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脱附油配置油基钻井液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860319发布日期:2024-05-07 19:35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脱附油配置油基钻井液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油钻井液配置,具体是一种热脱附油配置油基钻井液的方法。


背景技术:

1、油基钻井液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油基岩屑,属于含油固废,是国家《危险废弃物名录》中标定的hw08类危险废弃物,通常采取热脱附的方式将固体岩屑与油基进行分离,分离后的热脱附油由于高温裂解、成分复杂,综合利用方式少,处理难度大,处理不当会造成地表植被的严重破坏,污染土壤和水源,危及人类的生存。

2、由于热脱附油含有多种有机成分、构成复杂,在重复利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流变性差、沉降稳定性不足等问题,如何不进行特殊处理、低成本的对热脱附油进行重复利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述问题。专利号2018106642838公开了一种油基泥浆及含油岩屑资源化利用系统及方法,其主要介绍了如何对的油基泥浆及含油岩屑资源化利用方法,但对于且热脱附出的热脱附油,仅简单说明了送页岩气钻井平台循环使用配置油基钻井液,但如何配置才能实现高添加量的同时,还要解决流变性差、沉降稳定性不足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方法简单、热脱附油添加量高、生产成本低、周期短的热脱附油配置油基钻井液的方法,制备的油基钻井液流型及热稳定性好、性能稳定。

2、本发明热脱附油配置油基钻井液的方法,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

3、油40~70份、热脱附油30~50、主乳化剂2~4份、辅乳化剂0.5~2份、流型调节剂1~5份、润湿反转剂0.5~2份、碱度调节剂0.5~2份、有机土2~4份、降滤失剂1~3份、加重材料0~150份,盐水溶液0~35份;

4、进一步优选为:

5、油40~70份、热脱附油30~50、主乳化剂2.2~3.8份、辅乳化剂0.8~1.8份、流型调节剂1.5~5份、润湿反转剂0.8~1.8份、碱度调节剂0.6~1.8份、有机土2~4份、降滤失剂1.2~2.8份、加重材料0~150份,盐水溶液10~30份;

6、将所述原料采用下述方法混合配制:

7、(1)将主乳化剂、辅乳化剂与油混合分散得到第一混合液;

8、(2)向混合液中加入盐水溶液,分散后再加入有机土、碱度调节剂、润湿反转剂进行分散,再加入降滤失剂进行分散得到第二混合液;

9、(3)向第二混合液中加入热脱附油,再加入流型调节剂分散均匀,并检测流变性能,直至六速旋转粘度计检测,6转读数≥7,静切力:初切≥3,终切≥5后,最后加入加重材料进行分散,得到油基钻井液。

10、所述流型调节剂为二聚烯脂肪酸与二甘醇胺反应后冷却制得。

11、所述二聚烯脂肪酸与二甘醇胺的混合比为1:0.8-1。

12、所述反应温度为150~180℃,反应时间为1-2小时,反应后冷却至30-50℃。

13、所述步骤中的分散条件为:在5000~12000r/min高速循环下分散20~50min。

14、所述主乳化剂可以为长链烷基酸盐ome、咪唑啉型乳化剂、复合型乳化剂g326中的至少一种;副乳化剂可以为烷基醇聚醚ome-2、sp-80、脂肪醇醚羧酸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降滤失剂可以为羧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改性淀粉、氧化沥青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润湿反转剂可以为硬脂酸、环烷酸、妥儿油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碱度调节剂为生石灰。

15、所述加重材料为微粉重晶石、超细碳酸钙、锰矿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16、所述盐水溶液为浓度为12-28wt%cacl2水溶液。

17、所述油为柴油或白油。

18、所述步骤3)中,当所述六速旋转粘度计检测不满足所述条件时,则补充加入流型调节剂直至满足条件,但流型调节剂的添加量上限不超过5份。

19、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发明人克服了对原料改进的常规思维,针对加入热脱附油后存在的问题,创造性的从改变配制方法出发,不再是原料的简单混合,而是1)控制热脱附油的加入时机,即各原料分散均匀得第二混合液之后、流型调节剂和加重材料加入之前,加入热脱附油,这是考虑在柴油中依次加入主乳化剂和辅乳化剂、盐水溶液、有机土、碱度调节剂、润湿反转剂后混合形成的第二混合液,已形成具有较稳定的体系,此时加入热脱附油就可以防止热脱附油引入杂质对体系稳定性、技术指标影响的问题。热脱附油的加入量也能够得到大幅提高。2)在加入热脱附油后再加入流型调节剂,一方面流型调节剂成本昂贵,一味增加用量会导致成本增加,而过量加入(大于5份)又会产生油基钻井液流动性变差的问题,另一方面热脱附油成分复杂,对流变性能影响大,存在不可控性,为了控制成本同时,在加入流型调节剂后,用六速旋转粘度计检测满足下述要求,即:6转读数≥7,静切力:初切≥3pa,终切≥5pa,若满足该条件则继续加入加重材料,若不满足上述条件,则补充流型调节剂直至满足上述条件,但仍需要控制加入总量不超过5份。在满足上述检测指标后再加入加重材料,最终得到流型及热稳定性好、各项指标性能优异的油基钻井液。

20、优选的,流型调节剂为二聚烯脂肪酸与二甘醇胺反应后冷却制得,这里采用二聚烯脂肪酸是考虑二聚烯脂肪酸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并且可以作为润滑剂,未完全反应的二聚烯脂肪酸可有效提高油基钻井液润滑效果,二甘醇胺具有耐寒、耐热的特点,是良好的表面活性剂,是制备聚合物的原料,来源广泛。两者反应后制备得到的流型调节剂为含有长链和苯环的聚合物,具有高效、稳定的特点,能与热脱附油充分混合,在高温条件下受脱附油中复杂物质影响较小,因此能够更好的改善流变性能,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21、本发明方法简单、热脱附油添加量高、实现热脱附油的重复利用,生产成本低、周期短,制备得到的油基钻井液流型及热稳定性好、各项指标性能优异。



技术特征:

1.一种热脱附油配置油基钻井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脱附油配置油基钻井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原料采用下述方法混合配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脱附油配置油基钻井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型调节剂为二聚烯脂肪酸与二甘醇胺反应后冷却制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脱附油配置油基钻井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聚烯脂肪酸与二甘醇胺的混合比为1:0.8-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脱附油配置油基钻井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温度为150~180℃,反应时间为1-2小时,反应后冷却至30-5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脱附油配置油基钻井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中的分散条件为:在5000~12000r/min高速循环下分散20~50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脱附油配置油基钻井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乳化剂为长链烷基酸盐ome、咪唑啉型乳化剂、复合型乳化剂g326中的至少一种;副乳化剂为烷基醇聚醚ome-2、sp-80、脂肪醇醚羧酸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降滤失剂为羧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改性淀粉、氧化沥青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润湿反转剂为硬脂酸、环烷酸、妥儿油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碱度调节剂为生石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脱附油配置油基钻井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重材料为微粉重晶石、超细碳酸钙、锰矿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脱附油配置油基钻井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盐水溶液为浓度为12-28wt%cacl2水溶液。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脱附油配置油基钻井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当所述六速旋转粘度计检测不满足所述条件时,则补充加入流型调节剂直至满足条件,但流型调节剂的添加量上限不超过5份。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脱附油配置油基钻井液的方法,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油40~70份、热脱附油30~50、主乳化剂2~4份、辅乳化剂0.5~2份、流型调节剂1~5份、润湿反转剂0.5~2份、碱度调节剂0.5~2份、有机土2~4份、降滤失剂1~3份、加重材料0~150份,盐水溶液10~35份。本发明方法简单、热脱附油添加量高、生产成本低、周期短的热脱附油配置油基钻井液的方法,制备的油基钻井液流型及热稳定性好、性能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胡永锋,钟成兵,付均,袁俊文,刘杰,陆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