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泡胶带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740785发布日期:2023-04-06 09:52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泡胶带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一种胶带,尤其是涉及一种发泡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常用的玻璃印刷板材上都复合有发泡板,eva作为一种新型环保塑料发泡材料,具有良好的缓冲、抗震、隔热、防潮、抗化学腐蚀等优点,且无毒、不吸水,符合环保要求,因此通常被应用在玻璃印刷板材上。eva发泡时需要一个托底材料,于是通常在玻璃印刷板材上先粘上一层胶带,然后再继续发泡,但是常用胶带与形成的发泡层粘接强度不够,导致发泡层容易脱落,从而影响玻璃印刷板材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胶带与发泡层的粘接强度,本申请提供一种发泡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发泡胶带,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发泡胶带,包括基材层,所述基材层上设置有聚氨酯涂层,所述基材层背离所述聚氨酯涂层的侧壁上设置有底胶层,所述底胶层背离所述基材层的侧壁上设置有离型膜;所述聚氨酯涂层的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聚氨酯单体40~80份、改性纳米二氧化硅1~10份、丙烯酸酯10~30份、交联剂0.1~1份;所述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原料包括环氧树脂、有机溶剂、纳米二氧化硅。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交联剂使得环氧树脂与丙烯酸酯交联,形成一种交联结构,聚氨酯单体在聚合时,与交联结构发生互穿,从而又形成了一种互穿网络结构,有机溶剂使得环氧树脂均匀负载在纳米二氧化硅上,使得纳米二氧化硅均匀分散在聚氨酯涂层中且位于互穿网络结构上,纳米二氧化硅与发泡层中的有机基体产生较多的化学价键,因此提高了胶带与发泡层的粘接强度。

5、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有机溶剂中先加入环氧树脂,搅拌均匀,再加入纳米二氧化硅,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料,对混合料进行负压抽吸,烘干,得到改性纳米二氧化硅,且所述环氧树脂、所述有机溶剂、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的重量比为1:(2~3):(1~2)。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环氧树脂、有机溶剂、纳米二氧化硅的重量比为1:(2~3):(1~2)时,先将环氧树脂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然后加入纳米二氧化硅,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料,然后对混合料进行负压抽吸,使得环氧树脂均匀负载在纳米二氧化硅上,环氧树脂具有较好的相容性,使得纳米二氧化硅均匀分散在聚氨酯涂层中。

7、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丙烯酸酯与所述聚氨酯单体的重量比为1:(2.5-3.5)。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中进一步限定了丙烯酸酯与聚氨酯单体的配比,有利于互穿网络结构更好的形成,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胶带与发泡层的粘接强度。

9、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丙烯酸酯包括丙烯酸羟乙酯。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丙烯酸羟乙酯具有较高的粘接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胶带与发泡层的粘接强度。

11、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聚氨酯涂层的原料还包括0.1~0.5重量份的苯甲酰氯。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苯甲酰氯可提高聚氨酯涂层的稳定性能,从而可进一步提高胶带与发泡层的粘接强度。

13、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基材层包括pet薄膜。

14、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底胶层包括聚丙烯酸酯压敏胶层。

15、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发泡胶带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16、一种发泡胶带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7、将聚氨酯单体、改性纳米二氧化硅、丙烯酸酯、交联剂、苯甲酰氯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在140-160℃下反应1-4h,得到聚氨酯涂胶;

18、在基材层上先涂覆聚氨酯涂胶,形成聚氨酯涂层;然后在基材层背离聚氨酯涂层的侧壁上涂覆聚丙烯酸酯压敏胶,形成聚丙烯酸酯压敏胶层;最后在聚丙烯酸酯压敏胶层上贴上离型膜,得到发泡胶带。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聚氨酯单体、改性纳米二氧化硅、丙烯酸酯、交联剂、苯甲酰氯搅拌混合均匀,交联得到聚氨酯涂胶,将聚氨酯涂胶涂覆在基材层上,然后在基材层上涂覆聚丙烯酸酯压敏胶,最后贴上离型膜,制得粘接性能较高的发泡胶带。

20、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1、1.本申请中交联剂使得环氧树脂与丙烯酸酯交联,形成一种交联结构,聚氨酯单体在聚合时,与交联结构发生互穿,从而又形成了一种互穿网络结构,有机溶剂使得环氧树脂均匀负载在纳米二氧化硅上,使得纳米二氧化硅均匀分散在聚氨酯涂层中且位于互穿网络结构上,纳米二氧化硅与发泡层中的有机基体产生较多的化学价键,因此提高了胶带与发泡层的粘接强度;2.本申请中当环氧树脂、有机溶剂、纳米二氧化硅的重量比为1:(2~3):(1~2)时,先将环氧树脂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然后加入纳米二氧化硅,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料,然后对混合料进行负压抽吸,使得环氧树脂均匀负载在纳米二氧化硅上,环氧树脂具有较好的相容性,使得纳米二氧化硅均匀分散在聚氨酯涂层中;

22、3.本申请中的方法,先将聚氨酯单体、改性纳米二氧化硅、丙烯酸酯、交联剂、苯甲酰氯搅拌混合均匀,交联得到聚氨酯涂胶,将聚氨酯涂胶涂覆在基材层上,然后在基材层上涂覆聚丙烯酸酯压敏胶,最后贴上离型膜,制得粘接性能较高的发泡胶带。



技术特征:

1.一种发泡胶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层,所述基材层上设置有聚氨酯涂层,所述基材层背离所述聚氨酯涂层的侧壁上设置有底胶层,所述底胶层背离所述基材层的侧壁上设置有离型膜;所述聚氨酯涂层的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聚氨酯单体40~80份、改性纳米二氧化硅1~10份、丙烯酸酯10~30份、交联剂0.1~1份;所述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原料包括环氧树脂、有机溶剂、纳米二氧化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泡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有机溶剂中先加入环氧树脂,搅拌均匀,再加入纳米二氧化硅,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料,对混合料进行负压抽吸,烘干,得到改性纳米二氧化硅,且所述环氧树脂、所述有机溶剂、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的重量比为1:(2~3):(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泡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与所述聚氨酯单体的重量比为1:(2.5-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泡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包括丙烯酸羟乙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泡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涂层的原料还包括0.1~0.5重量份的苯甲酰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泡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包括pet薄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泡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胶层包括聚丙烯酸酯压敏胶层。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发泡胶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胶带,具体公开了一种发泡胶带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发泡胶带,包括基材层,所述基材层上设置有聚氨酯涂层,所述基材层背离所述聚氨酯涂层的侧壁上设置有底胶层,所述底胶层背离所述基材层的侧壁上设置有离型膜;所述聚氨酯涂层的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聚氨酯单体40~80份、改性纳米二氧化硅1~10份、丙烯酸酯10~30份、交联剂0.1~1份;所述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原料包括环氧树脂、有机溶剂、纳米二氧化硅。本申请中的胶带具有较高的粘性,与发泡层的连接强度较高。

技术研发人员:刘诗蓉,陈俊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太仓金煜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