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CCUS-EOR方法以及驱油剂

文档序号:34996700发布日期:2023-08-03 23:28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化CCUS-EOR方法以及驱油剂

本申请涉及驱油,特别是涉及一种一体化ccus-eor方法以及驱油剂。


背景技术:

1、二氧化碳捕集、驱油与埋存(ccus-eor)具有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和埋碳减排双重效益,是当前实现碳中和现实可行的技术手段。ccus-eor将捕集的二氧化碳注入地质构造完整、封闭性好、基础资料详实的已开发油藏,通过驱替提高原油采收率并实现二氧化碳埋存,是当前应用规模最大的ccus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2、但是,由于二氧化碳和原油的密度、粘度差异,导致二氧化碳驱油过程极易发生气窜,从而减小波及体积,影响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效果。并且,二氧化碳以游离态注入储层后,相当一部分二氧化碳长期以游离态存在,易发生泄漏,埋存稳定性差。

3、由此可见,如何同时实现原油采收率和碳埋存效率的提升,进一步提高二氧化碳捕集、驱油与埋存的减排效益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体化ccus-eor方法以及驱油剂,用于同时实现原油采收率和碳埋存效率的提升,进一步提高二氧化碳捕集、驱油与埋存的减排效益。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一体化ccus-eor方法,包括:

3、将纳米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固体颗粒与油田注入水按预设比例混合成为mofs纳米流体;

4、将二氧化碳和mofs纳米流体接触以形成co2-mofs纳米流体;

5、将co2-mofs纳米流体注入油藏以实现驱油。

6、优选的,所述纳米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固体颗粒为质量分数为0.06%的zif-8颗粒。

7、优选的,所述zif-8颗粒的制作过程包括:将一份六水合硝酸锌溶于7份去离子水中,另再将30份2-甲基咪唑溶于60份去离子水中,将两者在60℃下混合搅拌30分钟,然后将悬浊液在10000rpm条件下离心20分钟得到产物,用去离子水冲洗三次,放入60℃烘箱中烘干,制得zif-8颗粒。

8、优选的,所述将纳米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固体颗粒与油田注入水按预设比例混合成为mofs纳米流体包括:将zif-8颗粒以0.06%的质量分数加入油田注入水中,使用磁力搅拌器搅拌6小时后移入密封玻璃瓶内,使用超声波分散3小时得到稳定的zif-8纳米流体。

9、优选的,co2-mofs纳米流体的制作过程包括:使用喷淋塔进行碳捕集,将mofs纳米流体从喷淋塔顶部喷出,二氧化碳从喷淋塔底部进入,二氧化碳与喷出的mofs纳米流体接触以成为co2-mofs纳米流体。

10、优选的,还包括:检测喷淋塔进气端和出气端的二氧化碳流量变化,当流量一致且稳定时认为形成co2-mofs纳米流体。

11、优选的,所述二氧化碳为工业尾气中的二氧化碳。

12、优选的,所述油田注入水为油藏的地层水。

13、优选的,所述将co2-mofs纳米流体注入油藏以实现驱油包括:

14、使用地层水注入油藏驱替至无油产出,再注入co2-mofs纳米流体继续驱替。

1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还供一种驱油剂,包括:纳米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固体颗粒与油田注入水按预设比例混合成为mofs纳米流体后,再与二氧化碳接触而形成的co2-mofs纳米流体。

16、本申请所提供的一体化ccus-eor方法,通过将纳米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固体颗粒与油田注入水按预设比例混合成为mofs纳米流体;将二氧化碳和mofs纳米流体接触以形成co2-mofs纳米流体;将co2-mofs纳米流体注入油藏以实现驱油。相对于当前技术中,单纯使用二氧化碳进行驱油影响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效果,并且二氧化碳的埋存稳定性差,采用本技术方案,利用纳米材料凭借其尺寸小,比表面积大,具有表面活性等优势,结合mofs材料吸附co2的特点,将纳米mofs材料与油田注入水混合形成稳定的纳米流体,co2吸附于mofs纳米流体形成co2-mofs纳米流体。通过co2-mofs纳米流体增大波及体积,消除气窜,实现co2与mofs材料提高采收率机理的高效协同,显著提高原油采收率。并且,co2吸附于mofs材料,以吸附态注入储层,埋存稳定性较游离态co2更好。采用本技术方案,同时实现原油采收率和碳埋存效率的提升,进一步提高二氧化碳捕集、驱油与埋存的减排效益。

17、此外,本申请所提供的驱油剂,包括纳米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固体颗粒与油田注入水按预设比例混合成为mofs纳米流体后,再与二氧化碳接触而形成的co2-mofs纳米流体。采用本技术方案,利用纳米材料凭借其尺寸小,比表面积大,具有表面活性等优势,结合mofs材料吸附co2的特点,将纳米mofs材料与油田注入水混合形成稳定的纳米流体,co2吸附于mofs纳米流体形成co2-mofs纳米流体。通过co2-mofs纳米流体增大波及体积,消除气窜,实现co2与mofs材料提高采收率机理的高效协同,显著提高原油采收率。并且,co2吸附于mofs材料,以吸附态注入储层,埋存稳定性较游离态co2更好。采用本技术方案,同时实现原油采收率和碳埋存效率的提升,进一步提高二氧化碳捕集、驱油与埋存的减排效益。



技术特征:

1.一种一体化ccus-eor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ccus-eor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固体颗粒为质量分数为0.06%的zif-8颗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ccus-eor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zif-8颗粒的制作过程包括:将一份六水合硝酸锌溶于7份去离子水中,另再将30份2-甲基咪唑溶于60份去离子水中,将两者在60℃下混合搅拌30分钟,然后将悬浊液在10000rpm条件下离心20分钟得到产物,用去离子水冲洗三次,放入60℃烘箱中烘干,制得zif-8颗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ccus-eor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纳米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固体颗粒与油田注入水按预设比例混合成为mofs纳米流体包括:将zif-8颗粒以0.06%的质量分数加入油田注入水中,使用磁力搅拌器搅拌6小时后移入密封玻璃瓶内,使用超声波分散3小时得到稳定的zif-8纳米流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ccus-eor方法,其特征在于,co2-mofs纳米流体的制作过程包括:使用喷淋塔进行碳捕集,将mofs纳米流体从喷淋塔顶部喷出,二氧化碳从喷淋塔底部进入,二氧化碳与喷出的mofs纳米流体接触以成为co2-mofs纳米流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化ccus-eor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喷淋塔进气端和出气端的二氧化碳流量变化,当流量一致且稳定时认为形成co2-mofs纳米流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化ccus-eor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为工业尾气中的二氧化碳。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化ccus-eor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田注入水为油藏的地层水。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体化ccus-eor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co2-mofs纳米流体注入油藏以实现驱油包括:

10.一种驱油剂,其特征在于,包括:纳米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固体颗粒与油田注入水按预设比例混合成为mofs纳米流体后,再与二氧化碳接触而形成的co2-mofs纳米流体。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驱油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一体化CCUS‑EOR方法以及驱油剂,相对于当前技术中,单纯使用二氧化碳进行驱油影响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效果,并且二氧化碳的埋存稳定性差,采用本技术方案,将纳米MOFs材料与油田注入水混合形成稳定的纳米流体,CO<subgt;2</subgt;吸附于MOFs纳米流体形成CO<subgt;2</subgt;‑MOFs纳米流体。通过CO<subgt;2</subgt;‑MOFs纳米流体增大波及体积,消除气窜,实现CO<subgt;2</subgt;与MOFs材料提高采收率机理的高效协同,显著提高原油采收率。并且,CO<subgt;2</subgt;吸附于MOFs材料,以吸附态注入储层,埋存稳定性较游离态CO<subgt;2</subgt;更好。采用本技术方案,同时实现原油采收率和碳埋存效率的提升,进一步提高二氧化碳捕集、驱油与埋存的减排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裴雪皓,刘月田,薛亮,赵晓航,何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