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制冷工质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06242发布日期:2023-12-28 16:07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制冷工质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制冷工质,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制冷工质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1、制冷工质是制冷循环的工作介质,利用制冷剂的相变来传递热量,既制冷剂在蒸发器中汽化时吸热,在冷凝器中凝结时放热,最常用的是氨、氟里昂类、水和少数碳氢化合物等。

2、cn108148555b公开了一种制冷吸收剂,由以下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组成:30-60%氨(nh3)、0-20%水(h2o)、0-40%硝酸锂(lino3)、5-30%钼酸锂(li2cro4)、5-25%碘化钠(nai)、10-55%氢氧化钾(koh)、3-10%二甲基甲酰胺(c3h7no);该制冷吸收剂采用多工质多元混合的方式组合,各组分的比例由具体应用场景决定,按照不同的热源条件、环境温度和制冷温度需求,以及其他具体应用领域特定要求,可在限定的范围内选择最优的浓度配比。但上述吸收剂在使用时存在严重的管道腐蚀问题,若在工质液中单独使用硫脲、钼酸锌、三氯化锑这几种化合物作为缓蚀剂,不仅对不同工况下设备缓蚀效果不够理想,而且会对制冷吸收效果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具体为:制冷吸收剂的再生能耗高、易降解变质、易发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复合制冷工质。

2、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复合制冷工质,按质量百分比,包括如下组分:tc工质、钼酸钠0.6-1.8%、钼酸锌0.06-0.18%、三聚磷酸钠0.1-0.5%、n-甲基硫脲0.1-0.3%、1,3二邻甲苯基硫脲0.05-0.15%、三氯化锑0.5-1.5%。

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tc工质,按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30-60%氨、0-20%水、0-40%硝酸锂、10-25%钼酸锂、5-25%碘化钠、10-55%氢氧化钾、3-10%二甲基甲酰胺。

5、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复合制冷工质在吸收式制冷系统中的应用。

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制冷工质来作为吸收式制冷系统中的换热工质,工质液的特性,硫脲分子中含孤对电子的硫原子和氮原子,硫脲分子具有氨基基团,可促进工质液对氨的吸收能力,显著提高吸收效率,缩小设备体积。三聚磷酸钠的加入可以保持工质液的ph稳定,与硫脲共同作用增加工质的溶解性。本发明采用钼酸化合物替换了铬酸化合物,三氯化锑和六价钼反应还原成低价钼,硫脲会与锑离子形成酸碱配合物,提高锑离子稳定性,且钼酸化合物相比较铬酸化合物毒性甚微。硫脲可以与多种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同时硫脲还易牢固地吸附在金属表面,使金属表面电子结构发生改变,使得在不改变制冷工质的原本性能的情况下,具有抗腐蚀的效果。相比于传统制冷工质,该新型制冷工质具有腐蚀性低、再生能耗低、不易发泡且具有比热容低、热导率高等热力学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复合制冷工质,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包括如下组分:tc工质、钼酸钠0.6-1.8%、钼酸锌0.06-0.18%、三聚磷酸钠0.1-0.5%、n-甲基硫脲0.1-0.3%、1,3二邻甲苯基硫脲0.05-0.15%、三氯化锑0.5-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制冷工质,其特征在于,所述tc工质,按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30-60%氨、0-20%水、0-40%硝酸锂、10-25%钼酸锂、5-25%碘化钠、10-55%氢氧化钾、3-10%二甲基甲酰胺。

3.一种如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复合制冷工质在吸收式制冷系统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制冷工质及其应用,属于制冷工质技术领域,包括如下组分:TC工质、钼酸钠0.6‑1.8%、钼酸锌0.06‑0.18%、三聚磷酸钠0.1‑0.5%、N‑甲基硫脲0.1‑0.3%、1,3二邻甲苯基硫脲0.05‑0.15%、三氯化锑0.5‑1.5%。该新型复合制冷工质具有腐蚀性低、再生能耗低、不易发泡且具有比热容低、热导率高等热力学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祝令辉,郭盼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普泛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