缆线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4756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缆线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经由缆线连接车辆座椅的两个不同机构的缆线 连接装置,用于从一个机构向另一个机构传递机械操作量,使 得机构彼此连动。两个不同机构可以是布置在车辆座一李的座冲争 靠背内的机构以及布置在位于座椅靠背的上方的头枕内布置的 机构。
背景技术
本申请的受让人的WO2008/026362号国际申请公开了包 括用作机械操作量传递装置的缆线的缆线连接装置。 WO2008/026362号国际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包含于此。根据该 国际申请的公开,缆线包括在座椅靠背内通过的第 一 缆线和与 第 一缆线沿轴向连接并且在头枕内通过的第二缆线。第 一缆线 和第二缆线均具有双层缆线结构,其中,线状内构件可轴向移 动地插入管状外构件中。第二缆线在从头枕向下延伸的管状支 柱内通过,使得支柱用作第二缆线的外构件。将支柱插入布置 在座椅靠背的上侧的管状支撑件中。第一缆线的内构件的连接 端部具有沿径向向外延伸的接合突起。插入槽形成于支撑件中 并且允许接合突起延伸通过插入槽并且沿轴向相对于插入槽移 动。接收槽形成于支柱的连接端部中并且能够沿轴向接收第一 缆线的内构件的接合突起。通过将第一缆线的连接端部从支撑 件的下侧插入支撑件中并且使接合突起与形成于支撑件中的插 入槽的终端部接合,能够使第一缆线处于该第一缆线在支撑件 内被保持悬挂的状态。接着,将支柱从上方插入支撑件中并且 将第 一缆线的外构件插入支柱中,使得与支撑件的插入槽的终端部接合的接合突出被导引移动到形成于支柱中的接收槽中。 因此,在第一缆线的外构件的头部邻近第二缆线的内构件的下 端的情况下,第一缆线的内构件与支柱接合成彼此连接,同时 允许第一缆线的内构件与支柱相对彼此沿轴向移动一定距离。
形成于支撑件中的各插入槽中均具有沿相反的圓周方向中 的 一 个方向弯曲的构造,而形成于支柱中的各接收槽均具有沿 相反的圆周方向中的另一方向弯曲的构造。因此,随着第一缆 线的内构件的连接端部的接合突起被导引以从与形成于支撑件 中的插入槽的终端部接合的位置移动到支柱的接收槽中,第一 缆线的内构件沿该另 一 方向转动,以使接合突起从插入槽的终 端部移动到接收槽的终端部。在第 一 缆线和第二缆线彼此连接 的状态下,通过相对于支撑件进 一 步向下压支柱能够使头枕被 保持在安装位置。
在接合突起与支撑件的插入槽的终端部接合并且第一缆线 被保持为在支撑件内保持悬挂的状态下,第 一 缆线的外构件的 头部位于支撑件内。
如上所述,为了使第一缆线与第二缆线彼此连接,首先使 第一缆线的接合突起与插入槽接合,用于将第一缆线悬挂在支 撑件内。接着,将支柱插入支撑件中,使得接合突起与插入槽 解除接合并且被导引而移动到接收槽中,用于实现第一缆线与 第二缆线之间的连接。然而,即使在第一缆线在支撑件内悬挂 的状态下,如果接合突起未与插入槽的终端部接合,或者如果 插入槽或者接收槽未形成于适当的位置,则接合突起不能被导 引成从插入槽平滑地移动到接收槽。在该情况下,接合突起可 能在移动到接收槽中之前与插入槽解除接合。因此,存在第一 缆线从支撑件掉落的可能。因为第一缆线位于座椅靠背内,因 此不可能从外侧从视觉上识别到第 一 缆线是否已经从支撑件掉落。另外,因为第一缆线与第二缆线在埋设在座椅靠背中的支 撑件内彼此连接,因此也不可能从外侧从视觉上识别第 一 缆线 和第二缆线是否已彼此连接。
因为不能从外侧从视觉上识别第一缆线与第二缆线之间的 连接状态,因此假定只要支柱被插入并被保持在支撑件内就通 过连接装置的功能使第一缆线与第二缆线彼此连接。因此,还 未能可靠地确保车辆座椅的质量和功能。因而,如果第一缆线 与第二缆线未彼此连接,则不可能经由缆线使布置在座椅靠背 内的才几构与布置在头才先内的才几构之间实现连动。
因而,在现有技术中需要可以从外侧从视觉上识别第 一 缆 线与第二缆线之间的连接状态的缆线连接装置。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能够包括一种缆线连接装置,用于使 第 一机构和第二机构彼此连接,所述第 一机构;波布置在车辆座 椅的座椅靠背内,所述第二机构被布置在位于所述座椅靠背上
侧的头枕内,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第一缆线,其与所述第一机 构联接;第二缆线,其与所述第二机构联接;其中,所述第一 缆线和所述第二缆线均包括线状内构件和管状外构件,所述内 构件被插入所述外构件中并且能够沿轴向相对于所述外构件移 动;管状支撑件,其被布置在所述座椅靠背的上侧;管状支柱, 其从所述头枕向下延伸并且能够被插入所述支撑件中,所述第 二缆线的外构件是所述管状支柱,从而所述第二缆线的内构件 被插入所述管状支柱中;所述第 一 缆线的内构件具有带有沿径 向向外延伸的接合突起的连接端部;所述支撑件包括插入槽, 所述插入槽允许所述接合突起穿过所述插入槽沿径向向外延伸 并且 插入槽在轴向上移动;所述支柱具有包括接收槽的连接端部,所述接收槽能够沿轴向接收所述接合突起;通过以 下(a)和(b)能够使所述第一缆线的内构件与所述支柱连接 (a)从下侧将所述第一缆线插入所述支撑件中,使所述所述 第 一缆线的内构件的所述接合突起与所述支撑件的所述插入槽 接合,并且将所述接合突起置于所述插入槽的终端部,使得由 所述支撑件以所述第一缆线在所述支撑件内被悬挂的方式保持 所述第一缆线;(b)从上侧将所述支柱插入所述支撑件中,以 在所述支柱内接收所述第一缆线的外构件,使得(i)位于所述
动到形成于所述支柱中的所述接收槽中,(ii)经由所述接合突 起使所述第一缆线的内构件与所述支柱连接,从而所述第一缆 线的内构件能够沿轴向相对于所述支柱在预定^巨离内移动,以 及(iii)所述第一缆线的外构件的上端邻近所述第二缆线的内 构件的下端的位置;当由所述支撑件以所述第一缆线在所述支 撑件内悬挂方式保持所述第一缆线时,所述第一缆线的所述外 构件的上端从所述支撑件的上表面向上延伸;以及观察窗,其 形成于所述支柱的圆周壁中并且位于与所述第二缆线的所述内 构件的下端相对的位置,使得通过所述观察窗能够观察到所述 支柱的内部。
根据本发明的 一方面能够包括另 一种缆线连接装置,该缆 线连接装置包括分别与车辆座椅的第 一 机构和第二机构联接的 第一缆线和第二缆线。第一缆线和第二缆线均具有内缆线构件 和外缆线构件。缆线接收构件能够接收第一缆线的端部和第二 缆线的端部。联接机构能够使第一缆线的内缆线构件与第二缆 线的外缆线构件在缆线接收构件内彼此联接。识别实现装置使 得能够在由联接机构进行联接操作期间识别第 一缆线的内缆线 构件与第二缆线的外缆线构件之间的联接状态。


图l是示出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缆线连接装置的车 辆座一争的内部结构的透^见图2是车辆座椅的头枕移动机构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车辆座椅的检测装置的透视图4是用于在第 一 缆线与第二缆线之间进行连接的缆线连 接装置的分解透视图5是示出在头枕的支柱被插入支撑件中之前第一缆线在 支撑件内悬挂的状态的透视图6是示出头枕的支柱已被插入支撑件中并且第一缆线与 第二缆线已经彼此连接的状态的透视图7是示出在第 一 缆线与第二缆线之间进行连接之后支柱 已被进一步插入支撑件中的状态的透视图8是从前侧观察的并且示出缆线连接装置的纵剖视图9是示出已经从图7所示的位置拉动第一缆线的状态的 纵剖视图IO是沿图l中线X-X截取的剖视图ll是与图IO类似但是示出用于保持接合销的锁定装置 已经被释放的状态的图12是与图IO类似但是示出接合销在沿长孔向上滑动移 动期间位于中间位置的状态的图13是与图IO类似但是示出头枕位于碰撞应对位置的状 态的图14是与图IO类似但是示出在头枕向碰撞应对位置移动 期间头枕被保持在中间位置的状态的图。
ii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可以单独地使用上面和下面公开的附加特征和示教中的每 一个,或将其与其他特征和示教结合使用以提供改进的缆线连 接装置。现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这些实 施例单独地使用多个附加特征和示教以及也彼此结合地使用多 个附加特征和示教。该详细说明的目的仅在于示教所属技术领 域的技术人员实施本示教的优选方面的进一步的细节,而非在 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仅权利要求书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因此, 以下详细说明中7>开的特征和步骤的组合在广义上对实施本发 明可能不是必要的,而是仅示教以特别地说明本发明的典型实 施例。而且,典型实施例和/人属^又利要求的各种特^正可以以未 具体列举的方式组合,以便提供本示教的其它有用的实施方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缆线连接装置被构造成经由缆线连接第 一机构和第二机构,以使第 一 机构与第二机构能够彼此连动。 第一机构被布置在车辆座椅的座椅靠背内,第二机构被布置在 位于座椅靠背的上侧的头枕内。连接装置可以包括第一缆线和 第二缆线。第一缆线被联接到第一机构。第二缆线被联接到第 二机构。第 一 缆线与第二缆线均包括线状内构件和管状外构件。 内构件被插入到外构件中并且能够沿轴向相对于外构件移动。 缆线连接装置还包括布置在座椅靠背上侧的管状支撑件以及从 头枕向下延伸并且能够被插入到支撑件中的管状支柱。第二缆 线的外构件是所述管状支柱,从而第二缆线的内构件能够被插 入管状支柱中。第一缆线的内构件具有带沿径向向外延伸的接 合突起的连接端部。支撑件包括插入槽,该插入槽允许接合突 起通过插入槽沿径向向外延伸并且允许接合突起沿着插入槽在 轴向上移动。支柱具有包括接收槽的连接端部,该接收槽能够
沿轴向接收接合突起。通过如下(a)和(b)能够将第一缆线的内构件连接到支柱(a)从下侧将第一缆线插入支撑件中, 使内构件的接合突起与支撑件的插入槽接合,并且使接合突起 位于插入槽的终端部处,使得能够由支撑件以第 一 缆线被悬挂 在支撑件中的方式保持第一缆线;以及(b)从上侧将支柱插 入到支撑件中以在支柱内接收第一缆线的外构件,使得(i)位 于支撑件的插入槽的终端部处的接合突起被转移以移动到形成 于支柱中的接收槽中,(ii)使第一缆线的内构件经由接合突起 而被连接到支柱,从而第一缆线的内构件能够在轴向上预定距 离内相对于支柱移动,以及(iii)第一缆线的外构件的上端位 于邻近第二缆线的内构件的下端的位置。当由支撑件以第一缆 线在支撑件内被悬挂的方式保持第 一 缆线时,第 一 缆线的外构 件的上端从支撑件的上表面向上延伸。观察窗形成于支柱的圓 周壁中,并且位于与第二缆线的内构件的下端相对的位置,从 而能够通过观察窗观察支柱的内部。
现在将参照图l至图14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该实施例涉 及用于经由第 一缆线40和第二缆线50使头枕移动机构IO和检 测机构20彼此连接的缆线连接装置。当另 一 车辆与具有车辆座 椅l的车辆的后部的碰撞(在下文中简称为"后侧石並撞")发生 时,头枕移动机构IO可操作以使头枕4的支撑件4A向后移动到 接近就坐在车辆的车辆座椅l上的乘客的头部的位置。当后侧 碰撞发生时,检测机构2 0能够检测可以由乘客施加的倾斜负荷 (leaning load )。
车辆座椅l能够被安装在如汽车等车辆上,并且车辆座椅l 包括用作后背支撑件的座椅靠背2、用作座位的座椅坐垫3、以 及用做头部支撑件的头枕4。为了容易理解座椅l的装置,图中 仅示出座椅靠背2和头枕4的内部装置。
头枕4具有从头枕4沿上下方向向下延伸的左、右棒状支柱4B。通过将支柱4B分别插入形成在左、右管状支撑件2S内的 插入孔Sa来将支柱4B安装到座椅靠背2的上部。更具体地,将 支撑件2S固定安装到构成靠背框架2F的上臂的上框架Fu。靠 背框架2F用作座椅靠背2的骨架。当没有后侧碰撞发生时,头 枕4通常被保持在用于从头部的后侧支撑就坐在车辆座椅l上 的乘客的头部的预定位置。当后侧石並撞发生时,位于前侧以支 撑乘客头部的支撑件4A能够瞬时地向前和向上移动。因而,当 后侧碰撞发生时,乘客可以采取相对于座椅坐垫3向前和向上 移动他或她的身体的姿势。因此,支撑件4A向前和向上移动以 到达乘客的头部的紧后方的位置。因此,可以防止乘客的头部 在后侧碰撞发生时过分地向后倾斜。结果,可以使施加到乘客 的颈部的负荷减小或者最小化,并且最终使遭受颈推鞭抽式损 伤(whiplash injury )的危险减小或者最小化。
通过安装在头枕4内的头枕移动机构10来使头枕4的支撑 件4A向前和向上移动。当没有碰撞发生时,头枕移动机构IO 将支撑件4A保持在防止支撑件4A向前向上移动的后方位置或 初始位置(见图IO)。当后侧石並撞发生时,头才光移动才几构10解 除对支撑件4 A的移动的限制,并且使支撑件4 A向支撑件4 A能 够被定位在乘客的头部的紧后方的碰撞应对位置向前向上移动 (见图13)。位于碰撞应对位置的支撑件4A可以不能被可能由 后侧碰撞发生时头部的向后倾名牛移动施加的乘客头部的负荷推 回。
借助于用于传递机械操作量的传递装置来进行解除对支撑 件4A的移动的限制的操作。传递装置与布置在座椅靠背2内的 检测装置2 0联接。检测装置2 0能够检测在后侧碰撞发生时由乘 客施加的倾斜负荷。在该实施例中,传递装置包括第一缆线40 和第二缆线50。第一缆线40在座椅靠背2内通过并且具有与检测装置20连接的下端。第二缆线50在头枕4内通过并且具有与 头枕移动机构10连接的上端。第一缆线40的上端与第二缆线50 的下端连接。
如图2和图10所示,头枕移动机构10包括基部ll,其与 两个支柱4B连接并且位于两个支柱4B之间;联接(link)构件 12,其与支撑件4A和基部11可枢转地连接并且位于支撑件4A 与基部ll之间,以允许支撑件4A相对于基部11进行枢转运动; 接合销13,其固定安装到支撑件4A,用于在支撑件4A由于通 过联接构件12的连接而枢转时定位支撑件4A;锁定装置7,当 没有后侧碰撞发生时在初始位置锁定接合销13;拉伸弹簧16, 用于通常沿朝向碰撞应对位置的方向对接合销13施力;以及限 制板17,用于在后侧碰撞发生时限制接合销13的返回初始位置 的移动。
基部ll由合成树脂制成并且被成形为单件。基部ll包括后 板部IIB、在后板部IIB的后端的向前位置处安装到后板部11B 的轴岸义环11D 、以及乂人后板部11B的右边纟彖和左边纟彖向前延伸 的一对侧板部11S。通过螺钉(未示出)将基部ll固定安装到 在支柱4B之间延伸的连接板4C。每个支柱4B均具有管状构造 并且具有开口的上端和下端。第二缆线50的内构件51从其中一 个支柱4B的上部开口插入该支柱4B中。每个支柱4B均具有弯 曲成相对于其余部分倾斜的上部。侧板部11S具有用于导引接 合销13的相反端的长孔11H。每个长孔11H均具有弧状构造, 以使支撑件4a能够从后侧碰撞发生之前所在的初始位置向前 向上移动到碰撞应对位置。
联接构件12由合成树脂制成并且被成形为单件。联接构件 12位于右侧板部11S与左侧板部11S之间,用于在基部ll的上部 与支撑件4A的后表面之间进行连杆连接。更具体地,连接孔12A形成于联接构件12的上部的右侧部和左侧部中并且贯通该 右侧部和左侧部地延伸。类似地,连4妄孔11A形成于基部11的 右侧板部IIS的上部和左侧板部IIS的上部。长度大于基部11 沿左右方向的宽度的连接杆18被插入到连接孔11A和12A中, 使得联接构件12与基部11连接成可绕连接杆18枢转。连接孔 11A的直径和连接孔12A的直径被设定成彼此基本相等。直径 比连接孔12 A的内径大的头部18 A与连接杆18的 一 端 一 体地形 成。直径比连接孔12A的内径大的固定环19被装配在连接杆18 的另一端上。因此,防止连接杆18从连接孔11A和12A中移走。 左撞入件(striker) 12B和右^童入件12B分別形成于联^^妄构件 12的前部的左部和右部。左钩4D和右钩4D分别形成于支撑件 4 A的后上部的左部和右部并且乂人支撑件4 A的后上部的左部和 右部向后突出。左钩4D和右钩4D与对应的左才童入件12B和右^童 入件12B接合,从而使联接构件12与支撑件4A可枢转地连接。
接合销13的长度比基部ll沿左右方向的宽度长,并且被插 入基部ll的长孔11H中并且被插入形成于左连接臂4E的前端 和右连接臂4E的前端中的连接孔4F中。左连接臂4E和右连接 臂4E与支撑件4A—体地形成,并且左连接臂4E和右连接臂4E 从支撑件4A的后表面的相对于上下方向的中间部的左侧部和 右侧部向后突出。长孔11H的宽度和连接孔4F的直径被设定成 彼此基本相等。因此,在后侧碰撞发生时可以引起的支撑件4A 的向前和向上移动期间,接合销13可沿长孔11H滑动移动并且 连接臂4E绕接合销13枢转以定位支撑件4A。此处,左连接臂 4E和右连接臂4E分别被定位在左侧板部11 S和右侧板部11S的 外侧。直径比连接孔4 F的直径大的头部13 A与接合销13的 一 端 一体地形成。直径比连接孔4F的直径更大的固定环19被装配到 接合销13的另 一端,从而防止接合销13乂人长孔11H和连接孔4F
16中移走。接合销13与连接杆18平行地延伸。左拉伸弹簧16和右 拉伸弹簧16钩到接合销13和连接杆18并且位于接合销13与连 接杆18之间,从而拉伸弹簧16沿使接合销13和连接杆18朝向彼 此的方向对接合销13和连接杆18施力。因此,朝向长孔11H的 上端H3对接合销13施力,而当未施加偏压力时接合销13可以 被定位在长孔11H的下端H0。
如图10所示,锁定装置7包括钩14和锁定杆15。钩14能够 与接合销13接合,用于将接合销13保持在初始位置。可以操作 锁定杆15以锁定和解锁接合销13与钩14的接合。钩14由金属制 成并且具有整体上被构造成凸轮面的周面。更具体地,上顎14B 和下颚14C与钩14的外周部 一体地形成并且以类似爪的方式乂人 钩14的外周部延伸。钩14经由连接杆30被可转动地安装到靠近 基部ll下端的部分。扭簧31绕连接杆30缠绕,并且用来从钩14 能够将接合销13保持于图IO所示的初始位置的状态沿逆时针 方向(朝向位于前侧的锁定杆15 )对钩14施力。预先向扭簧31 施加扭转力。扭簧31的一端钩在钩14的钩颚部14E上,而另一 端钩在固定安装到基部11的钩板32上。接合凹部14D形成于钩 14的周面,使得锁定杆15的操作臂15C能够与接合凹部14D接 合。因此,在没有后侧碰撞发生时,抵抗扭簧31的偏压力而防 止钩14沿逆时4十方向枢转。
锁定杆15也由金属制成,并且能够绕固定销9A的轴线相对 于基部11枢转。固定销9 A被嵌合到能够通过从第二缆线5 0施加 的操作力转动的操作杆9的前端。操作杆9具有圆筒构造,并且 具有上端部和下端部被切去的圓形剖面构造(下文中称为"变 形构造")的轴向孔。如图2所示,操作杆9被插入连接孔11E和 环11D的轴向孔中以可相对于连接孔11E中和环11D的轴向孔 转动。连接孔11E形成于其中一个侧板部11S的下端部。操作杆9的前端通过环1 ID向其中另 一 个侧板部IIS延伸。操作杆9具 有形成于其上并且用来防止操作杆9被移走的突起9B。固定销 9A具有变形构造的剖面并且穿过锁定杆15和下文中将说明的 两块限制板17地被压配合到操作杆9的轴向孔中。更具体地, 锁定杆15和限制板17中的每一 个均具有具有变形构造的插入 孔。在将固定销9A压配合到操作杆9的轴向孔中之前将固定销 9A插入锁定杆15和限制板17的插入孔中。因此,锁定杆15和 限制板17被保持在操作杆9和固定销9 A之间,使得锁定杆15和 限制板17可以绕固定销9A的轴线枢转。因为操作杆9、锁定杆 15、限制板17和固定销9A通过使用变形剖面彼此装配,因此这 些部件能够彼此一致地枢转。
扭簧33被绕操作杆9缠绕并且被定位在环11D与限制板17 之间。预先向扭簧33施加扭力。扭簧33的一端被钩在钩板32 的下顎32E上。扭簧33的另 一端被钩在限制板17上并且延伸穿 过限制板17,被钩在锁定杆15的操作臂15C的前边缘上并且被 钩在钩板32的上颚32B上。利用该配置,通常绕固定销9A(或 者操作杆9 )沿顺时针方向或者如从侧面观察的与长孔IIH相交 的方向对限制板17施力。同时,沿与限制板17的被施力方向相 同的方向并且朝钩14地对能够与限制4反17—起转动的锁定杆 15施力。操作杆9与第二缆线50 (更具体地为内构件51)的上 端连接,因此,当沿轴向(上下方向)推或拉缆线50的内构件 51时,操作杆9能够绕其轴线转动。钩板32被构造成不与长孔 IIH、连接杆30和#:作杆9相互作用。
随着锁定杆15抵抗扭簧33的偏压力沿逆时针方向(即,远 离钩14的方向)枢转,锁定杆15的操作臂15C能够从与钩14接 合的状态被释放。因此,钩14能够与锁定杆15 —起沿逆时针方 向(即,朝向锁定杆15的方向)枢转。当钩14与锁定杆15的基部15B接触时钩14的枢转运动停止。当处于通过锁定杆15的揭: 作臂15 C阻止钩14的枢转运动的锁定状态下时,如从侧面观察 的那样上颚14B被定位成与长孔11H相对,并且钩14被保持在
的位置。随着钩14与操作臂15C解除接合之后通过扭簧31的偏 压力沿逆时针方向枢转,上颚14B远离长孔11H地移动,而如 同时从侧面观察的那样下颚14C向上移动以与长孔IIH相对。
通过向下移动接合销13直到接合销13到达长孔11H的下 端H0,如上所述构造的钩14能够与锁定杆154妄合以将锁定杆 15保持于初始位置。更具体地,当接合销13没有位于长孔11H 的下端HO内的位置时,下颚14C被定位成与长孔11H相对。因 此,当4妄合销13乂人该位置向下朝向长孔IIH的下端H0移动时, 钩14的下颚14C被接合销13推,以移动远离长孔11H。当由接 合销13以该方式推下颚14C时,钩14沿顺时针方向枢转,使得 上颚14B从接合销13的上侧移动以与长孔IIH相对。随着钩14 沿顺时针方向枢转,锁定杆15的操作臂15C与钩14的接合凹部 14D接合,使得钩14被锁定在该位置。因此,使接合销13处于 接合销13位于上颚14 B与下颚14 C之间并且被保持成定位在长 孔11H的下端H0 (初始位置)的状态。因为接合销13被保持在 长孔IIH的下端H0,所以支撑件4A能够被保持在初始位置。
返回到图2和图10,限制板17由金属板形成,并且具有从 固定销9A (或者操作杆9)延伸到接近长孔11H的上端H3的位 置的伸长构造,如从侧面所观察到的那才羊。限制々反17位于锁定 杆15的相反侧(右侧和左侧),并且通常被保持在与接合销13 沿长孔11H的滑动移动的路径相交的位置。当接合销13被定位 在限制板17的下侧(初始位置侧)时,接合销13能够克服限制 板17施加的偏压力而移动到石並撞应对位置。因而,当后侧碰撞发生时,限制板17允许接合销13从初始位置滑动移动到碰撞应 对位置。然而,如稍后所说明的那样,限制板17防止接合销13 从碰撞应对位置移动到初始位置。在每个限制板17的后边缘 (与长孔11H相对的边缘)上沿后边缘的纵向在中间位置处形
够以逐步的方式与接合销13的滑动路径相交。
参照图2,支撑件4 A由合成树脂制成并且被成形为单件, 具有沿其整个长度弯曲的板状构造并且具有足以覆盖头枕移动 机构10的前侧的尺寸。后盖4R覆盖头枕移动机构10的后侧。后 盖4 R具有从该后盖4 R的左侧部和右侧部以及上侧部向外延伸 的接合突起4T。接合突起4T与形成于支撑件4A的左侧边缘和 右侧边缘以及上边缘上的对应的接合片4S接合(图2中示出了 四个接合突起4T和四个接合片4S)。当头枕移动机构10被支撑 件4A和后盖4R覆盖时,左支柱4B和右支柱4B延伸穿过形成于 后盖4R的下侧部中的长孔4L。接合片4S和接合突起4T的数量 和构造可以不限于图2所示的那样,而是可以适当地确定,只 要支撑件4A和后盖4R能够可靠地彼此安装即可。
接着,将说明检测装置20。当后侧碰撞发生时,检测装置 20检测乘客施加的向后倾斜负荷作为机械操作量并且拉动第 一缆线40。如图1和图3所示,在座椅靠背2内,下框架F1在靠 背框架2F的左侧框架Fs和右侧框架Fs之间延伸。下框架F1在 与就坐乘客的腰部的后侧相对的高度上延伸。检测装置2 0被安 装到下框架F1的前部的相对于左右方向的中央部。检测装置2 0 包括释放板21、操作销22、负荷接收板23和联接构件24。操作 释放板21以拉动第一缆线40。操作销22用来使释放板21作枢转 移动。负荷接收板23能够接收乘客施加的向后倾斜负荷。联接 构件2 4在负荷接收板2 3与操作销2 2之间连接。由支撑销34可枢转地支撑释放板21,使得释放板21的左侧 部和右侧部能够绕支撑销34上下移动。第一缆线40 (更具体地 为内构件41)与释放板21的左侧部(如图1和图3所示)连接。 操作销22被可上下滑动地插入形成于支撑板26的上部中的上 下方向长槽26A中,其中支撑板26被固定安装到下框架F1的前 表面。支撑销3 5被固定插入支撑板2 6的下部并且枢转支撑负荷 接收板23,使得负荷接收板23能够绕支撑销35沿前后方向枢 转。联接构件24与支撑销36和操作销22二者可枢转地连接并且 在支撑销36和操作销22之间延伸。支撑销36被固定插入负荷接 收板23的侧表面的上部。拉伸弹簧(未示出)被钩在释放板21 和支撑销35的右侧部(如图l和图3所示)上,并且在释放板21 和支撑销35之间延伸。因此,沿释i文寿反21的右侧部向下移动并 且释放板21的左侧部向上移动的方向对释》文^反21施力。扭簧27 绕支撑销36缠绕,并且一端被钩在位于下侧的支撑销35上而另 一端被钩在联接构件24上。因此,在没有后侧碰撞发生时,通 常向前偏压负荷接收板23并且负荷接收板23被保持成相对于 下框架F1向前倾斜。另外,与联接构件24接合的操作销22通常 位于长槽26A的下端。在该状态下,操作销22的前端与突出片 21A接触,突出片21A与释放板21 —体地形成并且从释放板21 的右侧部的上边纟彖向前延伸。
如图4所示,第 一缆线40的连接端部和第二缆线50的连接 端部能够在头枕4的左侧支柱4B被插入对应的支撑件2S中的区 域处彼此连接。根据本实施例的缆线连接装置,分别基于将左 侧支柱4B插入支撑件2S中的操作以及从支撑件2S移出左侧支 柱4B的操作能够使第一缆线40和第二缆线50彼此连接或者使 第一缆线40和第二缆线50彼此分离。因此,能够自如地进行将 头枕4安装到座椅靠背2的操作以及用于从座椅靠背2移走头枕4的操作。
更具体地,第一缆线40具有内构件41和外构件42。内构件 41具有线状形状并且可挠性变形。外构件42具有管状构造并且 内构件41被插入外构件42中。因此,第一缆线40具有双层结构。 接合突起41P形成于内构件41的上端,并且以类似T字形状的方 式沿径向向外延伸。 一对长槽42S形成于外构件42的上端侧的 周壁中,以使接合突起41P的径向相反端部能通过长槽42S沿径 向向外延伸。长槽42S沿外构件42的轴向伸长,从而允许内构 件41在与长槽4 2 S的长度对应的范围内相对于外构件4 2沿轴向 移动。头部42H形成于外构件42的上端,以封闭外构件42的上 部开口 。
通过将第 一缆线40的上连接端部从下侧插入其中 一个支 撑件2S的插入孔Sa中能够由其中一个支撑件2S(该实施例中为 左侧支撑件2S)以悬挂方式支撑如上所述构造的第一缆线40。 更具体地, 一对插入槽Sd形成在左侧支撑件2S的圆周壁中的两 个位置处,以相对于左侧支撑件2S的轴线对称。插入槽Sd从左 侧支撑件2S的下端向上延伸。在图4中,分别通过实线和虚线 来指示位于左侧支撑件2S的左前侧和右后侧的插入槽Sd、 Sd。 插入槽Sd被构造成能够沿轴向接收形成于内构件41的上端的T 字形状接合突起41P的径向相反端部。插入槽Sd的上端的每一 个均延伸到与固定安装支撑件2 S的靠背框架2 F的上框架F u的 下表面接近的位置。随着第 一缆线40的连^妾端部/人下侧插入左 侧支撑件2S的插入孔Sa中,接合突起41P能够与插入槽Sd接 合,并且能够沿插入槽Sd在轴向上移动。
在图4中的左前侧示出的插入槽S d的上端部形成为具有沿 圆周方向向左弯曲的构造。另一方面,在图4中的右后侧示出 的插入槽Sd的上端部形成为具有沿圆周方向向右弯曲的构造,从而与左前侧示出的插入槽Sd的上端部对称。因此,插入槽Sd 的上端部沿相同的圆周方向弯曲并且朝向轴向上的下方。因此, 第一缆线40能够被插入支撑件2S中,使得接合突起41P的径向 外端部沿插入槽Sd的构造沿轴向插入到插入槽Sd中。接着,通 过沿着插入槽Sd的上端部的弯曲构造沿圓周方向转动第 一 缆 线40能够使接合突起41P的径向外端部移动以到达插入槽Sd 的上端部的终端部(见图5)。因此,能够限制接合突起41P相 对于支撑件2S沿轴向(重力方向和与重力方向相反的方向二 者)的移动,并且在缆线40的连接端部被插入支撑件2S的插入 孔Sa中的条件下能够以悬挂方式保持第一缆线40。此处,外构
的上端预定距离的长度。因此,如在图5中最佳示出的那样, 在接合突起41P与插入槽Sd的终端部接合并且第 一缆线40在 支撑件2S内悬挂的状态下,头部42H从支撑件2S向上延伸。
外构件42的上端侧的圆周壁由合成树脂制成,并且沿圓周 壁的轴向的一部分形成为具有沿径向向外膨出的形状,以与插 入孔Sa的内表面的构造相 一致。在径向膨出部的外表面上并且 沿其整个圆周长度,多个凹部和凸部以锯齿方式形成并且沿轴
向延伸。因此,外构件42能够被嵌入到插入孔Sa中而不会产生 实质上的(substantial)移动或者不会发出卡嗒声(rattling )。 另外,外构件42能够沿轴向平稳地移动到插入孔Sa中。
当由释放板21向下拉动第一缆线40的内构件41的下端时, 内构件41的下端被拉出外构件42的下端。如从图l可以看到的 那样,第一缆线40的内构件41和外构件42均具有挠性并且第一 缆线40在座椅靠背2内通过,使得第一缆线40被弯曲以避免与 如布置在座椅靠背2内的空气调节所需的装置(未示出)等其 它装置发生干涉。第二缆线50在头枕4内通过,并且具有内构件51和由其中 一个支柱4B (根据本实施例为如图l所示的位于左侧的支柱 4B )构成的外构件52。内构件51具有棒状形状并且具有相对大 的刚度。内构件51被插入外构件52中,使得第二缆线50也具有 双层结构。因为左侧支柱4B用作外构件52,因此外构件52的构 造将被说明为左侧支柱4B的构造。第二缆线50的下端被构造为 与第一缆线40的上端连接的连接端部。更具体地,如图4和图5 所示,内构件51以悬挂方式被保持在左侧支柱4B内。在该悬挂 状态下,内构件51的下端位于左侧支柱4 B的下端的上方的预定 距离处。 一对接收槽Bd在左侧支柱4B的圆周壁中形成为相对于 支柱4B的轴线对称,并且从支柱4B的下端沿轴向向上延伸。在 图4和图5中,分别通过实线和虚线指示位于左前侧和右后侧的 接收槽Bd、 Bd。在支柱4B的圓周壁中的接近内构件51的下端 或者与内构件51的下端相对的位置处贯穿内构件51的厚度地 形成上下方向上伸长的观察窗4H,使得从外侧通过观察窗4H 能够观察支柱4B的内部。当将支柱4B插入该插入孔Sa中时, 接收槽Bd能够接收形成于被保持在支撑件2S (左侧支撑件2S ) 的插入孔Sa内的第一缆线40的内构件41的上端的T字形状接合 突起41P的径向外端部。更具体地,在接收槽Bd接收接合突起 41P的径向外端部的同时,支柱4B接收第一缆线40的外构件42 的头部42H。另外,随着将支柱4B插入支撑件2S的插入孔Sa 中,接合突起41能够在与接收槽Bd接合的状态下沿轴向移动。
返回到图4和图5,左前侧示出的接收槽Bd的上端部形成为 具有沿圆周方向向右弯曲的构造。右后侧示出的接收槽Bd的上 端部形成为具有沿圓周方向向左弯曲的构造,从而与左前侧示 出的插入槽Bd的上端部对称。因此,接收槽Bd的上端部沿与 插入槽Sd的上端部相反的方向弯曲。因此,如图6所示,随着将支柱4B插入支撑件2S的插入孔Sa中,迫使接合突起41P的径 向外端部从插入槽Sd的上端部的终端部返回。例如,在右前侧 接收槽Bd的向右弯曲的上端部的导引下,迫使接合突起41P的 位于右前侧的 一 个径向外端部从对应的插入槽Sd的终端部返 回。当接合突起41P的位于左后侧的另 一个径向外端部(图6 中未示出)沿与所述一个径向外端部的移动路径对称的路径移 动时,迫使该另 一个径向外端部从对应的插入槽Sd的终端部返 回。当接合突起41P移动而到达接收槽Bd的终端部时,接合突 起41P使第 一 缆线40的外构件42转动大约45°的角度,并且接合 突起41P远离插入槽S d的终端部地移动到其线状轴向延伸部。 因此,使接合突起41P处于接合突起41P能够沿支撑件2S的轴 向(重力方向和与重力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同时防止4妄合突 起41P相对于支柱4B沿轴向移动的状态。因而,在该状态下, 由于接收槽Bd与插入槽Sd之间的相交关系,接合突起41P不能 相对于支柱4B沿轴向移动。另一方面,接合突起41P仅能相对 于支撑件2S沿轴向移动。换句话说,接合突起41P与支柱4B接 合,使得第一缆线40的内构件41的上端与第二缆线50的外构件 (支柱4B)的下端在轴向上;f皮此连^t矣。
此处,如图6所示,当支柱4B已被插入支撑件2S的插入孔 Sa中并且接合突起41P已经从插入槽Sd移动到接合突起41P与 支柱4B的接收槽Bd接合的位置时,能够通过形成于支柱4B中 的观察窗4H观察到从支撑件2S向上延伸的第一缆线40的外构 件42的头部42H。因而,观察窗4H与支柱4B的下端之间的距 离被设定成基本上等于插入槽Sd的上端与支撑件2S的上端面 之间的距离,并且还基本上等于接合突起41P与外构件42的头 部42H之间的距离。另外,第二缆线50的内构件51的下端与支 柱4B的下端之间的距离被设定成比头部42H的轴向长度稍长。换句话说,内构件51的下端位于比头部42H稍高的高度。通过 这些配置,通过观察窗4H能够同时观察到第一缆线40的连接端 部和第二缆线50的连接端部,因此,操作员能够从视觉上确认 连接操作期间第 一缆线40未从支撑件2S脱落。
为了提供连接状态的视觉识别,在外构件42的头部42H的 外表面的预定区域上印刷标记42M。随着在第一缆线40在支撑 件2S内悬挂的状态下将支柱4B插入插入孔2S中,接合突起41P 在使第一缆线40的外构件42沿圆周方向转动的同时从插入槽 Sd移动到接收槽Bd。因为外构件42的该转动,印刷在头部42H 上的标记42M移动到与观察窗4H相对的位置。换句话说,如果 由于某些故障头部42H不转动时,不能通过观察窗4H观察到标 记42M。只要满足(a)除非头部42H沿圓周方向转动否则不能 通过观察窗4H观察到标记42M,以及(b)当头部42H沿圓周 方向转动时能够通过观察窗4H观察到标记42M,头部42H的外
够通过观察窗4H观察第 一缆线40的外构件42的转动,因此可 能确认第 一缆线40和第二缆线50已经可靠地彼此连接。
在第一缆线40和第二缆线50已经在轴向上彼此连接之后, 可以将支柱4B进一步插入支撑件2S中。因此,在第一缆线40 与第二缆线50之间的连接状态下,可将支柱4B进一 步插入支撑 件2S中,直到支柱4B到达如图7所示的支柱4B相对于支撑件2S 锁定的使用位置。当支柱4B到达使用位置时,与第一缆线40 的外构件42的头部42H和第二缆线50的内构件51的下端相对 的观察窗4H完全位于支撑件2S内。因此,不能从外侧观察到观 察窗4H,从而可以避免车辆座椅l的i殳计的劣化。
如图8和图9所示,通过切除部分圆周壁而于左侧支柱4B的 圆周壁中形成具有凹状形状的接合凹部Bs。另外,接合爪St设置在左侧支柱2S内并且朝插入孔Sa偏压该接合爪St。接合爪St 通常被保持成延伸到插入孔Sa中,并且通过从横向侧按压按钮 Sb的操作能够从插入孔Sa移走接合爪St。因此,通过在从横向 侧按压按钮Sb的状态下将支柱4B插入该插入孔Sa中,释放按 钮Sb并且将支柱4B进一步插入插入孔Sa中,当接合爪St已移 动到与接合凹部Bs相对的位置时,接合爪St能够自动与接合凹 部Bs接合。因此,支柱4B能够被锁定而不能沿插入方向移动。 可以于圆周壁中形成多个接合凹部Bs并且4吏多个接合凹部Bs 沿轴向彼此间隔开。利用该配置,通过按压按钮Sb并且改变支 柱4B在支撑件2S中的插入量可以选择性地改变头枕4的安装高 度。
另外,通过按压按钮Sb并且从对应的支撑件2S移走支柱 4B能够从座椅靠背2移走头枕4。当移走支柱4B时,能够释放 第 一 缆线40的内构件41的上端与支柱4B的下端之间的连接状 态。因而,当从对应的支撑件2S的插入孔Sa中沿移出方向移动 左侧支柱4B时,在位于支撑件2S的右前侧并且向左弯曲的对应 的插入槽Sd的导引下迫使接合突起41P的位于右前侧的径向外 端部从对应的4妄收槽Bd的终端部离开返回。类似地,迫使接合 突起41P的位于左后侧的径向外端部沿着与接合突起41P的位
Bd的终端部离开返回。这样,随着接合突起41P向插入槽Sd的 终端部移动,接合突起41P从接收槽Bd的终端部移出到接收槽 Bd基本上沿轴向线状延伸的位置。因此,使接合突起41P处于 接合突起41P能够相对于支柱4B沿轴向移动、但是防止接合突 起41P相对于支撑件2S沿轴向移动的状态。因此,解除了支柱 4 B与第 一 缆线4 0之间的连接状态,并且能够从支撑件2 S中移走 支柱4B。如图8所示,在第 一 缆线4 0和第二缆线5 0彼此连接的状态 下,第二缆线50的内构件51的下端的位置在第一缆线40的外构 件42的头部42H的上方较小距离处。因此,当将支柱4B插入支 撑件2S中时,不由头部42H向上推第二缆线50的内构件51。如 图9所示,当向下拉动第一缆线40的内构件41时,能够由头部 42H向上推内构件51。因而,用作第二缆线50的外构件52的支 柱4B与第一缆线40的内构件41连接成在轴向上彼此成一体。因 此,如果向下^^立动第一缆线40的内构件41,则外构件42相对于 内构件41向上移动,从而外构件42的头部42H能够向上推第二 缆线50的内构件51。
当向上推第二缆线50的内构件51时,操作杆9绕其轴线转 动,从而从位于初始位置的保持状态释放支撑件4A。这样,第 一缆线40被构造成能够向下拉动内构件41的牵引式缆线,另一 方面,第二缆线50被构造成能够向上推内构件51的推式缆线。 用于第 一缆线40与第二缆线50之间的轴向连接的结构被构造 成反式(reverse-type )连接结构。因而,当插入支柱4B时, 使第一缆线40和第二缆线50处于内构件41和外构件52 (支柱 4B )在轴向上彼此连接且外构件42和内构件51在轴向上彼此连 接的连接状态(使得能够通过推操作实现缆线操作)。
现在将说明上述实施例的作用。参照图l,头枕4能够可移 除地安装到座椅靠背2。因而,通过将从头枕4向下延伸的支柱 4B插入支撑件2S的插入孔Sa中能够将头枕4安装到座椅靠背2 的上部。通过将左侧支柱4B插入对应的插入孔Sa中,第一缆线 40和第二缆线50能够在轴向上彼此连接。根据以该方式组装的 车辆座椅1,当没有后侧碰撞发生时头枕4的支撑件4A能够被通 常保持在初始位置。
如果后侧碰撞发生,由可以由乘客施加到座椅靠背2的向后倾斜负荷迫使检测装置2 0的接收板2 3如图3所示地向后移 动。接着,经由与接收板23连接的联接构件24推动操作销22 沿长槽26A向上移动。因此,操作销22向上推突出片21A,使 得释放板21的左侧部向下枢转,以拉动第一缆线40的内构件 41。此处,当操作销22移动到长槽26A的上端时,操作销22从 与突出片21A接触的状态释放,从而通过拉伸弹簧的偏压力使 释放板21移动到初始位置。因此,可以在短时间内拉动第一缆 线40的内构件41。在到达释放板21的突出片21A的上侧的位置 之后,操作销22通过扭簧27的施力移动到突出片21A的前侧并 且接着移动到再次与突出片21A的下表面接触的位置。同时, 接收板2 3返回到初始位置。当向下拉第一缆线40的内构件41时,外构件42如图9所示 地相对于内构件41向上移动。因此,由外构件42的头部42H向 上推第二缆线50的内构件51。当向上推内构件51时,操作杆9 转动,用于释放保持支撑件4A的初始位置的状态。更具体地, 随着向上推内构件51,操作杆9从图IO所示的初始位置沿逆时 针方向转动。接着,锁定杆15与操作杆9一起沿逆时针方向(即, 远离钩14的方向)转动,并且限制板17与锁定杆15 —起沿逆时 针方向枢转,以从接合销13的滑动路径移开。在该实施例中, 锁定杆15和限制板17从其初始位置转动或者枢转大约20°的最 大角度。随着锁定杆15枢转远离钩14,解除了操作臂15C与接 合凹部14D之间的4妄合,从而解除了钩14的防止枢转运动或者 锁定状况的状态。接着,钩14也沿逆时针方向枢转,以解除接 合销13的保持状态。通过钩14与锁定杆15的基部15B的接触来 限制钩14的枢转运动。已经解除由钩14对接合销13的保持状态之后,钩14的上颚 14B如从侧面看到的那样沿远离长孔11H的方向枢转,同时下颚14 C从接合销13的下侧移动到与长孔11H相对的或者相交的 位置(如从侧面看到的那样),用于推接合销13。另外,通过 拉伸弹簧16的偏压力,接合销13移动以如图12所示朝向长孔 11H的上端H3沿长孔11H滑动。接着,支撑件4A伴随着联接构 件12的枢转运动和连接臂4 E的运动从图10所示的初始位置朝 向乘客的头部向前和向上移动到石並撞应对位置。此处,在短时 间内向上推第二缆线50的内构件51。因此,在接合销13在从保 持状态释放之后沿长孔11H向上移动期间,由扭簧33的偏压力 使限制板17沿再次与接合销13的滑动路径相交的方向枢转。另 外,锁定杆15在限制板17移动的同时沿与钩14接触的方向移 动。在该动作期间,即使在接合销13到达长孔11H的上端H3 之前限制板17返回到初始位置的情况下,通过纟氏抗扭簧3 3的偏 压力推限制板17使其远离接合销13的移动路径,接合销13仍能 够向上滑动。当接合销13如图13所示地到达长孔11H的上端H3时,限制 板17如从侧面观察的那样与长孔11H相交。换句话说,限制板 17切断接合销13的滑动路径。因此,由于位于长孔11H的上端 H3的接合销13与限制板17的上表面17A接触,能够防止接合销 13返回到位于长孔11H的下端H0的初始位置。在该状态下,尽 管可以由接合销13向限制板17施加向下和向后的压力,但是由 于锁定杆15的操作臂15C与钩14的上颚14B的上表面接触,因 此限制板17不可以向后(沿顺时针方向)移动。因此,即使在 由于后侧碰撞迫使乘客的头部朝向头枕4的情况下,也能够可 靠地使支撑件4 A保持在碰撞应对位置。当发生后侧碰撞时,在支撑件4 A从初始位置向前和向上移 动期间或者在支撑件4A如图12所示的到达碰撞应对位置之前, 乘客的头部有可能与支撑件4A接触。然而,在该情况下,能够台阶部17B接收接合销13。因此,可以防止接合销13沿长孔11H 返回到初始位置。因而,即使在支撑件4A到达碰撞应对位置之 前位于中间位置处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支撑件4 A向后返回。 结果,能够由被保持在固定位置的支撑件4A接收乘客的头部。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仅在支柱4B的圓周壁的一个位置处 设置了 一个观察窗4H,但是也可以在相同高度的多个位置处设 置多个观察窗4H。例如,可以设置两个到四个观察窗4H。增 加观察窗4H的数量是有利的,因为能够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内 部。因为观察窗4H最终被隐藏在支撑件2S内,因此增加观察窗 4H的数量不会导致设计的劣化。另外,尽管在第一缆线40的外构件42的在外构件42沿圓周 方向转动时能够与观察窗4H相对的区域处印刷标记42M,但是 也可以在外构件4 2的在外构件4 2沿圓周方向转动时不与观察 窗4H相对的区域处印刷标记42M。因而,如果头部42H不沿圆 周方向转动则可以观察到标记42M,而如果头部42H沿圆周方 向转动则不可以观察到标记42M。同样利用该配置,可以从视 觉上识别头部4 2 H的状态,并且最终从视觉上识别第 一 缆线4 0 的状态。简言之,仅需要通过观察窗4H可观察到的头部43H的 设计或者外观当头部42H转动时发生变化。此外,标记42M可以不限于使得能够识别可一见图案的变化 的印刷的二维图案,而是可以为如凹凸图案的使得能够识别可 视形状的变化的三维图案。根据上述实施例的缆线连接装置,第 一 缆线4 0和第二缆线 5 0分别与布置在座椅靠背2内的检测机构2 0和布置在头枕4内 的头枕移动机构10联接。然而,只要需要4皮此连动,第一缆线 40和第二缆线50可以与车辆座椅的任何其它才几构联接。本申请要求日本专利申请No.2008-113874的优先权,该日 本专利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包含于此。
权利要求
1.一种缆线连接装置,用于使第一机构和第二机构彼此连接,所述第一机构被布置在车辆座椅的座椅靠背内,所述第二机构被布置在位于所述座椅靠背上侧的头枕内,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第一缆线,其与所述第一机构联接;第二缆线,其与所述第二机构联接;其中,所述第一缆线和所述第二缆线均包括线状内构件和管状外构件,所述内构件被插入所述外构件中并且能够沿轴向相对于所述外构件移动;管状支撑件,其被布置在所述座椅靠背的上侧;管状支柱,其从所述头枕向下延伸并且能够被插入所述支撑件中,所述第二缆线的外构件是所述管状支柱,从而所述第二缆线的内构件被插入所述管状支柱中;所述第一缆线的内构件具有带有沿径向向外延伸的接合突起的连接端部;所述支撑件包括插入槽,所述插入槽允许所述接合突起穿过所述插入槽沿径向向外延伸并且沿所述插入槽在轴向上移动;所述支柱具有包括接收槽的连接端部,所述接收槽能够沿轴向接收所述接合突起;通过以下(a)和(b)能够使所述第一缆线的内构件与所述支柱连接(a)从下侧将所述第一缆线插入所述支撑件中,使所述第一缆线的内构件的所述接合突起与所述支撑件的所述插入槽接合,并且将所述接合突起置于所述插入槽的终端部,使得由所述支撑件以所述第一缆线在所述支撑件内被悬挂的方式保持所述第一缆线;(b)从上侧将所述支柱插入所述支撑件中,以在所述支柱内接收所述第一缆线的外构件,使得(i)位于所述支撑件的所述插入槽的所述终端部处的所述接合突起被转移移动到形成于所述支柱中的所述接收槽中,(ii)经由所述接合突起使所述第一缆线的内构件与所述支柱连接,从而所述第一缆线的内构件能够沿轴向相对于所述支柱在预定距离内移动,以及(iii)所述第一缆线的外构件的上端邻近所述第二缆线的内构件的下端的位置;当由所述支撑件以所述第一缆线在所述支撑件内悬挂方式保持所述第一缆线时,所述第一缆线的所述外构件的上端从所述支撑件的上表面向上延伸;以及观察窗,其形成于所述支柱的圆周壁中并且位于与所述第二缆线的所述内构件的下端相对的位置,使得通过所述观察窗能够观察到所述支柱的内部。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缆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观察窗被布置成使得在将所述支柱插入到所述支撑件期间能 够通过所述观察窗观察到所述第一缆线的外构件的上端和所述 第二缆线的内构件的下端。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缆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 所述支柱已被插入所述支撑件中且到达预定插入位置时,所述 观察窗基本上完全位于所述支撑件内。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缆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件的所述插入槽具有沿圆周方向上的第一方向弯曲的构造;所述支柱的所述接收槽具有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 方向弯曲的构造;随着所述第一缆线的外构件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设置在述支撑件的所述插入槽的所述终端部转移到形成于所述支柱中的所述接收槽并且移动到所述接收槽的终端部;能够识别状态改变的标记被设置在所述第 一 缆线的外构件的上端的外表面上;当所述接合突起从所述插入槽的所述终端部转移并且移动到所述接收槽的所述终端部时,所述标记移动到与所述观察窗相对的位置。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缆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件的所述插入槽具有沿圆周方向上的第一方向弯曲的构造;所述支柱的所述接收槽具有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 方向弯曲的构造;随着所述第一缆线的外构件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设置在述支撑件的所述插入槽的所述终端部转移到形成于所述支柱中 的所述接收槽并且移动到所述接收槽的终端部;能够识别状态改变的标记被设置在所述第 一 缆线的外构件 的上端的外表面上;当所述接合突起从所述插入槽的所述终端部转移并且移动 到所述接收槽的所述终端部时,所述标记移动到不与所述观察 窗相对的位置。
6. —种缆线连接装置,包括分别与车辆座椅的第 一机构和第二机构联接的第 一缆线和 第二缆线,所述第一缆线和所述第二缆线均具有内缆线构件和 外缆线构件;接收构件,其能够接收所述第一缆线的端部和所述第二缆 线的端部;联接机构,其能够使所述第 一 缆线的内缆线构件与所述第二缆线的外缆线构件在所述接收构件内彼此联接;以及识别实现装置,其使得能够在由所述联接机构进行联接操 作期间识别所述第 一 缆线的内缆线构件与所述第二缆线的外缆 线构件之间的联接状态。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缆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识别实现装置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二缆线的外缆线构件中的观 察窗。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缆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观察窗允许从视觉上识别所述第 一 缆线的外缆线构件的上端。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缆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观察窗还允许从视觉上识别所述第二缆线的内缆线构件的下 端。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缆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 由所述联接机构进行联接操作期间所述第 一缆线相对于所述接 收构件转动,并且所述识别实现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缆 线的外缆线构件的上端的标记。
11.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缆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随 着所述第一缆线的端部和所述第二缆线的端部被插入所述接收 构件中,所述第一缆线的内缆线构件与所述第二缆线的外缆线 构件通过所述联接构件彼此联接,当完成了所述联接操作时所 述观察窗位于所述接收构件的内部。
12.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缆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第一机构被布置在所述车辆座椅的座椅靠背内并且所述第二 机构^皮布置在所述车辆座椅的头枕内。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缆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一机构是用于当具有所述车辆座椅的车辆发生后侧碰撞 时检测的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机构是用于响应所述后侧碰撞的 发生而移动所述头枕的驱动器。
全文摘要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可以包括缆线连接装置,该缆线连接装置包括分别与车辆座椅的第一机构和第二机构联接的第一缆线和第二缆线,并且第一缆线和第二缆线均具有内缆线构件和外缆线构件。缆线接收构件能够接收第一缆线的端部和第二缆线的端部。联接机构能够使第一缆线的内缆线构件与第二缆线的外缆线构件在缆线接收构件内彼此联接。识别实现装置使得能够在由联接机构进行联接操作期间识别第一缆线的内缆线构件与第二缆线的外缆线构件之间的联接状态。
文档编号B60N2/427GK101565009SQ200910135749
公开日2009年10月28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24日
发明者大塚太阳 申请人: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