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阻燃压敏铝箔复合玻纤布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966020发布日期:2023-08-01 10:48阅读:6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工程保温隔热,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阻燃压敏铝箔复合玻纤布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1、各个领域对保温隔热、节能的要求越来越高。铝箔玻纤布拥有很好的反射性能,可以有效的解决热量传递过程中占主导的热辐射损失,节能效果显著。

2、保温隔热是一个涉及到多个生产领域的问题,建筑墙体保温、远距离传输保温、超低温或高温物体保温、火灾防火等均对防火保温提出要求。铝箔复合玻璃纤维制成的铝箔玻纤布是一种能够有效防火隔热的材料,在实际生产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但现有铝箔玻纤布制备工艺简单的通常隔热效果不佳,而隔热效果好的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或者用料昂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出耐高温阻燃压敏铝箔复合玻纤布并提供其生产方法,通过在复合玻纤布的两侧涂布耐高温阻燃胶水,显著提高了常规铝箔复合玻纤布的耐热性能和阻燃性能,可承受180-200℃的高温而不出现内部结构层次破坏,改善了复合玻纤布整体性能,通过对常规胶水进行耐热阻燃改性而赋予胶水优良性能,并通过添加纳米材料及时将热量导出胶水而避免热量堆积,提升了铝箔复合玻纤布的剥离性能,通过网纹辊和逗号辊双涂布,实现材料的紧密贴合。

2、为实现本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耐高温阻燃压敏铝箔复合玻纤布,复合玻纤布包括有复合玻纤层,复合玻纤层的一面贴合设置有铝箔层,复合玻纤层与铝箔层之间涂布设置有耐高温阻燃胶水层,复合玻纤层的另一面涂布设置有压敏胶水层。

4、作为优选的,耐高温阻燃胶水层包括有以下重量百分数的组成成分:三聚氰氨改性环氧树脂15-30%、壳聚糖季铵盐改性丙烯酸酯10-20%、三聚氰氨改性纤维素10-15%、磷酸三丁酯20-30%、纳米铝箔短纤维5-10%、碳纳米管5-8%、三氧化二锑3-8%、纳米多孔玻璃微球5-8%、fetio3-mgtio33-7%、其他助剂2-7%;

5、作为优选的,压敏胶水层包括有以下重量百分数的组成成分:三聚氰氨改性丙烯酸酯20-30%、壳聚糖季铵盐改性丙烯酸酯15-25%、磷酸三丁酯20-30%、松香10-15%、大豆油3-8%、纳米铝箔短纤维5-10%、氧化石墨烯2-5%、三氧化二锑3-5%、纳米多孔玻璃微球5-8%、fetio3-mgtio33-6%、其他助剂2-7%。

6、作为优选的,耐高温阻燃胶水层和压敏胶水层中的其他助剂包括有以下重量百分数的组成成分:增塑剂10-30%、硫化剂5-10%、偶联剂10-20%、固化剂5-15%、ph调节剂5-10%、稀释剂20-40%、抗氧化剂5-10%。

7、作为优选的,复合玻纤层包括有以下重量百分数的组成成分:玻璃纤维40-50%、铝箔纤维30-40%和编织碳纤维10-30%,复合玻纤层中部设置为编织碳纤维,编织碳纤维的两侧由编织的铝箔纤维包裹,再将编织的玻璃纤维包裹在铝箔纤维的外表面。

8、一种如上所述的耐高温阻燃压敏铝箔复合玻纤布的生产方法,具体包括有以下步骤:

9、(1)、混胶:将耐高温阻燃胶水的组成原料中的三聚氰氨改性环氧树脂、壳聚糖季铵盐改性丙烯酸酯、三聚氰氨改性纤维素、磷酸三丁酯置于混胶罐中于80-150℃下进行搅拌至完全溶解且混合均匀,降温至50-100℃后再加入其他助剂继续混合搅拌至均匀,最后加入纳米铝箔短纤维、碳纳米管、三氧化二锑、纳米多孔玻璃微球、fetio3-mgtio3,继续搅拌混合10-30min后超声分散5-10min,再搅拌10-30min即可;

10、将压敏胶水的组成原料中的三聚氰氨改性丙烯酸酯、壳聚糖季铵盐改性丙烯酸酯、磷酸三丁酯置于混胶罐中于80-150℃下进行搅拌至完全溶解且混合均匀,加入松香、大豆油继续搅拌至混合均匀,降温至50-100℃后再加入其他助剂继续混合搅拌至均匀,最后加入纳米铝箔短纤维、氧化石墨烯、三氧化二锑、纳米多孔玻璃微球、fetio3-mgtio3,继续搅拌混合10-30min后超声分散5-10min,再搅拌10-30min即可;

11、(2)、一次涂布:将复合玻纤层中编织碳纤维、编织的铝箔纤维和编织的玻璃纤维堆叠整齐后进行压实成片,再使用网纹辊涂布方式在复合玻纤层涂布耐高温阻燃胶水,并同时通过压辊进行滚轧复合,复合压力为0.2-0.4pa,复合速度为40-60m/min;后进行三段式烘干,第一段烘干温度为20-30℃,时间为12-24h,第二段烘干温度为40-60℃,时间为6-12h,第三段烘干温度为70-80℃,时间为3-6h;

12、(3)、贴合:将铝箔修剪至与复合玻纤层尺寸相同后,趁热将等温预热后的铝箔贴合在涂布耐高温阻燃胶水的复合玻纤层外表面,并通过压辊进行滚轧复合,复合压力为0.3-0.8pa,复合速度为40-60m/min;

13、(4)、熟化:将贴合好铝箔的复合玻纤层置于烘箱中进行熟化48-72h,熟化温度为40-90℃,熟化时每进行24h需要将贴合好铝箔的复合玻纤层通过压辊进行滚轧等温复合,复合压力为0.3-0.8pa,复合速度为40-60m/min;

14、(5)、二次涂布:在未贴合铝箔的复合玻纤层使用逗号刮刀涂布方式二次涂布压敏胶水,并同时通过压辊进行滚轧复合,复合压力为0.2-0.4pa,复合速度为40-60m/min;后进行三段式烘干,第一段烘干温度为20-30℃,时间为12-24h,第二段烘干温度为40-60℃,时间为6-12h,第三段烘干温度为70-80℃,时间为3-6h;

15、(6)、二次熟化:将涂布压敏胶水的复合玻纤层置于烘箱中进行熟化48-72h,熟化温度为40-90℃,熟化时每进行24h需要将贴合好铝箔的复合玻纤层通过压辊进行滚轧等温复合,复合压力为0.3-0.8pa,复合速度为40-60m/min,二次熟化后得到耐高温阻燃压敏铝箔复合玻纤布。

16、其中,步骤2中网纹辊涂布方式所使用的网纹涂布辊的凹眼深度为1-2mm。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铝箔复合玻纤布通过在复合玻纤布的两侧涂布耐高温阻燃胶水,显著提高了常规铝箔复合玻纤布的耐热性能和阻燃性能,可承受180-200℃的高温而不出现内部结构层次破坏,改善了复合玻纤布整体性能,通过对常规胶水进行耐热阻燃改性而赋予胶水优良性能,并通过添加纳米材料及时将热量导出胶水而避免热量堆积,提升了铝箔复合玻纤布的剥离性能,通过网纹辊和逗号辊双涂布,实现材料的紧密贴合,进而具有优良的技术性和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耐高温阻燃压敏铝箔复合玻纤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玻纤布包括有复合玻纤层,复合玻纤层的一面贴合设置有铝箔层,复合玻纤层与铝箔层之间涂布设置有耐高温阻燃胶水层,所述复合玻纤层的另一面涂布设置有压敏胶水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阻燃压敏铝箔复合玻纤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阻燃胶水层和压敏胶水层中的其他助剂包括有以下重量百分数的组成成分:增塑剂10-30%、硫化剂5-10%、偶联剂10-20%、固化剂5-15%、ph调节剂5-10%、稀释剂20-40%、抗氧化剂5-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阻燃压敏铝箔复合玻纤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玻纤层包括有以下重量百分数的组成成分:玻璃纤维40-50%、铝箔纤维30-40%和编织碳纤维10-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高温阻燃压敏铝箔复合玻纤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玻纤层中部设置为编织碳纤维,编织碳纤维的两侧由编织的铝箔纤维包裹,再将编织的玻璃纤维包裹在铝箔纤维的外表面。

5.一种耐高温阻燃压敏铝箔复合玻纤布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方法具体包括有以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耐高温阻燃压敏铝箔复合玻纤布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方法步骤2中网纹辊涂布方式所使用的网纹涂布辊的凹眼深度为1-2mm。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高温阻燃压敏铝箔复合玻纤布及其生产方法。复合玻纤布包括有复合玻纤层,复合玻纤层的一面贴合设置有铝箔层,复合玻纤层与铝箔层之间涂布设置有耐高温阻燃胶水层,复合玻纤层的另一面涂布设置有压敏胶水层。本发明通过在复合玻纤布的两侧涂布耐高温阻燃胶水,显著提高了常规铝箔复合玻纤布的耐热性能和阻燃性能,可承受180‑200℃的高温而不出现内部结构层次破坏,改善了复合玻纤布整体性能,通过对常规胶水进行耐热阻燃改性而赋予胶水优良性能,并通过添加纳米材料及时将热量导出胶水而避免热量堆积,提升了铝箔复合玻纤布的剥离性能,通过网纹辊和逗号辊双涂布,实现材料的紧密贴合,进而具有优良的技术性和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定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岩合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