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滴膜塑料大棚除雾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4781阅读:8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滴膜塑料大棚除雾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消除和防止塑料膜大棚内产生雾气的粉剂,特别是指无滴膜塑料大棚内消除雾气的除雾剂。
目前,塑料大棚生产发展迅速,为了克服普通膜大棚内水滴的弊病,国内外部分大棚采用无滴膜,但无滴膜使用后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就是在每天早晨掀开草帘之后和傍晚盖草帘之前,均有1.5个小时棚内起雾气,伸手不见五指,每天起雾累计时间长达3个小时,占日光照射时间的1/3,遇阴天,棚内起雾时间更长,整天雾气不散。棚内雾气降低了透光率,直接影响和消弱了植物的光合作用,且易引起蔬菜病害的发生,最终造成减产。目前无滴膜大棚除雾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未见无滴膜大棚内消除雾气的理想方法。据国内检索,查到王在林所报专利8-13公告号CN1059749,题目为“一种塑料薄膜防雾粉剂及使用方法”,该粉剂主要原料为豆粉,使用时,将粉剂与水以1∶1比例拌匀刷涂到农膜内壁,1小时后再擦去。存在问题,豆粉价格高,不易买到,使用不方便。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消除和防止无滴膜大棚内产生雾气的除雾剂。将此除雾剂以本发明的方法喷涂于无滴膜大棚内壁后2-3分钟,棚内弥漫雾气立刻消除,每次喷涂后无雾持续时间可达30天。本发明的除雾剂,由固体水玻璃、B2复合表面活性剂(由季戊四醇、聚乙二醇,聚环氧乙烷等组成),膨润士,淀粉等物料组成,经分别研磨,计量配料、混合均匀即成。使用的时候将除雾剂与水以1∶25的比例,搅拌均匀后,用喷雾器直接喷涂在无滴膜大棚内壁即可。
本发明的无滴膜大棚除雾剂各组份的比例为固体水玻璃10-20%B2复合表面活性剂20-30%,膨润土15-25%,淀粉25-55%。本发明的无滴膜塑料大棚除雾剂为白色粉剂,PH5-7,粒度200-250目,砷(以AS计)≤0.5mg/Kg,铅(以pb计)≤1mg/Kg,铜(以Cu计)≤10mg/Kg本发明的无滴膜塑料大棚除雾剂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原料易得、价格低廉,除雾效果明显、无雾持续时间长,对人、畜、作物无毒无害等特点下面结合实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无滴膜塑料大棚除雾剂及使用方法固体水玻璃15%B2复合表面活性剂 25%膨润土20%淀粉 40%将各种物料分别研磨至200-250目,按上述比例计量配料,经混合搅拌即成。使用时,将除雾剂加清水1∶25比例拌匀后,用喷雾器直接喷涂于无滴膜塑料大棚内壁即可。
权利要求
1.无滴膜塑料大棚除雾剂为白色粉剂,由固体水玻璃、B2复合表面活性剂、膨润土、淀份等物料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滴膜塑料大棚除雾剂,其中各组份比例为固体水玻璃10-20%,B2复合表面活性剂20-30%,膨润土15-25%,淀粉25-5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滴膜塑料大棚除雾剂,其中B2复合表面活性剂,由季戊四醇、聚乙二醇、聚环氧乙烷等组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除无滴膜塑料大棚内雾气的除雾粉剂。低温季节使用的无滴膜塑料大棚由于内外温差造成棚内产生大量雾气,影响棚内透光,消弱植物光合作用,采用本发明的除雾剂喷涂于无滴膜大棚内壁,雾气立刻消除,无雾持续时间长,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原料易得、价格低廉,对人、畜、作物无毒无害等特点。可有效消除和防止无滴膜大棚内产生雾气。
文档编号C09K3/18GK1152016SQ9511951
公开日1997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1995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1995年12月15日
发明者苑金生, 李印喜, 马振山, 张会军, 苑翠柳 申请人:苑金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