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氯乙烯薄膜胶粘剂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24482发布日期:2023-06-29 13:18阅读:98来源:国知局
聚氯乙烯薄膜胶粘剂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胶粘剂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聚氯乙烯薄膜胶粘剂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1、聚氯乙烯是一种使用一个氯原子取代聚乙烯中的一个氢原子的高分子材料,可分为通用型pvc树脂、高聚合度pvc树脂、交联pvc树脂。聚氯乙烯的主要用途有聚氯乙烯异型材、聚氯乙烯管材、聚氯乙烯膜和聚氯乙烯板材等。

2、聚氯乙烯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用到聚氯乙烯薄膜胶粘剂,主要是用于聚氯乙烯产品的粘合和修补,如聚氯乙烯管材、扶手的粘结等。

3、常用的聚氯乙烯薄膜胶粘剂通常以过氯乙烯树脂为主要粘接物质,然后通过加入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进行溶解制备得到。不过随着人们对产品性能要求越来越高,需要进一步提高聚氯乙烯薄膜胶粘剂的粘结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进一步提高聚氯乙烯薄膜胶粘剂的成膜性能和粘结强度,本申请提供一种聚氯乙烯薄膜胶粘剂及其生产工艺。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聚氯乙烯薄膜胶粘剂,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聚氯乙烯薄膜胶粘剂,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过氯乙烯树脂13-17份,乙酸乙酯33-39份,四氯乙烯10-15份,环已酮13-16份,二氯甲烷8-11份,二甲氧基甲烷8-11份。进一步地,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过氯乙烯树脂16份,乙酸乙酯36份,四氯乙烯13份,环已酮15份,二氯甲烷10份,二甲氧基甲烷10份。

4、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以乙酸乙酯、四氯乙烯、环已酮、二氯甲烷和二甲氧基甲烷的混合物作为溶剂基质,使得过氯乙烯树脂可以均匀地分散在溶剂基质,而且使得胶粘剂稳定成膜,在基材之间形成良好的粘结效果。

5、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胶粘剂的原料还包括增韧剂8-12份,所述增韧剂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纳米二氧化硅7-9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0.08-0.11份,硅烷偶联剂0.7-1份。进一步地,所述硅烷偶联剂为六甲基二硅胺。

6、所述增韧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混合纳米二氧化硅和硅烷偶联剂,得到第一混合物;然后调节第一混合物的ph值至弱酸性,然后加入水稀释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乳液,混合反应后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增韧剂,其中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乳液中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的质量溶度为10-12%。

8、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纳米二氧化硅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无机材料,具有很好的化学惰性和特殊稳定触变性能,因此可以用于聚合物的防沉、增韧和增稠等,因此将纳米二氧化硅加入到本申请的胶粘剂中,可以很好地提高胶粘剂的韧性。另外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成膜性能,而且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具有良好的阻水性能,同时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的粘结性能优异,加入胶粘剂中后,配合过氯乙烯树脂,可以改善胶粘剂的粘接性能。同时,本申请还利用合适的硅烷偶联剂-六甲基二硅胺,并将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配置成合适浓度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乳液,从而使得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可以很好地结合在纳米二氧化硅表面,从而减少了纳米二氧化硅的团聚现象,同时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和纳米二氧化硅配合在一起,使得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和纳米二氧化硅的复合物均一地分散在胶粘剂体系中,提高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提高胶粘剂的成膜性能,而且在胶粘剂成膜干燥后,也可以均匀分布在粘接膜中,从而可以更好地提高胶粘剂的粘接强度。

9、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原料包括硅酸钠和二氧化钛,二氧化钛和硅酸钠的摩尔用量比为24-25:1;

10、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二氧化钛分散在水中,然后加入分散剂,超声分散,得到悬浮液;调节悬浮液ph值至9-10,然后加入硅酸钠溶液和硫酸溶液,60-80℃环境下反应,然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纳米二氧化硅。进一步地,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过程中,反应温度为80℃,ph值为9。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二氧化钛加入到胶粘剂中可以很好地起到屏蔽紫外线的作用,提高胶粘剂的抗老化作用。于此同时,本申请将二氧化硅包覆在二氧化钛表面后得到改性后的纳米二氧化硅,从而以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为媒介,使得二氧化钛可以在胶粘剂成膜和固化过程中均一地分布在胶粘剂的有机溶剂体系中和胶粘剂膜中。而且发明人发现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条件对最后的纳米二氧化硅在胶粘剂中的使用效果有所影响,其中在反应温度为60-80℃,ph值为9-10的时候,得到的纳米二氧化硅可以更好地提高胶粘剂的使用性能。这可能是因为此条件下,二氧化硅在二氧化钛表面的包覆形态,使得纳米二氧化硅可以更好地和其他组分作用。

12、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聚氯乙烯薄膜胶粘剂的生产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13、一种聚氯乙烯薄膜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将过氯乙烯树脂加入乙酸乙酯中,然后加入二甲氧基甲烷、四氯乙烯、二氯甲烷、环己酮,搅拌并使之全部溶解,搅拌6-7小时,得到胶粘剂。

14、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1.本申请调配了新的有机溶剂体系,使得乙酸乙酯、四氯乙烯、环已酮、二氯甲烷和二甲氧基甲烷相互配合,可以使得过氯乙烯树脂可以均匀地分散在溶剂基质,而且使得胶粘剂稳定成膜,在基材之间形成良好的粘结效果;

16、2.本申请加入了二氧化硅来提高胶粘剂的韧性,同时加入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来提高胶粘剂的粘性、耐水性和成模性,加入二氧化钛来提高胶粘剂的紫外屏蔽性能;此外本申请将二氧化硅和二氧化钛为远离制备得到纳米二氧化硅,同时结合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三者配合,保留了各自本身性能的同时,还可以减少二氧化硅的团聚、提高二氧化钛的分散性、提高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的稳定性等,三者配合,可以更好地提高胶粘剂的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聚氯乙烯薄膜胶粘剂,其特征在于: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过氯乙烯树脂13-17份,乙酸乙酯33-39份,四氯乙烯10-15份,环已酮13-16份,二氯甲烷8-11份,二甲氧基甲烷8-11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氯乙烯薄膜胶粘剂,其特征在于: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过氯乙烯树脂16份,乙酸乙酯36份,四氯乙烯13份,环已酮15份,二氯甲烷10份,二甲氧基甲烷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氯乙烯薄膜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粘剂的原料还包括增韧剂8-12份,所述增韧剂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纳米二氧化硅7-9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0.08-0.11份,硅烷偶联剂0.7-1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氯乙烯薄膜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为六甲基二硅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氯乙烯薄膜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氯乙烯薄膜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原料包括硅酸钠和二氧化钛,二氧化钛和硅酸钠的摩尔用量比为24-25: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氯乙烯薄膜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过程中,反应温度为80℃,ph值为9。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聚氯乙烯薄膜胶粘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将过氯乙烯树脂加入乙酸乙酯中,然后加入二甲氧基甲烷、四氯乙烯、二氯甲烷、环己酮,搅拌并使之全部溶解,搅拌6-7小时,得到胶粘剂。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胶粘剂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聚氯乙烯薄膜胶粘剂及其生产工艺,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过氯乙烯树脂13‑17份,乙酸乙酯33‑39份,四氯乙烯10‑15份,环已酮13‑16份,二氯甲烷8‑11份,二甲氧基甲烷8‑11份。进一步地,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过氯乙烯树脂16份,乙酸乙酯36份,四氯乙烯13份,环已酮15份,二氯甲烷10份,二甲氧基甲烷10份。本申请可以进一步提高聚氯乙烯薄膜胶粘剂的成膜性能和粘结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龚国祥,陆瑞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熟市江南粘合剂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