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瓜环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三聚氰胺的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642736发布日期:2024-01-06 23:27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瓜环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三聚氰胺的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物质检测,尤其涉及一种瓜环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三聚氰胺的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1、三聚氰胺是一种有机碱,其主要应用是合成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用于制造化学品、工业产品和医疗材料。由于三聚氰胺含氮量,将其添加到乳制品中,在基于传统标准凯氏定氮法或杜马法测量蛋白质含量时会产生不正确的高读数。摄入超过安全限量的三聚氰胺可引起婴儿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测定方法之一,相比气质联用法较简便、快速,适用于食品中含量较高的三聚氰胺的定量工作,但是仍存在耗时的问题。因此,开发简单、快速、灵敏的检测食品中三聚氰胺的分子探针是非常有用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瓜环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三聚氰胺的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瓜环荧光探针能够实现三聚氰胺的快速、灵敏检测。

2、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瓜环荧光探针,包括葫芦[8]脲和罗丹明,所述罗丹明包合在所述葫芦[8]脲的空腔中。

4、优选地,所述罗丹明包括罗丹明110、罗丹明b或罗丹明123。

5、优选地,所述葫芦[8]脲和罗丹明的摩尔比为1:0.5~3。

6、优选地,所述葫芦[8]脲和罗丹明的摩尔比为1:1~2。

7、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瓜环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将葫芦[8]脲、罗丹明和水混合进行包合反应后干燥,得到所述瓜环荧光探针。

9、优选地,所述包合反应在避光且保护气氛中进行,所述包合反应的时间为24~72h,温度为30~90℃。

10、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瓜环荧光探针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瓜环荧光探针在检测三聚氰胺中的应用。

11、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三聚氰胺的定性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2、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瓜环荧光探针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瓜环荧光探针与水混合,得到探针水溶液;

13、将所述探针水溶液与待测溶液混合,若发生荧光淬灭,则所述待测溶液中含有三聚氰胺,若无荧光淬灭,则所述待测溶液中不含有三聚氰胺。

14、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三聚氰胺的定量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5、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瓜环荧光探针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瓜环荧光探针与水混合,得到探针水溶液;

16、将所述探针水溶液与待测三聚氰胺溶液混合后,进行荧光发射光谱测定,得到探针荧光强度;

17、根据预定的标准方程,计算所述待测三聚氰胺溶液中三聚氰胺的含量。

18、优选地,所述荧光发射光谱测定的激发波长为440nm。

19、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瓜环荧光探针,包括葫芦[8]脲(cb[8])和罗丹明,所述罗丹明包合在所述葫芦[8]脲的空腔中。

20、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1、本发明通过主客体非共价相互作用使罗丹明包含在cb[8]的空腔中,旨在检测三聚氰胺,三聚氰胺通过将罗丹明竞争出瓜环空腔,通过此过程荧光强度的变化检测三聚氰胺,该探针具有高灵敏度,操作简单,具有快速检测的特点。

22、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三聚氰胺的定量检测方法,可实时监测三聚氰胺的浓度。



技术特征:

1.一种瓜环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包括葫芦[8]脲和罗丹明,所述罗丹明包合在所述葫芦[8]脲的空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瓜环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罗丹明包括罗丹明110、罗丹明b或罗丹明12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瓜环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葫芦[8]脲和罗丹明的摩尔比为1:0.5~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瓜环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葫芦[8]脲和罗丹明的摩尔比为1:1~2。

5.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瓜环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合反应在避光且保护气氛中进行,所述包合反应的时间为24~72h,温度为30~90℃。

7.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瓜环荧光探针或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瓜环荧光探针在检测三聚氰胺中的应用。

8.一种三聚氰胺的定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9.一种三聚氰胺的定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定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发射光谱测定的激发波长为440nm。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瓜环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三聚氰胺的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属于物质检测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瓜环荧光探针,包括葫芦[8]脲(CB[8])和罗丹明,所述罗丹明包合在所述葫芦[8]脲的空腔中。本发明通过主客体非共价相互作用使罗丹明包含在CB[8]的空腔中,旨在检测三聚氰胺,该探针具有高灵敏度,操作简单,具有快速检测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康,谢丰鸣,刘永峰,巴文远,张倩倩,任蒙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