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吸附的双面粘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11226发布日期:2023-07-27 21:22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于吸附的双面粘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显示模组粘贴,特别是涉及了一种易于吸附的双面粘结构。


背景技术:

1、目前小尺寸的触摸屏应用越来越多,配件尺寸也越来越小,其中,双面粘作为一种连接介质,是小尺寸触摸屏的常用料,一般双面粘的本体和其保护膜是等大结构,如果双面粘的尺寸太小,那么人工拿取或机械化自动贴膜时的吸附就会比较困难,常规设计,如图1,保护只比双面粘大一个撕手的外形,其他地方等大设计,由于小尺寸双面粘的总体长宽很小,一般小于2mm,撕手的大小也就只有2mm左右,这样人工手指撕保护膜时就比较难拿取到撕手,特别是拼版来料上自动贴膜机做时,机器是先要将双面粘吸附起来才能贴,当双面粘面积太小时,自动机械手根本吸附不起来鉴于目前小尺寸的触摸屏组竞争越来越大,成本压力越来越大,在工位上的问题往往会在生产线上造成生产效率变低,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有:1、人工化或机械化自动贴膜的吸附面积不够;2在缺少光线的夜晚环境作业,人工化贴膜没有特别识别标签,容易贴错。

2、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16526607u)公开了一种双面粘结构及液晶显示模组,双面粘结构包括:双面粘,呈长条形;轻离型膜,贴设在所述双面粘的一面;重离型膜,贴设在所述双面粘的另一面,且所述重离型膜的长边凸出于所述双面粘。本实用新型中,贴附双面粘时,可以由重离型膜定位双面粘,减少甚至基本避免双面粘出现贴附歪斜甚至褶皱等贴附不整齐的现象;减少双面粘的贴附时间,提高双面粘的贴附效率。

3、然而,本实用新型人具体实施此装置时,发现存在以下缺陷:1、只有人手作业,没有考虑机械手吸附,也没有足够的吸附面积;2、在缺少光线的夜晚环境作业,人工化贴膜没有特别识别标签,容易贴错。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易于吸附的双面粘结构,由下到上依次顺序设置的离型纸、双面粘层和保护膜,保护膜设置有撕手柄,保护膜的表面积大于双面粘层的表面积,双面粘层设置在保护膜远离撕手柄的一端。将保护膜面积单独加大,一般保护膜面积是双面粘层面积的两倍以上,这样机械或人手就可以很轻易的吸附或抓取保护膜及撕手柄,同时,拼版来料时,自动机械手吸附保护膜时也有足够吸附面积,而且,考虑到机械手吸附的对位问题,在离型纸上设置有对位孔,方便机械手在吸附过程进行对位,此外,在保护膜上设计有紫外荧光油墨的油墨对位标,即使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也能进行双面粘的粘贴对位。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3、一种易于吸附的双面粘结构。

4、所述易于吸附的双面粘结构具体包括:

5、由下到上依次顺序设置的离型纸、双面粘层和保护膜,所述保护膜设置有撕手柄,所述保护膜的表面积大于所述双面粘层的表面积,所述双面粘层设置在所述保护膜远离所述撕手柄的一端。

6、通过上述结构设计,由下到上依次顺序设置的离型纸、双面粘层和保护膜,保护膜设置有撕手柄,保护膜的表面积大于双面粘层的表面积,双面粘层设置在保护膜远离撕手柄的一端,将保护膜面积单独加大,一般保护膜面积是双面粘层面积的两倍以上,这样人手就可以很轻易的抓取保护膜及撕手柄,同时,拼版来料时,自动机械手吸附保护膜时也有足够吸附面积。

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易于吸附的双面粘结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离型纸具有弱粘性。

8、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易于吸附的双面粘结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离型纸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对位孔。

9、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易于吸附的双面粘结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对位孔均避开所述保护膜。

10、通过上述结构设计,考虑到机械手吸附的对位问题,在离型纸上设置有对位孔,且处于撕手柄的左右两侧,方便机械手在吸附过程进行对位,使用时,机械手的对位柱会穿过对位孔,完成吸附。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易于吸附的双面粘结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保护膜上设置有油墨对位标。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易于吸附的双面粘结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油墨对位标与所述双面粘的位置均不重叠,所述油墨对位标为十字型对位标。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易于吸附的双面粘结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油墨对位标的材料为一种紫外荧光油墨。

14、通过上述结构设计,保护膜上设置有油墨对位标是用于方便人工对位粘贴,其形状为十字型对位标,保护膜上的油墨对位标是根据目标样件上的对位标的设置而设置,理论上可以设置在保护膜的任一处位置,本设计是设置在保护膜的中线位置,除此之外,考虑到人工在缺少光线的夜晚环境下作业,使用的是紫外荧光油墨进行对位,会更加方便,能提高贴附对位的效率与容错率。

1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易于吸附的双面粘结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保护膜为透明pet基材。

16、通过上述结构设计,保护膜为透明pet基材,是为了在贴附过程中方便人工观察对位。

1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易于吸附的双面粘结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保护膜的表面积为所述双面粘层的表面积的两倍以上。

18、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将保护膜面积单独加大,一般保护膜面积是双面粘层面积的两倍以上,这样人手就可以很轻易的抓取保护膜及撕手柄,本次机构才的为两倍面积保护膜。

19、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易于吸附的双面粘结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离型纸为光滑蜡烛或pet膜。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

2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易于吸附的双面粘结构,将保护膜面积单独加大,一般保护膜面积是双面粘层面积的两倍以上,这样机械或人手就可以很轻易的吸附或抓取保护膜及撕手柄。

22、同时,拼版来料时,自动机械手吸附保护膜时也有足够吸附面积,而且,考虑到机械手吸附的对位问题,在离型纸上设置有对位孔,方便机械手在吸附过程进行对位,此外,在保护膜上设计有紫外荧光油墨的油墨对位标,即使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也能进行双面粘层的粘贴对位,减少双面粘层的贴附时间,提高双面粘层的贴附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易于吸附的双面粘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由下到上依次顺序设置的离型纸(1)、双面粘层(2)和保护膜(3),所述保护膜(3)设置有撕手柄(4),所述保护膜(3)的表面积大于所述双面粘层(2)的表面积,所述双面粘层(2)设置在所述保护膜(3)远离所述撕手柄(4)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吸附的双面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纸(1)具有弱粘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吸附的双面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纸(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对位孔(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易于吸附的双面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位孔(5)均避开所述保护膜(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易于吸附的双面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3)上设置有油墨对位标(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易于吸附的双面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对位标(6)与所述双面粘的位置均不重叠,所述油墨对位标为十字型对位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易于吸附的双面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对位标(6)的材料为一种紫外荧光油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吸附的双面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3)为透明pet基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吸附的双面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3)的表面积为所述双面粘层(2)的表面积的两倍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吸附的双面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纸(1)为光滑蜡烛或pet膜。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易于吸附的双面粘结构,包括由下到上依次顺序设置的离型纸、双面粘层和保护膜,保护膜设置有撕手柄,保护膜的表面积大于双面粘层的表面积,双面粘层设置在保护膜远离撕手柄的一端。将保护膜面积单独加大,一般保护膜面积是双面粘层面积的两倍以上,这样机械或人手就可以很轻易的吸附或抓取保护膜及撕手柄,同时,拼版来料时,自动机械手吸附保护膜时也有足够吸附面积,而且,考虑到机械手吸附的对位问题,在离型纸上设置有对位孔,方便机械手在吸附过程进行对位,此外,在保护膜上设计有紫外荧光油墨的油墨对位标,即使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也能进行双面粘的粘贴对位。

技术研发人员:黄生发,吴海峰,詹雅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