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吸附醛、酮类功能的树脂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515665发布日期:2024-04-01 14:26阅读: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吸附醛、酮类功能的树脂及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树脂胶黏剂领域。


背景技术:

1、光固化胶黏剂由于固化速度快、能耗低等优点,已经在各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其仍然有一些缺陷,比如有的光固化胶在固化及后续服役过程中会释放一些小分子醛类和酮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这些小分子voc主要是光引发剂的裂解产物,对环境和人体会产生有害影响。专利cn115286744a提供了一种利用芳香醛和酸酐在催化剂作用下,利用光固化过程中释放的热量,反应生成羧酸,羧酸又可以和大分子上的环氧基反应,从而将芳香醛接枝到了大分子链上,从而达到吸附芳香醛的目的,但是只能吸附芳香醛类小分子,并不能吸附脂肪醛和酮类。对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吸附芳香醛、脂肪醛和酮类小分子voc型树脂以解决这个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光固化胶在光引发剂裂解过程中存在醛、酮类小分子voc释放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吸附醛、酮类小分子的树脂及制备方法,以达到降低醛、酮类voc释放的目的。

2、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具有吸附醛、酮类功能的树脂,其质量份数组成为:100份的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0.5-15份的光致产酸剂。其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将除水的多元醇与二异氰酸酯,在干燥氮气保护下,70-90℃反应至-nco基团至设计值;然后加入单羟基(甲基)丙烯酸酯,继续反应至-nco基团至设计值;降至室温后加入羰基试剂,继续反应至-nco基团消失,得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避光环境下加入光致产酸剂,搅拌混合均匀,即得可吸附醛、酮的树脂。

4、进一步地,所述二异氰酸酯包括但不限于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或间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xdi)等。

5、进一步地,所述多元醇包括但不限于聚醚、聚酯或聚烯烃等多元醇,优选二元醇。

6、进一步地,所述单羟基(甲基)丙烯酸酯是指分子链一端为羟基另一端为丙烯酰氧基的结构,包括但不限于(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或(甲基)丙烯酸羟丁酯等。

7、进一步地,所述羰基试剂为氨的衍生物,包括但不限于肼、苯肼、羟胺、氨基脲或其他含伯胺的物质等,优选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伯胺的羰基试剂。

8、进一步地,所述光致产酸剂是指可在特定波长光线激发作用下能产生酸的物质,包括basf的irgacure 250,日本 fujifilm的wpi-113、wpi-116和wpi-124,强力新材的tr-pag-30401、tr-pag-21608和tr-pag-23401等,优选无溶剂型光致产酸剂。

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针对来源于光引发剂裂解后生成的醛或酮类小分子,制备了可吸附醛、酮类的树脂,利用醛或酮和羰基试剂在酸性条件下反应,从而将醛、酮化学接枝到了大分子链上,而并非简单的物理吸附,从而大幅降低了醛和酮类小分子voc的释放,并且对脂肪醛、芳香醛和酮类均能有效吸附。酸性条件由光致产酸剂提供,光致产酸剂只有在特定波长的光辐照条件下才能产酸,避光环境下非常稳定,能够极大的提高树脂的存储稳定性。

10、实施方式

11、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12、实施例1

13、称取分子量为500的除水聚碳酸酯二醇500g,223g二异氰酸酯 ipdi,依次加入到三口烧瓶中,干燥氮气保护下85℃反应至-nco基团含量至设计值;加入116g(甲基)丙烯酸羟乙酯85℃反应至-nco基团含量至设计值,降至室温后加入75g氨基脲继续反应至-nco基团消失,避光条件下加入30g光致产酸剂irgacure 250搅拌至混合均匀即得。

14、实施例2

15、称取分子量为500的除水聚碳酸酯二醇500g,223g二异氰酸酯 ipdi,依次加入到三口烧瓶中,干燥氮气保护下85℃反应至-nco基团含量至设计值;加入116g(甲基)丙烯酸羟乙酯85℃反应至-nco基团含量至设计值,降至室温后加入171g异佛尔酮二胺继续反应至-nco基团消失,避光条件下加入30g光致产酸剂wpi-113搅拌至混合均匀即得。

16、比较例1

17、称取分子量为500的除水聚碳酸酯二醇500g,223g二异氰酸酯 ipdi,依次加入到三口烧瓶中,干燥氮气保护下85℃反应至-nco基团含量至设计值;加入232g(甲基)丙烯酸羟乙酯85℃反应至-nco基团消失,降至室温后,避光条件下加入30g光致产酸剂irgacure250搅拌至混合均匀得产物。

18、比较例2

19、称取分子量为500的除水聚碳酸酯二醇500g,223g二异氰酸酯 ipdi,依次加入到三口烧瓶中,干燥氮气保护下85℃反应至-nco基团含量至设计值;加入116g(甲基)丙烯酸羟乙酯85℃反应至-nco基团含量至设计值,降至室温后加入75g氨基脲继续反应至-nco基团消失,加入30g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搅拌至混合均匀得产物。

20、比较例3

21、称取分子量为500的除水聚碳酸酯二醇500g,223g二异氰酸酯 ipdi,依次加入到三口烧瓶中,干燥氮气保护下85℃反应至-nco基团含量至设计值;加入232g(甲基)丙烯酸羟乙酯85℃反应至-nco基团消失,加入30g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搅拌至混合均匀得产物。

22、通过下面的试验测试本发明树脂的性能。

23、1.树脂存储稳定性:将同样重量的实施例与对比例样品置于避光条件下的60℃鼓风烘箱中10天,观察有无析出和凝胶现象。

24、2.吸附醛、酮性能测试:已知裂解型光引发剂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184)的光解产物会衍生出苯甲醛和环己酮。向实施例与对比例样品中分别加入总重的5%的丙烯酰吗啉稀释剂和4%的光引发剂184,称取同样质量的胶液置于透明玻璃瓶中,该透明玻璃瓶顶部密封连接气相色谱-质谱连用仪(gc-ms)的气体捕集探头,使用一定光强的紫外线照射同样时间将玻璃瓶中的胶液固化,利用gc-ms测试其挥发的物质中醛、酮类含量;测试完成后,取出部分玻璃瓶中已经固化的胶块,置于溶剂中提取固化胶块中的游离小分子物质,将提取液使用gc-ms分析醛、酮类含量。

25、表1 实施例与对比例的对比测试结果

26、 试样 树脂存储稳定性 加入引发剂184后固化过程挥发物中醛、酮含量 加入引发剂184后固化胶块提取液中醛、酮含量 实施例1 无析出、无凝胶 醛:0ppm酮:0ppm 醛:0ppm酮:0ppm 实施例2 无析出、无凝胶 醛:0ppm酮:0ppm 醛:0ppm酮:0ppm 比较例1 无析出、无凝胶 苯甲醛:2800ppm环己酮:2570ppm 苯甲醛:630ppm环己酮:400ppm 比较例2 无析出、无凝胶 苯甲醛:3500ppm环己酮:3050ppm 苯甲醛:700ppm环己酮:580ppm 比较例3 无析出、无凝胶 苯甲醛:2350ppm环己酮:2160ppm 苯甲醛:450ppm环己酮:240ppm

27、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的一种具有吸附醛酮类功能的树脂与常规的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相比,在配方中能够非常有效的吸附固化过程中产生的醛、酮类小分子,且存储稳定性优良。

28、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比如将本发明的光致产酸剂替换成热致产酸剂即可应用于热固化树脂配方中吸附醛、酮,其他固化方式类推,但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