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粘沥青防水卷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58581发布日期:2022-12-14 04:45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粘沥青防水卷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防水卷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粘沥青防水卷材。


背景技术:

2.在对建筑物进行防水施工时,可以采用溶剂型防水涂料、水乳型防水涂料、反应型防水涂料等液体防水材料,将其涂在建筑物的表面,从而达到防水的效果;也可以使用防水卷材,防水卷材主要是用于建筑墙体、屋面、隧道、公路以及垃圾填埋场等处,起到抵御外界雨水和地下水渗漏的一种可卷曲成卷状的柔性建材产品,是整个工程防水的第一道屏障,对整个工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将沥青类或高分子类防水材料浸渍在胎体上,制作成的防水材料产品,以卷材形式提供,所以称为防水卷材;根据主要组成材料不同,分为沥青防水卷材、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根据胎体的不同分为无胎体卷材、纸胎卷材、玻璃纤维胎卷材、玻璃布胎卷材和聚乙烯胎卷材,产品主要有沥青防水卷材和高分子防水卷材,其中的沥青防水卷材是指以沥青材料、胎料和表面撒布防黏材料等制成的成卷材料,又称油毡,常用于张贴式防水层,沥青防水卷材指的是有胎卷材和无胎卷材,其中包括一种sbs改性沥青高自粘防水卷材,该自粘防水卷材的材料包括沥青、粘料,增塑剂和填充料,其沥青是烷基沥青,粘料是苯乙-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即sbs,增塑剂是环烷油、填充料是碳酸钙,材料中还有复合增粘剂,该复合增粘剂是古马隆树脂和帖烯树脂,配合比如下:烷基沥青35%

40%、粘料sbs:10%

13%、环烷油3%

5%、填充料39%

42%、复合增粘剂5%

13%,复合增粘剂含古马隆树脂和菇烯树脂,有效提高了自粘防水卷材的粘接强度;与传统工艺比较,使电耗降低30%,热耗降低50%,废次品率降低50%,大幅缩短了自粘防水卷材的生产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如申请号为:202021891763.7的现有专利所描述的一种自粘式沥青防水卷材,包括下基层和上基层,下基层的上表面通过固定胶固定设置有多个橡胶柱,上基层的底部表面焊接设置缓冲装置,橡胶柱嵌入于缓冲装置内,可知其中所描述的防水卷材就是自粘沥青防水卷材。
3.现有的自粘沥青防水卷材在使用时,其上的橡胶柱质地较为柔软,上基层与下基层之间容易发生错位,不利于装置的铺设,同时橡胶柱也容易因为长时间的弯曲出现损坏,影响装置的使用寿命,所以需要设计一种结构解决该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粘沥青防水卷材,以解决装置上的橡胶柱容易发生弯曲,上基层与下基层之间容易发生错位,不利于装置铺设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粘沥青防水卷材,包括下基层、防渗橡胶层、上基层、多个缓冲装置、多个橡胶柱和多个漏水孔,所述上基层设置于下基层的顶部,所述缓冲装置设置于上基层的底部,所述橡胶柱设置于缓冲装置的底部,橡胶柱可以对缓冲装置进行支撑,所述漏水孔贯穿设置于上基层的顶部,漏水孔方便雨水的通过,所述上基层的底部四角处均固定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底部贯穿开设有贯
穿孔,贯穿孔方便立柱的滑动,对其滑动方向进行限制,所述上基层的底部四角处均开设有与对应贯穿孔相连通的容纳槽,容纳槽也可以方便立柱的滑动,所述贯穿孔的内部嵌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底端固定有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可以与耐腐蚀层固定连接。
6.优选的,所述贯穿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密封垫,密封垫为橡胶材质构件,可以提高立柱与贯穿孔内壁之间的密封性,所述密封垫与立柱的表面紧贴。
7.优选的,所述容纳槽的内壁上固定有缓冲垫,缓冲垫也为橡胶材质构件,所述缓冲垫的截面呈圆形结构。
8.优选的,所述下基层的顶部设置有隔热层,隔热层可以对外界的温度进行隔离,所述隔热层的顶部设置有耐腐蚀层,耐腐蚀层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保证装置的使用寿命,所述第二固定块与耐腐蚀层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漏水孔的内部固定有第一塑料套筒,所述第一塑料套筒的内部嵌入有第二塑料套筒,所述第二塑料套筒的顶部设置有橡胶圆柱块,所述橡胶圆柱块的底部与第二塑料套筒之间连接有两个塑料支撑杆,塑料支撑杆可以将橡胶圆柱块支撑起一定的高度。
10.优选的,所述第二塑料套筒与第一塑料套筒的内侧之间通过螺纹进行连接,所述第二塑料套筒的内部固定有过滤网,过滤网为金属材质构件,可以对雨水中的沙石进行过滤。
11.优选的,所述第一塑料套筒的内侧对称固定有两个挡块,挡块可以对第二塑料套筒进行阻挡,所述挡块与第二塑料套筒的底端相抵。
12.优选的,所述下基层包括有防渗橡胶层、沥青卷材层、沥青自粘层,沥青卷材层为聚酯无纺布层或玻纤毡层,具有抗撕裂强度高,耐穿刺性能好的特点,所述沥青卷材层设置于防渗橡胶层的顶部防渗橡胶层,所述沥青自粘层设置于防渗橡胶层的底部。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通过设计的第一固定块、贯穿孔、第二固定块、立柱、容纳槽、缓冲垫、密封垫,可以在装置铺设的过程中,避免下基层与上基层之间发生错位,有利于对装置进行铺设与使用,同时也避免了橡胶柱发生大幅度弯曲,使其出现损坏。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视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区的放大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区的放大图;
18.图中:1、下基层;2、防渗橡胶层;3、沥青卷材层;4、沥青自粘层;5、隔热层;6、耐腐蚀层;7、上基层;8、缓冲装置;9、橡胶柱;10、第一固定块; 11、贯穿孔;12、第二固定块;13、立柱;14、容纳槽;15、缓冲垫;16、橡胶圆柱块;17、塑料支撑杆;18、漏水孔;19、第一塑料套筒;20、第二塑料套筒;21、挡块;22、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实施例
21.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粘沥青防水卷材,包括下基层1、防渗橡胶层2、上基层7、多个缓冲装置8、多个橡胶柱9和多个漏水孔18,上基层7设置于下基层1的顶部,缓冲装置8设置于上基层7的底部,橡胶柱9设置于缓冲装置8的底部,当上基层2受到外力的挤压时,橡胶柱9和缓冲装置8可以对其起到缓冲作用,漏水孔18贯穿设置于上基层7的顶部,上基层7的底部四角处均固定有第一固定块10,第一固定块10的底部贯穿开设有贯穿孔11,上基层7的底部四角处均开设有与对应贯穿孔11相连通的容纳槽14,贯穿孔11的内部嵌入有立柱13,立柱13可以在装置铺设的过程中,避免下基层1与上基层7之间发生错位,有利于对装置进行铺设与使用,同时也避免了橡胶柱9发生大幅度弯曲,使其出现损坏,立柱13的底端固定有第二固定块12;贯穿孔11的内壁上设置有密封垫,密封垫与立柱13的表面紧贴,容纳槽14的内壁上固定有缓冲垫15,缓冲垫15可以对立柱13的撞击进行缓冲,缓冲垫15的截面呈圆形结构,下基层1的顶部设置有隔热层5,隔热层5为酚醛泡沫塑料材质构件,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隔热层5的顶部设置有耐腐蚀层6,耐腐蚀层6为聚四氟乙烯材质构件,第二固定块12与耐腐蚀层6固定连接。
22.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漏水孔18的内部固定有第一塑料套筒19,第一塑料套筒19可以对漏水孔18进行支撑,第一塑料套筒19的内部嵌入有第二塑料套筒20,第二塑料套筒20方便雨水的流通,第二塑料套筒20的顶部设置有橡胶圆柱块16,橡胶圆柱块16的底部与第二塑料套筒20之间连接有两个塑料支撑杆17,橡胶圆柱块16和塑料支撑杆17可以避免有与第一塑料套筒19内侧尺寸相同的石块对第一塑料套筒19造成堵塞,第二塑料套筒20与第一塑料套筒19 的内侧之间通过螺纹进行连接,第二塑料套筒20的内部固定有过滤网22,过滤网22可以对细小的沙粒进行过滤,避免沙粒堆积在耐腐蚀层6的表面,影响装置的使用,第一塑料套筒19的内侧对称固定有两个挡块21,挡块21与第二塑料套筒20的底端相抵。
23.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下基层1包括有防渗橡胶层2、沥青卷材层3、沥青自粘层4,沥青卷材层3设置于防渗橡胶层2的顶部,沥青自粘层4设置于防渗橡胶层2的底部,沥青自粘层4方便装置粘在固定面上。
2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以在上基层7 的底部四角处均固定第一固定块10,在耐腐蚀层6的顶部四角处均固定有第二固定块12,使得第二固定块12顶部的立柱13分别嵌入至对应贯穿孔11的内部,在上基层7受到挤压时,立柱13可以在贯穿孔11的内部发生相对滑动,直至立柱13的顶端嵌入至对应容纳槽14的内部,容纳槽14内部的缓冲垫15可以对立柱13的撞击起到缓冲作用,该结构可以在装置铺设的过程中,避免下基层1 与上基层7之间发生错位,有利于对装置进行铺设与使用,同时也避免了橡胶柱 9发生大幅度弯曲,使其出现损坏;然后将第一塑料套筒19固定于对应漏水孔18 的内部,再将第二塑料套筒20嵌入至对应第一塑料套筒19的内部,使得第二塑料套筒20与第一塑料套筒19之间通过螺纹进行连接,第二塑料套筒20的底端与第一塑料套筒19内侧的挡块21相抵,在有水通过第一塑料套筒19的内部时,第一塑料套筒19内部的过滤网22可以对细小的沙粒进行过滤,避免沙粒堆积在耐腐蚀层6的表面,影响装置的使用,第二塑料套筒20也可以定期拆卸下来进行清洗,避免内部的杂质过多,影响对雨水的过滤。
2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详见上述详尽的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