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镭射防伪膜的制备方法和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4393539发布日期:2023-06-08 11:13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镭射防伪膜的制备方法和设备与流程

本技术属于镭射防伪膜,尤其涉及一种镭射防伪膜的制备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1、镭射防伪膜是近年来随着世界环保要求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工艺技术产物,它不但具备装饰、防伪等诸多功能,且成本低廉,经久耐用,同时还具有高技术防伪功能,镭射防伪技术是利用激光光源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光波振幅信息和相应信息同时记录下来,利用光的干涉原理反映出构成图像的每一个质点,制作成唯一的防伪图版,从而达到防伪的目的。

2、镭射防伪膜一般包括依次相接触的基材层、涂布层和铝层,涂布层由镭射防伪涂料涂布制得,进行制备时需要使用镭射膜压机、真空镀铝机等设备,如公开号为:cn114854072a的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防伪镭射膜的制备方法,属于功能膜制备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基材电晕处理;将防伪镭射涂料涂布于基材表面,进入烘箱中,在160-180℃下烘干,然后采用模压机模压,得到半成品;采用真空镀铝机在半成品上镀铝,得到防伪镭射膜。

3、上述的镭射防伪膜制备方法虽然可以制得镭射范围膜,但是其制备的镭射防伪膜还存在转移性差,耐温比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镭射防伪膜的制备方法和设备,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2、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镭射防伪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备料:准备基材,并将乙酸乙酯、乙酸正丙酯、丙二醇甲醚、乙酸丁酯、纤维素类化合物和丙烯酸酯均聚物进行混合、加热,得到镭射防伪涂料;

4、s2、初步处理:将镭射防伪涂料涂布于基材上,然后采用模压机进行模压,得到半成品;

5、s3、最终处理:把s2中的所得装入真空镀铝机中,对半成品进行镀铝,得到镭射防伪膜。

6、本发明提供的镭射防伪膜具有良好的转移性,耐温性能也比较高。

7、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镭射防伪膜的制备方法的制备设备,所述模压机为镭射模压机,所述镭射模压机包括依次设置的:

8、放卷装置;

9、第一压印装置,所述第一压印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张力调节机构、第一板辊组以及第一牵引辊组;

10、第二压印装置,所述第二压印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预热机构、第二版辊组、压平辊组以及第二张力调节机构;

11、收卷装置;

12、其中,所述第一张力调节机构、第一板辊组以及第一牵引辊组之间还设有多个第一导辊,所述预热机构、第二版辊组、压平辊组以及第二张力调节机构之间还设有多个第二导辊。

13、通过依次设置的放卷装置、第一压印装置、第二压印装置以及收卷装置,可以快速进行镭射膜压加工,本发明中具有两次模压以及一次预热过程,在进行模压的过程中,需要加工材料从放卷装置导出,依次经过第一张调节机构、第一导辊、第一版辊组、第一牵引辊组、第一导辊、第二导辊、预热辊组、第二版辊组、压平辊组、第二导辊、第二张力调节机构,最后通过收卷装置收卷,其中,第一版辊组、第二版辊组可以采用单独的伺服电机一对一带动转动,也可以使用一个伺服电机同时带动,前者可以降低成本,后者则可以使第一版辊组和第二版辊组的传动速度同步,从而提高加工时的稳定性,同时,通过设置第一张力调节装置和第二张力调节装置,可以对整个设备的张力进行调节,使张力始终保持在合适的数值,从而进一步加工效率。

14、进一步的,所述预热机构包括:

15、预热辊,包括辊体以及设置于辊体两侧的辊轴;

16、辊座,设置于预热辊的下方并用于支撑、固定预热辊;

17、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气缸以及支撑辊座的滑轨,辊座设置于滑轨上,且第一气缸的输出轴与辊座连接;

18、其中,所述预热辊在气缸和辊座的配合下在滑轨上移动。

19、在进行模压之前需要先将膜原料进行预热,即加热软化,再将全息图案压印到膜上,预热辊可以依据压平辊组的数量进行数值,压平辊组的数量与预热辊的数量相同,在实际加工时,会遇到需要加工不同的膜原料,膜原料不同其性质不同在,则加工时需要的预热温度、张力要求都会不相同,因此需要在加工时进行调整,张力可以通过第一张力调节装置和第二张力调节装置进行调节温度则可以通过调节预热机构中预热辊的温度和距离进行调节,通过设置辊座,可以对预热辊进行支撑,预热辊与辊座之间为可拆卸连接,辊座则通过驱动机构在滑轨上移动,这里的驱动机构为气缸。

20、进一步的:所述辊座包括:

21、座体,所述座体的底部设有与滑轨配合的导槽,且座体内设有安装空间;

22、驱动组件,设置于安装空间内,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二气缸以及设置于第二气缸上的定位块;

23、固定组件,设置于座体上并用于固定预热辊,所述固定组件与定位块连接,且所述固定组件与驱动组件连接。

24、辊座由座体、驱动组件以及固定组件组成,座体的底部开设有导槽,座体通过导槽安装在滑轨上并依靠导槽在滑轨上移动,座体呈矩形,座体内部开设有安装空间,驱动组件安装在安装空间内,驱动组件包括第二气缸以及第二气缸输出轴上的定位块,且安装空间内还留有供第二气缸的输出轴伸缩的空间,固定组件则安装在座体的外部,固定组件的一部分穿过座体被表面与驱动组件连接,在驱动组件的配合下固定组件可以将预热辊固定。

25、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

26、活动槽,设置于座体上,所述活动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活动槽对称开设于座体上;

27、导轨,设置活动槽上,每个活动槽上均设置有导轨,且导轨的两侧与活动槽之间留有间隙;

28、第一连接块,滑动设置于导轨上,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一端穿过活动槽并延伸至座体内、另一端位于座体外;

29、第二连接块,滑动设置于导轨上,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一端穿过活动槽并延伸至座体内、另一端位于座体外;

30、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在每个间隙内均有设置,且调节结构位于第一连接块的两侧并与第一连接块连接;

31、套环,包括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第一套环设置于第一连接块位于座体外的一端,第二套环设置于第二连接块位于座体外的一端,且第一套环与第二套环组合后形成与辊轴适配的环体;

32、同步活动结构,所述同步活动结构与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以及定位块连接。

33、通过在座体上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活动槽,导轨则在每个活动槽上均有安装,导轨上间隔安装有第一连接块以及第二连接块,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均滑动安装于导轨上,其中,第一连接块上安装有第一套环,第二连接块上安装有第二套环,且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的另一端均延伸至座体内,即延伸至安装空间内,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位于安装空间内的一端通过同步活动结构与定位块连接,定位块则安装在第二气缸上,在同步活动结构的配合下,第二气缸带动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同时进行相反方向的移动,从而带动第一套环、第二套环进行相反方向的移动,当第一套环与第二套环相对移动时,则可以对预热辊进行固定,当第一套环与第二套环同时向反方向移动时,则可以拆卸预热辊,该结构通过单一的驱动设备,同时在同步活动结构、以及调节结构的配合下以及间隙的设置,从而实现了只需要一个驱动设备带动俩个套环同步运动的效果,且该结构集成在一个座体上,不需要其他外接的驱动设备,既节省了安装空间,减少了线路的布局,降低了安装难度,还提高了后续维修的效率,而且,同步运作可以使第一套环与第二套环的运作具有高精准度,不会出现其中一个套环以及移动而另一个套环还没移动的问题出现,从而有效避免了事故的产生,此外,通过在每个间隙上设置调节机构,可以使第一连接块在导轨上移动时起到一定缓冲作用,从而防止套环过于夹紧预热辊,还可以对第一里连接块起到保护作用,从而延长固定组件整体的使用寿命。

34、进一步的,所述同步活动结构包括设置于座体上的齿轮,齿轮转动设置于座体上,所述第一连接块位于座体内的一端上设有第一延伸杆,第一延伸杆上设有与齿轮啮合的齿牙,所述第二连接块上设有第二延伸杆,第二延伸杆上也设有与齿轮啮合的齿牙,所述第一连接块与的定位块连接。

35、同步活动结构主要的作用就是将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进行连接,使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的移动同步,齿轮可转动的安装与座体上,第一连接块上安装有带有齿牙的第一延伸杆,第二连接块上安装有带有齿牙的第二延伸杆,第一延伸杆和第二延伸杆均与齿轮配合,且第一延伸杆和第二延伸杆上下平行设置,当第一连接块在第二气缸的带动下移动时,位于第一连接块上的第一延伸杆则打动齿轮转动,通过齿轮的转动,第二延伸杆会向第一延伸杆移动方向的方向移动,从而使第二连接块与第一连接块同步运动,通过该结构的设置,可以使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同步运作,同步运作则可以提高对预热辊固定时的精准度,避免固定失误的情况发生。

36、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

37、第一联动杆,所述第一联动杆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联动块和第二联动块,第一联动块与第一连接块的一侧连接;

38、第二联动杆,所述第二联动杆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联动块和第四联动块,第三联动块与第一连接块的另一侧连接

39、第一互动槽,设置于活动槽的侧壁上,所述第一互动槽设置于活动槽远离第一连接块的一侧;

40、第二互动槽,设置于另一个活动槽的侧壁上,所述第二互动槽设置于活动槽远离第一连接块的一侧;

41、第一封板,设置于第一互动槽的开口上并用于封堵第一互动槽,所述第一封板设有供第二联动块滑动的第一滑动槽;

42、第二封板,设置于第二互动槽的开口上并用于封堵第二互动槽,所述第二封板设有供第四联动块滑动的第二滑动槽

43、第一阻尼组件,设置于第一互动槽内;

44、第二阻尼组件,设置于第二互动槽内;

45、其中,所述第一阻尼组件一端设有第一安装块,第一安装块与第二联动块连接,所述第二阻尼组件的一端设有第二安装块,第二安装块与第四联动块连接。

46、当第一连接块在第二气缸的驱动进行左右方向的移动时,调节机构则会同步运作,当第一安装块移动时,通过第一联动块、第二联动快带动第一联动杆和第二联动杆移动,第一联动杆则通过第二联动块带动第一安装块移动,第二联动杆则通过第四联动块带动第二安装块移动,在第一安装块移动时会带动第一阻尼组件运作,第二安装块移动时会带动第二阻尼组件运作,这里的第一阻尼组件和第二阻尼组件为阻尼杆或阻尼棒,其一端为伸缩端,第一安装块安装在第一阻尼组件的伸缩端上,第二安装块安装在第二阻尼组件的伸缩端上,当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之间的距离逐渐缩短时,此时,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带动第一阻尼组件和第二阻尼组件的伸缩端伸长,起到阻尼缓冲作用,当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之间的距离逐渐变长时,此时第一安装块与第二安装块之间带动第一阻尼组件和第二阻尼组件的伸缩端回缩,起到阻尼缓冲作用,通过来回移动时产生的阻尼缓冲来对套环的固定工作起到保护作用,还可以使套环在固定预热辊时更加稳定,从而保证预热辊的工作更加稳定。

47、同时,通过第一联动杆和第二联动杆,可以提高第一连接块的活动距离,从而延长第一阻尼组件和第二阻尼组件的活动距离,进而提高组缓冲效果,其中,第一阻尼组件安装于第一互动槽内,通过在第一互动槽上设置第一封板,第一封板,第一封板的主要作用用于封堵第一互动槽,防止第一互动槽内零部件受到外界杂质影响,从而影响精度,通过在第一封板上开设第一滑动槽,第二联动块穿过第一滑动槽后与第一安装块连接,第一滑动槽与导轨的配和可以起到限位作用,使第二联动块的移动方向和限制在第一滑动槽上,进而使得套环在固定预热辊时更加不容易发生自身晃动,使得运行稳定性更强,而通过连接板即可实现每个齿条滑块组件所属的多个限位滑块的可靠连接,同时,通过在第二封板上开设第二滑动槽,第四联动块穿过第二滑动槽后与第二安装块连接,第二滑动槽与导轨的配和可以起到限位作用,使第四联动块的移动方向和限制在第二滑动槽上,进而使得套环在固定预热辊时更加不容易发生自身晃动,使得运行稳定性更强,最终保证了整体的运行稳定。

48、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结构还设有微调组件,所述微调组件包括:

49、第一限位滑槽,设置于第一互动槽上,所述第一限位滑槽与第一阻尼组件位于同一直线上;

50、第二限位滑槽,设置于第二互动槽上,所述第二限位滑槽与第二阻尼组件位于同一直线上;

51、第一引导块,所述第一引导块的一端与第一安装块连接,第一引导块的底部设有与第一限位滑槽适配的第一引导凸起;

52、第二引导块,所述第二引导块的一端与第二安装块连接,第二引导块的底部设有与第二限位滑槽适配的第二引导凸起;

53、第一缓冲部,设置于第一限位滑槽远离第一阻尼组件的一端;

54、第二缓冲部,设置于第二限位滑槽远离第二阻尼组件的一端;

55、其中,所述第一缓冲部包括第一压缩弹簧以及设置于第一压缩弹簧上的第一缓冲板,所述第二缓冲部包括第二压缩弹簧以及设置于第二压缩弹簧上的第二缓冲板。

56、通过在第一安装块上安装第一引导块,第一引导块通过第一引导凸起在第一限位滑槽上滑动,当第一阻尼组件受第一连接块影响运作时,第一引导块则会受第一安装块影响同步运作,且由于在第一限位滑槽上安装有第一缓冲部,第一缓冲部包括第一压缩弹簧以及第一缓冲板,当第一引导块逐渐远离第一阻尼组件的过程中,此时第一引导凸起与第一缓冲板接触并挤压第一压缩弹簧,起到进一步的缓冲作用,同理可得,第二引导块通过第二引导凸起在第二限位滑槽上滑动,当第二阻尼组件受第一连接块影响运作时,第二引导块则会受第二安装块影响同步运作,且由于在第二限位滑槽上安装有第二缓冲部,第二缓冲部包括第二压缩弹簧以及第二缓冲板,当第二引导块逐渐远离第二阻尼组件的过程中,此时第二引导凸起与第二缓冲板接触并挤压第二压缩弹簧,起到进一步的缓冲作用,位于第一连接块两侧的微调组件同步运作,既可以有效提高阻尼缓冲效果,还可以使缓冲的力更加平均,缓冲效果更好。

5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引导凸起和第二引导凸起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引导凸起包括延伸段以及设置于延伸段上的滑动段,所述滑动段与第一限位滑槽相配合,所述第一限位滑槽的开口处上设有向延伸段方向伸出的限位板。

58、通过在第一限位滑槽的开口设置限位板,限位板与延伸段配合并起到限制第一引导凸起的作用,可以防止第一引导凸起在第一限位滑槽的移动过程中产生偏移,可以有效限制滑动段的移动方向,同时,还可以将滑动段限制在第一限位滑槽内,防止滑动段从第一限位滑槽内脱出,进而使得第一引导块和第二引导块的得到可到的支撑,从而使运动更加稳定。

5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缓冲部还包括第一定位部,第一定位部设置于第一引导块远离第一联动块的一端,所述第一定位部上连接有第三压缩弹簧,第三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互动槽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二缓冲部还包括第二定位部,第二定位部设置于第二引导块远离第一联动块的一端,所述第二定位部上连接有第四压缩弹簧,第四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互动槽的侧壁连接。

60、通过在第一引导块上设置第一定位部,第一定位部上安装有第三压缩弹簧,当第一引导块移动时会带动第三压缩弹簧,第三压缩弹簧的一端可拆卸的安装在第一定位部上,第三压缩弹簧的另一端则安装在第一互动槽上,第三压缩弹簧会随着第一引导块的移动伸缩,从而起到进一步的阻尼缓冲作用,同理,通过在第二引导块上设置第二定位部,第二定位部上安装有第四压缩弹簧,当第二引导块移动时会带动第四压缩弹簧,第四压缩弹簧的一端可拆卸的安装在第二定位部上,第四压缩弹簧的另一端则安装在第二互动槽上,第四压缩弹簧会随着第一引导块的移动伸缩,从而起到进一步的阻尼缓冲作用,两者的配合则可以使缓冲效果更加显著,进而使固定组件运作更加稳定。

6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62、1、通过s1-s3步骤制得的镭射防伪膜具有良好的转移性,耐温性能也比较高;

63、2、通过依次设置的放卷装置、第一压印装置、第二压印装置以及收卷装置,可以快速进行镭射膜压加工,其中,第一版辊组、第二版辊组可以采用单独的伺服电机一对一带动转动,也可以使用一个伺服电机同时带动,前者可以降低成本,后者则可以使第一版辊组和第二版辊组的传动速度同步,从而提高加工时的稳定性,同时,通过设置第一张力调节装置和第二张力调节装置,可以对整个设备的张力进行调节,使张力始终保持在合适的数值,从而进一步加工效率。;

64、3、同时在同步活动结构、以及调节结构的配合下以及间隙的设置,从而实现了只需要一个驱动设备带动俩个套环同步运动的效果,且该结构集成在一个座体上,不需要其他外接的驱动设备,既节省了安装空间,减少了线路的布局,降低了安装难度,还提高了后续维修的效率,而且,同步运作可以使第一套环与第二套环的运作具有高精准度,不会出现其中一个套环以及移动而另一个套环还没移动的问题出现,从而有效避免了事故的产生;

65、4、当第一连接块移动时,调节机构则会同步运作,在第一安装块移动时会带动第一阻尼组件运作,第二安装块移动时会带动第二阻尼组件运作,当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之间的距离逐渐缩短时,此时,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带动第一阻尼组件和第二阻尼组件的伸缩端伸长,起到阻尼缓冲作用,当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之间的距离逐渐变长时,此时第一安装块与第二安装块之间带动第一阻尼组件和第二阻尼组件的伸缩端回缩,起到阻尼缓冲作用,通过来回移动时产生的阻尼缓冲来对套环的固定工作起到保护作用,还可以使套环在固定预热辊时更加稳定,从而保证预热辊的工作更加稳定;

66、5.当第一阻尼组件受第一连接块影响运作时,第一引导块则会受第一安装块影响同步运作,且由于在第一限位滑槽上安装有第一缓冲部,当第一引导块逐渐远离第一阻尼组件的过程中,此时第一引导凸起与第一缓冲板接触并挤压第一压缩弹簧,起到进一步的缓冲作用,同理可得,第二引导块会受第二安装块影响同步运作,当第二引导块逐渐远离第二阻尼组件的过程中,此时第二引导凸起与第二缓冲板接触并挤压第二压缩弹簧,起到进一步的缓冲作用,位于第一连接块两侧的微调组件同步运作,既可以有效提高阻尼缓冲效果,还可以使缓冲的力更加平均,缓冲效果更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