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物用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31637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乘坐物用座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乘坐物用座椅,特别是涉及在后碰撞时实现缓冲的乘坐物用座椅。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当汽车等乘坐物的后部被追尾或在倒车行驶时受到碰撞等,即后碰撞时,存在就座乘客的头部由于惯力而急速后倾,并使颈部受到冲击的问题。为此,对于现在的汽车等的乘坐物用座椅,为了保护乘客的头部或颈部不受由于后碰撞导致的冲击,减少对颈部的冲击,在座椅靠背的上方设置从后方承受乘客头部的头枕。但是,仅设置了头枕,不仅不能减少对身体的冲击,而且在后碰撞时仍然存在不能使乘客的头部与头枕之间的间隔迅速减小且不能充分地减小对颈部施加的冲击的情况。为了消除这样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在后碰撞时向乘客后方的移动负重使头枕向前方移动,从而支持乘客的头部并减轻对颈部冲击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此外,对于座椅靠背框架,公知的是在包括支持座椅靠背衬垫的座椅靠背的车用座椅中,使在后碰撞时与乘客背部接触的部位比其他部位弹性系数小而使衰减系数大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进一步地,在具有头枕的靠背座椅中,在上部安装有头枕的固定框架,安装具有支持衬垫材料的弹簧体的可动框架,使得该可动框架的上部以其下部为中心向后方旋转,在固定框架和可动框架之间,设置有虽支持一般的就座负重但施加指定以上的冲击负重时容许可动框架的后方旋转的弹簧的乘坐物用座椅被公开(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此外,一边进行没有分级的头枕的位置调节,一边通过该没有分级的位置调节机构对应预想的后碰撞并使头枕移动至支持位置的技术被公开(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专利文献1 特开2003-341402号公报专利文献2 特开2005-(^8956号公报专利文献3 特开2000-272395号公报专利文献4 特开2005-177227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公开的技术都是缓和对乘客的冲击,但专利文献1公开的技术是在后碰撞时,由受压部件承受向乘客的胸部后方的移动,与该受压部件向后方的移动连动,使头枕向前方移动。在这样的技术中,为了与头枕连动,有另外设置头枕的移动机构的必要,不仅机构复杂致使成本提高,而且由于用于在座椅靠背框架移动头枕的可动部分是必要的,所以有防止刚度减弱的必要,一般会产生提高刚度的必要。专利文献2公开的技术,通过减小座椅靠背的背部(专利文献2中为“胸部”)接触的部位的弹性系数,增大上半身的后方移动,并使头部和背部的相对移动量减小,同时, 通过使用低反弹衬垫材料增大衰减系数,抑制上半身的反冲,降低头部和背部的相对速度,由此实现降低作用于颈部的剪切力。但是,减小弹性系数的技术,或低反弹衬垫部件的技术,存在不能增大向乘坐物后方侧身体陷入(即,增大移动量)的不适宜。此外,专利文献3公开的技术,由于仅是对于冲击负重设定弹簧的弹力,所以可以可靠地预测中央支持部的后方移动的动作负重,具有必然后方移动、准确动作的优点。但是,专利文献3公开的技术,由于固定框架和可动框架固定于下部的安装轴,所以下部位置旁边的固定框架和可动框架的移动非常少,具有不能使就座的乘客的身体整体陷入乘坐物的后方侧的不适宜。此外专利文献3的弹簧具有不仅会根据移动增大反弹力也随之增大而变得难以移动,而且固定框架和可动框架的可动范围成为被极度限定的移动范围,难以确保大量陷入的移动量的问题。而且,由于使用可动框架,所以具有装置整体变大, 轻量化困难的不适宜。此外,对于通过线将受压部件安装于座椅框架,移动头枕的技术,由于根据受压部件的姿势保持或通过受压部件产生的负重使头枕可动,所以有尽量不产生作为连结部件的线的变形的必要,由于线没变形,所以阻碍了陷入量,具有移动量难以增大,与就座感觉难以并存的不适宜。专利文献4公开的技术,可以对应预想的后碰撞并使头枕移动至支持位置,对于预防颈椎损伤效果良好,此外,将包含电动机的机构部设置于头枕内,起到可以最小限地做到车用座椅侧的对应的效果。但是,一个颈部缓冲装置,例如使活动头枕单独移动,如果要得到如对应后碰撞的期待一样的性能,有增大头枕的移动量的必要,移动量增加的同时,如果对于增加的移动量在短时间动作至头部承受位置,具有通过乘客的头部位置带给乘客不适感的问题。此外,由于如果增加移动量必须将适当的机构设置于头枕,具有该部分重量增大的不适宜。为此,减小头枕的移动量,通过小的装置进行头枕的移动,适应性良好,可以可靠地启动后碰撞的缓冲功能,实现较高的安全性的技术被需求。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与头枕相对独立的简单的结构,在后碰撞时可以增大就座乘客的身体的向乘坐物后方侧的陷入(移动)量,并可以有效地降低后碰撞时施加给乘客的冲击的乘坐物用座椅。本发明的其他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一般就座时缓冲部件可动困难,可以抑制缓冲部件错误可动,在后碰撞时可以确保可动后的缓冲部件的移动容易的乘坐物用座椅。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其他目的是提供一种不需要必要以上的刚度,部件数量减少, 实现小型化及轻量化,使用结构简单且低成本的结构,在后碰撞时可以有效地降低向乘客的身体、颈部等的冲击的乘坐物用座椅。此外,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其他目的是提供一种为了在后碰撞时降低向乘客的颈部等的冲击将与头枕相对独立地动作的缓冲部件有效地设置于具有刚度的侧部,可以防止与其他配置部件之间的干涉的乘坐物用座椅。此外,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其他目的是提供一种后碰撞时的颈部缓冲装置可以变小,适应性良好,可以可靠地启动后碰撞的缓冲功能,具备较高的安全性的乘坐物用座椅。上述问题根据权利要求1的乘坐物用座椅解决,该乘坐物用座椅包括至少包含位于两侧的侧部和设置于上方的上部的座椅靠背框架;设置于该座椅靠背框架的上方的头枕;通过连结部件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连结的同时,与所述头枕相对独立地可动的受压部件;设置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两侧的侧部的至少一方侧的同时连结所述受压部件,并通过一定的冲击负重与所述头枕相对独立可动的缓冲部件。所述缓冲部件通过所述连结部件与在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前方侧对所述受压部件施力的施力装置连结;使所述缓冲部件恢复至初期状态的力在一般就座时最大,在所述缓冲部件通过后碰撞可动时包含变小的范围地构成。如上所述,由于使缓冲部件恢复至初期状态的力在一般就座时最大,所以在一般就座时缓冲部件成为可动困难的状态,可以抑制缓冲部件的错误可动使其稳定。而且,由于缓冲部件通过后碰撞可动时使缓冲部件恢复至初期状态的力,包含变小的范围地构成,所以在该范围,在后碰撞时缓冲部件容易移动,可以使连结的受压部件大量地移动,使乘客陷入。此外,缓冲部件通过连结部件与在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前方侧对所述受压部件施力的施力装置连结,由于受压部件与头枕相对独立地可动,所以缓冲部件在后碰撞时通过来自受压部件的负重可动,乘客的身体保持就座姿势的状态下,乘客的头部可以接触头枕。 为此,即使没有设置与用于使头枕向前方移动的头枕协作的机构,也可以支持乘客的头部降低施加给头部或颈部的冲击。此外由于缓冲部件及受压部件分别与头枕相对独立,所以不需要向头枕传导缓冲部件及受压部件产生的负重的机构等,实现简单化的同时可以实现轻量化。此外,如权利要求2,优选所述缓冲部件包括可以旋转的轴部;通过所述施力装置产生的使所述缓冲部件旋转的力矩,在一般就座时最大,在所述缓冲部件通过后碰撞旋转时包含变小的范围地构成。这样,通过旋转缓冲部件地构成,在后碰撞时缓冲部件移动容易,使受压部件大量地移动,可以确保乘客的大量的陷入的同时可以使缓冲部件紧凑地构成。此时,如权利要求3,优选伴随所述缓冲部件可动或旋转,使所述缓冲部件恢复至初期状态的力渐渐变小。通过这样地构成,由于伴随可动或旋转使缓冲部件恢复至初期状态的力渐渐变小,所以即使后碰撞时来自受压部件的负重变小也可以高效地使缓冲部件可动或旋转,可以确保陷入。此外,如权利要求4,优选所述缓冲部件设置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两侧的侧部, 所述两侧的缓冲部件相互独立地可动或旋转地构成。这样,通过缓冲部件设置于座椅靠背框架的两侧的侧部,和现有那样的与头枕连结的技术不同,可以实现简单化及轻量化。此外,通过两侧的缓冲部件相互独立地可动或旋转地构成,负重在不平衡地产生的情况下,缓冲部件承受负重后在两侧的侧部各自相对独立地可动或旋转,可以根据冲击负重的大小陷入地设定。而且,由于使缓冲部件恢复至初期状态的力在缓冲部件可动时变小,所以各自独立的缓冲部件即使仅仅单独也可以更加容易移动、比较有利。此外,如权利要求5,所述施力装置一端侧连结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另一端侧连结于所述缓冲部件,伴随通过由施加给所述受压部件的负重产生的所述连结部件的拉伸力所述缓冲部件旋转,连结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和所述施力装置的连结位置,与所述缓冲部件和所述施力装置的连结位置的直线,接近所述轴部地构成,这样的话施力装置或连结部件的啮合部的配置的自由度扩大。一般地,连结轴部和施力装置的两端的线排列成一条直线状时施力装置的拉伸负重(挠曲量)增至最大,缓冲部件开始旋转时的通过连结部件产生的张力,和到旋转被抑制时(旋转结束时)产生的张力为大致相同的值的情况下,上述最大负重点的正前范围,即, 安装于缓冲部件侧的施力装置的端部侧的描绘的轨迹,对于离施力装置的另一端部最远位置的旋转量的附近,由于施力装置的变化量(距离的变化量)变小,所以产生对应可动位置或旋转角度的施力装置的拉伸负重的变化量变微小的范围。因此,施力装置使缓冲部件旋转的力,初期高,伴随旋转降低,在一般就座时缓冲部件成为旋转困难的状态,在后碰撞时缓冲部件成为移动容易的状态最为理想。此外,即使在张力根据施力装置的配置位置增加的情况下,连结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和所述施力装置的连结位置,与所述缓冲部件和所述施力装置的连结位置的直线接近所述轴部地构成,据此,施力装置等的配置范围增加,施力装置或连结部件的配置的选择项扩大。如上所述,在后碰撞时等产生较大的冲击负重的情况下,缓冲部件对抗施力装置的弹力可动或旋转,移动连结部件,使受压部件向后方侧移动,可以使乘客陷入乘坐物后方。通过这样地构成,缓冲部件在由一般的就座负重产生的负重范围不会可动或旋转,从而不会影响就座感觉,可以确保良好的就座感觉。此外,施力装置对抗缓冲部件可动或旋转的力,使缓冲部件恢复至初期状态的力,初期高,伴随可动或旋转降低,在一般就座时缓冲部件成为可动或旋转困难的状态,在后碰撞时缓冲部件成为移动容易的状态。此外,如权利要求6,优选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包括设置于下方的下部,所述缓冲部件设置于由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包围的范围内。这样,由于缓冲部件设置于由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包围的范围内,所以与设置于座椅靠背框架的外侧的各种装置之间的干涉消失,使承受冲击时从乘客腰部到背部的部分的座椅靠背向后方大量移动,可以使乘客充分地陷入。此时,如权利要求7,优选所述缓冲部件设置于相比所述受压部件的上端位于下侧的范围。这样的话,可以高效地将来自支持乘客身体的受压部件的负重传导至缓冲部件, 使承受冲击时从乘客腰部到背部的部分的座椅靠背向后方大量移动,可以使乘客充分地陷入。此外,如权利要求8,优选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包括具备跨过所述侧部和所述上部的管部和旋转轴的倾斜机构,所述缓冲部件,设置于所述管部的下端和所述倾斜机构的旋转轴之间。通过这样地构成,可以将缓冲部件有效地设置于具有刚度的侧部,在陷入量大的位置设置缓冲部件,可以高效地传导负重,使承受冲击时从乘客腰部到背部的部分的座椅靠背向后方大量移动,可以使乘客充分地陷入。进一步地,如权利要求9,优选所述缓冲部件设置在胯点的上方高度50毫米 270毫米的范围。胯点的上方高度50毫米 270毫米的范围,是从乘客的体型考虑在碰撞时乘客最陷入的位置,在该范围,向缓冲部件的负重能够高效地传导,使承受冲击时从乘客腰部到背部向座椅靠背充分地陷入。此外,如权利要求10,优选在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侧部,形成气囊装置的设置范围,在该气囊装置的设置范围的上端和下端之间设置所述缓冲部件。通过这样地构成,可以防止与其他的配置部件之间的干涉,高效地利用狭小的空间设置缓冲部件。进一步地,此外,如权利要求11,优选所述受压部件在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相对的部分形成收缩部,所述缓冲部件设置于与所述受压部件的收缩部相对的位置。通过这样地构成,由于在组装座椅靠背时、组装后,甚至打开表皮时,具有收缩部, 所以可以确认缓冲部件。此外,如权利要求12,优选包括可以相对独立地动作的第一颈部缓冲装置和第二颈部缓冲装置。所述第一颈部缓冲装置,是通过碰撞的预测或一定的冲击负重向前方侧移动头枕的活动头枕;所述第二颈部缓冲装置,是通过一定的冲击负重使所述受压部件向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后方侧陷入地构成的所述缓冲部件。这样,使用活动头枕和缓冲部件这两种颈部缓冲装置,头枕通过碰撞的预测或一定的冲击负重向前方侧移动,缓冲部件通过一定的冲击负重使受压部件陷入座椅靠背框架后方侧,如上所述,由于相对独立地动作,所以相比单独使用时各装置的动作量可以变小, 适应性变得良好,可以实现较高的安全性。此外,如权利要求13,优选所述第一颈部缓冲装置和所述第二颈部缓冲装置具有通过不同的冲击负重动作的阈值。这样,如果使第一颈部缓冲装置和第二颈部缓冲装置的动作负重的阈值不同,根据预测的冲击负重或实际的冲击负重的大小的任意一个,例如可以时而仅使第二颈部缓冲装置动作,时而使多个颈部缓冲装置动作。此外,如权利要求14,优选所述第一颈部缓冲装置和所述第二颈部缓冲装置的动作开始时期被不同地设定。通过这样地设定,由于可以将动作开始时期设定成容易抑制乘客的不适感的动作时机,所以可以进一步降低由于多个颈部缓冲装置同时动作导致的不适感。同时,作为动作开始时期不同的多个颈部缓冲装置的例子,包含通过碰撞的预测动作开始和通过一定的冲击负重动作开始的组合,或设定为各自通过不同的冲击负重动作,根据冲击负重的大小动作开始时期不同的组合等。进一步地,如权利要求15,优选所述一定的冲击负重产生时,所述第二颈部缓冲装置的动作比所述第一颈部缓冲装置的动作率先被进行。这样,一定的冲击负重产生时,由于作为第二颈部缓冲装置的缓冲部件率先动作, 所以首先使身体大量地陷入,此后,作为第一颈部缓冲装置的活动头枕动作并可靠地支持头部。因此,可以减少头枕的移动量,能够使其在短时间动作至头部承受位置。此外由于可以减少移动量,所以不必加大用于头枕的移动的装置,可以设为小型而紧凑的装置。根据权利要求1的乘坐物用座椅,在一般就座时缓冲部件成为可动困难的状态, 可以抑制缓冲部件的错误可动使其稳定。而且,由于缓冲部件通过后碰撞可动时使缓冲部件恢复至初期状态的力在变小的范围,缓冲部件容易移动,可以使连结的受压部件大量地移动,使乘客陷入。此外,即使没有设置与用于使头枕向前方移动的头枕协作的机构,也可以支持乘客的头部降低施加给头部或颈部的冲击。进一步地,不需要向头枕传导缓冲部件及受压部件产生的负重的机构等,实现简单化的同时可以实现轻量化。根据权利要求2的乘坐物用座椅,在后碰撞时缓冲部件移动容易,使受压部件大量地移动,可以确保乘客的大量的陷入的同时可以使缓冲部件紧凑地构成。根据权利要求3的乘坐物用座椅,即使后碰撞时来自受压部件的负重变小也可以高效地使缓冲部件可动或旋转,可以确保陷入。根据权利要求4的乘坐物用座椅,与现有的与头枕连结的技术不同,可以实现简单化及轻量化。此外,在负重产生不平衡的情况下,缓冲部件承受负重后在两侧的侧部各自相对独立地可动或旋转,可以根据冲击负重的大小陷入地设定。而且,由于使缓冲部件恢复至初期状态的力在缓冲部件可动时变小,所以各自独立的缓冲部件即使都只是单独也可以更加容易移动、比较有利。根据权利要求5的乘坐物用座椅,施力装置或连结部件与缓冲部件啮合的啮合部的配置的自由度扩大。此外,施力装置使缓冲部件旋转的力,初期高,伴随旋转降低变得容易设定,在一般就座时缓冲部件成为旋转困难的状态,在后碰撞时缓冲部件成为移动容易的状态。根据权利要求6的乘坐物用座椅,与设置于座椅靠背框架的外侧的各种装置之间的干涉消失,使承受冲击时从乘客腰部到背部的部分的座椅靠背向后方大量移动,可以使乘客充分地陷入。根据权利要求7的乘坐物用座椅,可以高效地将来自支持乘客身体的受压部件的负重传导至缓冲部件,使承受冲击时从乘客腰部到背部的部分的座椅靠背向后方大量移动,可以使乘客充分地陷入。根据权利要求8的乘坐物用座椅,在陷入量大的位置设置缓冲部件,可以高效地传导负重,使承受冲击时从乘客腰部到背部的部分的座椅靠背向后方大量移动,可以使乘客充分地陷入。根据权利要求9的乘坐物用座椅,在考虑了乘客的体型在碰撞时最陷入的位置, 向缓冲部件的负重能够高效地传导,使承受冲击时从乘客腰部到背部向座椅靠背充分地陷入。根据权利要求10的乘坐物用座椅,可以防止与其他的配置部件之间的干涉,高效地利用狭小的空间设置缓冲部件。根据权利要求11的乘坐物用座椅,可以在组装座椅靠背时、组装后,甚至打开表皮时确认缓冲部件。根据权利要求12的乘坐物用座椅,相比多个颈部缓冲装置各自单独使用时,各装置的动作量可以变小,适应性变得良好,可以实现较高的安全性。根据权利要求13的乘坐物用座椅,根据预测的冲击负重或实际的冲击负重的大小的任意一个,例如可以时而仅使第二颈部缓冲装置动作,时而边使多个颈部缓冲装置动作。根据权利要求14的乘坐物用座椅,可以将颈部缓冲装置的动作开始时期设定成容易抑制乘客的不适感的动作时机,所以可以进一步降低由于多个颈部缓冲装置同时动作导致的不适感。根据权利要求15的乘坐物用座椅,可以减少头枕的移动量,能够使其在短时间动作至头部承受位置。此外由于可以减少移动量,所以不必加大用于头枕的移动的装置,可以设为小型而紧凑的装置。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座椅的简要立体图。
图2是座椅框架的简要立体图。
图3是缓冲部件的可动前的座椅靠背框架的简要剖面说明图。
图4是缓冲部件的可动后的座椅靠背框架的简要剖面说明图。
图5是座椅靠背框架的背面的简要说明图。
图6是表示缓冲部件和施力装置之间关系的放大说明图。
图7是缓冲部件和施力装置之间的分解说明图。
图8是缓冲部件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后碰撞前后的缓冲部件和施力装置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后碰撞前后的缓冲部件和施力装置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缓冲部件和施力装置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后碰撞前后的缓冲部件和施力装置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3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座椅框架的简要立体图。
图14是第三实施例的座椅靠背以及头枕的侧面图。
图15是表示第三实施例的座椅靠背以及头枕的其他例的侧面图。
符号说明
S乘坐物用座椅
Sl座椅靠背
S2就座部
S3、S103、S203头枕(颈部缓冲装置)
F座椅框架
1座椅靠背框架
2就座框架
la、2a、3a缓冲垫(衬垫材料)
lb、2b、3b表皮材料
11倾斜机构
Ila旋转轴
15侧部框架
1 侧板
15b前缘部
15c后缘部15d突起部1 切口部16上部框架16a侧面部17下部框架17a延长部17b中间部18支柱支持部19头枕支柱20受压部件20a收缩部21、22线(连结部件)21a、22a 凹凸部22c 钩部24 爪部30旋转部件(缓冲部件)30a 基部30b第1升起部30c形成部30d第2升起部31卡止部32 轴部3 轴部件3 轴孔32c 孔部32d嵌合部件33、34 卡止孔35拉伸线圈弹簧(施力装置):35a 钩37装配钩39旋转阻止部39a、39b 挡块部40接线用孔50气囊装置55电子元件60滑动部件(缓冲部件、颈部缓冲装置)61滑动部62卡止部
63接触部
63a第1接触部
63b第2接触部
64扭簧(施力装置)
6 线圈部
64b 一端侧
64c另一端侧
65定位销
65a轴部
66保持销
67卡止销
71固定部件
72连杆臂
7 后侧连杆臂
73、75、81轴
74头枕框架
76电动机
78输出旋转轴
79位置调节用臂
80调节杆
82、98长孔
83、100 销
86转子
90,91突起
92开关
95后碰撞动作臂
96后碰撞动作杆
99驱动链
105锁定链
106下部啮合部
115、118连接线
116、117接线头
220弹簧
225减震器
R1、R2(平行)连接机构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还有,下面说明的部件、配置等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宗旨进行各种改变。此外,在本说明书中,乘坐物是指汽车、火车等具有车轮的地面行驶用乘坐物,和在地面之外移动的飞机或船舶等可以安装座椅的移动用乘坐物。此外,一般的就座负重包含就座时产生的就座冲击、由于乘坐物突然起动产生的加速时的负重等。此外后碰撞时的负重是指由于后碰撞产生的大量的负重、 来自后方侧的乘坐物的剧烈的追尾、倒车行驶时较大的碰撞等。不包含与一般就座时产生的负重相同的负重范围的负重。此外,在本说明书中,颈部缓冲装置是指,碰撞被预测或后碰撞时的冲击负重产生时,使头枕和乘客的头部的距离靠近,并具有通过头枕支持乘客的头部、降低向颈部的冲击的功能的装置。图1至图10表示的是涉及本发明的乘坐物用座椅的第一实施例。图1是座椅的简要立体图,图2是座椅框架的简要立体图,图3是缓冲部件的可动前的座椅靠背框架的简要剖面说明图,图4是缓冲部件的可动后的座椅靠背框架的简要剖面说明图,图5是座椅靠背框架的背面的简要说明图,图6是表示缓冲部件和施力装置之间关系的放大说明图,图7 是缓冲部件和施力装置之间的分解说明图,图8是缓冲部件的说明图,图9及图10是表示后碰撞前后缓冲部件和施力装置的状态的说明图。如图1所示,涉及本实施例的乘坐物用座椅S由座椅靠背Sl (背部)、就座部S2和头枕S3构成。座椅靠背Sl (背部)及就座部S2在靠背框架F装载缓冲垫la、2a,被表皮材料lb、2b覆盖。同时,头枕S3在头部的芯材(未图示)配备衬垫材料3a,被表皮材料北覆盖形成。此外符号19是支持头枕S3的头枕支柱。如图2所示,乘坐物用座椅S的座椅框架F,由构成座椅靠背Sl的座椅靠背框架 1、构成就座部S2的就座框架2构成。同时,图2表示在本实施例的座椅靠背框架1安装了公知的气囊装置50及电子元件(ECU) 55后的状态。就座部S2像上述那样在就座框架2装载缓冲垫加,表皮材料2b从上覆盖缓冲垫加,成为从下部支持乘客的结构。就座框架2在脚部被支持,在该脚部,安装未图示的内部导轨,在与设置在车体地板的外部导轨之间,以在前后方向上可调整位置的滑动方式组装。此外在就座框架2的后端部通过倾斜机构11连结座椅靠背框架1。座椅靠背Sl像上述那样在座椅靠背框架1装载缓冲垫la,表皮材料Ib从上覆盖缓冲垫la,从后方支持乘客的背部。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座椅靠背框架1为大致矩形的框体,包括侧部、上部和下部。侧部由于构成座椅靠背的宽度,所以具有在左右方向隔开配置,且在上下方向延伸的两个侧部框架15。而且,连接该侧部框架15的上端部侧的管状的上部框架16从侧部向上方伸出,构成上部。较具体地说,管状的上部框架16连结于侧部框架15,该侧部框架 15和管状的上部框架16重叠的上部框架16的侧面部16a,作为跨过侧部和上部的管部地构成。此外,座椅靠背框架1的下部,由下部框架17连结侧部框架15的下端部侧而形成。下部框架17具有连结于侧部框架15的下侧并向下方延长的延长部17a和连结两侧的中间部17b,延长部17a通过与就座框架2之间的关系在没有障碍的范围延长。同时,本实施例的座椅靠背框架1虽然分别由部件侧部框架15、上部框架16和下部框架17构成,但也可以由一体的管框架,一体的板状框架等构成。本实施例的侧部框架15是构成座椅靠背框架1的侧面的延伸部件,如图6所示,具有平板状的侧板15a、从该侧板1 的前端部(位于乘坐物前方侧的端部)向内侧折返成 U字型的前缘部15b以及从后端部向内侧弯曲成L字型的后缘部15c。设置于乘坐物前后方向的侧板15a的两端部(前缘部1 和后缘部15c)形成为向座椅靠背框架1 (即座椅) 的内侧方向弯曲的剖面大致二字状。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两边的侧板15a,在侧部框架15的下方位置但比下部框架17偏上方侧,形成线束等的接线用孔40。同时,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侧部框架15, 在侧部框架15的面朝图2时的左外侧安装公知的气囊装置50,在右外侧安装由箱体构成的电子元件(ECU) 55。上述气囊装置通过未图示的螺钉、螺帽等安装工具安装于侧部框架15。如图3、图6、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前缘部1 形成向着后缘部15c的方向伸出的突起部15d,在该突起部15d形成用于卡止拉伸线圈弹簧35的作为卡止部的卡止孔34。此外,从前缘部15b的突起部15d的下方到向着作为施力装置的拉伸线圈弹簧35 设置的位置的部分,形成在乘坐物前方侧切开宽度减少的切口部15e。通过该切口部15e, 可以防止与拉伸线圈弹簧35之间的干涉。如图2所示,上部框架16是略U字型的部件,上部框架16的侧面部16a与侧部框架15的侧板1 一部分重叠地设置,在该重叠部分固定接合于侧部框架15。此外,在构成上部的上部框架16的上方,设置头枕S3。头枕S3如前所述构成为在芯材(未图示)的外周部设置衬垫材料3a,在衬垫材料3a的外周覆盖表皮材料北。在上部框架16设置支柱支持部18。在该支柱支持部18,通过引导锁(未图示)安装支持头枕 S3的头枕支柱19 (参照图1),使得头枕S3被安装。构成座椅靠背框架1的一部分的作为侧部的侧部框架15如前所述在上下方向指定的长度构成,在左右方向具有指定间隔相对地设置。而且,在座椅靠背框架1内(两侧的侧部框架15之间)座椅靠背框架1的内侧范围,设置从后方支持缓冲垫Ia且与头枕S3独立可动地支持乘客身体的作为支持部件的受压部件20。本实施例的受压部件20构成为不与头枕S3协作,是由树脂形成为板状的大致矩形的部件,且两侧部分形成收缩部20a。此外,在与缓冲垫Ia接触侧的表面形成光滑的凹凸。如图5所示,在受压部件20的里侧的上部侧和下部侧形成用于卡止线21、22的爪部 24、24、......。本实施例的受压部件20被连结部件支持。即,作为连结部件的2根线21、22架设于两侧的侧部框架15之间,在受压部件20的里侧的上部侧和下部侧,通过形成于指定位置的爪部M与受压部件20啮合,将受压部件20支持于缓冲垫Ia的背面。线21、22由具有弹性的钢线材形成,如图5所示在两侧的侧部框架15的中途形成作为弯曲部的凹凸部21a、
22a。特别地,在卡止于本实施例的受压部件20的2根线21、22之中,位于下方的线22 通过形成有凹凸部22a,经由指定以上的负重(比后述的缓冲部件的可动或旋转的负重大的负重)大量地变形,受压部件20以较多的移动量向后方移动地构成。如图3、4及图6所示,在卡止于本实施例的受压部件20的2根线21、22之中,卡止于上部侧的线21的两端部,挂在设置于两侧的侧部框架15 (详细地说是安装于侧部框架 15的作为上部框架16的管部件)的装配钩37。另一方面,卡止于下部侧的线22的两端部, 挂在安装于左右侧部框架15的旋转部件30的卡止部31。
与支持乘客身体的作为支持部件的受压部件20连动,并且作为与头枕S3独立可动的缓冲部件,本实施例使用旋转部件30。该旋转部件30在由于后碰撞等指定以上的冲击负重施加给受压部件20时,通过连结部件(线2 经由传导的冲击负重向乘坐物后方移动,即是一个旋转的部件,通过该旋转部件30的向乘坐物后方的移动可以使受压部件20向乘坐物后方大量地移动,可以使乘客的身体向后方移动并使头枕S3和头部的距离靠近,支持乘客的头部,降低施加给颈部的冲击。能够降低施加给乘客的冲击。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旋转部件30设置于在被座椅靠背框架1包围的范围内相比受压部件20的上端偏下侧的范围,通过轴部32(后述)自由旋转地轴支于该范围的两侧的侧部框架15的侧板15a的内侧。较详细地说,旋转部件30设置于侧部框架15的侧板 15a的向着受压部件20的收缩部20a的位置。此外换个角度来看,如图2所示,旋转部件30设置于作为管部的侧面部16a的下端和倾斜机构11的旋转轴Ila之间。作为设置位置优选设置在胯点的上方高度50毫米 270毫米的范围。这里,胯点是以《汽车中H点的确定方法》(JISD0024-1985)为基准,为确定乘坐物的实测胯点使用的装置称作三维人体模型,三维人体模型的躯干部和大腿部的旋转中心点即为胯点。其位于三维人体模型的两侧的对准点之间的中央。胯点的上方高度50 毫米 270毫米的范围,是考虑了乘客的体型在碰撞时最陷入的位置,通过在该范围设置旋转部件30,能够高效地传导来自乘客的负重。下面进一步叙述在本实施例中作为缓冲部件的旋转部件30的设置位置。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侧部框架15形成气囊装置50的设置范围Zl Z2,在该气囊装置50的设置范围的上端Zl侧和下端Z2侧,设有用于安装气囊装置50的螺钉、螺帽等(未图示)安装工具,旋转部件30设置于与这些安装工具不干涉的范围,安装气囊装置50时,旋转部件 30不会构成障碍,可以高效地利用狭小的空间。此外,如图2所示,对于本实施例,旋转部件30设置于左侧的侧部框架15的接线用孔40和电子元件(ECU) 55之间,可以紧凑地配置线束等的同时还可以利用狭小的空间设置旋转部件30。如上所述,通过将旋转部件30设置于与包含可以安装在侧部框架15的气囊装置 50或电子元件(ECU) 55等的各种装置的安装工具不干涉的范围,可以不阻碍这些各种装置的安装地构成。而且,旋转部件30,在卡止作为连结部件的下方位置的线22的同时,与作为施力装置的向线22施力的拉伸线圈弹簧35连结。即,旋转部件30与施力装置连结,通过连结部件向座椅靠背框架1的前方侧施力受压部件20地构成。通过这样地构成,可以高效地将来自受压部件20的负重传导至旋转部件30。而且,如图6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旋转部件30包括可旋转的轴部32,形成于离该轴部32 —定距离的位置的连结部件的卡止部31,施力装置的卡止部(卡止孔3 ,以及阻止旋转的旋转阻止部39 (挡块部39a、39b)。如图7所示,轴部32由轴部件32a、设置于旋转部件30的轴孔32b、设置于侧部框架15的侧板1 的孔部32c、嵌合部件32d构成,使轴部件3 插过轴孔32b并嵌入固定在孔部32c,从轴部件32a的尖端侧嵌合嵌合部件32d,自由旋转地轴支旋转部件30。这样旋转部件30沿着侧部框架15的侧板1 被设置,由于被设置于由侧板15a、前缘部1 和后缘部15c包围的剖面大致二字状的侧部框架15的内侧,所以旋转部件30 可以抑制从侧部框架15向座椅内侧方向突出的量,可以成为小型而紧凑的配置,可以抑制与乘客之间的干涉。为了容易地安装作为连结部件的线22的弯曲的钩状端部,本实施例的连结部件 (线22)的卡止部31由长孔形成。该卡止部31的形成部30c,与构成旋转部件30的基部 30a的外周侧连接并形成从基部30a升起的第一升起部30b,从该第一升起部30b向外周方向伸出而形成。在以轴部32为中心的情况下,第一升起部30b形成于离旋转阻止部39的挡块部39a、39b之间的指定间隔之间的位置大概90度的位置。本实施例的施力装置的卡止部(卡止孔33),用于卡止作为施力装置的拉伸线圈弹簧35的端部,形成于形成了上述卡止部31的形成部30c的相比卡止部31的乘坐物前方侧。即,如图6所示,相比连结轴部32和卡止部31的线22挂着固定的位置的线Y,卡止孔 33形成于乘坐物前方的位置。本实施例中的施力装置,是由弹性线材卷绕成形的拉伸线圈弹簧35,如图6所示, 卡止于旋转部件30的卡止孔33和侧部框架15的突起部15d的卡止孔34,由此,向座椅靠背框架1的前方侧施力旋转部件30。此外,在拉伸线圈弹簧35的两端部,分别用于卡止的钩3 呈半圆状地成形。本实施例的旋转阻止部39 (挡块部39a、39b),在旋转部件30旋转时用于阻止旋转,如图8所示,在以轴部32为中心旋转时与侧板1 滑动接触的基部30a的外周侧连接, 且从相比基部30a升起的第二升起部30d进一步向外周方向伸出的延伸部是在两个地方呈指定间隔地(通过凹部)形成。该延伸部为挡块部39a、39b,用于限制旋转部件30的旋转。挡块部39a、39b之间的指定间隔,为了在旋转部件30的旋转设定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位置限制旋转,通常挡块部 39a与侧部框架15的后缘部15c接触,阻止旋转部件30的旋转,但旋转部件30由于后碰撞而旋转时,挡块部39b接触后缘部15c使得旋转停止地设定。即,为了在旋转部件30的旋转设定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位置限制旋转,设定旋转前的初期位置的挡块部39a和设定旋转后的停止位置的挡块部39b在指定的间隔内形成。该旋转阻止部39(挡块部39a、39b)形成于与后述的施力装置(拉伸线圈弹簧35) 或连结部件(线22)不干涉的位置。上述旋转部件30,安装于两侧的侧部框架15,在两侧的各个旋转部件30的卡止部 31,作为线22的两端部的钩部22c被挂着固定,构成为使得各个旋转部件30各自动作。此外,旋转部件30构成为与头枕S3无关系地独立地动作。对于本实施例,虽然旋转部件30安装于两侧的侧部框架15,但安装于这些两侧的旋转部件30相互独立旋转地构成。因此,在负重不平衡地产生的情况下,旋转部件30迎合负重后在两侧的侧部各自独立地旋转,可以根据冲击负重的大小使乘客的身体陷入。在乘客就座后的一般就座情况下,通过座椅靠背Sl内的缓冲垫la、受压部件20、 线22,产生使旋转部件30后方旋转的张力,另一方面,拉伸线圈弹簧35使旋转部件30向座椅靠背框架1的前方侧旋转地施力。这里,连结于旋转部件30的拉伸线圈弹簧35,由于具有在一般就座时产生的负重范围内不弯曲的负重特性,所以通常初期位置侧的挡块部39a 与侧部框架15的后缘侧15c接触,旋转部件30被制止于初期位置。即,对抗使旋转部件30旋转的力并使之恢复至初期状态的力,在一般就座时最大限度地构成。关于后碰撞时的旋转部件30,图3表示缓冲部件的旋转前,图4表示缓冲部件的旋转后,在图9中虚线表示后碰撞前,实线表示后碰撞后的状态,在图10中图10(a)表示后碰撞前,图10(b)表示后碰撞后的状态。在后碰撞时,如图9及图10所示,乘客从后方承受冲击通过惯性向后方移动时,该负重通过受压部件20(图9及图10中未图示)和卡止于受压部件20的线22对使旋转部件30向后方(图9及图10的右侧)旋转的方向施加张力。此时的张力,使在初期位置制止旋转部件30的拉伸线圈弹簧35伸长,对于使旋转部件30向后方旋转是充分的负重。旋转部件30开始旋转的力的阈值设定为相比一般的就座负重大的值。这里,关于旋转部件30开始旋转的力的阈值,由于通过就座状态(在这里,由于就座冲击或乘坐物的突然起动所产生的小冲击已被排除)施加给座椅靠背Sl的负重为150N 左右,所以优选阈值是比150N大的值。如果比这个值小,在一般就座时就会移动,缺乏稳定性,因而不理想。进一步考虑到一般就座时产生的就座冲击或由于乘坐物突然起动产生的加速时的负重,优选设定为比250N大的值,这样的话,对于后碰撞以外的情况旋转部件30不会产生动作,可以维持稳定的状态。如前所述,通过使旋转部件30向后方旋转,挂着固定于卡止部31的线22向后方移动,与此同时卡止于线22的受压部件20和支持于受压部件20的缓冲垫Ia向后方移动, 可以使乘客在座椅靠背Sl内陷入。下面,参照图9及图10针对后碰撞时旋转部件30的旋转特性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旋转部件30的旋转前的初期位置,卡止线22的卡止部31和卡止拉伸线圈弹簧 35的下端部的卡止孔33,相比轴部32位于乘坐物前方地设置,拉伸线圈弹簧35的上端部卡止在形成于位于旋转部件30的上方的侧部框架15的突起部15d的卡止孔34。S卩,在初期状态,拉伸线圈弹簧35仅拉伸距离X,由此旋转部件30在力矩Ml向图 10(a)所示的箭头的旋转方向施力,与该旋转部件30连结的连结部件(线22)向前方侧被施力。此时,旋转阻止部件39的挡块部39a与侧部框架15的后缘部15c接触,通过拉伸线圈弹簧35阻止旋转部件30向Ml方向旋转。通过后碰撞,在线22产生指定以上的张力,旋转部件30对抗拉伸线圈弹簧35开始旋转的情况下,拉伸线圈弹簧35拉伸,设置于旋转部件30的卡止孔33—边以轴部32的旋转中心0为中心旋转一边向后方移动。而且,如图9所示,旋转部件30旋转直到旋转阻止部39的挡块部39b与侧部框架15的后缘部15c接触阻止旋转部件30的旋转为止。由此,受压部件20从图3所示的状态到图4所示的状态向座椅框架1的后方大量地移动,陷入量增大。对于本实施例,旋转部件30旋转受压部件20移动时,由于拉伸线圈弹簧35的上端部固定于旋转部件30的上方的卡止孔34,所以卡止孔33的移动方向和拉伸线圈弹簧35 伸长的方向不一致地构成。S卩,旋转部件30的旋转量和拉伸线圈弹簧35的拉伸负重(挠曲量)不成比例地构成,进一步换句话说,旋转部件30的旋转角度和由拉伸线圈弹簧35产生的向前方旋转方向的转矩(旋转力)为不成单纯比例的关系。
17
S卩,卡止拉伸线圈弹簧35的下端部的卡止孔33对应以轴部32为旋转中心描绘的圆弧状的轨迹,卡止拉伸线圈弹簧35的上端部的卡止孔34作为固定接合于旋转部件30的上方的固定端形成。因此,轴部32的旋转中心0和拉伸线圈弹簧35的两端被卡止的卡止孔33、34呈一条直线排列时拉伸线圈弹簧35的拉伸负重(挠曲量)增至最大,该最大负重点的正前范围,即,安装于旋转部件30侧的卡止孔33的描绘轨迹,对于离卡止拉伸线圈弹簧35的另一端部的卡止孔34最远位置的旋转量的附近,由于卡止拉伸线圈弹簧35的卡止孔33和卡止孔34之间的距离的变化量变小,所以产生对应旋转角度拉伸线圈弹簧35的拉伸负重的变化量变微小的范围。对于本实施例,旋转部件30被挡块39b制止的位置的后方旋转量,设定在拉伸线圈弹簧35的最大负重点的正前方。因此,对于旋转部件30开始旋转时通过线22产生的张力与接触挡块39b旋转被抑制时(旋转终止时)产生的张力为大致相同的值。这里,针对施力装置(拉伸线圈弹簧35)、连结部件(线22)、缓冲部件(旋转部件 30)、负重之间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图10(a) (b)所表示的记号为Ml = F2Xa、Ml' = F2' Xa'Ml、Ml'旋转力矩FUFl'向后方的负重F2、F2'弹簧的拉伸力a、a'是旋转中心和施力装置(弹簧)的固定位置之间的距离,详细来说是连结施力装置两端的第一假设线Ll和与该第一假设线Ll平行的穿过旋转中心的第二假设线L2 之间的距离,a是旋转前的距离,a'是旋转后的距离。b、b'是旋转中心和连结部件(线)之间的距离,详细来说是穿过缓冲部件和连结部件(线)的连结部分的与水平线平行的第三假设线L3,和与该第三假设线L3平行的穿过旋转中心的第四假设线L4之间的距离,b是旋转前的距离,b'是旋转后的距离。x、x'弹簧的拉伸F2' = F2+AxXk,这里的 k 弹簧常数,Δχ = χ' -χ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在一般就座时保持良好的就座状态,有具备一定程度的反弹力的必要,优选一般就座时旋转部件30的保持负重保持一定,降低碰撞时的动作负重。因此优选旋转部件30动作时的负重较低地设定,旋转旋转部件30的力的反弹力,即拉伸线圈弹簧35使旋转部件30旋转的力矩被设定为初期(一般就座时)最高、旋转时降低。对于本实施例,如图10所示,旋转部件30越旋转,拉伸线圈弹簧35就越接近旋转中心0,距离a就越短地构成。因此,使用初期状态的旋转力矩Ml (F2Xa)最高,旋转时(及旋转后)的旋转力矩Ml' (F2' Xa')相比旋转力矩Ml变低的拉伸线圈弹簧35,使旋转部件30旋转的旋转力矩初期高,随着旋转渐渐降低。例如,可以理解为以弹簧的拉伸力F2'的2倍,旋转中心与弹簧的固定位置之间的距离a'少于一半的话,使缓冲部件旋转的力就会变弱。这样,作为缓冲部件的旋转部件30,初期状态的旋转力矩Ml (F2 X a)最高,旋转力矩Ml' (F2' Xa')伴随旋转相比旋转力矩Ml降低,S卩,由于拉伸线圈弹簧35使旋转部件30恢复至初期状态的力渐渐降低,所以后碰撞时旋转部件30开始旋转后移动变得容易。在图10(a) (b)中,为了在旋转部件30和拉伸线圈弹簧35以及连结部件(线22) 之间在静止状态时平衡,旋转力矩(Ml =F2Xa),向后方的负重(Fl),弹簧的拉伸力(F2), 旋转中心与弹簧的固定位置之间的距离(a),旋转中心与连结部件(线22)之间的距离(b) 如公式1所示那样,有使Fl Xb 来自乘客的力(移动旋转部件30的力)和F2Xa 旋转力矩(制止力)均衡,或者增大旋转力矩的必要。同时,旋转力矩增大的情况下,旋转部件30 通过挡块部39a阻止旋转。FlXb 彡 F2Xa(公式 1)另一方面,为了在旋转部件30移动的状态时平衡,如公式2所示那样,有使 Fl' Xb':来自乘客的力(移动旋转部件30的力)和F2' Xa'旋转力矩(制止力) 均衡,或者增大来自乘客的力的必要。同时,来自乘客的力增大时旋转部件30移动至指定位置的情况下,旋转部件30通过挡块部39b阻止旋转。Fl' Xb'彡 F2' Xa'(公式 2)如上所述,旋转部件30开始旋转时的张力的阈值被设定为对于一般就座负重不旋转的高数值。另一方面,由于后碰撞时通过线22施加给旋转部件30的张力是冲击能量, 所以具有比阈值大的数值。此外,拉伸线圈弹簧35使旋转部件30恢复至初期状态的力,伴随旋转部件30的旋转降低。因此,通过后碰撞旋转部件30开始旋转时,中途会不停止地旋转直至挡块39b被制止,可以可靠地使乘客陷入座椅靠背Sl的内部。图11及图12表示第二实施例的说明图,图11是第二实施例的缓冲部件和施力装置的说明图,图12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后碰撞前后缓冲部件和施力装置的状态的说明图。 对于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部件、配件等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本实施例是表示使用设置于两侧的作为缓冲部件的滑动部件60的实施例。如图 12所示,滑动部件60由滑动部61、卡止部62、接触部63(63a、63b)构成,接触部63由与后述的作为施力装置的扭簧64的端部接触的第一接触部63a和第二接触部6 构成,第一接触部63a构成为向下方(图11)急剧倾斜,第二接触部6 构成为缓和的倾斜。扭簧64形成为线圈部6 保持于保持销66,一端侧64b通过卡止销67被挂着固定,另一端侧6 与接触部63接触。此外,在侧部框架15的侧板1 的对应滑动部61的上下部分的位置,多个定位销 65在滑动方向被设置,引导滑动部件60的移动。定位销65具有伸出的头部和轴部65a,防脱部件(未图示)被设置使得定位销65不脱落。如图12所示,对于一般的就座负重,由于扭簧64的另一端侧6 与急剧倾斜的第一接触部63a接触,所以滑动部件60变得移动困难,但是通过施加给受压部件20的一定的冲击负重,作为连结部件的线22在线头方向被拉伸时,滑动部件60对抗扭簧64被定位销 65引导按虚线所示那样向乘坐物后方侧移动。此时,扭簧64的另一端侧6 从急剧倾斜的第一接触部63a向缓和倾斜的第二接触部6 移动。该扭簧64及滑动部件60,在使与缓和倾斜的第二接触部6 接触的状态下的扭簧 64的滑动部件60恢复至初期位置的方向上的力,具有比在使与急剧倾斜的第一接触部63a 接触的状态下的扭簧64的滑动部件60恢复至初期位置的方向上的力变小的可动特性。
因此,滑动部件60通过后碰撞开始移动时,就会中途不停止地移动,可以可靠地使乘客陷入座椅靠背Si的内部。所述各实施例的缓冲部件(旋转部件30、滑动部件60)由于对于通过线22产生的张力,具有上述那样的旋转或可动特性,所以在后碰撞发生的情况下可以可靠地且高效地使乘客陷入座椅靠背Sl的缓冲垫la。此时,虽然乘客的背部通过陷入座椅靠背Sl向后方移动,但由于头枕S3的位置相对没有变化,所以头枕S3和头部的间隙缩小,可以通过头枕S3支持头部,因此起到有效地降低施加给颈部的冲击的效果。图13至图15表示第三实施例的说明图,图13是座椅框架的简要立体图,图14是座椅靠背以及头枕的侧面图。图15是表示座椅靠背以及头枕的其他例的侧面图。对于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件、配件等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对于本实施例,包括作为第一颈部缓冲装置的头枕S103或S203 (活动头枕)和作为第二颈部缓冲装置的旋转部件30 (缓冲装置)。该第一颈部缓冲装置和第二颈部缓冲装置为各自独立动作的装置。同时,作为第二颈部缓冲装置的旋转部件30具有和第一实施例的旋转部件30相同的结构,这里省略对其的说明。头枕S103,包括与作为缓冲部件的旋转部件30相对独立地动作的可动机构,是通过碰撞的预测或一定的冲击负重向前方侧移动,支持乘客的头部,降低向颈部的冲击的活动头枕,是本实施例的第一颈部缓冲装置。头枕S103,在外周部设置衬垫材料(未图示),在衬垫材料的外周覆盖表皮材料(未图示)而构成,例如,可以使用本申请的申请人的特开2005-177227号公报和特开 2005-211402号公报记载的内容。例如,特开2005-177227号公报的技术,如图14所示,头枕框架74通过平行连接机构Rl前后自由活动地安装于头枕支柱19。在头枕支柱19设置固定部件71,在固定部件 71通过轴73自由旋转地安装有前后一对的连杆臂72的下部。各连杆臂72的上部通过轴 75自由旋转地安装于连动部件74 (头枕框架74)。在固定部件71,安装电动机76,在电动机76的输出旋转轴78的一端安装位置调节用臂79的基部,在位置调节用臂79通过轴81安装调节杆80的一端。在调节杆80的另一端形成长孔82,在长孔82使后侧连杆臂72a的销83啮合。电动机76使位置调节用臂79在正反任意方向旋转,在位置调节用臂79的长孔82 的尖端侧推拉啮合的销83,使后侧连杆臂72a的销83以轴73为中心前后旋转,通过销83 的前后旋转使头枕框架74相对头枕支柱19前后移动。在连杆臂72,将一直向后方旋转地施力的弹簧(未图示)的一端卡止于连杆臂 72,另一端虽然图中省略了,但卡止于固定部件71。在电动机76的输出旋转轴78的另一端通过单向超越离合器在正反任意方向旋转地安装转子86。在转子86的外周设置突起90、91,在突起90、91的移动路径设置开关92。在输出旋转轴78的另一端通过单向超越离合器安装后碰撞动作臂95的基部(同时,为便于理解,后碰撞动作臂95在侧面图和位置调节用臂79—起记载)。在后碰撞动作臂95的尖端通过轴安装后碰撞动作杆96的一端。在后碰撞动作杆96的另一端形成长孔98,在长孔98使设置于驱动链99的一端的销100啮合。驱动链99的前后中间部通过轴73自由旋转地安装于固定部件71。驱动链99在后端设置后侧啮合钩部,该后侧啮合钩部在驱动链99以轴73为中心旋转时与销83接触地设置。在驱动链99的前端设置可连接脱落于锁定链105的下部啮合部106的前侧啮合钩。锁定链105的上下中间部通过轴安装于固定部件71,在锁定链105的上部形成上部钩部,该上部钩部啮合于轴部地构成。在车体的希望位置设置通过雷达等事前预测来自后方的碰撞的预测系统,通过来自预测系统的碰撞预测信号向电动机76通电地构成。例如,在头枕支柱19设置接线头116, 接线头116设置于一端连接于电动机76的连接线115的另一端,在支柱支持部18设置连接接线头116的接线头117,在接线头117连接连接线118,通过接线头116及接线头117 从连接线118向电动机76通电地构成,并构成为通过前后调节开关(未图示)及来自预测系统的碰撞预测信号进行向电动机76的通电。图15是表示活动头枕的其他例的特开2005-211402号公报记载的技术,通过连接机构R2在座椅靠背Sl的上部前后自由活动地设置头枕S203,头枕S203通过弹簧220在前后活动范围内一直向前方移动地施力,位于最前方位置。弹簧220通过就座者的头部接触头枕S203时构成后方退避的弹力,头枕S203 —直追随头部前后移动地构成。进一步地,设置对于就座者的头部接触头枕S203后退避的移动速度降低抵抗,而对于就座者的头部承受冲击后向后方移动的移动速度则增大抵抗的减震器225。这样,在承受后碰撞导致的冲击时通过减震器225使头枕S203的后方移动停止而支持头部地构成。这样构成的作为第一颈部缓冲装置的头枕S103、S203 (活动头枕)的可动,和作为第二颈部缓冲装置的旋转部件30 (缓冲部件)的旋转(可动),分别单独进行地构成。由此,头枕S103、S203的动作开始时期和旋转部件30的动作开始时期可以不同地构成。例如,使用上述图14所示的头枕S103的情况下,通过来自事前预测碰撞的预测系统的碰撞预测信号,在后碰撞发生之前头枕S103向前方侧移动,之后,通过后碰撞产生的一定的冲击负重旋转部件30旋转(可动)。这样,通过使各个颈部缓冲装置的动作开始时期不同,可以将动作开始时期设定成容易抑制乘客的不适感的动作时机,可以进一步降低由于多个颈部缓冲装置同时动作导致的不适感。进一步地,例如,使用上述图15所示的头枕S203,可以使作为第一颈部缓冲装置的头枕S203 (活动头枕)动作(对于图15的头枕S203的例子,通过使头枕S203的后方移动停止使其相对地向前方移动)的冲击负重的阈值,和作为第二颈部缓冲装置的旋转部件 30的动作的冲击负重的阈值不同地设定。这样,如果使动作负重的阈值不同,根据预测的冲击负重或实际的冲击负重的大小的任意一个,例如可以时而仅使旋转部件30动作,时而使多个颈部缓冲装置动作。该阈值可以根据乘客的状态或状况(位置,体重,座高,姿势等)而不同,也可以根据座椅的状态(位置,座椅靠背的角度等)而不同。在使动作开始时期不同的情况下,可以构成为将作为第二颈部缓冲装置的旋转部件30的旋转(可动)的负重的阈值,比作为第一颈部缓冲装置的头枕S103、S203(活动头枕)的动作负重的阈值较低地设定,旋转部件30的旋转比头枕S103、 S203的前方移动率先被进行。这样,一定的冲击负重产生时,由于旋转部件30率先旋转 (可动),所以先使乘客的身体大量地陷入,使头部相对地接近头枕S103、S203,此后,头枕S103、S203可动并可靠地支持头部。因此,可以减少头枕S103、S203的移动量,能够使其在短时间动作至头部承受位置。此外由于可以减少头枕S103、S203的移动量,所以可以将用于头枕S103、S203的移动的机构或装置设为小型而紧凑的装置,减轻头枕自身的重量。同时,将作为第二颈部缓冲装置的旋转部件30的旋转(可动)的负重的阈值,比作为第一颈部缓冲装置的头枕S103、S203 (活动头枕)的动作负重的阈值较高地设定时,即使在一般的行驶时施加稍大的负重,旋转部件30动作,可以抑制乘客向后方移动,在一般的行驶时可以稳定地支持乘客的身体。此外,通过后碰撞时的冲击负重使座椅靠背倾倒的装置,例如,本申请的申请人的特开2008-201215号公报记载的,可以提供一种作为缓冲连结部的旋转式减震器通过冲击负重而动作,且在吸收冲击能量的同时,使座椅靠背倾倒并减轻向身体冲击的负重的装置等与上述多个颈部缓冲装置一起设置时,缓和向身体的冲击的同时还可以降低向颈部的冲击,具备更高的安全性的乘坐物用座椅。同时,对于本实施例作为第二颈部缓冲装置虽使用旋转部件30,但也可以使用第二实施例所示的作为缓冲部件的滑动部件60作为第二颈部缓冲装置。这种情况下同样地, 通过像上述那样使作为第一颈部缓冲装置的活动头枕和作为第二颈部缓冲装置的滑动部件60的动作负重的阈值或动作开始时期不同,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对于所述各实施例,虽表示了在侧部框架的两侧设置缓冲部件的实施例,但也可以构成为仅设置在一方侧的侧部框架。这种情况下,在没有设置缓冲部件侧的侧部框架,可以构成为直接卡止连结部件(线)。此外,根据所述各实施例,由于乘客陷入座椅靠背时不和头枕的向前方的移动连动,所以后碰撞时乘客向后方的移动能量的损失少,可以使乘客较深地陷入座椅靠背。对于上述各实施例,虽然作为具体例针对汽车前排座椅的座椅靠背Sl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毋庸置疑关于后部座椅的座椅靠背也可以适用同样的结构。
权利要求
1.一种乘坐物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包含位于两侧的侧部和设置于上方的上部的座椅靠背框架; 设置于该座椅靠背框架的上方的头枕;通过连结部件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连结的同时,与所述头枕相对独立地可动的受压部件;设置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两侧的侧部的至少一方侧的同时连结于所述受压部件,并通过一定的冲击负重与所述头枕相对独立地可动的缓冲部件。所述缓冲部件通过所述连结部件与在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前方侧对所述受压部件施力的施力装置连结;使所述缓冲部件恢复至初期状态的力在一般就座时最大,在所述缓冲部件通过后碰撞可动时包含变小的范围地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乘坐物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件包括可以旋转的轴部;通过所述施力装置产生的使所述缓冲部件旋转的力矩,在一般就座时最大,在所述缓冲部件通过后碰撞旋转时包含变小的范围地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乘坐物用座椅,其特征在于伴随所述缓冲部件可动或旋转,使所述缓冲部件恢复至初期状态的力渐渐变小。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记载的乘坐物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件设置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两侧的侧部,所述两侧的缓冲部件相互独立地可动或旋转地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2记载的乘坐物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装置一端侧连结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另一端侧连结于所述缓冲部件; 伴随通过由施加给所述受压部件的负重产生的所述连结部件的拉伸力,所述缓冲部件旋转,连结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和所述施力装置的连结位置,与所述缓冲部件和所述施力装置的连结位置的直线,接近所述轴部地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乘坐物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包括设置于下方的下部,所述缓冲部件设置于由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包围的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乘坐物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件设置于相比所述受压部件的上端位于下侧的范围。
8.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乘坐物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包括倾斜机构,该倾斜机构具备跨过所述侧部和所述上部的管部以及旋转轴;所述缓冲部件,设置于所述管部的下端和所述倾斜机构的旋转轴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乘坐物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件设置在胯点的上方高度50毫米 270毫米的范围。
10.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乘坐物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侧部形成有气囊装置的设置范围,在该气囊装置的设置范围的上端和下端之间设置所述缓冲部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乘坐物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压部件在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相对的部分形成有收缩部,所述缓冲部件设置于与所述受压部件的收缩部相对的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乘坐物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可以相对独立地动作的第一颈部缓冲装置和第二颈部缓冲装置。所述第一颈部缓冲装置,是通过碰撞的预测或一定的冲击负重向前方侧移动头枕的活动头枕;所述第二颈部缓冲装置,是通过一定的冲击负重使所述受压部件向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后方侧陷入地构成的所述缓冲部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记载的乘坐物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颈部缓冲装置和所述第二颈部缓冲装置具有通过不同的冲击负重动作的阈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记载的乘坐物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颈部缓冲装置和所述第二颈部缓冲装置的动作开始时期被不同地设定。
15.根据权利要求14记载的乘坐物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定的冲击负重产生时,所述第二颈部缓冲装置的动作比所述第一颈部缓冲装置的动作率先被进行。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通过与头枕相对独立的简单结构,可以在后碰撞时加大乘客身体向座椅靠背侧的陷入(移动)量,并可以有效地降低在后碰撞时施加给乘客的冲击的乘坐物用座椅。乘坐物用座椅(S),包括座椅靠背框架(1)、头枕(S3)、与头枕(S3)相对独立地可动地支持乘客身体的受压部件(20)、设置于座椅靠背框架(1)的两侧的侧部的至少一方侧的同时与受压部件(20)连结,并通过一定的冲击负重与头枕(S3)相对独立地可动的旋转部件(30)。旋转部件(30)通过连结部件(21)、(22)与在座椅靠背框架(1)的前方侧对受压部件(20)施力的施力装置(35)连结。而且,使旋转部件(30)恢复至初期状态的力在一般就座时最大,在旋转部件(30)通过后碰撞可动时包含变小的范围地构成。
文档编号B60N2/42GK102282040SQ201080004979
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21日
发明者新妻健一 申请人:东京座椅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