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膜及其制备方法、显示模组与流程

文档序号:36246869发布日期:2023-12-02 13:14阅读:39来源:国知局
胶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胶膜及其制备方法、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1、智能可穿戴产品(如手表、手环)对防水性能的要求较高。终端客户一般选择气密性方法测试智能可穿戴产品的防水性能,也就是压缩空气的方式。气密性测试的等级有5atm(atmosphere,大气压)、5.5atm、6atm等,其中,等级越高,防水性能要求越严。以5atm为例,指防水级别压力为5个大气压,即50米防水,即产品放在50米深的常温静止水一定时间内不进水。

2、然而,现有显示模组的盖板与光学胶(optical clear adhesive,oca)粘接后,在盖板受到向下的作用力时,光学胶会与盖板剥离,从而在盖板与光学胶之间形成气泡,造成显示模组外观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胶膜及其制备方法、显示模组,旨在解决现有显示模组在盖板受到向下的作用力时,光学胶会与盖板剥离,从而在盖板与光学胶之间形成气泡,造成显示模组外观不良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胶膜,该胶膜包括第一胶部和至少一个第二胶部;第一胶部具有至少一个环形槽;每个第二胶部设置于一个所述环形槽内;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胶部沿所述第一胶部的中心区域朝向边缘的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胶部的硬度小于所述第一胶部的硬度。

3、其中,所述第二胶部沿所述第一胶部的中心区域的周向方向延伸,并与相邻的所述第一胶部接触。

4、其中,所述第一胶部和所述第二胶部的材质相同;

5、优选地,所述第一胶部和所述第二胶部的厚度相同。

6、其中,所述环形槽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二胶部的数量为多个;

7、优选地,多个所述环形槽与多个所述第二胶部一一对应设置。

8、其中,多个所述第二胶部中的至少部分所述第二胶部呈闭环状;或者,

9、多个所述第二胶部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胶部包括多个子胶部,多个所述子胶部沿所述第一胶部的中心区域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

10、其中,多个所述第二胶部的中心重合。

11、其中,所述第二胶部的中心与所述第一胶部的中心重合。

12、其中,所述第二胶部为同心圆环,或同心方环,或者同心多边形环。

1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模组。该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胶膜以及盖板;其中,所述胶膜设于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盖板之间,用于粘接所述盖板与所述显示面板;所述胶膜为上述所涉及的胶膜。

1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胶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承载元件;在所述承载元件上设置第一胶材,并进行第一次半固化,以形成第一胶部;在所述第一胶部上开设至少一个环形槽;在所述至少一个环形槽中的至少部分所述环形槽内填充所述第二胶材,并至少对所述第二胶材进行第二次半固化,以形成至少一个第二胶部;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胶部沿所述第一胶部的中心区域朝向边缘的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胶部的硬度小于所述第一胶部的硬度。

15、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胶膜包括第一胶部和至少一个第二胶部,第一胶部具有至少一个环形槽;每个第二胶部设置于一个环形槽内;至少一个第二胶部沿第一胶部的中心区域朝向边缘的方向间隔设置;且第二胶部的硬度小于第一胶部的硬度。如此,可以使该胶膜的硬度从其中心区域朝向其边缘的方向依次为硬、软、硬、软交替分布的结构,即类似弹簧结构;从而在盖板受力,比如在终端客户对包括该胶膜的显示模组进行气密性测试,导致盖板的中心区域下凹变形,并带着胶膜的中心也下凹变形时,较软的第二胶部可以吸收了一部分由胶膜的中心区域传递至其边缘的拉力,使得胶膜边缘所受到的拉力大幅度减小,从而有效降低了盖板受力时,胶膜与盖板剥离、胶膜与盖板之间产生气泡,造成显示模组外观不良问题的发生概率。



技术特征:

1.一种胶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膜,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膜,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膜,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胶膜,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膜,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膜,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膜,其特征在于,

9.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胶膜以及盖板;其中,所述胶膜设于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盖板之间,用于粘接所述盖板与所述显示面板;所述胶膜为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胶膜。

10.一种胶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胶膜及其制备方法、显示模组。该胶膜包括第一胶部和至少一个第二胶部;第一胶部具有至少一个环形槽;每个第二胶部设置于一个环形槽;其中,至少一个第二胶部沿第一胶部的中心区域朝向边缘的方向间隔设置;且第二胶部的硬度小于第一胶部的硬度。该胶膜在其中心区域受力下凹变形时,较软的第二胶部可以吸收了一部分由胶膜的中心区域传递至其边缘的拉力,使得胶膜边缘所受到的拉力大幅度减小,从而有效降低了胶膜与盖板粘接时,胶膜与盖板剥离、胶膜与盖板之间产生气泡,造成显示模组外观不良问题的发生概率。

技术研发人员:卢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