂至少包含引发剂、交联剂、补强剂、催化剂、防老剂、扩链剂和溶剂中的一种;
10.s2,将所述离子液体和/或所述实验原料按质量比混合;
11.s3,添加相应含量的添加剂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
12.s4,将所述混合溶液直接转移到基材上进行烘干、所述混合溶液反应之后的产物转移到基材上或所述混合溶液转移到基材上进行紫外光照后得到所述压敏胶;其中,所述基材包含bopp薄膜和pet薄膜中的一种;
13.s5,通过剥离试验装置进行90
°
剥离试验,并通过测试系统评价所述压敏胶的粘接等级;
14.其中,所述剥离试验装置包括箱体、基材辊、定位辊、涂布辊、至少两个试验部、夹持部、至少三个移动部、铺平部和拉伸部;
15.所述箱体通过隔板分隔成第一腔部和第二腔部,所述第一腔部的顶部装有两个第一导轨,所述第二腔部的底部装有两个第二导轨,所述隔板上开设有滑孔,所述隔板上横向依次设有所述基材辊、所述定位辊、所述涂布辊、两个形成对称的所述试验部和所述夹持部,所述隔板位于两个试验部之间开设有滑孔,两个所述移动部可滑动地设在两个所述第一导轨上,且两个所述移动部形成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移动部分别连接有所述铺平部和所述拉伸部,另一所述移动部可滑动地设在两个所述第二导轨上,且所述夹持部通过支撑座穿过所述滑孔与另一所述移动部连接;
16.所述试验部包括两个基座、第三导轨、第一滑块、实验基板、第一螺纹座、第一螺杆、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第一电机,两个所述基座与所述隔板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基座上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三导轨,每个所述第三导轨上滑动连接有两个所述第一滑块,四个所述第一滑块上固定连接有所述实验基板,所述实验基板的底部且位于两个所述第三导轨之间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螺纹座,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螺纹座螺纹连接、另一端键连接有所述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锥齿轮键连接。
1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疏水性离子液体是由有机阳离子和有机阴离子组成的一种有机盐,其中,所述有机阴离子包括:1-丁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基亚胺盐、1-乙烯基-3-丁基咪唑双三氟甲酰亚胺盐、1-甲基-3-乙基咪唑双三氟甲酰亚胺盐和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
1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丙烯酸酯体系的主要成分包括:粘性单体、硬单体和功能单体;所述橡胶体系的主要成分包括:橡胶弹性体、增粘树脂和软化剂;所述有机硅体系的主要成分包括:硅橡胶和mq树脂;所述聚氨酯体系的主要成分包括:异氰酸酯和多元醇。
1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持部包括安装框架、移动滑块、滑套、夹板、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支撑框架和第一气缸,所述安装框架内设有所述移动滑块,所述移动滑块的两端均滑动连接有所述滑套,所述滑套上滑动连接有两个对称的所述夹板,每个所述滑套的一侧和另一侧分别铰接有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框架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夹板铰接,所述安装框架一侧固定连接有所述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内装有所述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贯穿所述安装框架并与所述移动滑块固定连接。
2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移动部包括至少四个第二滑块、安装板、第
二螺纹座、第二螺杆和第二电机,四个所述第二滑块上固定连接有所述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螺纹座,所述第二螺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螺纹座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2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铺平部包括固定座、第二气缸、连接座和铺平辊,所述固定座的底部装有所述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所述连接座,所述铺平辊与所述铺平辊转动连接;
2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拉伸部包括至少两个定滑轮、拉绳、夹块和安装柱,两个所述定滑轮上绕设有所述拉绳,所述拉绳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所述夹块和所述安装柱。
23.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如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所述压敏胶
24.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如上述的压敏胶在潮湿环境下和水下的应用。
2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6.(1)使用疏水性的离子液体制备压敏胶,当得到的压敏胶处于潮湿环境下时,由于离子液体在水中依然有微小的溶解度,疏水性的离子液体会向压敏胶表面迁徙,离子液体会把压敏胶表面和被粘物表面之间的水膜排开,从而使两者能够充分接触,使压敏胶在潮湿环境下达到良好的粘接效果。
27.(2)该压敏胶具有高的粘接性能,并且在潮湿环境下甚至在水下都能保持良好的粘接性能,且重复粘接性优异。该制备方法简单、成本较低且得到的压敏胶性能良好。
28.(3)利用剥离试验装置和测试系统在压敏胶制备完成后,对压敏胶在潮湿环境下和水下的应用进行评价,有效的保证了对压敏胶的质量管理,使得压敏胶在潮湿环境下和水下更优异。
29.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30.图1是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可应用于潮湿环境下的压敏胶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31.图2是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可应用于潮湿环境下的压敏胶的制备方法的剥离试验装置结构示意图;
32.图3是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可应用于潮湿环境下的压敏胶的制备方法的夹持部结构示意图;
33.图4是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可应用于潮湿环境下的压敏胶的制备方法的隔板俯视图
34.图5是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可应用于潮湿环境下的压敏胶的制备方法的测试系统结构示意图。
35.附图标记说明:100、获得模块;110、获得单元;120、识别单元;130、裁切单元;140、确定单元;200、计算模块;210、滤波单元;220、第一计算单元;300、判断模块;310、第二计算单元;320、判断单元;330、统计单元;400、剥离试验装置;410、箱体;411、第一腔部;411a、第一导轨;412、第二腔部;412a、第二导轨;413、隔板;413a、滑孔;420、基材辊;430、定位辊;
440、涂布辊;441、进液箱;450、试验部;451、基座;452、第三导轨;453、第一滑块;454、实验基板;455、第一螺纹座;456、第一螺杆;457、第一锥齿轮;458、第二锥齿轮;459、第一电机;460、夹持部;461、安装框架;462、移动滑块;463、滑套;464、夹板;465、第一连杆;466、第二连杆;467、支撑框架;468、第一气缸;470、移动部;471、第二滑块;472、安装板;473、第二螺纹座;474、第二螺杆;475、第二电机;480、铺平部;481、固定座;482、第二气缸;483、连接座;484、铺平辊;490、拉伸部;491、定滑轮;492、拉绳;493、夹块;494、安装柱。
具体实施方式
36.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7.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8.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39.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40.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1.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42.实施例一
43.参照附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应用于潮湿环境下的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4.s1,选用离子液体为1-丁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基亚胺盐、粘性单体为丙烯酸丁酯、交联剂为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引发剂为1173光引发剂进行实验。
45.s2,将1-丁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基亚胺盐和丙烯酸丁酯按质量比为60:40的比例混合。
46.s3,分别添加交联剂和引发剂的含量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其中,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和1173光引发剂的含量分别占丙烯酸丁酯含量的0.5wt%和1wt%。
47.s4,将混合溶液转移到模具上在365nm的led光源下照射反应3分钟,制得压敏胶。其中,对该压敏胶进行测试表明具有良好的粘接性,干燥环境下在玻璃上的粘接强度为40kpa,潮湿环境下在玻璃上的粘接强度为15kpa。
48.s5,通过剥离试验装置进行90
°
剥离试验,并通过测试系统评价压敏胶的粘接等级。
49.实施例二
50.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应用于潮湿环境下的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1.s1,选用离子液体为1-己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基亚胺盐、粘性单体为丙烯酸异辛酯、硬单体为丙烯酸甲酯、交联剂为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和引发剂为1173光引发剂进行实验。
52.s2,将1-己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基亚胺盐、丙烯酸异辛酯和丙烯酸甲酯按质量比为50:40:10的比例混合。
53.s3,分别添加交联剂和引发剂的含量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其中,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和1173光引发剂的含量分别占两个单体总含量的0.5wt%和1wt%。
54.s4,将混合溶液转移到bopp薄膜上在365nm的led光源下照射反应3分钟,制得压敏胶。其中,对该压敏胶进行测试表明具有良好的粘接性,干燥环境下在玻璃上的粘接强度为100kpa,潮湿环境下在玻璃上的粘接强度为35kpa。
55.s5,通过剥离试验装置进行90
°
剥离试验,并通过测试系统评价压敏胶的粘接等级。
56.实施例三
57.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应用于潮湿环境下的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8.s1,选用离子液体为1-乙烯基-3-丁基咪唑双三氟甲酰亚胺盐和1-甲基-3-乙基咪唑双三氟甲酰亚胺盐、粘性单体为丙烯酸乙酯、功能单体为丙烯酸、交联剂为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和发剂为1173光引发剂进行实验。
59.s2,将1-乙烯基-3-丁基咪唑双三氟甲酰亚胺盐、1-甲基-3-乙基咪唑双三氟甲酰亚胺盐、丙烯酸乙酯和丙烯酸按质量比为40:40:10:10的比例混合。
60.s3,分别添加交联剂和引发剂的含量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其中,丙烯酸乙酯和1173光引发剂的含量分别占两个单体总含量的0.4wt%和1wt%。
61.s4,将混合溶液转移到bopp薄膜上在365nm的led光源下照射反应3分钟,制得压敏胶。其中,对该压敏胶进行测试表明具有良好的粘接性,干燥环境下在玻璃上的粘接强度为200kpa,潮湿环境下在玻璃上的粘接强度为85kpa。
62.s5,通过剥离试验装置进行90
°
剥离试验,并通过测试系统评价压敏胶的粘接等级。
63.实施例四
6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应用于潮湿环境下的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5.s1,离子液体为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粘性单体为丙烯酸异辛酯和丙烯
酸乙酯、硬单体为丙烯酸十八脂、功能单体为丙烯酸、交联剂为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以及引发剂为bpo热引发剂和1173光引发剂进行实验。
66.s2,将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十八脂和丙烯酸按质量比为70:20:5:5的比例混合。
67.在所述步骤s2之后,将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十八脂和丙烯酸加入到四口烧瓶中以200r/min的转速下机械搅拌。
68.s3,分别添加交联剂和引发剂的含量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其中,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和1173光引发剂的含量分别占两个单体总含量的0.4wt%和1wt%。
69.在所述步骤s3之后,将过氧化二苯甲酰溶于乙酸乙酯和所述离子液体中,并使用恒压漏斗将过氧化二苯甲酰滴加到所述混合溶液中,同时将增温至75℃反应5小时,得到聚丙烯酸酯;其中,两个单体、乙酸乙酯和离子液体的质量比为50:20:30,bpo热引发剂的含量为两个单体总含量的1wt%。
70.s4,将聚丙烯酸酯转移到pet薄膜上进行干燥制得压敏胶。其中,对该压敏胶进行测试表明具有良好的粘接性,干燥环境下在玻璃上的粘接强度为120kpa,潮湿环境下在玻璃上的粘接强度为50kpa。
71.s5,通过剥离试验装置进行90
°
剥离试验,并通过测试系统评价压敏胶的粘接等级。
72.实施例五
7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应用于潮湿环境下的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4.s1,选用离子液体为1-丁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基亚胺盐、橡胶弹性体为热塑性弹性体、增粘树脂为松香树脂和溶剂为乙醇进行实验。
75.s2,将1-丁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基亚胺盐、热塑性弹性体松香树脂和乙醇按5:10:5:20的质量比在搅拌状态下加入三口烧瓶。
76.s3,按步骤s2的质量比常温搅拌5小时直至全部溶解混合均匀。
77.s4,将混合溶液涂覆在pet薄膜上,涂覆厚度为25μm,并进行烘干后制得压敏胶。其中,对该压敏胶进行测试表明具有良好的粘接性,干燥环境下在玻璃上的粘接强度为400kpa,潮湿环境下在玻璃上的粘接强度为180kpa。
78.s5,通过剥离试验装置进行90
°
剥离试验,并通过测试系统评价压敏胶的粘接等级。
79.实施例六
80.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应用于潮湿环境下的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1.s1,选用离子液体为1-丁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基亚胺盐、橡胶弹性体为热塑性弹性体、有机硅体系为107硅树脂和mq硅树脂、催化剂为三乙胺催化剂和溶剂为乙酸乙酯进行实验。
82.s2,将1-丁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基亚胺盐、热塑性弹性体松、107硅树脂、mq硅树脂和三乙胺催化剂按的质量比在搅拌状态下加入三口烧瓶。其中,1-丁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基亚胺盐、热塑性弹性体松、107硅树脂和mq硅树脂的质量比为5:10:3:2,三乙胺催
化剂的含量占107硅树脂和mq硅树脂总量的1.5wt%。
83.s3,按步骤s2的质量比加热回流5小时得到混合溶液,并将混合溶液减压蒸馏除去甲苯,同时利用乙酸乙酯和离子液体将产物溶解;其中,产物、乙酸乙酯和离子液体的质量比为50:30:20。
84.s4,将混合溶液涂覆在pet薄膜上,涂覆厚度为25μm,并进行烘干后制得压敏胶。其中,对该压敏胶进行测试表明具有良好的粘接性,干燥环境下在玻璃上的粘接强度为500kpa,潮湿环境下在玻璃上的粘接强度为200kpa。
85.s5,通过剥离试验装置进行90
°
剥离试验,并通过测试系统评价压敏胶的粘接等级。
86.实施例七
87.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应用于潮湿环境下的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8.s1,选用离子液体为1-丁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基亚胺盐、聚氨酯体系为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聚醚二元醇、扩链剂为三羟甲基丙烷和溶剂为乙酸乙酯进行实验。
89.s2,将甲苯二异氰酸酯、聚醚二元醇和乙酸乙酯按比例加入三口烧瓶中,通入氮气混合均匀后升温至60℃加入1wt%的二月桂酸二丁锡(dbtl)并反应2h,再加入8wt%的三羟甲基丙烷(tmp)继续反应2h,得到聚氨酯预聚体。其中,聚醚二元醇的分子量为2000,n(-nco):n(-oh)=2.5。
90.s3,在聚氨酯预聚体中加入30wt%的1-丁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基亚胺盐、12wt%的氨基树脂和30wt%增粘树脂混合反应均匀后制得聚氨酯。
91.s4,将得到的聚氨酯涂布到pet薄膜上,在100℃下烘烤5分钟,然后放入密闭空间熟化24h,即得到压敏胶。其中,对该压敏胶进行测试表明具有良好的粘接性,干燥环境下在玻璃上的粘接强度为250kpa,潮湿环境下在玻璃上的粘接强度为110kpa。
92.s5,通过剥离试验装置进行90
°
剥离试验,并通过测试系统评价压敏胶的粘接等级。
93.实施例八
9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应用于潮湿环境下的压敏胶的制备方法,上述实施例一到实施例七中的剥离试验装置400,包括箱体410、基材辊420、定位辊430、涂布辊440、至少两个试验部450、夹持部460、至少三个移动部470、铺平部480和拉伸部490;箱体410通过隔板413分隔成第一腔部411和第二腔部412,第一腔部411的顶部装有两个第一导轨411a,第二腔部412的底部装有两个第二导轨412a,隔板413上开设有滑孔413a,隔板413上横向依次设有基材辊420、定位辊430、涂布辊440、两个形成对称的试验部450和夹持部460,隔板413位于两个试验部450之间开设有滑孔413a,两个移动部470可滑动地设在两个第一导轨411a上,且两个移动部470形成对称设置,两个移动部470分别连接有铺平部480和拉伸部490,另一移动部470可滑动地设在两个第二导轨412a上,且夹持部460通过支撑座穿过滑孔413a与另一移动部470连接;
95.进一步地,试验部450包括两个基座451、第三导轨452、第一滑块453、实验基板454、第一螺纹座455、第一螺杆456、第一锥齿轮457、第二锥齿轮458和第一电机459,两个基座451与隔板413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基座451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导轨452,每个第三导轨
452上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滑块453,四个第一滑块453上固定连接有实验基板454,实验基板454的底部且位于两个第三导轨452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座455,第一螺杆456的一端与第一螺纹座455螺纹连接、另一端键连接有第一锥齿轮457,第二锥齿轮458与第一锥齿轮457啮合,第一电机459的输出端与第二锥齿轮458键连接;夹持部460包括安装框架461、移动滑块462、滑套463、夹板464、第一连杆465、第二连杆466、支撑框架467和第一气缸468,安装框架461内设有移动滑块462,移动滑块462的两端均滑动连接有滑套463,滑套463上滑动连接有两个对称的夹板464,每个滑套463的一侧和另一侧分别铰接有第一连杆465和第二连杆466,第一连杆465的另一端与安装框架461铰接,第二连杆466的另一端与夹板464铰接,安装框架461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架467,支撑框架467内装有第一气缸468,第一气缸468的输出端贯穿安装框架461并与移动滑块462固定连接。
96.进一步地,移动部470包括至少四个第二滑块471、安装板472、第二螺纹座473、第二螺杆474和第二电机475,四个第二滑块471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板472,安装板47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座473,第二螺杆474的一端与第二螺纹座473螺纹连接,第二螺杆474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机47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97.进一步地,铺平部480包括固定座481、第二气缸482、连接座483和铺平辊484,固定座481的底部装有第二气缸482,第二气缸48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483,铺平辊484与铺平辊484转动连接。
98.进一步地,拉伸部490包括至少两个定滑轮491、拉绳492、夹块493和安装柱494,两个定滑轮491上绕设有拉绳492,拉绳49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夹块493和安装柱494。
99.隔板413位于涂布辊440的底部设有进液箱441,进液箱441通过管道可以持续向进液箱441内部加入压敏胶。
100.上述的工作原理为:将第一电机459通电驱动第二锥齿轮458带动第一锥齿轮457旋转,通过第一螺杆456的作用下,第一螺纹座455带动试验基板以使第一滑块453沿第三导轨452滑动,两个试验部450同时启动下,两个试验基板相离运动,使滑孔413a的上部留出间隙。
101.与夹持部460连接的移动部470开始工作,第二电机475通电带动第二螺杆474旋转,第二螺纹座473带动安装板472以使第二滑块471沿第二导轨412a横向滑动,可将夹持部460移动至试验部450与涂布辊440之间。将基材套在基材辊420上,基板分别与定位辊430和涂布辊440接触。同时,第一气缸468通电拉动移动滑块462远离夹板464方向移动,两个滑套463在移动滑块462上相离滑动,每个滑套463第一连杆465和第二连杆466形成较小的夹角,随即两个夹板464相离运动,并将基材置于两个夹板464之间,第一气缸468再次通电推动移动滑块462向夹板464方向移动,两个滑套463在移动滑块462上相向滑动,每个滑套463第一连杆465和第二连杆466形成较大的夹角,随即两个夹板464相向运动将基材夹持。
102.与夹持部460连接的移动部470再次工作远离涂布辊440运动,此时,夹持部460拉动基材的同时,涂布辊440同样发生旋转,并且可将其表面的压敏胶涂覆到基材上,直至夹持部460移动到拉伸部490的下方。完成后试验部450再次工作,使两个试验基板相向运动合并成一整张试验基板,工作人员将试验基板的表面撒上一定毫升的水分用来模拟潮湿环境,并将试验基板上完成涂覆的基材剪切为可用的试验段,再将试验段铺平在试验基板上。
103.随后,与铺平部480连接的移动部470向试验基板运动,直至运动到试验基板的右
侧时停下,第二气缸482通电运动使铺平辊484与试验段接触,并移动部470带动铺平辊484横向往复运动,铺平辊484将试验段压平、压实,使试验段牢固的粘贴在试验基板上。
104.与拉伸部490连接的移动部470向试验基板运动,两个夹块493通过螺栓将试验段的一端夹紧,每个一个周期在安装柱494上放置砝码,对试验段试验90
°
剥离拉力的效果。
105.其中,试验基板上在多个位置放置工业摄像机,对试验段进行拍照,为测试系统提供粘接图片。
106.另外,为了保证试验的效果更佳,每次模拟一种湿度情况下的试验完成后,即刻将试验段拆除,再进行模拟下一次湿度情况的实验,以此类推,逐渐增加湿度进行试探。
107.实施例九
108.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应用于潮湿环境下的压敏胶的制备方法,上述实施例一到实施例七中的测试系统,包括获得模块100、计算模块200和判断模块300;
109.获得模块100用于获得不同湿度下的多张粘接图片,并对每张粘接图片进行预处理,得到多张矩形阴影图片;
110.其中,获得模块100包括获得单元110、识别单元120、裁切单元130和确定单元140;
111.获得单元110用于获得不同湿度下的多张粘接图片,并将每张粘接图片进行二值化处理,得到多张二值图片;
112.识别单元120用于对每张二值图片进行扫描并框选阴影区域;
113.裁切单元130用于对每张二值图片除阴影区域之外的部分进行裁切,得到多张矩形阴影图片。
114.具体而言,实验过程中,通过在相同间隔时间内调节不同的湿度,并在每次调节湿度前对压敏胶的粘接区域进行拍照,由此可得到不同湿度下的多张粘接图片;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湿度的改变,压敏胶的粘接区域也随之变化,故,需框选出阴影区域。
115.计算模块200用于计算多张矩形阴影图片的像素值,得到压敏胶在不同湿度下的粘接面积;
116.其中,计算模块200包括滤波单元210和第一计算单元220;
117.滤波单元210用于将每张矩形阴影图片进行滤波处理。
118.第一计算单元220用于计算每张矩形阴影图片的像素值,得到压敏胶在不同湿度下的粘接面积。
119.具体而言,为了避免噪点影响计算像素值,故,在计算像素值之前进行滤波处理,以使压敏胶在不同湿度下的粘接面积更加准确。
120.判断模块300用于计算多个粘接面积之间的平均值,并判断是否超过平均值;
121.其中,判断模块300包括第二计算单元310、判断单元320和统计单元330;
122.第二计算单元310用于计算多个粘接面积之间的平均值;
123.判断单元320用于判断每个粘接面积是否超过平均值,得到第一判断结果或第二判断结果;其中,第一判断结果为粘接面积超过平均值,第二判断结果为粘接面积未超过平均值。
124.统计单元330用于统计第一判断结果的总量,并通过总量判断压敏胶的粘接等级。
125.具体而言,粘接等级可以分为低、中和高等级,低等级的总量在1~5之间,中等级的总量在6~8之间,高等级的总量在9~10之间。
126.实施例十
127.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上述实施例一到实施例七的制备方法制得的压敏胶。
128.实施例十一
129.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上述实施例十的压敏胶在潮湿环境下和水下的应用。
13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