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镓锗酸锌长余辉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201380发布日期:2023-08-22 06:48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镓锗酸锌长余辉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镓锗酸锌长余辉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合成领域。


背景技术:

1、长余辉发光材料其长时间余辉、无背景自发荧光、高灵敏度、深组织穿透等优势,在发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一类历史悠久的光致发光材料。在这类材料中,镓锗酸锌长余辉材料由于在生物成像窗口范围(650-1800nm)内余辉时间长、发光强度大而备受关注。

2、目前的镓锗酸锌长余辉材料普遍发光强度不足的问题,且在应用于生物成像窗口范围时极易受到干扰。

3、镓锗酸锌长余辉材料的制备方法有多种,目前多数采用单一方法合成,主流制备方法为高温固相法、水合法、溶胶凝胶法,这些方法制备的材料要么颗粒大且易团聚,要么发光中心嵌入不足导致余辉强度不足,严重限制了镓锗酸锌长余辉材料在生物成像领域的进一步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分散度好、不易发生团聚,同时可在生物成像窗口范围进行发光的镓锗酸锌长余辉纳米材料。

2、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镓锗酸锌长余辉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将乙酸锌溶液、硝酸镓溶液、硝酸铬溶液、锗酸钠溶液以1mmol的体系按照化学式zn1.3ga1.4ge0.3o4:0.5%cr3+的比例加入烧杯中制备溶液,采用氨水调节ph值,制得溶液a;

4、s2:将s1中的溶液搅拌后在密闭条件下加热进行反应,水洗离心,得到产物a;

5、s3:将geo2溶于氨水中后,向其中加入zn(no3)2溶液和c6h10o8,进行溶解,调整ph后得到溶液b;

6、s4:将s3中得到的溶液b与s2中得到的反应产物a按比例混合,在加热条件下剧烈搅拌,直至溶剂完全蒸干得到凝胶;

7、s5:将s4中得到的凝胶放入烘箱中分阶段干燥后放入马弗炉中退火,冷却后研磨得到反应产物b;

8、s6:将s5中得到的反应产物b酸解后水洗离心处理得到最终产物c。

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ph值为8.0。

1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搅拌时间1h,加热温度为220℃,反应时间12h。

1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zn2+离子、ge4+离子、c6h10o8的摩尔比为2:1:6,ph浓度为5.0-6.0。

1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溶液b与反应产物a的混合比为1:1,加热搅拌温度为75℃。

1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中,烘箱干燥阶段为130℃烘箱中干燥3h,再放入200℃烘箱中加热7h,马弗炉退火温度为800℃,退火时间3h。

14、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6中,酸解中采用的酸为稀盐酸或稀硝酸。

15、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水热法联合溶胶凝胶-酸解法制备了镓锗酸锌长余辉纳米材料zn1.3ga1.4ge0.3o4:0.5%cr3+,利用了酸解过程只与溶胶凝胶法合成的外壳zn2geo4反应,而不破坏核心zn1.3ga1.4ge0.3o4:0.5%cr3+的特性,规避了溶胶凝胶法制备材料颗粒大、易团聚的问题,所制备的产物纯净度高,同时又显著提升了水热法制备材料较弱的余辉强度,使其在生物成像窗口范围(650-1800nm)内余辉时间长、发光强度大,相比现有制备方案,其发光强度增强了5-6倍。



技术特征:

1.一种镓锗酸锌长余辉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镓锗酸锌长余辉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ph为8.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镓锗酸锌长余辉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搅拌时间1h,加热温度为220℃,反应时间12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镓锗酸锌长余辉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zn2+离子、ge4+离子、c6h10o8的摩尔比为2:1:6,ph浓度为5.0-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镓锗酸锌长余辉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溶液b与反应产物a的混合比为1;1,加热搅拌温度为7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镓锗酸锌长余辉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烘箱干燥阶段为130℃烘箱中干燥3h,再放入200℃烘箱中加热7h,马弗炉退火温度为800℃,退火时间3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镓锗酸锌长余辉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酸解中采用的酸为稀盐酸或稀硝酸。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镓锗酸锌长余辉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采用水热法联合溶胶凝胶‑酸解法制备了镓锗酸锌长余辉纳米材料Zn<subgt;1.3</subgt;Ga<subgt;1.4</subgt;Ge<subgt;0.3</subgt;O<subgt;4</subgt;:0.5%Cr<supgt;3+</supgt;,规避了溶胶凝胶法制备材料颗粒大、易团聚的问题,所制备的产物纯净度高,同时又显著提升了水热法制备材料较弱的余辉强度,使其在生物成像窗口范围内呈现双发射峰,余辉时间长、发光强度大,相比现有材料其发光强度增强了5‑6倍。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史俊朋,郑含润,李奕昂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