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胶组合物、光学胶膜及制造光学胶膜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862281发布日期:2022-10-19 05:53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光学胶组合物、光学胶膜及制造光学胶膜之方法与流程

1.本揭示内容是关于一种光学胶组合物、光学胶膜及制造光学胶膜之方法。


背景技术:

2.光学胶用于贴合模组,例如手机、平板、智能手表和扩增实境/虚拟实境(augmented reality/virtual reality,ar/vr)显示模组及触控模组等。然而固态光学胶在贴合具有三维曲面的模组时,因曲面厚度与精度的差异,使光学胶不利填充于曲面凹凸的区域,亦容易产生气泡,造成模组良率降低。液态光学胶虽适用于贴合具有三维曲面的模组,但往往黏接力不足,且在高温环境下模量变化大(尤其是在温度与湿度相差巨大的环境下受热形变更为显著),造成光学胶与模组分离并产生气泡,影响显示的画质或触控的灵敏度等。因此,良好的光学胶不仅需具备良好的光学特性,亦需具有良好的黏接力,并对于模组的冷热变化具有良好的抵抗能力,可避免气泡生成。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揭示内容是关于一种光学胶组合物,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光学胶组合物包括第一聚二烯烃、第二聚二烯烃、多个丙烯酸酯单体及光引发剂。第一聚二烯烃具有500da至1500da的第一重均分子量。第二聚二烯烃具有50000da至110000da的第二重均分子量。丙烯酸酯单体包括不同的至少二种丙烯酸羟基酯。
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聚二烯烃与第二聚二烯烃的质量比为1:7至1:9。
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聚二烯烃及第二聚二烯烃在光学胶组合物中占30wt%至60wt%、丙烯酸酯单体在光学胶组合物中占35wt%至65wt%,以及光引发剂在光学胶组合物中占0.1wt%至5wt%。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聚二烯烃包括聚异戊二烯、聚丁二烯或其组合,以及第二聚二烯烃包括聚异戊二烯、聚丁二烯或其组合。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两种丙烯酸羟基酯包括甲基丙烯酸羟丙酯及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二种丙烯酸羟基酯在光学胶组合物中占4.2wt%至25wt%。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些丙烯酸酯单体包括3-苯氧基芐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三环[5.2.1.02,6]癸-8-基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及丙烯酸月桂酯。
[001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3-苯氧基芐基丙烯酸酯在光学胶组合物中占5wt%至40wt%、甲基丙烯酸三环[5.2.1.02,6]癸-8-基酯在光学胶组合物中占10wt%至40wt%、甲基丙烯酸羟丙酯在光学胶组合物中占4wt%至15wt%、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在光学胶组合物中占0.2wt%至10wt%,以及丙烯酸月桂酯在光学胶组合物中占0wt%至15wt%。
[001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光引发剂为氧化膦系光引发剂。
[001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氧化膦系光引发剂包括二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
膦。
[0013]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光学胶组合物更包括抗氧化剂、交联剂及流平剂。
[0014]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抗氧化剂包括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交联剂包括2,6-二(4-迭氮苯亚甲基)-4甲基环己酮,以及流平剂包括改性聚硅氧烷。
[001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在光学胶组合物中占0.1wt%至5wt%、2,6-二(4-迭氮苯亚甲基)-4甲基环己酮在光学胶组合物中占0.1wt%至5wt%,以及改性聚硅氧烷在光学胶组合物中占0.1wt%至5wt%。
[0016]
本揭示内容亦关于一种光学胶膜,其是由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光学胶组合物经紫外光照射交联固化所制得。
[0017]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光学胶膜在温度80℃至90℃下的附着力与弹性模量的比值大于1。
[0018]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光学胶膜的拉伸强度介于3.7n/mm2至3.8n/mm2。
[0019]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光学胶膜的光学相位差为零。
[002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光学胶膜的雾度介于0.01%至0.03%。
[0021]
本揭示内容亦关于一种制造光学胶膜之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操作:以紫外光照射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光学胶组合物,使光学胶组合物交联固化。
[002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紫外光的强度介于40mw/cm2至200mw/cm2。
附图说明
[0023]
阅读本揭示内容的附图时,建议从下文叙述了解本揭示的各个面向。需注意的是,按照工业的标准做法,各种特征尺寸未依比例绘制。为了使讨论更清晰,各种特征尺寸可任意增加或减少。
[0024]
图1是根据本揭示内容一些实施例的光学胶组合物应用于模组的剖面图。
[0025]
图2是根据本揭示内容一些实施例的光学胶组合物应用于模组后经紫外光照射后所制得的光学胶膜的剖面图。
[0026]
图3是根据本揭示内容一些比较例的光学胶组合物应用于模组后经紫外光照射后制得光学胶膜的剖面图。
[0027]
图4至图5是根据本揭示内容一些实施例进行光学胶膜的楔形试验及冷热冲击测试的中间过程图。
[0028]
附图标记:
[0029]
102:光学胶组合物104:模组
[0030]
104a:基材104b:基材
[0031]
104c:膜材106:紫外光
[0032]
108:光学胶膜110:光学胶膜
[0033]
112:气泡114:基材
[0034]
116:基材118:紫外光
[0035]
120:光学胶膜122:垫片
[0036]
124:气泡d1:间距
[0037]
d2:间距l:距离长度
[0038]
t: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为了使本揭示内容的叙述更加详尽与完备,下文针对本揭露的实施态样与具体实施例做出说明性的描述,这并非限制实施本揭露的具体实施例为唯一形式。本揭露的实施例在有益的情形下可相互组合或取代,也可对本揭露的实施例附加其他的实施例,无须进一步记载或说明。
[0040]
本揭示内容提供一种光学胶组合物。光学胶组合物包括第一聚二烯烃、第二聚二烯烃、多个丙烯酸酯单体及光引发剂。第一聚二烯烃具有500da至1500da的第一重均分子量。第二聚二烯烃具有50000da至110000da的第二重均分子量。丙烯酸酯单体包括不同的至少二种丙烯酸羟基酯。使用本揭示内容的光学胶组合物所制得的光学胶膜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光穿透率高(例如在400nm至800nm之间达99.5%)、折射率高、雾度低(例如0.01%至0.03%),且光通过光学胶膜的光学相位差为零,即使在高温高湿的环境或是应用于受到形变的模组,光学相位差亦为零,以及具有良好的黏接力及弹性模量,附着力/弹性模量的比值大于1(附着力大于弹性模量),即使在高温80℃至90℃下附着力/弹性模量的比值亦大于1,可良好地黏接模组,并且在高温高湿及冷热变化急遽的环境下抑制气泡生成(例如在-40℃至85℃之间循环504小时无气泡产生)。下文将根据实施例详细说明本揭示内容的光学胶组合物。
[0041]
图1是根据本揭示内容一些实施例的光学胶组合物102应用于模组104的剖面图。图2是图1的光学胶组合物102应用于模组104后经紫外光106照射后制得光学胶膜108的剖面图。在图1及图2中,模组104包括基材104a、基材104b以及膜材104c,其中液态的光学胶组合物102被应用于模组104中的膜材104c与基材104a之间以及膜材104c与基材104b之间(如图1所示),以紫外光106照射光学胶组合物102之后,光学胶组合物102固化形成光学胶膜108,因此将膜材104c黏接于基材104a与基材104b之间(如图2所示)。需注意的是,图1及图2仅示意性的表示本揭示内容的光学胶组合物102应用于模组上并照射紫外光后形成光学胶膜108的其中一种态样,不应用以限制例如本揭示内容的光学胶组合物102及其形成的光学胶膜108仅适用于如图1及图2所示的模组104。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模组可如图1及图2所示具有凹凸曲面,亦可不如图1及图2所示,而是具有例如平面的表面。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模组可具有不同于图1及图2所示的结构,例如不包括如图1及图2所示的膜材104c,此时光学胶组合物102被应用于基材104a与基材104b之间,形成光学胶膜108之后将基材104a与基材104b黏接。总之,不论模组态样为何,应用光学胶组合物102于任意材料上,以及将光学胶组合物102形成光学胶膜108以黏接任意材料皆是本揭示内容欲涵盖的范围。
[0042]
图3是根据本揭示内容一些比较例的光学胶组合物(未另外图示)应用于模组104后经紫外光106照射后制得光学胶膜110的剖面图。图3与图1图2的差别在于使用不同于本揭示内容所提供的光学胶组合物102的光学胶组合物,并将此光学胶组合物应用于模组104中的膜材104c与基材104a之间以及膜材104c与基材104b之间,以紫外光106照射光学胶组合物之后,光学胶组合物固化形成不同于上述光学胶膜108的光学胶膜110,并将膜材104c黏接于基材104a与基材104b之间。使用比较例的光学胶组合物所制得的光学胶膜110使气泡112在黏接处的边缘产生,造成模组104性能表现降低,例如不良的光学特性、黏接力降
低,以及无法适用于高温高湿或冷热变化差异大的环境等。
[0043]
接下来详细说明本揭示内容光学胶组合物102中的第一聚二烯烃及第二聚二烯烃。第一聚二烯烃具有500da至1500da的第一重均分子量,例如:500da、1000da、1500da,最佳为1500da。第二聚二烯烃具有50000da至110000da的第二重均分子量,例如:50000da、80000da、110000da,最佳为110000da。第一聚二烯烃及第二聚二烯烃作为预聚物,并以丙烯酸酯单体(详细后述)进行改性,使改性后的第一聚二烯烃及第二聚二烯烃的性质得到显著的提升,例如在本揭示内容中得到提升光学特性、黏接力及弹性模量,并抑制气泡产生等功效。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根据需求调整第一聚二烯烃与第二聚二烯烃的质量比,以得到例如适当的弹性模量、损害因数及玻璃化转变温度等,例如第一聚二烯烃与第二聚二烯烃的质量比为1:7至1:9,最佳为1: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聚二烯烃及第二聚二烯烃在光学胶组合物102中占30wt%至60wt%,更佳为40wt%至50wt%,最佳为40wt%至45wt%。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聚二烯烃包括聚异戊二烯、聚丁二烯或其组合,最佳为聚异戊二烯;以及第二聚二烯烃包括聚异戊二烯、聚丁二烯或其组合,最佳为聚异戊二烯。
[0044]
接下来详细说明本揭示内容光学胶组合物102中的丙烯酸酯单体。丙烯酸酯单体包括不同的至少二种丙烯酸羟基酯。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两种丙烯酸羟基酯包括甲基丙烯酸羟丙酯及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在一些实施例中,丙烯酸酯单体包括3-苯氧基芐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三环[5.2.1.02,6]癸-8-基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及丙烯酸月桂酯,其中优选为甲基丙烯酸羟丙酯及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经上述丙烯酸酯单体改性的第一聚二烯烃及第二聚二烯烃不仅改善本揭示内容光学胶组合物102所形成的光学胶膜108的光学特性、黏接力及弹性模量并抑制气泡产生之外,3-苯氧基芐基丙烯酸酯对于提升改性后的第一聚二烯烃及第二聚二烯的软化温度具更显著的效果;甲基丙烯酸三环[5.2.1.02,6]癸-8-基酯对于提升改性后的第一聚二烯烃及第二聚二烯的光折射率具更显著的效果;甲基丙烯酸羟丙酯及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对于提升改性后的第一聚二烯烃及第二聚二烯的附着力具更显著的效果;以及丙烯酸月桂酯对于提升改性后的第一聚二烯烃及第二聚二烯的柔韧性具更显著的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丙烯酸酯单体在光学胶组合物102中占35wt%至65wt%,更佳为45wt%至55wt%。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二种丙烯酸羟基酯在光学胶组合物中占4.2wt%至25wt%,更佳为4.2wt%至11wt%,最佳为4.8wt%至7.4wt%。在一些实施例中,3-苯氧基芐基丙烯酸酯在光学胶组合物102中占5wt%至40wt%,更佳为10wt%至20wt%;甲基丙烯酸三环[5.2.1.02,6]癸-8-基酯在光学胶组合物102中占10wt%至40wt%,更佳为20wt%至30wt%;甲基丙烯酸羟丙酯在光学胶组合物102中占4wt%至15wt%,更佳为4wt%至10wt%;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在光学胶组合物102中占0.2wt%至10wt%,更佳为0.2wt%至1wt%;以及丙烯酸月桂酯在光学胶组合物102中占0wt%至15wt%,更佳为0wt%至5wt%。
[0045]
接下来详细说明本揭示内容光学胶组合物102中的光引发剂。光引发剂经紫外光照射后引发光学胶组合物102进行聚合交联反应,并固化形成光学胶膜108。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引发剂为氧化膦系光引发剂。在一些实施例中,氧化膦系光引发剂包括二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具有使光学胶组合物102在低紫外光强度的照射下即固化的能力,例如紫外光强度介于40mw/cm2至200mw/cm2,例如40mw/cm2、100mw/cm2及200mw/cm2,并因紫外光强度低而避免模组黄化。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引发剂在光学胶组合物102中占
0.1wt%至5wt%,更佳为1wt%至2wt%。
[0046]
除了上述第一聚二烯烃、第二聚二烯烃、丙烯酸酯单体及光引发剂之外,光学胶组合物102更包括抗氧化剂、交联剂及流平剂。在一些实施例中,抗氧化剂包括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交联剂包括2,6-二(4-迭氮苯亚甲基)-4甲基环己酮,以及流平剂包括改性聚硅氧烷。上述抗氧化剂、交联剂及流平剂使光学胶组合物102及其形成的光学胶膜108的性能更加提升,例如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可避免氧阻聚造成交联不足;2,6-二(4-迭氮苯亚甲基)-4甲基环己酮可提升紫外光引发光学胶组合物102交联固化形成光学胶膜108的效率;以及改性聚硅氧烷可提升流平性,使光学胶膜108的表面形貌得到改善。在一些实施例中,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在光学胶组合物102中占0.1wt%至5wt%,更佳为0.1wt%至0.5wt%;2,6-二(4-迭氮苯亚甲基)-4甲基环己酮在光学胶组合物102中占0.1wt%至5wt%,更佳为1wt%至5wt%;以及改性聚硅氧烷在光学胶组合物102中占0.1wt%至5wt%,更佳为0.1wt%至0.5wt%。
[0047]
本揭示内容亦提供一种光学胶膜108,其是由上述任一光学胶组合物102经紫外光照射交联固化所制得。关于光学胶膜108的组成比例请参照上述,此处不再赘述。藉由上述任一光学胶组合物102形成的光学胶膜108具诸多优点,例如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光穿透率高(例如在400nm至800nm之间达99.5%)、折射率高、雾度低(例如0.01%至0.03%),且光通过光学胶膜的光学相位差为零,即使在高温高湿的环境或是应用于受到形变的模组,光学相位差亦为零,以及具有良好的黏接力及弹性模量,附着力/弹性模量的比值大于1(附着力大于弹性模量),即使在高温80℃至90℃下附着力/弹性模量的比值亦大于1,可良好地黏接模组,并且在高温高湿及冷热变化急遽的环境下抑制气泡生成(例如在-40℃至85℃之间循环504小时无气泡产生)。
[0048]
本揭示内容亦提供一种制造光学胶膜的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操作:以紫外光照射上述任一光学胶组合物102,使光学胶组合物102交联固化,形成光学胶膜108。在一些实施例中,以紫外光照射光学胶组合物102之前,光学胶组合物102为液态,因此当光学胶组合物102应用于模组上时,可良好地贴合模组上的各个凹凸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以紫外光照射光学胶组合物102之后,因光学胶组合物102发生交联反应,使光学胶组合物102的流动性降低并固化,因此稳固地黏接模组中的元件(例如图1及图2所示的基材104a、基材104b及膜材104c等)。在一些实施例中,紫外光的强度介于40mw/cm2至200mw/cm2,例如40mw/cm2、100mw/cm2及200mw/cm2,使用本揭示内容提供的光学胶组合物102不仅可使用低强度的紫外光进行固化,避免模组黄化之外,固化后的光学胶膜108亦具有大于3.5n/mm2的拉伸强度,例如:3.7n/mm2至3.8n/mm2。详细地说,在照射40mw/cm2的紫外光后光学胶膜108的拉伸强度为3.8n/mm2;在照射100mw/cm2的紫外光后光学胶膜108的拉伸强度为3.8n/mm2;以及在照射200mw/cm2的紫外光后光学胶膜108的拉伸强度为3.7n/mm2,表示本揭示内容的光学胶组合物102即使照射低强度的紫外光亦使交联固化程度高。
[0049]
接下来根据实施例详细说明本揭示内容的光学胶组合物102及其形成的光学胶膜108。首先,参照表格1及表格2,表格1记载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及实施例4中光学胶组合物102的成分及比例,表格2记载比较例1中光学胶组合物的成分及比例,表格1及表格2中的比例单位皆为重量百分比(wt%)。
[0050]
表格1
[0051][0052]
表格2
[0053][0054]
实验1:弹性模量测试
[0055]
在实验1中,测试具有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及比较例1成分比例的光学胶组合物在形成光学胶膜之后在25℃及85℃的弹性模量。测试结果如表格3所示。弹性模量数值越高表示材料抵抗形变的能力越高。由表格3可知,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及实施例4不论在25℃或85℃弹性模量皆大于比较例1,抵抗形变的能力明显优于比较例1,且相较比较例1更具能力避免光学胶膜在黏接模组时产生边缘气泡。而比较例1在85℃时弹性模量甚至仅剩0.6mpa,无法有效避免边缘气泡产生。
[0056]
表格3
[0057] 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比较例125℃弹性模量(mpa)161715161.4
85℃弹性模量(mpa)1.31.41.21.10.6
[0058]
实验2:弹性模量/弹性模量的比值测试
[0059]
在实验2中,测试具有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及比较例1成分比例的光学胶组合物在形成光学胶膜之后-20℃弹性模量/65℃弹性模量的比值以及-40℃弹性模量/85℃弹性模量的比值。测试结果如表格4所示。比值越高表示弹性模量在高温及低温的差异越大,光学胶膜受热膨胀变化大,应用于模组上较易产生边缘气泡。由表格4可知,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及实施例4不论在-20℃弹性模量/65℃弹性模量的比值或是在-40℃弹性模量/85℃弹性模量的比值皆小于比较例1,表示本揭示内容的光学胶膜对于冷热变化的环境依然适用,可抑制气泡在模组边缘产生。然而比较例1的光学胶膜在冷热变化的环境下形变明显,无法有效避免气泡在模组边缘产生。
[0060]
表格4
[0061][0062]
实验3:附着力、弹性模量及附着力/弹性模量的比值测试
[0063]
在实验3中,测试具有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及比较例1成分比例的光学胶组合物在形成光学胶膜之后在85℃下的附着力、弹性模量及85℃附着力/85℃弹性模量的比值。测试结果如表格5所示。85℃附着力/85℃弹性模量的比值大于1表示光学胶膜在85℃的高温下仍具有高的附着力,可良好地黏接模组中的元件。由表格5可知,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及实施例4的85℃附着力/85℃弹性模量的比值皆大于1(附着力大于弹性模量),相较于比较例1的85℃附着力/85℃弹性模量的比值小于1(附着力小于弹性模量),可更有效地在高温下良好地黏接模组,避免气泡产生。
[0064]
表格5
[0065][0066][0067]
实验4:楔形试验及冷热冲击测试
[0068]
在实验4中,测试具有实施例1及比较例1成分比例的光学胶组合物在形成光学胶
膜之后对于冷热急遽变化的环境下抑制气泡生成的能力。参照图4至图5的楔形试验及冷热冲击测试的示意图,将光学胶组合物(未另外图示)应用于基材114(例如:玻璃)与基材116(例如:玻璃)之间,并以紫外光118固化光学胶组合物,形成位于基材114与基材116之间的光学胶膜120,其中基材114与基材116相互黏接,并具有间距d1为200μm。接着插入厚度t为400μm的垫片122至基材114与基材116之间,使垫片122与光学胶膜120的距离长度l为6mm。由于垫片122的厚度t大于基材114与基材116之间的间距d1,造成基材114与基材116产生形变,形成例如大于200μm的间距d2于基材114与基材116之间,并因此可能产生位于光学胶膜120边缘的气泡124。接着改变温度环境,以每小时为一循环,每次使温度环境在-40℃至85℃之间改变,并观察0小时、24小时及48小时之后气泡124大小。由表格6可知,实施例1不论在0小时、24小时及48小时,气泡大小皆小于比较例1,表示使用本揭示内容的光学胶组合物所形成的光学胶膜可有效地抑制气泡生成,即使应用于已变形的模组上,在冷热变化差异大的环境下亦适用。
[0069]
表格6
[0070][0071]
实验5:冷热冲击验证及紫外光曝晒
[0072]
在实验5中,将具有实施例1成分比例的光学胶组合物形成光学胶膜之后,分别进行冷热冲击验证(在-40℃至85℃之间循环经过500小时)以及紫外光曝晒(曝晒时间500小时),并各自施以0.5mpa的应力使光学胶膜形变后测试光线经过光学胶膜的相位差改变,结果显示相位差皆为0nm,表示本揭示内容的光学胶膜对于例如显示模组来说,不会因光线经过光学胶膜时相位差改变而造成显示模组显示不均,且在冷热变化差异大及长时间紫外光曝晒的环境下亦适用。
[0073]
实验6:物性测试
[0074]
在实验6中,对由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及比较例1成分比例的光学胶组合物所形成光学胶膜进行物性测试,分别包括雾度测试、光学相位差测试、热膨胀系数测试、械形测试、高温高湿可靠性测试、g’值测试、tanδ值测试及断裂伸长率测试。测试结果如表格7所示。
[0075]
表格7
[0076][0077]
在雾度测试中,使用紫外-可见光光谱仪测试雾度(雾度规格《1)。由表格7可知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及实施例4的雾度皆小于比较例1,表示使用本揭示内容的光学胶膜对于例如显示模组来说,不会因光线经过光学胶膜时过度扩散,造成显示模组成像表现变差。
[0078]
在光学相位差测试中,对光学胶膜施以应力,例如0.5mpa,使其形变,并在温度65℃及相对湿度90%下经过500小时后测光线经过光学胶膜的相位差改变,由表格7可知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及实施例4的相位差皆为零,而比较例1不为零且具相位差,表示使用本揭示内容的光学胶膜对于例如显示模组来说,不会因光线经过光学胶膜时相位差改变而造成显示模组显示不均,且在相对高的温度及湿度下经过长时间亦适用。
[0079]
在热膨胀系数测试中,由表格7可知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及实施例4的热膨胀系数皆小于比较例1,表示使用本揭示内容的光学胶膜较不易因受热形变而造成气泡产生。
[0080]
在械形测试中,类似于上述实验4,详细不再赘述,然而不同于实验4,温度改为65℃,并测试48小时之后,气泡距离光学胶膜边缘的距离,距离越小表示光学胶膜的黏接耐久能力越好,气泡不易变大。由表格7可知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及实施例4的距离皆小于比较例1,表示本揭示内容的光学胶膜黏接能力良好。
[0081]
在高温高湿可靠性测试中,观察在温度65℃及相对湿度90%下经过504小时之后用以黏接膜组的光学胶膜是否有气泡产生?由表格7可知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及实施例4皆成功,无肉眼可见的气泡产生,而比较例1失败,具肉眼可见的气泡产生,表示本揭示内容的光学胶膜在高温高湿的情况下亦可抑制气泡产生。
[0082]
在g’值测试及tanδ值测试中,g’值及tanδ值分别代表光学胶膜固化后的交联程度及损耗因子。由表格7可知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及实施例4的g’值皆大于比较例1的g’值,表示本揭示内容的光学胶膜交联固化程度高。以及由表格7可知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及实施例4的tanδ值皆小于比较例1的tanδ值,表示本揭示内容的光学胶膜交联固化损耗的程度低。
[0083]
在断裂伸长率测试中,在25℃下以60mm/min的速度拉伸光学胶膜,并测其断裂时的伸长比率。由表格7可知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及实施例4的断裂伸长率皆大于比较例1,表示本揭示内容的光学胶膜具较佳的弹性。
[0084]
使用本揭示内容的光学胶组合物所制得的光学胶膜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光穿透率高、折射率高、雾度低,且光通过光学胶膜的光学相位差为零,即使在高温高湿的环境或是应用于受到形变的模组,光学相位差亦为零,以及具有良好的黏接力及弹性模量,附着力/弹性模量的比值大于1(附着力大于弹性模量),即使在高温80℃至90℃下附着力/弹性模量的比值亦大于1,可良好地黏接模组,并且在高温高湿及冷热变化急遽的环境下抑制气泡生成。
[0085]
尽管本揭示内容已相当详细地以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但其它实施例也是可能的,因此不应以本文所含实施例的描述限制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
[0086]
对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来说,可在不偏离本揭示内容的精神和范围下对本揭示内容进行各种修改和变更。对于前述情况,本揭示内容亦欲涵盖对本揭示内容的修改和变更,只要这些修改和变更属于所附申请专利范围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