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组合件和对应的座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2503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支撑组合件和对应的座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撑组合件,且特定来说涉及一种用于并入到座椅框架中以便提 供在两个不同区(例如,腰部区和骨盆区)中具有可调整程度的支撑的座椅结构的支撑组 合件。更具体来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用于为座椅的内饰提供承载支撑的支撑部件的支 撑组合件。
背景技术
上述种类的支撑组合件是极为众所周知的,且可具有由其中将安装支撑组合件的 座椅的设计决定的各种配置(参见例如WO 95/00039A)。EP 0874575B1提出一种用于并入到座椅框架中的支撑组合件,所述支撑组合件包 括线框架结构,其具有可悬挂在座椅框架中的两条侧向侧面线以及为相应座椅的内饰提供 承载支撑且在侧向侧面线之间延伸的多个横向线。上述种类的支撑组合件并入在靠背的座椅框架中,以便支撑坐在相应座椅上的人 的腰部区。当使用具有上述种类的线框架结构的支撑组合件时,这可通过朝向座椅的靠背 的前部拉动线框架结构的两条侧向侧面线来实现。举例来说,EP 0552904A1揭示此腰部支 撑组合件,其包括呈平台元件形式的支撑部件,其通过张力弹簧悬挂在座椅框架中以支撑 靠背的软垫。支撑部件具有两个侧向侧面线和多个横向线,且包括鲍登缆绳的两个调整布 置链接于侧向侧面线的相应部分之间以施加纵向压缩力,进而致使侧面线在关节点处向外 铰接,以改变由横向线提供的腰部支撑的程度。由于支撑组合件的支撑部件的两侧应在同时移位相同量以用于实现对称的支撑 感觉,因此必须通过相应致动器机构同时缩短两个鲍登缆绳的延伸,然而这难以实现且需 要两个单独的鲍登缆绳。此外,已知提供不仅具有可调整程度的支撑而且具有可调整高度的腰部支撑组合 件,其意味着其中提供支撑的区的垂直位置可调整。为此目的,通常需要具有一个机构用于 调整支撑程度且另一机构用于调整高度。而且,必须具有两个单独的致动器以用于独立地 调整高度和支撑程度。从GB 2342286A已知一种支撑组合件,其包括将悬挂在座椅框架中的支撑部件和 用于改变支撑的有效分布的可调整连杆构件。特定来说,提供多个可调整连杆构件,其在座 椅框架的垂直方向上间隔开,这允许调整支撑部件的垂直不同区中的支撑程度。而且在此 情况下,不同支撑区中的每一者均需要两个单独的调整布置或调整机构(包括鲍登缆绳) 和一致动器。在上文已知的支撑组合件中,因此关于必须使用大量组件用于实现不同区中的对 称可调整支撑存在问题。这增加了座椅的成本,且还可导致关于在座椅结构内容纳各种组 件的问题。在此方面,EP 05019763提出一种支撑组合件,其中用于调整第一支撑区中的支撑 程度的第一鲍登缆绳布置和用于调整第二支撑区中的支撑程度的第二鲍登缆绳布置由单个致动器致动,所述致动器经配置以在相反方向上同时作用于第一鲍登缆绳布置和第二鲍 登缆绳布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改进上文提到的类型的支撑组合件。此目的是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组合件、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支撑组 合件和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支撑组合件而实现。附属项界定本发明的优选且有利的实 施例。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支撑组合件包括支撑部件,其用于并入到座椅框架中。支 撑部件可为线框架结构,其具有两个侧向侧面线作为侧面部件和多个横向线作为在两个侧 面部件之间延伸的横向部件。支撑部件优选适于悬挂在座椅框架中。此外,支撑组合件拥有具有可调整支撑程度的第一支撑区和具有可调整支撑程度 的第二支撑区。第一支撑区和第二支撑区优选位于支撑组合件的不同高度处,例如腰部区 中和骨盆区中或者体型较大的人的腰部区中和体型较小的人的腰部区中。支撑组合件包括第一鲍登缆绳布置,其用于调整所述第一支撑区中的所述支撑 程度;以及第二鲍登缆绳布置,其用于调整所述第二支撑区中的所述支撑程度。第一鲍登缆 绳布置和第二鲍登缆绳布置各自包括以可移动或可滑动方式在护套内导引的线。根据本发 明,致动器耦合到所述第一鲍登缆绳布置和所述第二鲍登缆绳布置,且经配置以在相反方 向上同时作用于所述第一鲍登缆绳布置和所述第二鲍登缆绳布置,即,增加调整布置中的 一者中的张力,同时减小另一调整布置中的张力,且反之亦然。此外,支撑组合件进一步包括线长度控制机构,其耦合到所述第一和/或第二鲍 登缆绳布置,用于在所述鲍登缆绳布置上存在低张力或甚至不存在张力时吸收所述鲍登缆 绳线的多余长度。线长度控制机构可实施于致动器内或可为单独组件。根据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支撑组合件的上述结构,可通过在第一方向上操作致 动器而增加第一支撑区中的支撑程度且同时减小第二支撑区中的支撑程度。相反,通过在 第二方向上操作致动器,可减小第一支撑区中的支撑程度且增加第二支撑区中的支撑程 度。借此,可在不同的支撑位置之间选择,且调整不同区中的每一者中的支撑程度。而且, 仅需要一个致动器来实现这些不同的调整可能性。因此,为支撑组合件提供简单结构,且可 以低成本实现支撑组合件。此外,避免了由于因鲍登缆绳布置中的一者上缺乏张力而带来 的线长度控制机构问题。特定来说,在当相应鲍登缆绳布置上存在低张力或甚至不存在张 力时的情形中避免了线的不受控移动。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面的支撑组合件包括第一附接构件,其用于在第一 支撑区中将第一鲍登缆绳布置的护套附接到支撑部件的一侧;第二附接构件,其用于在第 一支撑区中将第一鲍登缆绳布置的护套附接到支撑部件的相对侧;第三附接构件,其用于 在第二支撑区中将第二鲍登缆绳布置的护套附接到支撑部件的一侧;以及第四附接构件, 其用于在第二支撑区中将第二鲍登缆绳布置的护套附接到支撑部件的相对侧;第一鲍登缆 绳布置的线的第一末端部分从第一附接构件延伸且适于连接到座椅框架,且第二鲍登缆绳 布置的线的第一末端部分从第三附接构件延伸且适于连接到座椅框架。通过此结构,当支 撑组合件悬挂在座椅框架中时,可在支撑区中的每一者中且通过由于从附接构件延伸的线的增加或减小的长度而使支撑部件相对于座椅框架移动来调整支撑程度。第一附接构件和第四附接构件可位于支撑部件的同一侧。在此情况下,第二附接 构件和第三附接构件也位于支撑部件的同一侧,与第一附接构件和第四附接构件相对。或 者,还可能将第一附接构件和第三附接构件定位于支撑部件的同一侧,这意味着第二附接 构件和第四附接构件也将位于支撑部件的同一侧,但与第一和第三附接构件相对。借助于 附接构件的这些不同位置,支撑组合件可容易适于不同位置以用于容纳致动器。附接构件 中的位于支撑部件的同一侧的那些附接构件可一体地形成,其简化了支撑组合件的结构。根据优选实施例,第一鲍登缆绳布置的护套和第二鲍登缆绳布置的护套各自包括 彼此分隔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对于第一鲍登缆绳布置,护套的第一部分从致动器延伸 到用于将护套的第一部分附接到座椅框架的第一框架附接构件,且护套的第二部分从第一 附接构件延伸到第二附接构件。对于第二鲍登缆绳布置,护套的第一部分从致动器延伸到 用于将护套的第一部分附接到座椅框架的第二框架附接构件,且护套的第二部分从第三附 接构件延伸到第四附接构件。通过此配置,有可能通过使用仅两个单根鲍登缆绳(不同支 撑区中的每一者一根)来在两个支撑区中对称地作用于支撑部件的两侧。同样根据又一优选实施例,第一鲍登缆绳布置的护套和第二鲍登缆绳布置的护套 各自包括彼此分隔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根据此实施例,第一附接构件和第三附接构件 位于支撑部件的相对侧。对于第一鲍登缆绳布置,护套的第一部分从第一附接构件延伸到 致动器,且护套的第二部分从致动器延伸到第二附接构件。对于第二鲍登缆绳布置,护套 的第一部分从第三附接构件延伸到致动器,且护套的第二部分从致动器延伸到第四附接构 件。第一鲍登缆绳布置的线的第二末端部分从第二附接构件延伸,且第二鲍登缆绳布置的 线的第二末端部分从第四附接构件延伸。而且在此结构中,有可能通过针对支撑区中的每 一者使用单根鲍登缆绳来在支撑区中的每一者中对称地作用于支撑部件的两侧。根据实施例,第一鲍登缆绳布置和第二鲍登缆绳布置各自包括在护套中导引的 线,以及用于将线中的张力传输到另一线的缆绳分裂构件。所述线和另一线可随后用以将 支撑元件的相对侧耦合到座椅框架。根据实施例,缆绳分裂构件包括护套的第一部分连接 到的固定部件(例如,外壳),以及以可滑动方式耦合到固定部件(例如,以可滑动方式接纳 于固定部件的导引通道内)且护套的第二部分连接到的滑动部件。鲍登缆绳布置的线从护 套的第一部分延伸穿过缆绳分裂构件到达护套的第二部分,鲍登缆绳布置的张紧致使滑动 部件相对于固定部件移动。另一线连接到滑动部件,进而经由滑动部件相对于固定部件的 移动来传输张力。根据优选实施例,缆绳分裂构件的固定部件包括夹子部分,用于将缆绳分 裂构件附接到支撑部件。优选地,夹子部分在支撑部件的一侧附接到支撑部件的侧面线。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的致动器包括以可滑动方式连接到致动器的固定部件的滑 动部件,第一鲍登缆绳布置的护套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鲍登缆绳布置的护套的第一部分耦合 到滑动部件,且第一鲍登缆绳布置的护套的第二部分和第二鲍登缆绳布置的护套的第二部 分耦合到固定部件。在此结构中,通过在一个方向上移动滑动部件,第一鲍登缆绳布置中的 张力增加且第二鲍登缆绳布置中的张力减小,且通过在第二方向上移动滑动部件,第一鲍 登缆绳布置中的张力减小且第二鲍登缆绳布置中的张力增加。致动器优选包括用于移动滑 动部件的构件,例如与滑动部件的带齿表面啮合的齿轮或与滑动部件的互补螺纹啮合的带 螺纹轴。
可结合本发明使用的另一类型的致动器包括用于在相反方向上卷绕第一鲍登缆 绳布置的线和第二鲍登缆绳布置的线的卷绕构件。这意味着当缠绕第一鲍登缆绳布置的线 时,第二鲍登缆绳布置的线退绕,且反之亦然。根据本发明,可使用手动驱动和马达驱动的致动器两者。此外,优选用塑料材料覆盖第一鲍登缆绳布置的线的不带护套部分和/或第二鲍 登缆绳布置的线的不带护套部分。借此方式,避免了在相应鲍登缆绳上存在低张力且线的 移动变为可能的情形中线的不带护套部分产生噪声。优选地,第一鲍登缆绳布置和第二鲍登缆绳布置的路由提供鲍登缆绳布置的带护 套部分的大体上一致的曲率。也就是说,避免了带护套部分的突然弯曲。举例来说,带护套 部分可经路由以便在相应带护套部分的长度上始终大体上在相同方向上延伸,或可为每一 带护套部分提供仅单个曲率,即避免了在曲率意义上的改变。借此方式,支撑组合件相对于 循环数的耐用性可增加。这例如在实施按摩功能时构成显著优点。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一种支撑组合件拥有具有可调整支撑程度的第一支撑区 和具有可调整支撑程度的第二支撑区。所述支撑组合件包括支撑部件,其用于并入到座椅 框架中;第一调整布置,其用于调整所述第一支撑区中的所述支撑程度;第二调整布置,其 用于调整所述第二支撑区中的所述支撑程度;以及致动器,其耦合到所述第一调整布置和 所述第二调整布置,所述致动器经配置以在相反方向上同时作用于所述第一调整布置和所 述第二调整布置。所述致动器附接到所述支撑部件。通过使致动器附接到支撑部件,致动器可以较灵活的方式定位,尤其是较远离座 椅占用者的头部,这相对于噪声产生来说是有利的。此外,支撑组合件的总体结构可简化, 且工程设计时间因此减少。另外,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支撑组合件可类似于第一方面的支撑组合件。特定来说, 第一调整布置和第二调整布置可各自包括鲍登缆绳布置。此外,鲍登缆绳布置中的每一者 可耦合到如结合本发明第一方面描述的线长度控制机构。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一种支撑组合件拥有具有可调整支撑程度的第一支撑 区、具有可调整支撑程度的第二支撑区、具有可调整支撑程度的第三支撑区以及具有可调 整支撑程度的第四支撑区。所述支撑组合件包括支撑部件,其用于并入到座椅框架中;第 一调整布置,其用于调整所述第一支撑区中的所述支撑程度;第二调整布置,其用于调整所 述第二支撑区中的所述支撑程度;第三调整布置,其用于调整所述第三支撑区中的所述支 撑程度;以及第四调整布置,其用于调整所述第四支撑区中的所述支撑程度。再次,调整布 置可各自包括鲍登缆绳布置。支撑组合件进一步包括第一致动器,其耦合到所述第一调整 布置和所述第二调整布置,且经配置以在相反方向上同时作用于所述第一调整布置和所述 第二调整布置;以及第二致动器,其耦合到所述第三调整布置和所述第四调整布置,且经配 置以在相反方向上同时作用于所述第三调整布置和所述第四调整布置。通过具有用于调整第一支撑区、第二支撑区、第三支撑区和第四支撑区中的支撑 程度的第一致动器和第二致动器,可实现用于调整支撑程度(例如,在垂直方向上)的增加 范围。此外,有可能以各种按摩型式通过支撑元件实施按摩功能。在此方面中,特别优选的 是所述第三支撑区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区与所述第二支撑区之间,且所述第二支撑区位于所 述第三支撑区与所述第四支撑区之间。也就是说,耦合到不同致动器的支撑区是交错或混合的。根据实施例,第一致动器和第二致动器各自由电动马达驱动,且支撑组合件进一 步包括控制器或电子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第一致动器和第二致动器的操作,例如用于提供 按摩功能或用于静态地调整支撑程度。另外,本发明第三方面的支撑组合件可类似于第一和第二方面的支撑组合件。应了解,本发明的第一、第二和第三方面的特征可在适当时彼此组合。本发明的支撑组合件优选并入到座椅结构的座椅框架中,例如用于形成交通工具 座椅。可以不同类型的支撑部件来实现本发明的支撑组合件,例如,线框架结构、板型支 撑部件或具有由塑料材料形成的带的支撑部件。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阐释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图1展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支撑组合件的透视图,图2(a)展示图1的支撑组合件的侧视图,图2 (b)示意性说明支撑组合件的不同 支撑分布,图2(c)说明随着致动器位置而变的在第一支撑区和第二支撑区中的支撑程度,图3展示图1的支撑组合件的仰视图,图4展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支撑组合件,图5示意性说明如图1到4所示的实施例的致动器,图6展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支撑组合件,图7展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支撑组合件,且图8示意性说明如图7的实施例中使用的致动器。图9示意性说明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致动器。图10㈧、10(B)和10(C)示意性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线长度控制机构。图11 (A)和11⑶示意性说明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线长度控制机构。图12 (A)和12⑶示意性说明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线长度控制机构。图13 (A)和13⑶示意性说明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线长度控制机构。图14㈧和14⑶示意性说明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线长度控制机构。图15 (A)和15⑶示意性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将鲍登缆绳布置的线末端 连接到座椅框架的连接结构。图16展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支撑组合件。图17(A)、17⑶和17(C)示意性说明如图16的实施例中使用的致动器。图18展示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支撑组合件。图19㈧、19(B)和19(C)示意性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致动器,其并入有 线长度控制机构。图20展示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支撑组合件。图21展示图20的支撑组合件的仰视图。图22展示图20的支撑组合件中的缆绳分裂部件的更详细视图。图23展示如图20的支撑组合件中使用的缆绳分裂部件的示意截面图。
图24展示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支撑组合件。图25示意性说明当静态地调整支撑程度时图24的支撑组合件的操作原理。图26示意性说明相对于按摩功能的图24的支撑组合件的操作原理。图27、28和29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按摩型式。图30 (A)和30 (B)示意性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支撑组合件的替代实施方案。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展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支撑组合件,所述支撑组合件经配置以并入或 悬挂在座椅的靠背的座椅框架中。支撑组合件经配置以借助于支撑部件3为座椅的内饰或 软垫提供承载支撑。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部件形成为线框架结构。其包括形成两个细长侧 面部件的一对侧面线4,和在所述两个侧面部件之间延伸的作为横向部件的多个横向线6。 横向线6锚定到侧面线4。根据图1所示的实施例,横向线6通过缠绕在侧面线4周围而锚 定到侧面线4。横向线6的中间部分在支撑平面中成角度,使得支撑部件3在施加于支撑布 置的负载下变为可延伸的。侧面线4可由合成塑料覆盖的纸包裹钢绳形成且形成两个大体上垂直的侧向轨 道。在两个侧面线4之间延伸的横向线6穿过纸或合成塑料材料的垂直绳5且位于垂直绳 5的中间,所述垂直绳5用以向包括两个侧面线4和横向线6的线框架结构提供某种程度的 稳定性,且维持横向线6之间的预定垂直间距。或者,侧面部件可包括塑料材料的成形线。如图1所示,侧面线4的下端成角度,以便允许将支撑部件3并入座椅框架中。支 撑部件3可借助于张力弹簧而悬挂在座椅框架中,所述张力弹簧分别锚定于座椅框架与侧 面线4的下端和某些横向线6之间。如从图1可见,某些横向线6在已缠绕在侧面线4周围之后侧向延伸越过侧面线 4,且终止于自由端8。这些自由端8中的一些形成为钩状指形物,其可在支撑平面中延伸或 也可向后或在任何其它合适方向上指向,这允许将张力弹簧锚定到相应的钩状指形物。横 向线6的延伸部分8终止于自由端的事实使得能够提供更通用的侧向支撑,尤其是在靠背 的腰部区中。特定来说,自由端8的钩状指形物可在需要时个别成角度以符合靠背的轮廓。 如果侧向延伸的自由端8相对于座椅框架未连接,那么可通过在支撑部件3的腰部区中或 骨盆区中使两个侧面线4成拱形来提供有效的可调整腰部支撑,因为自由端8可在不干扰 两个侧面线4的成拱形的情况下提供侧向轮廓支撑。如果需要,那么两个侧面线4可成角度以提供支撑部件3的在侧面线4之间具有 不同横向宽度的区。支撑组合件包括用于在支撑组合件的两个垂直不同区中以可调整方式使侧面线4 成拱形的调整构件。这些调整构件包括致动器20,其在本实施例中是电驱动的。支撑组合件包括第一鲍登缆绳布置IOa以用于调整第一支撑区中(例如,座椅靠 背的腰部区中)的支撑程度。提供第二波顿缆绳布置IOb以用于调整第一支撑区下方的第 二支撑区中(例如,座椅靠背的骨盆区中)的支撑程度。第一支撑区也可对应于体型较大 的人的腰部区,而第二支撑区对应于体型较小的人的腰部区,进而允许使支撑特性适于座 椅占用者的不同体型。第一鲍登缆绳布置IOa和第二鲍登缆绳布置IOb各自包括内部线12a、12b以及用于导引线12a、12b的外部护套lla’、lla”、llb’、llb”。支撑组合件包括第一附接构件15a,用于将第一鲍登缆绳布置IOa的护套11a’、 11a”附接到支撑部件3的第一侧面。提供第二附接构件17a,用于将第一鲍登缆绳布置的 护套lla’、lla”附接到支撑部件3的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第一鲍登缆绳布置IOa的线12a的第一末端部分13a从第一附接构件15a延伸且 适于连接到座椅框架。特定来说,线12a的第一末端部分具备具有Z接头形状的连接构件。 第一鲍登缆绳布置IOa从第二附接构件17a延伸到致动器20。第一框架附接构件19a提供 于第二附接构件17a的侧面处,用于将第一鲍登缆绳布置IOa的护套11a’、11a”附接到座 椅框架。如图1说明,第一鲍登缆绳布置IOa的护套1 la’、1 la”包括在致动器20与第一框 架附接构件19a之间延伸的第一部分11a’以及在第一附接构件15a与第二附接构件17a 之间延伸的第二部分11a”。第一部分11a’和第二部分11a”彼此分隔,即,仅第一鲍登缆绳 布置IOa的线12a在第二附接构件17a与第一框架附接构件19a之间延伸。第一框架附接构件19a具备用于连接到座椅框架的钩状延伸部。如可见,可通过增加第一鲍登缆绳布置IOa中的张力,进而朝向座椅框架拉动支 撑部件3来对称地缩短第一鲍登缆绳布置IOa的线12a的从第一附接构件15a和第二附接 构件17a延伸的部分。类似地,支撑组合件包括第三附接构件15b,用于将第二鲍登缆绳布置IOb的护套 llb’、llb”附接到支撑部件3的第二侧面。提供第四附接构件17b,用于将第一鲍登缆绳布 置的护套lib’、lib”附接到支撑部件3的第一侧面。第二鲍登缆绳布置IOb的线12b的第一末端部分13b从第三附接构件15b延伸且 适于连接到座椅框架。特定来说,线12b的第一末端部分具备具有Z接头形状的连接构件。 第二鲍登缆绳布置IOb从第四附接构件17b延伸到致动器20。第二框架附接构件19b提供 于第四附接构件17b的侧面处,用于将第二鲍登缆绳布置IOb的外部护套llb’、llb”附接 到座椅框架。如图1说明,第二鲍登缆绳布置IOb的护套lib’、lib”包括在致动器20与第二框 架附接构件1%之间延伸的第一部分lib’以及在第三附接构件15b与第四附接构件17b 之间延伸的第二部分lib”。第一部分lib’和第二部分lib”彼此分隔,S卩,仅第二鲍登缆绳 布置IOb的线12b在第四附接构件17b与第二框架附接构件19b之间延伸。第二框架附接构件19b具备用于连接到座椅框架的钩状延伸部。如可见,可通过增加第二鲍登缆绳布置IOb中的张力,进而朝向座椅框架拉动支 撑部件3来对称地缩短第二鲍登缆绳布置IOb的线12b的从第三附接构件15b和第四附接 构件17b延伸的部分。在图1的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鲍登缆绳布置的线12a、12b的第二末端部分耦合 到致动器20,致动器20经配置以在相反方向上同时作用于第一鲍登缆绳布置IOa和第二鲍 登缆绳布置10b。这意味着当第一鲍登缆绳布置IOa中的张力增加时,第二鲍登缆绳布置 IOb中的张力减小,且反之亦然。因此,在第二区中的支撑程度减小时第一支撑区中的支撑 程度增加,且反之亦然。用户可在用于支撑的两个不同高度之间选择,且可在支撑区中的每 一者中调整支撑程度。支撑区中的每一者仍需要仅一个致动器和仅单根鲍登缆绳。
如图1说明,第一附接构件15a、第二附接构件17a、第三附接构件15b以及第四附 接构件17b形成为板夹,其可夹到支撑部件3的相应侧面线4上,以便将鲍登缆绳布置的护 套附接到支撑部件3的相应侧面。在每一情况下,板夹具有两个末端部分24,其类似于弹性 或柔性钩或夹而形成,使得这些末端部分24可容易夹到相应的侧面线4上。板夹中的每一 者具有孔,相应鲍登缆绳布置10a、10b的线12a、12b穿过所述孔延伸。第一框架附接构件19a形成为弹簧,其缠绕在第一鲍登缆绳布置IOa的护套的第 一部分11a’的末端部分周围。钩状延伸部从弹簧延伸,用于将第一框架附接构件19a连接 到座椅框架。类似地,第二框架附接构件1%形成为弹簧,其缠绕在第二鲍登缆绳布置IOb 的护套的第一部分lib’的末端部分周围,且用于连接到座椅框架的具有钩状形状的延伸部 从弹簧延伸。框架附接构件19a、19b的这些钩状延伸部以及线12a、12b的Z接头和第一末 端部分插入到座椅框架上的对应接纳结构,其优选位于座椅框架的前部边缘附近。因此,当 增加鲍登缆绳布置10a、10b中的一者中的张力时,支撑部件3被朝向座椅框架的在对应支 撑区中的前部边缘拉动,且支撑程度增加。如果鲍登缆绳布置10a、10b中的张力减小,那么 支撑部件3将由于支撑部件3本身的回弹特性和/或由于支撑部件3在座椅框架中的弹性 悬挂而往回移动。图2(a)展示图1的支撑组合件的侧视图。在图2(a)中,座椅框架由以1表示的 虚线指示。如可见,第一框架附接构件19a和线12b的第一末端部分13b在座椅框架1的 前部边缘附近连接到座椅框架1。通过增加第一鲍登缆绳组合件IOa中的张力,支撑部件3 朝向座椅框架1的前部边缘移动,进而增加支撑程度。同时,第二鲍登缆绳布置IOb中的张 力减小,且支撑部件3从座椅框架1的前部边缘往回移动,进而减小支撑程度。这在图2 (a) 中由框架附接构件19a和线12b的第一末端部分13b附近的箭头说明。类似的配置提供于 支撑组合件的相对侧面上。图2(b)示意性说明由如图2(a)所示的支撑组合件提供的支撑分布。实线说明第 一支撑区中的最大支撑配置。虚线说明第二支撑区中的最大支撑配置。借助于致动器20, 有可能在支撑配置之间连续改变,且调整支撑区中的每一者中的支撑程度。图2(c)说明随着致动器位置A而变的在第一支撑区和第二支撑区中的支撑程度 S。第一支撑区中的支撑程度由实线说明,且第二支撑区中的支撑程度由虚线说明。如可见, 在致动器位置在图2(c)中从左到右前进时,第二支撑区中的支撑程度从最大减小到零。在 其中在任一支撑区中均实际上不提供增加支撑的中间区之后,第一支撑区中的支撑程度从 零增加到最大。当然,图2(b)和2 (c)所示的轨迹仅是示意性的,且有可能例如通过相对于 彼此调整第一鲍登缆绳布置IOa和第二鲍登缆绳布置IOb的张力来使支撑组合件的实际特 性适于特定要求。图3展示如图1所示的支撑组合件的仰视图。如可见,致动器20可容易容纳于座 椅框架1的后部区中。图4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支撑组合件的第二实施例。图4的支撑组合件大体上对应 于图1到3的支撑组合件,且类似组件已由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在下文中,将仅阐释与图 1到3的支撑组合件相比的差异。在图4的支撑组合件中,如图1所示的支撑组合件的第一附接构件15a和第四附 接构件17b已集成为单个板夹16a。类似地,第二附接构件17a和第三附接构件15b已集成为单个板夹16b。如图1到3的实施例中,板夹16a和16b具备两个末端部分24,其类似于 弹性或柔性钩或夹而形成,用于将这些末端部分24附接到相应的侧面线4。此外,第一鲍登缆绳布置IOa的线12a的第一末端部分13a的连接部分与第二框 架附接构件1% —体地连接。类似地,第二鲍登缆绳布置IOb的线12b的第一末端部分13b 的连接部分与第一框架附接构件19a—体地连接。这可例如通过在线12a、12b的第一末端 部分上从同一线形成Z接头而实现,所述同一线缠绕在鲍登缆绳布置10a、IOb的护套1 Ia'、 lib’周围以用于形成框架附接构件19a、19b。此外,可形成具有用于接纳相应鲍登缆绳布 S IOaMOb'的护套11a,、lib,的结构的Z接头。在图4的支撑组合件中,需要较少的组件且因此实现简化的结构。此外,在座椅框 架的每一侧上仅需要一个接纳结构以用于将鲍登缆绳布置10a、10b的线12a、12b的第一末 端部分13a、13b和护套lla’、llb’连接到座椅框架。图5示意性说明如图1到4所示的支撑组合件的致动器20。致动器20包括电操 作马达21。马达21的驱动轴具备蜗杆22,其与齿轮23啮合。因此,通过操作马达21,致使 齿轮23旋转。在齿轮23上,提供卷绕构件25,第一鲍登缆绳布置IOa的线12a的第二末端 部分以及第二鲍登缆绳布置IOb的线12b的第二末端部分耦合到所述卷绕构件25。如可 见,线12a、12b的末端部分以如下方式耦合到卷绕构件25 卷绕构件25在一个方向上的旋 转致使第一鲍登缆绳布置IOb的线12b缠绕,同时致使第一鲍登缆绳布置IOa的线12a退 绕。因此,第一鲍登缆绳布置IOa中的张力减小,且第二鲍登缆绳布置IOb中的张力增加, 如箭头所说明。当马达21在相反方向上操作时,第一鲍登缆绳布置IOa的线12a缠绕,同 时第二鲍登缆绳布置IOb的线12b退绕,进而增加第一鲍登缆绳布置IOa中的张力且减小 第二鲍登缆绳布置IOb中的张力。由蜗杆22和齿轮23形成的蜗轮向致动器20提供自动联锁能力,即,从鲍登缆绳 布置施加于齿轮23的任何扭矩均将不改变致动器的位置。图6说明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支撑组合件。图6的实施例大体上对应于如图1到3 所示的支撑组合件,且已用相同参考标号表示类似组件。在下文中,仅将阐释与图1到3的 支撑组合件相比的差异。虽然在图1到3的支撑组合件中,第一附接构件15a和第四附接 构件17b位于支撑部件3的同一侧上,但在图6的支撑组合件中,第一附接构件15a和第三 附接构件15b位于支撑部件的同一侧上。因此,第二附接构件17a和第四附接构件17b也 位于支撑部件3的同一侧上,但与第一和第三附接构件15a、15b相对。特定来说,第一附接 构件15a和第三附接构件15b位于支撑部件3的第二侧上,且第二附接构件17a和第四附 接构件17b位于支撑部件3的第一侧上。在图6的布置中,从致动器30到支撑部件3的连接可从同一侧进行。因此,如果 致动器如图6说明位于座椅结构的侧面上,那么鲍登缆绳布置10a、10b的长度可减小。此 布置在致动器30是通常位于座椅结构的侧面以便容易由用户接近的手动致动器的情况下 尤其有用。图6所示的致动器30是手动操作的致动器,且包括供用户手动操作的致动旋钮 或轴32。当然,如图6所示的支撑组合件也可具备电操作的致动器。此外,将有可能一体地形成第一和第三附接构件15a、15b以及第二和第四附接构 件17a、17b。而且,第一框架附接构件19a和第二框架附接构件19b可一体地形成,且线 12a、12b的第一末端部分13a、13b可连接到单个连接构件,例如Z接头。此布置将具有类似于参看图4描述的第二实施例的特性的特性。图7展示根据本发明的支撑组合件的第四实施例。已用相同参考标号表示对应于 如图1到3所示的实施例的组件的组件,且将省略对其的进一步阐释。在下文中,仅将阐释 与图1到3的支撑组合件相比的差异。如在图1到3的实施例中,图7的支撑组合件具有第一鲍登缆绳布置IOa的线12a 的从第一附接构件15a延伸的第一末端部分13a。类似地,第二鲍登缆绳布置IOb的线12b 的第一末端部分13b从第三附接构件15b延伸。然而,第一鲍登缆绳布置IOa从第一附接构 件15a延伸到致动器40,且第一鲍登缆绳布置IOa从致动器40延伸到第二附接构件17a。 第一鲍登缆绳布置的线12a的第二末端部分14a从第二附接构件17a延伸,且经配置以连 接到座椅框架。类似地,第二鲍登缆绳布置IOb从第三附接构件15b延伸到致动器40,且从 致动器40延伸到第四附接构件17b。第二鲍登缆绳布置IOb的线12b的第二末端部分14b 从第四附接构件17b延伸。线12a、12b的第一末端部分13a、13b以及第二末端部分14a、 14b适于通过具备具有Z接头形状的连接构件而连接到座椅框架,如图7所示。第一鲍登缆绳布置IOa的护套lla’、lla”具有彼此分隔的第一部分11a’和第二 部分11a”。护套的第一部分11a’从第一附接构件15a延伸到致动器40。护套的第二部分 11a”从致动器40延伸到第二附接构件17a。第一鲍登缆绳布置IOa的线12a延伸穿过致 动器40。类似地,第二鲍登缆绳布置IOb的护套llb’、llb”具有彼此分隔的第一部分lib’ 和第二部分lib”。护套的第一部分lib’从第三附接构件15b延伸到致动器40。护套的第 二部分lib”从致动器40延伸到第四附接构件17b。第二鲍登缆绳布置IOb的线12b延伸 穿过致动器40。致动器40经配置以同时地增加第一鲍登缆绳布置IOa中的张力且减小第二鲍登 缆绳布置IOb中的张力,且反之亦然。致动器可附接到支撑部件3。如图7中进一步说明,第一鲍登缆绳布置和第二鲍登缆绳布置的路由提供了带护 套部分的一致曲率。也就是说,带护套部分中的每一者大体上在单个方向上延伸,进而避免 任何显著的弯曲。通过此方式,支撑组合件相对于循环数的耐用性得到改善。这相对于需 要大量循环的应用(例如,按摩应用)来说是有利的。图8中说明致动器40的实施方案。如图8说明,致动器40包括构成固定部件的 外壳45以及可相对于外壳45滑动的滑动部件48。如所说明,第一鲍登缆绳布置IOa和第 二鲍登缆绳布置IOb沿着本质上横向方向延伸穿过致动器外壳45,且滑动部件48可沿着此 横向方向相对于外壳45滑动。第一鲍登缆绳布置IOa的护套的第一部分11a’连接到滑动部件48。第一鲍登缆 绳布置IOa的此护套的第二部分11a”连接到外壳45。类似地,第二鲍登缆绳布置IOb的护 套的第一部分lib’连接到滑动部件,而第二鲍登缆绳布置IOb的护套的第二部分lib”连 接到外壳45。因此,通过沿着横向方向移动滑动部件48,第一鲍登缆绳布置IOa的护套的 第一部分11a’与第二部分11a”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二鲍登缆绳布置IOb的护套的第一部分 lib’与第二部分lib”之间的距离在相反方向上修改,进而改变张力。特定来说,如果滑动 部件48移动到图8的右边,那么第一鲍登缆绳布置IOa中的张力增加,且第二鲍登缆绳布 置IOb中的张力减小。相反地,当滑动部件48移动到左边时,第一鲍登缆绳布置IOa中的张力减小,且第二鲍登缆绳布置IOb中的张力增加。如进一步说明,致动器40包括用于沿着横向方向移动滑动部件48的构件。为此 目的,致动器40包括齿轮43,其与滑动部件48的带齿表面44啮合。齿轮43优选由电动马 达(图8中未说明)驱动。图9示意性说明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致动器50,其可与上文描述的支撑组合 件组合。如图9说明,致动器50包括构成固定的外壳55以及可相对于外壳55滑动的滑动 部件58。第一鲍登缆绳布置IOa和第二鲍登缆绳布置IOb各自在外壳55的相对末端处耦 合到外壳55。滑动部件58可在本质上在外壳55的这两个相对末端之间延伸的方向上滑动。如进一步说明,鲍登缆绳布置10a、10b的护套lla’、llb’各自固定到外壳55,其中 线12a、12b延伸到外壳55中。线12a、12b的末端在滑动部件58的相对末端处耦合到滑动 部件58。因此,通过在滑动方向上移动滑动部件58,如双头箭头说明,鲍登缆绳布置10a、 IOb中的一者中的张力减小,而另一鲍登缆绳布置中的张力增加。可提供不同的机构以用于 在滑动方向上移动滑动部件58,例如电动马达、齿轮以及带齿表面,如结合图8所阐释。在上述实施例中,当第一鲍登缆绳布置IOa中的张力增加时第二鲍登缆绳布置 IOb中的张力减小,且反之亦然。最终,在鲍登缆绳布置10a、10b中的一者中可能完全没有 张力。在此情况下,线12a、12b的不带护套部分可较自由地移动,且可能与座椅结构的金属 表面接触。为了避免不合意的噪声产生,因此优选以塑料材料覆盖线12a、12b的不带护套 部分。此些不带护套部分可特定地存在于附接构件15a、17a、15b、17b、16a、16b附近。出于 相同原因,优选以塑料材料覆盖用于将线12a、12b的末端部分13a、13b、14a、14b连接到座 椅框架的连接构件,以便避免金属与金属接触。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支撑组合件进一步包括耦合到第一和/或第二鲍登缆绳布置 10a、10b的线长度控制机构。在适当时可在上述实施例中的任一者中、在鲍登缆绳布置中的 一者中或在两个鲍登缆绳布置中提供线长度控制机构。借助于线长度控制机构,可以受控 方式吸收鲍登缆绳布置的线的多余长度。线长度控制机构可为致动器(例如,上述致动器 20、30、40、50)的一部分,或可作为单独组件而提供。下文将描述线长度控制机构的细节和 可能的实施方案。在图10(A)、1(KB)和10(C)中,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线长度控制机构60。线 长度控制机构60说明为应用于第一鲍登缆绳布置10a。然而应了解,线长度控制机构60也
可与第二鲍登缆绳布置IOb —起使用。如所说明,线长度控制机构60包括包壳或管状外壳62,鲍登缆绳布置IOa的线 12a延伸穿过所述包壳或管状外壳62。鲍登缆绳布置IOa的护套被分隔为两个部分。第一 部分在包壳62的一端处固定到包壳62,而护套的另一部分在包壳62的另一端处延伸到包 壳62中且可在包壳62内滑动。护套的第二部分固定到接纳于包壳62内的滑动部件66。 提供弹性部件65以便将护套的第二部分偏置远离护套的第一部分。在说明的实施例中,弹 性部件65被实施为布置于包壳62内的位于滑动部件66与包壳62的内末端表面之间的弹 簧。在其它实施例中,可提供其它类型的弹性部件。此外应了解,滑动部件66可省略,且弹 性部件65可直接耦合于包壳62与护套的第二部分之间。在图IO(A)UO⑶和10(C)的序列中,说明线长度控制机构的操作。在图10㈧中,鲍登缆绳布置IOa的张力抵抗弹性部件65的偏置力而将护套的第二部分和滑动部件66 拉动到包壳62中。在图10(B)中,张力与图10(A)的情形相比减小。因此,护套的第二部 分和滑动部件66进一步移动远离护套的第一部分和包壳62的对应末端。在图10(C)中, 张力甚至进一步减小,进而使护套的第二部分和滑动部件66进一步远离护套的第一部分 和包壳62的对应末端。如可见,即使当张力减小时,线12a也不会出现松弛,且线12a的没 有被拉入鲍登缆绳布置IOa的护套中的多余长度被吸收于包壳62内。在图11㈧和11⑶中,说明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线长度控制机构。线长度控 制机构实施于致动器70内,致动器70可类似于图9的致动器50。再次,提供滑动部件78, 其可相对于致动器的外壳滑动。鲍登缆绳布置IOa的线耦合到滑动部件78,且鲍登缆绳布 置IOa的护套固定到外壳。如进一步说明,提供向外弯曲的导引表面75以用于沿着大体上180°的弧导引线 12a。导引表面75可具备用于接纳线12a的凹槽,且可具备低摩擦表面。特定来说,导引表 面75可由相对于线12a的材料具有低摩擦特性的合适塑料材料形成。在图11 (A)和11⑶中说明线长度控制机构的操作。在图11 (A)中,鲍登缆绳布置 IOa中的张力致使抵靠导引表面75且沿着导引表面75拉动线12a。因此,通过在图Il(A) 中的箭头的方向上移动滑动部件78,鲍登缆绳布置IOa中的张力可进一步增加。在图11 (B)中,通过在图11 (B)中的箭头的方向上移动滑动部件78,鲍登缆绳布置 IOa中的张力与图Il(A)的情形相比减小。线12a的没有被拉入鲍登缆绳布置IOa的护套 中的多余长度形成从导引表面75向外延伸的环。因此,可以受控方式吸收线12a的多余长 度。图12说明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线长度控制机构。图12的线长度控制机构大 体上对应于图11的线长度控制机构,且在下文中仅将阐释与图11的线长度控制机构相比 的差异。再次,线长度控制机构实施于致动器70’内,致动器70’可类似于图9的致动器 50。在图12的线长度控制机构中,图11的导引表面75由滑轮75’代替。滑轮75’可 由合适的塑料材料形成且在外表面上具有导引凹槽。借助于滑轮75’,沿着大体上180°的 弧导引线12a。由滑轮的旋转促进线12a沿着此路径的移动,如图12(A)中的箭头说明。图12㈧和12⑶中说明在鲍登缆绳布置IOa中缺乏张力的情况下线长度控制机 构的操作。再次,线12a的没有被拉入鲍登缆绳布置IOa的护套中的多余长度形成从滑轮 75’向外延伸的环。以此方式,以受控方式吸收线12a的多余长度。在图13㈧和13⑶中,说明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线长度控制机构。再次,线 长度控制机构实施于致动器80内,致动器80可类似于图9的致动器50。致动器80包括可相对于外壳滑动的滑动部件88。鲍登缆绳布置IOa的线被分隔 为第一部分12a’和第二部分12a”。提供又一滑动部件85,其可在与滑动部件88大体上相 同的方向上滑动。线的第一部分12a’耦合到滑动部件88,且例如通过接纳于所述又一滑动 部件的通道内而以可滑动方式耦合到所述又一滑动部件85。当使滑动部件88和又一滑动 部件85彼此移动远离时,线的第一部分12a’相对于又一滑动部件85的滑动移动受到止挡 部件86限制。线的第二部分12a”稱合到又一滑动部件85。鲍登缆绳布置IOa的护套固定 到外壳。
在图13㈧中,说明其中在鲍登缆绳布置IOa上存在张力的情形。在此情形中,止 挡部件86限制线的第一部分12a’相对于又一滑动部件85的进一步滑动移动,且当在图 13(A)中的箭头的方向上移动滑动部件时,牵引力从滑动部件88经由线的第一部分12a’传 输到又一滑动部件85。牵引力从又一滑动部件85传输到线的第二部分12a”,进而张紧鲍 登缆绳布置10a。在图13⑶中,说明其中在鲍登缆绳布置IOa上缺乏张力的情形。在此情形中,止 挡部件86不限制线12a的第一部分相对于又一滑动部件85的滑动移动,且滑动部件88和 又一滑动部件85有效地彼此去耦。如果滑动部件88在图13(B)中的箭头的方向上移动, 那么线的第一部分12a’相对于又一滑动部件85滑动,且在向外方向上吸收多余的线长度。 为此目的,外壳可具备用于止挡部件86的导引通道,如图13(A)和13(B)中示意性说明。如从图13(A)和13⑶可见,以受控方式吸收由于鲍登缆绳布置IOa中缺乏张力 而引起的多余线长度。在图14㈧和14⑶中,说明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线长度控制机构。再次,线 长度控制机构实施于致动器90内,致动器90可类似于图9的致动器50。如图14(A)和14(B)中所说明,致动器90包括可相对于外壳滑动的滑动部件98。 鲍登缆绳布置IOa的线12a耦合到滑动部件98,且鲍登缆绳布置IOa的护套固定到外壳。如进一步说明,以可滑动方式,例如通过将线12a接纳于滑动部件98的通道中来 实现线12a到滑动部件98的所述耦合。线12a远离滑动部件98的滑动移动受到止挡部件 96限制。在图14㈧中,说明其中在鲍登缆绳布置IOa上存在张力的情形。在此情形中,线 12a相对于滑动部件98的滑动移动受到止挡部件96限制。因此,当在图14(A)中的箭头指 示的方向上移动滑动部件98时,牵引力传输到线12a,进而增加鲍登缆绳布置IOa上的张 力。在图14⑶中,说明其中在鲍登缆绳布置IOa上缺乏张力的情形。在此情况下,线 12a相对于滑动部件98的滑动移动不受止挡部件96限制。特定来说,当滑动部件98移动 到由图14(B)中的箭头指示的方向中时,线12a相对于滑动部件98滑动,且线12a的没有 被拉入鲍登缆绳布置IOa的护套中的多余长度被有效吸收。如所说明,滑动部件98可具备 用于止挡部件96的内部导引通道。在此情况下,在滑动部件98内以受控方式吸收多余的 线长度。虽然图11到14的线长度控制机构各自已经说明为实施于致动器内,但应了解其 也可在其它致动器中实施,例如图1到9的致动器20、30、40、50,或例如通过将所说明的滑 动部件经由鲍登缆绳布置间接耦合到致动器而实施为单独组件。此外应了解,可针对第一 鲍登缆绳布置和第二鲍登缆绳布置中的一者或针对两个鲍登缆绳布置提供所说明的线长 度控制机构。此外应了解,图10到14的线长度控制机构还可彼此组合(例如)以便增加 可吸收的多余线长度。在图15㈧和15(B)中说明第一和第二鲍登缆绳布置10a、10b的线12a、12b相对 于座椅框架1的连接结构。图15(A)和15(B)说明连接结构的不同透视图。根据所说明的 实施例,由塑料材料形成的连接件200附接到座椅框架1。连接件200包括用于接纳线12a、 12b的末端的专用结构。如进一步说明,导引通道240形成于连接件200上,用于沿着连接件200的外表面导引线12a、12b。如所说明,导引通道240可具备锥形形状,进而增加相对 于支撑组合件的不同配置(例如,在不同类型的座椅中)的灵活性。连接件200可通过使 用穿过孔230的旋拧连接而附接到座椅框架1。其它类型的连接(例如夹持、胶粘等)也是 可能的。使用连接件一方面促进支撑组合件相对于座椅框架的安装且增加连接的可靠性。 另一方面,导引通道240具有与结合图10阐释的导引表面75类似的作用,例如可通过形成 从连接件200的外表面延伸的环而以受控方式吸收线12a、12b的多余长度。在图15(A)和15(B)中,说明用于两条线12a、12b的单个连接件200。在其它实施 例中,可为线12a、12b中的每一者提供单独的连接件。连接件200可与图10到14的线长 度控制机构组合。此外,还优选例如通过如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致动器20中使用蜗轮来向图5、8和 9的致动器提供自动联锁能力。图16示意性说明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支撑组合件。支撑组合件类似于如上 所述的支撑组合件,且已用相同参考标号表示类似组件。在下文中,将仅阐释与上述支撑组 合件相比的差异。在图16的支撑组合件中,致动器100附接到支撑部件3。如所说明,致动器100在 支撑部件的一侧附接到支撑部件3,进而允许支撑组合件在座椅结构中的有效封装。再次,支撑组合件包括第一鲍登缆绳布置IOa和第二鲍登缆绳布置10b。第一鲍登 缆绳布置IOa包括在第一支撑区中从致动器朝向支撑部件3的一侧延伸的第一护套11a’。 鲍登缆绳布置IOa进一步包括从致动器100向支撑部件3的相对侧延伸的第二护套11a”。 第一护套11a’借助于第一附接构件15a附接到支撑部件3的侧面。第二护套11a”借助于 第二附接构件17a附接到支撑部件3的相对侧。第二鲍登缆绳布置IOb包括护套11b”,其 相对于致动器100的附接位置延伸到支撑部件3的相对侧,在该处其借助于第二支撑区中 的第三附接构件1 附接到支撑部件3。在第一支撑区中,线12a’在第一附接构件1 处 从第一护套11a’延伸,且线12a”在第二附接构件17a处从第二护套11a”延伸。在第二支 撑区中,线12b”在第三附接构件1 处从护套lib”延伸,且线12b’直接从致动器100延 伸。线12a’、1加”、12b’、12b”具有将支撑部件3耦合到座椅框架(未说明)以便调整如上 文阐释的支撑程度的目的。再次,对座椅框架的耦合可借助于Z接头或借助于如图15说明 的连接结构来实现。图17(A)、17(B)和17(C)示意性说明如图16的支撑组合件中使用的致动器100 的结构和操作。虽然在图17(A)到17(C)中将第二鲍登缆绳布置IOb说明为包括第一护套 lib’和第二护套11b”,但应了解,可如图16所说明那样省略护套中的一者。类似地,也可 针对第一鲍登缆绳布置IOa省略护套中的一者。另一方面,将可能在图16的支撑组合件中 使用两对护套。如所说明,鲍登缆绳布置IOaUOb的护套11a,、11a”、lib,、lib”各自耦合到致动 器100的外壳。第一滑动部件106和第二滑动部件108以可滑动方式耦合到外壳。线12a’ 的一端耦合到第一滑动部件106,且线12a”的一端耦合到第二滑动部件108。线12b”的一 端耦合到第一滑动部件106,且线12b’的一端耦合到第二滑动部件108。提供驱动机构以 用于在相反方向上同时移动第一滑动部件106和第二滑动部件108。举例来说,如所说明, 驱动机构可包括带螺纹轴105,第一滑动部件106和第二滑动部件108在所述带螺纹轴105上以对应的螺纹啮合。可通过将第一滑动部件106的移动范围中的螺纹提供为左旋螺纹且 将第二滑动部件108的移动范围中的螺纹提供为右旋螺纹(或反之亦然)来实现第一滑动 部件106和第二滑动部件108的相反移动方向,其中滑动部件106、108上具有对应的配合 螺纹。带螺纹轴105由电动马达110例如通过蜗轮驱动。通过使用带螺纹轴105与第一 和第二滑动部件106、108之间的螺纹旋拧耦合,致动器100具备自动联锁能力。在其它实 施例中,可以不同方式实施用于在相反方向上移动第一和第二滑动部件106、108的驱动机 构。线12b’可沿着第一滑动部件106被导引或穿过第一滑动部件106,且线12b”可沿着第 二滑动部件108被导引或穿过第二滑动部件108。在图17㈧中,将致动器100说明为处于第一位置,其中线12b’和12b”被张紧, 而在线12a’和12a”上不存在张力。在图17(B)中,说明其中第一滑动部件106和第二滑 动部件108已经彼此移动 靠近,进而拉动线12a’和12a”且释放线12b’和12b”上的张力 的情形。在图17(B)的情形中,在线12b’和12b”上不存在显著张力,且在线12a’和12a” 上不存在显著张力。此情形可称为致动器的中性位置。在图17(C)中,说明其中第一滑动 部件106和第二滑动部件108已经彼此移动更靠近,进而拉动线12a’和12a”且进一步释 放线12b’和12b”上的张力的情形。在图17(C)的情形中,线12a’和12a”被张紧,而在线 12b’和12b”上不存在张力。从图17(C)的情形开始,当第一滑动部件106和第二滑动部 件108彼此移动远离以便最终返回到图17(A)的情形时,第一滑动部件106和第二滑动部 件108继续拉动线12b,和12b”,且线12a,和12a”上的张力释放。为了改善在鲍登缆绳布置10a、10b中的一者上存在低张力或不存在张力时的情 形中的特性,致动器100可与如图10到14中所说明的线长度控制机构组合。图18示意性说明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支撑组合件。图18的支撑组合件大体 上对应于图16的支撑组合件,且包括待并入到座椅框架1中的支撑部件3。支撑部件3可 为如上所述的线框架结构,或任何其它合适类型的支撑部件。与图16的支撑组合件相比, 使用不同类型的调整布置以用于调整第一支撑区和第二支撑区中的支撑程度。特定来说, 使用不具有护套的简单牵引线而不是使用第一鲍登缆绳布置和第二鲍登缆绳布置。支撑组合件包括致动器120,其在支撑部件3的中心区中附接到支撑部件3。致动 器120可以与图16和17的致动器100类似的方式操作。特定来说,致动器120可包括第 一滑动部件126和第二滑动部件128以及用于在相反方向上移动第一和第二滑动部件126、 128的驱动机构(未说明)。如图18中所说明,支撑组合件包括第一调整布置,其具有在第一支撑区中从致动 器120朝向支撑部件3的一侧延伸的线132a’以及在第一支撑区中从致动器120朝向支撑 部件3的相对侧延伸的线132a”。致动器120包括用于线132a’的导引点131a’和用于线 132a”的导引点131a”。此外,在支撑部件3的相应侧附近提供用于线132a’的导引点133a’, 且在支撑部件3的相应侧附近提供线132a”的导引点133a”。线132a,从导引点133a,延 伸且在连接点134a’处耦合到座椅框架1。类似地,线132a”从导引点133a”延伸且在连接 点134a”处耦合到座椅框架1。第二调整布置包括在第二支撑区中从致动器120朝向支撑部件3的一侧延伸的线 132b’以及在第二支撑区中从致动器120朝向支撑部件3的相对侧延伸的线132b”。致动 器120包括用于线132b,的导引点131b,和用于线132b”的导引点131b”。此外,在支撑部件3的相应侧附近提供用于线132b’的导引点133b’,且在支撑部件3的相应侧附近提供用 于线132b”的导引点133b”。线132b,从导引点133b,延伸且在连接点134b,处耦合到座 椅框架1,且线132b”从导引点133b”延伸且在连接点134b”处耦合到座椅框架1。
线132a,、132a”、132b,、132b”到座椅框架的耦合可如上所述例如借助于Z接头或 借助于如图15所说明的连接结构来实现。图19(A)、19⑶和19(C)示意性说明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致动器150的结构 和操作。所述致动器类似于如图17(A)、17(B)和17(C)中说明的致动器,且可在如图16说 明的支撑组合件中使用。然而,致动器150也可在例如如本文所述的其它支撑组合件中使 用。虽然在图17(A)到17(C)中将第二鲍登缆绳布置IOb说明为包括第一护套lib’和第 二护套11b”,但应了解,可如图16说明那样省略护套中的一者。类似地,也可针对第一鲍登 缆绳布置IOa省略护套中的一者。如所说明,鲍登缆绳布置IOaUOb的护套11a,、11a”、lib,、lib”各自耦合到致动 器150的外壳170。第一滑动部件156和第二滑动部件158以可滑动方式耦合到外壳。线 12a’的一端以可滑动方式被导引通过第一滑动部件156,且线12a”的一端以可滑动方式被 导引通过第二滑动部件158。线12b”的一端以可滑动方式被导引通过第一滑动部件156, 且线12b’的一端以可滑动方式被导引通过滑动部件158。对于线12a’、12a”、12b’、12b> 的每一者,例如呈接头形式的止挡部件176附接到线的相应末端,以便限制线相对于滑动 部件的滑动移动。由于此布置,滑动部件156、158可仅在单个方向上向线12a’、12a”、12b’、 12b”传输力,即牵引力。推动动作是不可能的,因为线相对于滑动部件的滑动移动阻止了力 的传输。以此方式,线长度控制机构实施于致动器150内。如进一步说明,致动器150进一步包括用于止挡部件176中的每一者的对接构件 175。对接构件175形成为外壳170中的导引通道。也就是说,止挡部件176的至少部分延 伸穿过相应的导引通道,进而限制止挡部件176相对于外壳170的滑动移动。特定来说,这 允许防止在相应线上存在低张力或不存在张力时支撑区中的一者中的支撑变为负方向。致动器150进一步包括用于在相反方向上同时移动第一滑动部件156和第二滑动 部件158的驱动机构。举例来说,驱动机构可包括带螺纹轴155,第一滑动部件156和第二 滑动部件158在所述轴155上以配合的螺纹啮合。可通过将第一滑动部件156的移动范围 中的螺纹提供为左旋螺纹且将第二滑动部件158的移动范围中的螺纹提供为右旋螺纹(或 反之亦然)来实现第一滑动部件156和第二滑动部件158的相反移动方向,其中滑动部件 156、158上具有对应的配合螺纹。带螺纹轴155由电动马达160例如通过蜗轮驱动。通过 使用带螺纹轴155与第一和第二滑动部件156、158之间的螺纹旋拧耦合,致动器150具备 自动联锁能力。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不同方式实施用于在相反方向上移动第一和第二滑 动部件156、158的驱动机构。如进一步说明,以线12b’经过第一滑动部件156且线12b” 沿着第二滑动部件158被导引的方式来配置致动器150。在其它实施例中,线12b’可穿过 第一滑动部件156,且线12b”可穿过第二滑动部件158。另外应了解,当省略对接构件175 时也实现线长度控制能力。另外,可以不同方式,例如通过从外壳170延伸的突出部来实施 对接构件175。在图19㈧中,将致动器150说明为处于第一位置,其中线12b’和12b”被张紧, 而在线12a’和12a”上存在低张力。通过线12a’和12a”的止挡部件176在相应对接构件175上的对接而防止线12a’和12a”上的张力进一步减小。在图19(B)中,说明其中第一 滑动部件156和第二滑动部件158已经彼此移动靠近,进而拉动线12a’和12a”且释放线 12b’和12b”上的张力的情形。图19(B)的情形可称为致动器150的中性位置。在图19(C) 中,说明其中第一滑动部件156和第二滑动部件158已经彼此移动更靠近,进而拉动线12a’ 和12a”且进一步释放线12b’和12b”上的张力的情形。在图19(C)的情形中,线12a’和 12a”被张紧,而在线12b’和12b”上存在低张力。通过线12b’和12b”的止挡部件176在 相应对接构件175上的对接而防止线12b’和12b”中的张力进一步减小。当从图19(C)的 情形开始时,第一滑动部件156和第二滑动部件158彼此移动远离以便最终返回到图19 (A) 的情形,第一滑动部件156和第二滑动部件158继续拉动线12b’和12b”,且线12a’和12a” 上的张力释放。图20展示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支撑组合件300。图20的支撑组合件类似于 图1的支撑组合件,且包括待并入到座椅框架(图20未说明)中的支撑部件3。支撑部件 3可为如上所述的线框架结构,或任何其它合适类型的支撑部件。与图1的支撑组合件相 比,使用不同类型的鲍登缆绳布置以用于调整第一支撑区和第二支撑区中的支撑程度。此 外,使用图15说明的连接结构用于将线末端连接到座椅框架,而不是使用如结合图1阐释 的Z接头。如所说明,支撑组合件300包括致动器320,其在相反方向上作用于第一鲍登缆绳 布置IOa和第二鲍登缆绳布置10b。对于鲍登缆绳布置10a、10b中的每一者,致动器320以 如图13示意性说明的线长度控制机构来实施。在支撑组合件300中,第一鲍登缆绳布置IOa包括在护套中导引的线12a。护套包 括从致动器延伸到第一缆绳分裂部件350a(或缆绳分裂构件)的第一部分11a’,和从缆绳 分裂部件350a延伸到附接部件360a的第二部分11a”。第一缆绳分裂部件350a经由夹子 部分附接到支撑部件3的一侧。如所说明,夹子部分附接到支撑部件3的相应侧面线4。第 一鲍登缆绳布置IOa的另一线12a’从缆绳分裂部件350a延伸,且在第一支撑区中附接到座 椅框架。附接部件360a在相对于第一缆绳分裂部件350a的相对侧附接到支撑部件3。如 所说明,附接部件360a夹到支撑部件3的相应侧面线4。第一鲍登缆绳布置IOa的线1 从致动器320延伸穿过护套的第一部分11a’,穿过第一缆绳分裂部件350a,且穿过护套的 第二部分11a”,从附接部件360a延伸且在第一支撑区中附接到座椅框架。第二鲍登缆绳布置IOb具有类似配置。第二鲍登缆绳布置IOb的护套包括从致动 器320延伸到第二缆绳分裂部件350b (或缆绳分裂构件)的第一部分lib’,和从第二缆绳 分裂部件350b延伸到第二附接部件360b的第二部分lib”。第二缆绳分裂部件包括夹子 部分,用于将第二缆绳分裂部件350b附接到支撑部件3的一侧,例如附接到相应的侧面线 4。第二附接部件360b在相对于第二缆绳分裂部件350b的相对侧附接到支撑部件3。特 定来说,第二附接部件360b夹到相应侧面线4。第二鲍登缆绳布置IOb的线12b从致动器 320延伸穿过护套的第一部分11b’,穿过第二缆绳分裂部件350b,且穿过护套的第二部分 11b”,从第二附接部件360b延伸以便在第二支撑区中附接到座椅框架。第二鲍登缆绳布置 IOb的另一线12b’从第二缆绳分裂部件350b延伸以便在第一支撑区中附接到座椅框架。如所说明,第二缆绳分裂部件350b布置于支撑部件3的相对于第一缆绳分裂部件 350a的相对侧上。因此,第一鲍登缆绳布置IOa和第二鲍登缆绳布置IOb在支撑部件3的相对侧路由到支撑部件3。这允许空间的有效使用且允许鲍登缆绳布置10a、10b的简化路 由。鲍登缆绳布置10a、10b的带护套部分各自具备一致的曲率。特定来说,在护套11a’、 lib’的第一部分的区中,仅提供护套的单个平滑曲率。在护套lla”、llb”的第二部分的区 中,鲍登缆绳大体上在仅一个方向上延伸,其意味着大体上不存在曲率。借此方式,支撑组 合件300具备相对于调整支撑程度的循环数的良好耐用性。在图21中,展示支撑组合件300的仰视图。如所说明,护套lla”、llb”的第二部 分以几乎笔直的方式路由,从而导致不具有突然弯曲的一致曲率。图22进一步详细展示支撑组合件300的部分。特定来说,说明第一缆绳分裂部件 350a。如可见,第一缆绳分裂部件350a包括构成固定部件的外壳360,和以可滑动方式耦合 到外壳360的滑动部件370。特定来说,滑动部件370接纳在外壳360的导引通道内。第 一鲍登缆绳布置IOa的护套的第一部分11a’连接到滑动部件370。第一鲍登缆绳布置IOa 的护套的第二部分11a”连接到外壳360。第一鲍登缆绳布置IOa的线1 从滑动部件370 延伸穿过外壳360到达护套的第二部分11a”。如进一步说明,第一缆绳分裂部件350a包括 夹子部分365,用于将第一缆绳分裂部件350a附接到支撑部件3的侧面线4。另一线12a’ 从第一缆绳分裂部件350a延伸,且经由连接件200耦合到座椅框架(未说明)。图23展示第一缆绳分裂部件350a的示意截面图。如所说明,鲍登缆绳布置IOa 的线1 从护套的第一部分11a’延伸穿过滑动部件370且穿过外壳360到达护套的第二 部分11a”。当增加鲍登缆绳布置IOa中的张力时,护套的第一部分11a’和与其连接的滑动 部件370朝向护套的第二部分11a”移动。当鲍登缆绳布置IOa中的张力减小时,护套的第 一部分11a’和与其连接的滑动部件370移动远离护套的第二部分11a”。由于此移动,力传 输到连接到滑动部件370的另一线12a’。以此方式,缆绳分裂部件350a允许将张力对称地 分布到线12a、12a”。沿着外壳360的弯曲导引表面导引线12a’。弯曲导引表面与夹子部 分365 —体形成。第二缆绳分裂部件350b具有与上文针对第一缆绳分裂部件350a描述的配置相同 的配置,第一鲍登缆绳布置10a、护套的第一和第二部分lla’、lla”以及线12a、12a’分别由 第二鲍登缆绳布置10b、护套的第一和第二部分llb’、llb”以及线12b、12b’代替。如可见,第一和第二缆绳分裂部件350a、350b实现将力均等地分布到一对线以及 将鲍登缆绳布置的护套的若干部分附接到支撑部件3的功能。这简化了总体构造且改善了 耐用性,尤其是在调整支撑程度的循环数方面。图M示意性说明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支撑组合件。支撑组合件400可基于 上述支撑组合件中的任一者。支撑组合件包括第一致动器Al,其在相反方向上作用于第 一鲍登缆绳布置IOa和第二鲍登缆绳布置IOb以用于调整第一支撑区中和第二支撑区中的 支撑程度;以及第二致动器A2,其在相反方向上作用于第三鲍登缆绳布置IOc和第四鲍登 缆绳布置IOd以用于调整第三支撑区中和第四支撑区中的支撑程度。致动器A1、A2在支撑 部件3的相对侧处附接到支撑部件3,进而允许可用空间的高度有效的使用。致动器A1、A2 对应于如结合图19阐释的致动器150。图25示意性说明支撑组合件400相对于静态调整支撑程度的操作。为此目的,支 撑组合件400包括耦合到致动器Al、A2以用于控制其操作的电子控制器,和第一控制元件 420。提供第一控制元件420以用于控制腰部支撑的静态位置,即支撑高度和支撑程度。
在图25中,第一支撑区和第二支撑区分别由Ti和Zl表示,且第三支撑区和第四 支撑区分别由Z4和Z2表示。也就是说,第一到第四支撑区对应于支撑组合件的不同垂直 区域。如所说明,第一区域(区域1,Z1)位于最低垂直位置,第二区域(区域2,Z2)位于第 一区域上方,第三区域(区域3,Ζ; )位于第二区域上方,且第四区域(区域4,Z4)位于第三 区域上方。第一致动器Al耦合到第一鲍登缆绳布置IOa和第二鲍登缆绳布置IOb以用于 调整第一区域Zl和第三区域中的支撑程度。第二致动器A2耦合到第三鲍登缆绳布置 IOc和第四鲍登缆绳布置IOd以用于调整第二区域Z2和第四区域Z4中的支撑程度。如上 所述,第一致动器Al经配置以在相反方向上作用于第一鲍登缆绳布置IOa和第二鲍登缆绳 布置10b,且第二致动器A2经配置以在相反方向上作用于第三鲍登缆绳布置IOc和第四鲍 登缆绳布置10d。线长度控制机构可实施于第一和/或第二致动器Al、A2内,如结合图19所阐释。控制元件420包括按钮42 和425b,用于在第一区域Zl与第四区域Z4之间移 位腰部支撑的位置。特定来说,当按压按钮42 时,腰部支撑的位置向上朝向第四区域Z4 移位,且当按压按钮42 时,腰部支撑的位置向下朝向第一区域Zl移位。此外,控制元件 420包括按钮426a和^6b,用于控制选定位置中的支撑程度。特定来说,当按压按钮426a 时,支撑程度在选定位置中减小,且当按压按钮426b时,支撑程度在选定位置中增加。在下 文中,将更详细描述对应的操作。当按压按钮42 以便在向上方向上移动腰部支撑的位置时,电子控制单元首先 通过检查致动器Al和A2中的哪一者较远离其中性位置而检查区域Z1、Z2J3、Z4中的哪一 者被激活得最多,其中在鲍登缆绳布置中的每一者上不存在显著张力。随后检查由此致动 器控制的区域中的哪一者被激活得较多。存储激活振幅。在这些准备之后,将激活得最多 的区域减活,且以所存储的激活振幅激活向上方向上的下一区域。只要按钮42 被按压, 则此过程继续,直到达到最高区域,即第四区域Z4。如果在过程开始时最高区域已经是激活 得最多的区域,那么不执行任何动作。当按压按钮42 时,首先通过检查致动器A1、A2中的哪一者较远离其中性位置而 检查区域Zl、Z2、Z3、Z4中的哪一者被激活得最多。随后检查由此致动器控制的区域中的 哪一者被激活得较多,且存储激活振幅。在这些准备之后,将激活得最多的区域减活,且以 所存储的激活振幅激活向下方向上的下一区域。只要按钮42 被按压,则此过程继续,直 到达到最低区域,即第一区域Z1。如果在过程开始时最低区域已经是激活得最多的区域,那 么不执行任何动作。当按压按钮426a以便减小选定位置处的腰部支撑程度时,致动器Al和A2两者均 朝向其中性位置受到控制。当按压按钮426b以便增加选定位置处的腰部支撑程度时,首先通过检查致动器 Al和A2中的哪一者较远离其中性位置而检查区域Z1、Z2J3、Z4中的哪一者被激活得最多。 随后检查由此致动器控制的区域中的哪一者被激活得较多。在这些准备之后,通过控制此 致动器进一步远离其中性位置且通过控制另一致动器朝向其中性位置来增加支撑程度。图沈示意性说明支撑组合件400和用于控制支撑组合件400的按摩功能的又一 控制元件430。控制元件430包括按钮435和436。当按压按钮435时,激活按摩功能,且 通过在按摩功能的激活状态中按压按钮435,可选择按摩模式或按摩型式。通过按压按钮436,减活按摩功能。优选地,随后控制腰部支撑装置以在按摩功能的激活之前返回到其静 态位置。下文将通过参考如图27到四说明的示范性按摩型式来更详细描述对应操作。如图27说明的第一示范性按摩型式对应于波浪型式。图27的表展示用于控制致 动器Al和A2的步骤序列。在表中,将致动器的中性位置指定为50%。对应地,将鲍登缆绳 布置中的一者的完全激活指定为100%,且另一鲍登缆绳布置的完全激活指定为0%。在图27的型式的步骤1中,通过将致动器Al和A2两者控制到其中性位置或50% 而将腰部支撑组合件移动到其中性位置。在第二步骤中,通过将致动器Al控制到0%而激 活第一区域Z1。第二致动器A2保留在50%。在步骤3中,通过将第一致动器Al控制到 50%而减活第一区域Z1。第二致动器A2保留在50%。在步骤4中,通过将第二致动器A2 控制到0%而激活第二区域Z2。第一致动器Al保留在50%。在步骤5中,通过将第二致 动器A2控制到50%而减活第二区域Z2。第一致动器Al保留在50%。在步骤6中,通过 将第一致动器Al控制到100%而激活第三区域^3。第二致动器A2保留在50%。在步骤7 中,通过将第一致动器Al控制到50%而减活第三区域^3。第二致动器A2保留在50%。在 步骤8中,通过将第二致动器A2控制到100%而激活第四区域Z4。第一致动器Al保留在 50 %。在步骤9中,通过将第二致动器A2控制到50 %而减活第四区域Z4。随后,在步骤10中,重复(例如)十次步骤2到9。在步骤11中,控制腰部支撑组 合件返回到其原始位置。图27的按摩模式改变了在波浪型式中在不同区域上的支撑程度,发现这通过座 椅占用者的脊柱的微小移动而产生良好感觉。图观示意性说明对应于向下移动的按摩型式的第二示范性按摩型式。在步骤1中,通过将致动器Al和A2两者控制到50%而将支撑组合件控制到其中 性位置。在步骤2中,通过将第二致动器A2控制到100%而激活第四区域Z4。第一致动器 Al保留在50%。在步骤3中,通过将第一致动器Al控制到100%而激活第三区域^3。第 二致动器A2保留在100 %。在步骤4中,通过将第二致动器A2控制到50 %而减活第四区 域Z4。第一致动器Al保留在100%。在步骤5中,通过将第二致动器A2控制到0%而激 活第二区域Z2。第一致动器Al保留在100%。在步骤6中,通过将第一致动器Al控制到 50%而减活第三区域^3。第二致动器A2保留在0%。在步骤7中,通过将第一致动器Al 控制到0%而激活第一区域Z1。第二致动器A2保留在0%。在步骤8中,通过将第二致动 器A2控制到50%而减活第二区域Z2。第一致动器Al保留在0%。在步骤9中,通过将第 二致动器A2控制到100%而激活第四区域Z4。第一致动器Al保留在0%。在步骤10中, 通过将第一致动器Al控制到50%而减活第一区域Z1。第二致动器A2保留在100%。在步骤11中,重复步骤3到6(例如)10次。在步骤12中,控制支撑组合件返回 到其原始位置。发现向下移动的按摩型式为座椅占用者产生放松的效果。在图四中,说明对应于向上移动的按摩型式的第三示范性按摩型式。在步骤1中,通过将致动器Al和A2两者控制到50%而将支撑组合件控制到其中 性位置。在步骤2中,通过将第一致动器Al控制到0%而激活第一区域Z1。第二致动器A2 保留在50%。在步骤3中,通过将第二致动器A2控制到0%而激活第二区域Z2。第一致动 器Al保留在0%。在步骤4中,通过将第一致动器Al控制到50%而减活第一区域Z1。第二致动器A2保留在0 %。在步骤5中,通过将第一致动器Al控制到100 %而激活第三区域 Z3。第二致动器A2保留在0%。在步骤6中,通过将第二致动器A2控制到50%而减活第 二区域Z2。第一致动器Al保留在100%。在步骤7中,通过将第二致动器A2控制到100% 而激活第四区域Z4。第一致动器Al保留在100%。在步骤8中,通过将第一致动器Al控 制到50%而减活第三区域^3。第二致动器A2保留在100%。在步骤9中,通过将第一致动 器Al控制到0%而激活第一区域Z1。第二致动器A2保留在100%。在步骤10中,通过将 第二致动器A2控制到50 %而减活第四区域Z4。第一致动器Al保留在0 %。在步骤11中,重复(例如)十次步骤3到10。在步骤12中,控制支撑组合件返回 到其原始位置。发现向上移动的按摩型式具有对座椅占用者的刺激效果。应了解,上述按摩型式仅是示范性的,且可经修改或彼此组合以便获得不同或更 复杂的按摩型式。此外,还可能针对按摩步骤中的一者或全部而修改按摩振幅。在此情况 下,将以不完全激活对应区域而是仅激活达到所需最大值的方式来控制致动器。此外,通过 控制步骤的时序和循环速度也可获得不同的按摩型式。图30 (A)和30 (B)示意性说明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支撑组合件500。在此情 况下,提供调整布置,其基于杠杆部件阳0。支撑组合件500的支撑部件520可为柔性屏蔽 物或板等。如所说明,杠杆部件550包括第一臂550a和第二臂550b。第一臂550a在第一支 撑区中作用于支撑部件520,且第二臂550b在第二支撑区中作用于支撑部件520。举例来 说,臂550a、550b可各自抵抗由支撑部件520的弹性性质产生的弹力而推动,进而致使支撑 部件520变形。杠杆部件550包括旋转轴555,其耦合到致动器,例如电动马达。通过围绕旋转轴 555旋转杠杆部件550,在支撑区中的一者中作用于支撑部件520的力增加,而在另一支撑 区中作用于支撑部件520的力减小。这由图30(A)和30 (B)说明。在图30(A)中,由杠杆部 件550的第一臂550a产生的力小于由杠杆部件550的第二臂550b产生的力,进而在第二 支撑区中获得增加的支撑。与此相比,在图30B)的情形中,由杠杆部件550的第一臂550a 产生的力大于由杠杆部件550的第二臂550b产生的力,进而在第一支撑区中获得增加的支 撑。杠杆部件550的对应旋转移动由图30(A)和30(B)中的箭头说明。适当地,图30的支撑组合件可独立使用或结合上述概念而使用,例如在期望通过 不同类型的调整机构代替鲍登缆绳布置的情况下。因此,如上所述的支撑组合件允许借助于单个致动器来调整支撑组合件的两个不 同区中的支撑程度。进而,可不仅调整每一区中的支撑程度,而且可选择支撑的不同高度。 可以较准确的方式符合相对于支撑的分布的特定偏好。此外,可使支撑组合件适于不同体 型的用户。同时,使支撑组合件的结构保持简单,且仅需要较少组件来实施。
权利要求
1.一种支撑组合件,其拥有具有可调整支撑程度的第一支撑区和具有可调整支撑程度 的第二支撑区,所述支撑组合件包括支撑部件,其用于并入到座椅框架中,第一鲍登缆绳布置,其用于调整所述第一支撑区中的所述支撑程度,以及 第二鲍登缆绳布置,其用于调整所述第二支撑区中的所述支撑程度, 第一致动器,其耦合到所述第一鲍登缆绳布置和所述第二鲍登缆绳布置,其中所述第 一致动器经配置以在相反方向上同时作用于所述第一鲍登缆绳布置和所述第二鲍登缆绳 布置,以及线长度控制机构,其耦合到所述第一鲍登缆绳布置和/或所述第二鲍登缆绳布置,其 中所述线长度控制机构经配置以吸收所述鲍登缆绳布置的线的多余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组合件,其中所述线长度控制机构包括包壳,所述鲍登缆绳布置的所述线被导引通过所述包壳,其中所述鲍登缆绳布置的护套的第一部分固定到所述包壳的一端,且所述鲍登缆绳布 置的所述护套的第二部分以可滑动方式接纳于所述包壳内,且其中弹性部件提供于所述护套的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包壳之间,以便使所述护套的所 述第二部分偏置远离所述护套的所述第一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组合件,其中所述线长度控制机构包括向外弯曲的导引表面,所述向外弯曲的导引表面经配置 以导引所述鲍登缆绳布置的所述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组合件,其中所述线长度控制机构包括滑轮,所述滑轮经配置以导引所述鲍登缆绳布置的所述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组合件,其中所述线长度控制机构包括滑动部件,所述滑动部件以可滑动方式耦合到固定部件,其中所述鲍登缆绳布置的所述线包括彼此分隔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线的所述第一部分耦合到所述致动器,且以可滑动方式耦合到所述滑动部件,其中所述线的所述第二部分耦合到所述滑动部件,且其中所述线的所述第一部分相对于所述滑动部件的滑动移动受到止挡部件限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组合件,其中所述线长度控制机构包括滑动部件,所述滑动部件以可滑动方式耦合到固定部件,其中所述鲍登缆绳布置的所述线以可滑动方式耦合到所述滑动部件,且 其中所述线相对于所述滑动部件的滑动移动在一个方向上受到止挡部件限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撑组合件,其中所述止挡部件相对于所述固定部件的滑动移动在至少一个方向上受到对接构件 限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组合件,其中所述线长度控制机构实施于所述第一致动器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组合件,其中所述第一鲍登缆绳布置和所述第二鲍登缆绳布置各自包括在护套中导引的线以 及用于将所述线中的张力传输到另一线的缆绳分裂构件,其中所述缆绳分裂构件包括所述护套的第一部分连接到的固定部件以及以可滑动方 式耦合到所述固定部件且所述护套的第二部分连接到的滑动部件,所述鲍登缆绳布置的所 述线延伸穿过所述护套的所述第一部分,穿过所述缆绳分裂构件且穿过所述护套的所述第 二部分,且其中所述另一线连接到所述滑动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支撑组合件,其中所述缆绳分裂构件的所述固定部件包括夹子部分,所述夹子部分用于将所述缆绳 分裂构件附接到所述支撑部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组合件,其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一鲍登缆绳布置的所述线的第一末端部分连接到所述座椅的连接结构, 和/或用于将所述第二鲍登缆绳布置的所述线的第一末端部分连接到所述座椅框架的连 接结构,其中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经配置以附接到所述座椅框架的塑料部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撑组合件,其中所述塑料部件包括导引通道,所述导引通道用于沿着所述塑料部件的外表面导引 所述线。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支撑组合件, 其中所述导引通道具有锥形形状。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组合件, 其中所述第一致动器附接到所述支撑部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支撑组合件,其中所述第一致动器在所述支撑部件的一侧附近附接到所述支撑部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支撑组合件,其中所述第一鲍登缆绳布置和所述第二鲍登缆绳布置中的至少一者包括从所述支撑 组合件的所述一侧上的所述致动器延伸的不带护套的线。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组合件,其中所述第一鲍登缆绳布置和所述第二鲍登缆绳布置的路由提供所述鲍登缆绳布置 的带护套部分的大体上一致的曲率。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组合件,其包括第三鲍登缆绳布置,其用于调整第三支撑区中的所述支撑程度, 第四鲍登缆绳布置,其用于调整第四支撑区中的所述支撑程度,以及 第二致动器,其耦合到所述第三鲍登缆绳布置和所述第四鲍登缆绳布置, 其中所述第二致动器经配置以在相反方向上同时作用于所述第三鲍登缆绳布置和所 述第四鲍登缆绳布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支撑组合件,其包括另一线长度控制机构,其耦合到所述第三鲍登缆绳布置和/或所述第四鲍登缆绳布 置,其中所述线长度控制机构经配置以吸收所述鲍登缆绳布置的线的多余长度。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支撑组合件,其中所述另一线长度控制机构实施于所述第二致动器内。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支撑组合件,其中所述第四支撑区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区与所述第二支撑区之间,且所述第一支撑区 位于所述第三支撑区与所述第四支撑区之间。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支撑组合件,其中所述第一致动器和第二致动器各自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致动器的电动马达, 其中所述支撑组合件包括用于以电子方式控制所述电动马达的操作的控制器,且 其中所述控制器经配置而以循环方式控制所述电动马达的操作,以便通过所述支撑元 件提供按摩功能。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支撑组合件,其中所述按摩功能以波浪型式、以向下移动的型式或以向上移动的型式改变所述支撑 区上的所述支撑程度。
24.一种支撑组合件,其拥有具有可调整支撑程度的第一支撑区和具有可调整支撑程 度的第二支撑区,所述支撑组合件包括支撑部件,其用于并入到座椅框架中; 第一调整布置,其用于调整所述第一支撑区中的所述支撑程度, 第二调整布置,其用于调整所述第二支撑区中的所述支撑程度,以及 第一致动器,其耦合到所述第一调整布置和所述第二调整布置, 其中所述第一致动器经配置以在相反方向上同时作用于所述第一调整布置和所述第 二调整布置,且其中所述致动器附接到所述支撑部件。
25.根据权利要求M所述的支撑组合件,其中所述第一调整布置和所述第二调整布置各自包括鲍登缆绳布置。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支撑组合件,其中在所述第一调整布置中和所述第二调整布置中的所述鲍登缆绳布置的路由提供 所述鲍登缆绳布置的带护套部分的大体上一致的曲率。
27.根据权利要求25或沈所述的支撑组合件,其中所述致动器在所述支撑部件的一侧附接到所述支撑部件。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支撑组合件,其中所述第一鲍登缆绳布置和所述第二鲍登缆绳布置中的至少一者包括从所述支撑 组合件的所述一侧上的所述致动器延伸的不带护套的线。
29.根据权利要求M所述的支撑组合件,其中所述第一调整布置和所述第二调整布置各自包括牵引线布置。
30.一种支撑组合件,其拥有具有可调整支撑程度的第一支撑区、具有可调整支撑程 度的第二支撑区、具有可调整支撑程度的第三支撑区以及具有可调整支撑程度的第四支撑 区,所述支撑组合件包括支撑部件,其用于并入到座椅框架中; 第一调整布置,其用于调整所述第一支撑区中的所述支撑程度, 第二调整布置,其用于调整所述第二支撑区中的所述支撑程度, 第三调整布置,其用于调整所述第三支撑区中的所述支撑程度, 第四调整布置,其用于调整所述第四支撑区中的所述支撑程度, 第一致动器,其耦合到所述第一调整布置和所述第二调整布置, 其中所述第一致动器经配置以在相反方向上同时作用于所述第一调整布置和所述第 二调整布置,以及第二致动器,其耦合到所述第三调整布置和所述第四调整布置, 其中所述第一致动器经配置以在相反方向上同时作用于所述第三调整布置和所述第 四调整布置。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支撑组合件,其中所述第四支撑区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区与所述第二支撑区之间,且所述第一支撑区 位于所述第三支撑区与所述第四支撑区之间。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支撑组合件,其中所述第一致动器和第二致动器各自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致动器的电动马达, 其中所述支撑组合件包括用于以电子方式控制所述电动马达的操作的控制器,且 其中所述控制器经配置而以循环方式控制所述电动马达的操作,以便通过所述支撑元 件提供按摩功能。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支撑组合件,其中所述按摩功能以波浪型式、以向下移动的型式或以向上移动的型式改变所述支撑 区上的所述支撑程度。
34.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支撑组合件,其中所述第一致动器和所述第二致动器附接到所述支撑元件。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支撑组合件,其中所述第一致动器和所述第二致动器在所述支撑元件的相对侧附接到所述支撑元件。
36.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支撑组合件,其中所述第一调整布置和所述第二调整布置各自包括鲍登缆绳布置。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支撑组合件,其中在所述第一调整布置、所述第二调整布置、所述第三调整布置和所述第四调整布 置中的所述鲍登缆绳布置的路由提供所述鲍登缆绳布置的带护套部分的大体上一致的曲率。
38.一个座椅结构,包含 一个座椅框架,和根据前任何权利要求的一个支撑组合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在座椅结构中使用的支撑组合件,其拥有具有可调整支撑程度的第一支撑区和具有可调整支撑程度的第二支撑区。所述支撑组合件包括支撑部件,其用于并入到座椅框架中;第一调整布置(10a),其用于调整所述第一支撑区中的所述支撑程度;以及第二调整布置(10b),其用于调整所述第二支撑区中的所述支撑程度。所述支撑组合件进一步包括致动器,其耦合到所述第一调整布置(10a)和所述第二调整布置(10b),所述致动器经配置以在相反方向上同时作用于所述第一调整布置(10a)和所述第二调整布置(10b)。
文档编号B60N2/66GK102065729SQ200880115156
公开日2011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7日
发明者马克思姆·萨梅恩 申请人:L&P瑞士持有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