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2727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接地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地器,尤其是涉及用于将配置于车辆的线束中设置的地线向车 体接地的接地器。
背景技术
以往,这种车体接地如图5所示,将接地端子1压接在地线w的末端,另外在车体 2的预定位置设置螺栓固定孔2a,在车体2的里面沿着螺栓固定孔2a固定有螺母3。使上 述接地端子1的圆环形状的电接触部Ia的圆孔Ib与螺栓固定孔2a —致,使螺栓4穿过圆 孔lb、螺栓固定孔2a并用螺母3拧紧固定,从而使接地端子1与车体2压接而接地。使用了上述接地端子1的接地需要以下作业在车体2上穿设螺栓固定孔2a的作 业;剥开地线w的末端的绝缘被覆的作业;和在该地线w的末端的芯线露出部压接接地端 子1的作业。此外,在与车体的接地中,需要用螺栓4和螺母3将接地端子1拧紧固定到车 体2上的作业,除了配件个数多之外,还存在这些作业花费时间和工夫的问题。尤其是,在一台汽车中接地部位平均有10 30处,进而用于将其他设备与车体 螺栓固定的部位也有多处,将这些合计起来,车体上的螺栓固定部位有时会达到接近1000 处。因此,从作业高效化的角度也强烈希望削减螺栓固定作业。针对该问题,本申请人在之前申请的JP特开2002-15789号(专利文献1)中提出 了不需要螺栓固定的接地构造。详细地说,如图6所示,在地线w的末端连接阳端子5,用高 导电性树脂将接地器6 —体成形,该接地器6包括用于插入上述阳端子5并接触卡合的盒 体部6a和从该盒体部6a的外面突出设置的夹紧部6b,将上述阳端子5插入卡合到上述盒 体部6a,并将上述夹紧部6b插入卡合到车体7的卡合孔7a,而将地线w接地。若使用上述接地器6,则不仅不需要螺栓固定作业,而且不需要螺栓、螺母,可以减 少配件个数。但是,依然需要剥开地线w的末端被覆的作业以及端子压接作业,并且需要在 车体侧设置卡合孔,因此还有改善的余地。专利文献1 JP特开2002-157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接地器,不需要螺栓固定作业,在车辆 组装线中可以实现作业高效化,并且不需要电线的被覆剥开作业和端子压接作业,在线束 组装线中也可以实现作业高效化。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接地器,用于将配置于车辆的线束中设置的 地线接地到车体面板上,其特征在于,该接地器用导电性树脂一体成形,该接地器包括一对相向片部;连接了该相向片部的一端的连接部;一对夹持片部,其从另一端的开口侧的上述各相向片部的前端向内部侧弯曲折回;具有挠性的变位部, 其在比上述夹持片部靠向上述连接部侧的位置连接上述一对相向片部的内面之间,向上述 开口侧突出为V形状;和突刺部,从上述变位部的中心突出部向上述连接部侧突出,在上述突刺部和上述连接部之间设置有地线插入空间,在上述地线插入空间插通地线,并且将上述接地器从上述开口侧安装到上述车体 面板的端缘,使上述一对夹持片部与车体面板的表里两面接触地安装到车体面板上,通过 该车体面板的插入力推压上述突出为V形状的变位部,使之变位成向上述连接部侧反转突 出,通过从该变位部突出的上述突刺部穿通地线的绝缘被覆而与芯线接触。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接地器,用于将从配置于车辆的线束中分支的地线接地 到车体面板上,其特征在于,该接地器用导电性树脂一体成形,该接地器包括一对相向片部;连接了该相向片部的一端的连接部;一对夹持片 部,其从另一端的开口侧的上述各相向片部的前端向内部侧弯曲折回;具有挠性的变位部, 其在比上述夹持片部靠向上述连接部侧的位置连接上述一对相向片部的内面之间,向上述 开口侧突出为V形状;和压接刃部,从上述变位部的中心突出部向上述连接部侧突出,在上述压接刃部和上述连接部之间设置有地线插入空间,在上述地线插入空间插通地线,并且将上述接地器从上述开口侧安装到上述车体 面板的端缘,使上述一对夹持片部与车体面板的表里两面接触地安装到车体面板上,通过 该车体面板的插入力推压上述突出为V形状的变位部,使之变位成向上述连接部侧反转突 出,通过从该变位部突出的上述压接刃部切断地线的绝缘被覆而与芯线接触。这样一来,通过使用上述结构的接地器,该接地器和车体面板的导通可以通过将 上述一对相向片部插向车体面板的端缘并使上述夹持片与车体面板接触而获得,接地器和 地线的导通可以如下获得使该接地器和车体面板导通接触时通过该车体面板的插入力而 使上述突刺部或压接刃部上的V字状的突出方向反转,推压到地线的绝缘被覆表面,该突 刺部或压接刃部破坏绝缘被覆而与芯线接触。从而,不需要以往需要的地线的绝缘被覆剥 开作业、端子压接作业、以及车体固定用的螺栓固定作业、螺栓孔穿设作业,并且通过简单 的一个作业就可以同时完成接地器和地线的导通接触、以及接地器和车体面板的导通接触 双方,因此在线束组装线以及车辆组装线中均可以实现作业高效化。此外,不需要以往需要的螺栓、螺母,因此可以削减配件个数,可以实现线束的低 成本化以及轻量化。上述地线与线束的其他电线群集束,使该地线的中间部分从上述线束的外周面隔 开间隙地露出,并使该地线的中间部分在上述地线插入空间通过,而使上述接地器预先保 持在上述线束上。从而,可以将地线从线束的任意所需部位引出,将该地线的任意所需部位接地到 车体上。因此,与从线束的末端引出地线并将与该地线的末端连接的端子接地到车体的现 有例相比,可以提高设计自由度并且缩短地线的电线长度。作为上述接地器的材料的导电性树脂包括聚乙炔、聚苯胺、聚吡咯、聚噻吩等导电 性树脂,通过注塑成形等将这些导电性树脂成形为上述形状。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将导电性树脂成形而设置接地器,接地器和车体面板的导 通通过将该接地器的上述一对相向片部插向车体面板端缘并使上述夹持片部与车体面板 接触而获得。该接地器和地线的导通如下获得通过车体面板向上述相向片部内的插入力 使上述突刺部或压接刃部朝向地线的绝缘被覆表面反转推压,该突刺部或压接刃部破坏绝 缘被覆而与芯线接触。因此,不需要以往需要的地线的绝缘被覆剥开作业、端子压接作业、以及由螺栓和 螺母进行的车体固定作业,并且通过由单触作业构成的简单的一个作业就可以完成接地器 和车体面板的导通接触、以及接地器和地线的导通接触这两个工序,因此在线束组装线以 及车辆组装线中均可以实现作业高效化。尤其是,具有可以取消向车体的螺栓固定作业的 优点。此外,不需要螺栓、螺母等配件,因此可以削减配件个数,可以实现线束的低成本 化以及轻量化。进而,可以将地线连接部位设计在地线或线束的任意所需部位,因此可以提高设 计自由度,并且缩短地线的电线长度。


图1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接地器,(A)是立体图,⑶是主视图。图2(A) (C)是表示将图1所示的接地器安装到线束的地线上的作业步骤的说 明立体图。图3表示将图1所示的接地器固定到车体面板上的工序,(A)⑶是主视图,(C)是 (B)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图4表示利用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接地器将地线接地到车体面板上的作业工 序,(A) (B)是主视图,(C)是(B)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图5是表示现有例的图。图6是表示另一现有例的图。标号说明10接地器11线束保持板部12接地部13相向片部14连接部15夹持片部16 开口部17变位部18突刺部19地线插入空间30 线束32 地线36车体面板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任一实施方式都是将本发明应用于如下接地器该接地器将配置于车辆的线束 30中设置的地线32接地到车体面板36。图1 图3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接地器10。接地器10如图I(A) (B)所示,包括窄幅平板形状的线束保持板部11和具备与地 线32及车体面板36的导通接触构造的接地部12,该接地器10用导电性树脂一体成形。上述线束保持板部11的长边方向的长度为所需长度,宽度为与上述线束30的直 径基本相同的尺寸。上述接地部12从上述线束保持板部11的宽度方向一侧边缘Ila的长边方向中间 位置向宽度方向外侧突出设置,使接地器10的整体形状为大致T形状。上述接地部12截面为箭羽形状,详细地说,具有在上述线束保持板部11的厚度 方向上相向的一对相向片部13,使该相向片部13的一端侧向彼此靠近方向弯曲并连接该 一端,而形成与线束保持板部11连续的连接部14,并且使另一端侧从前端向内部侧弯曲折 回,而形成一对夹持片部15。该一对夹持片部15的内端不连接,将一对相向片部13的上述 另一端侧作为车体面板插入用的开口部16。在上述一对相向片部13的内面设置变位部17,该变位部17从比上述各夹持片部 15靠向上述连接部14侧的相对位置连接上述内面之间,并向上述开口部16侧突出为V形 状。并且在该变位部17和连接部14之间形成有地线插入空间19。上述变位部17将从各相对片部13能够摆动地突出设置的一对变位片17a的前端 经由薄铰接件17b连接成V形状,并形成有中心突出部17c。在该中心突出部17c的内侧、 即连接部14侧面,使尖端形状的突刺部18向连接部14侧突出设置。上述一对变位片17a 形成得较薄,以使如上所述从相向片部13突出的基部变形自如,并且具有V形状的突出方 向反转的挠性。接下来利用图2及图3说明使用了上述接地器10的接地作业。首先,在线束组装线的线束30的胶带缠绕工序中,如图2(A)所示,将与线束30的 其他电线群31集束的地线32从线束30的长度方向所需位置引出,在线束30上缠绕胶带 34直到其引出位置P的根部。然后,如图2 (B)所示,将地线32从前端侧插通上述接地器10的地线插入空间19, 将该接地器10安装到地线32的上述引出位置P附近。然后,如图2 (C)所示,在上述电线群31上从上述弓丨出位置P向前端侧继续缠绕胶 带34,并且在比上述接地器10的安装部位靠向前端侧的位置再次使地线32与上述电线群 31集束,并用胶带34 —体地缠绕而包覆起来。从而,地线32的中间部分从电线群31的外 周面环状地露出,成为在该环状露出部33保持了接地器10的状态。接下来,在汽车厂商的车辆组装线中,如图3(A)所示,在将线束30载置到上述接 地器10的线束保持板部11的上面的状态下,将接地器10从开口部16插向车体面板36的 端缘36a,从而将接地器10固定到该车体面板36上。此时,从开口部16向接地器10内压入车体面板36,如图3 (B)所示,使上述一对夹持片部15与车体面板36的表里两面导通接触,同时,压入的车体面板36的端缘36a推压 上述变位部17的中心突出部17c,而使之变位成向连接部14侧反转突出。从而,如图3(C)所示,从该变位部17突出的上述突刺部18刺穿在上述地线插通 空间19内插通的地线32的绝缘被覆32a,而与芯线32b导通接触。这样一来,上述结构的接地器10向地线32的安装作业容易,并且通过将该接地器 10插向车体面板36的端缘36a的简单的单触作业,就能够同时得到车体面板36和接地器 10的导通接触、以及地线32和接地器10的导通接触。因此,在线束组装线中不需要以往需 要的电线包覆剥开作业、端子压接作业,并且在车辆组装线中不需要螺栓孔穿设作业、螺栓 固定作业,可以实现大幅的作业高效化。此外,由于不需要螺栓、螺母的配件,因此可以实现 成本降低及轻量化。进而,可以将接地部位设定在地线32和线束30的任意的所需部位,因此可以提高 设计自由度,并且可以缩短地线32。图4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变位部17的中心突出部17c的内侧,代替上述突刺部 18而一体成形压接刃部20,并使该压接刃部20向连接部14侧突出设置。上述压接刃部20如图4(A)所示,在前端具备在上述线束保持板部11的厚度方向 上相向的上下一对的压接21,在该一对压接刃21之间形成有槽部22。在本实施方式中,接地器10和车体面板36的导通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如下 获得将接地器10从上述开口部16插向车体面板36的端缘36a,并将接地器10固定到该 车体面板36上,同时,上述一对夹持片部15与车体面板36的表里两面接触。而接地器10和地线32的导通则如图4(B)所示如下获得从开口部16插入的车 体面板36的端缘36a推压变位部17的中心突出部17c,使该中心突出部17c变位成向连接 部14侧反转突出,此时,上述压接刃部20向地线插通空间19内突出并推压到在该空间19 内插通的地线32的表面,如图4(C)所示上述压接刃21切断地线32的绝缘被覆32a而与 芯线32b接触。另外,在线束组装线中在地线32上安装接地器10的作业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 同。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尤其是,也可以不具备上述线束保持板部11而仅通 过上述接地部12构成接地器。此外,也可以用波纹管包覆线束30,从该波纹管的狭缝引出 地线32并安装接地器10。
权利要求
一种接地器,用于将配置于车辆的线束中设置的地线接地到车体面板上,其特征在于,该接地器用导电性树脂一体成形,该接地器包括一对相向片部;连接了该相向片部的一端的连接部;一对夹持片部,其从另一端的开口侧的上述各相向片部的前端向内部侧弯曲折回;具有挠性的变位部,其在比上述夹持片部靠向上述连接部侧的位置连接上述一对相向片部的内面之间,向上述开口侧突出为V形状;和突刺部,从上述变位部的中心突出部向上述连接部侧突出,在上述突刺部和上述连接部之间设置有地线插入空间,在上述地线插入空间插通地线,并且将上述接地器从上述开口侧安装到上述车体面板的端缘,使上述一对夹持片部与车体面板的表里两面接触地安装到车体面板上,通过该车体面板的插入力推压上述突出为V形状的变位部,使之变位成向上述连接部侧反转突出,通过从该变位部突出的上述突刺部穿通地线的绝缘被覆而与芯线接触。
2. 一种接地器,用于将从配置于车辆的线束中分支的地线接地到车体面板上,其特征 在于,该接地器用导电性树脂一体成形,该接地器包括一对相向片部;连接了该相向片部的一端的连接部;一对夹持片部,其 从另一端的开口侧的上述各相向片部的前端向内部侧弯曲折回;具有挠性的变位部,其在 比上述夹持片部靠向上述连接部侧的位置连接上述一对相向片部的内面之间,向上述开口 侧突出为V形状;和压接刃部,从上述变位部的中心突出部向上述连接部侧突出,在上述压接刃部和上述连接部之间设置有地线插入空间,在上述地线插入空间插通地线,并且将上述接地器从上述开口侧安装到上述车体面板 的端缘,使上述一对夹持片部与车体面板的表里两面接触地安装到车体面板上,通过该车 体面板的插入力推压上述突出为V形状的变位部,使之变位成向上述连接部侧反转突出, 通过从该变位部突出的上述压接刃部切断地线的绝缘被覆而与芯线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地器,其中,上述地线与线束的其他电线群集束,使该地线的中间部分从上述线束的外周面隔开间 隙地露出,并使该地线的中间部分在上述地线插入空间通过,而使上述接地器预先保持在 上述线束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接地器,其实现了向车体面板的接地作业的高效化以及配件个数削减。用导电性树脂一体成形接地器(10),该接地器包括在一端侧由连接部(14)连接了的一对相向片部(13)的内面侧,从开口部(16)侧前端折回的一对夹持片部(15);从该夹持片部(15)向连接部(14)侧突出设置,连接相向片部(13)的内面之间,向开口部(16)侧突出为V形状的变位部(17);和从变位部(17)的中心突出部(17c)向连接部(14)侧突出的突刺部(18)。在设于突刺部(18)和连接部(14)之间的地线插入空间(19)插通地线(32)后,从开口部(16)安装到车体面板(36)的端缘(36a),使夹持片部(15)与车体面板(36)的表里两面接触,并且通过车体面板(36)的插入力推压变位部(17)而向连接部(14)侧反转突出,由突刺部(18)穿通地线(32)的绝缘被覆(32a)而与芯线(32b)接触。
文档编号B60R16/02GK101911413SQ20088012322
公开日2010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8日
发明者坂田勉, 铃浦克二 申请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