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辆的后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33718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动车辆的后桥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辆的后桥。
背景技术
DE 39 12 924 Al披露了一种机动车辆的可转向的车桥,该车桥具有用于在各自情况下保持一个车轮的多个车轮支架,在所述文件中披露的可转向的车桥的每个车轮支架在各自情况下配有一个上横臂、一个下横臂、以及一个转向横拉杆。分配给这些车轮支架的这些转向横拉杆如在机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或在行进方向上所见被定位在车轮中心的后面或可转向车桥的车轮支架中心的后面。这些上横臂以及下横臂在各自情况下,在车轮支架的中心或在被保持于车轮支架上的车轮的中心,通过一个连接点接合至对应的车轮支
^K O
发明内容以此为起点,本实用新型所依据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新颖的机动车辆的后桥。所述问题是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机动车辆的后桥解决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如在机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所见在各自情况下被定位在这些后车轮的中心的后面或车轮支架的中心的后面的这两根转向横拉杆均由一个共同的转向致动器来接合,该转向致动器同样如在机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所见在各自情况下被定位在这些后车轮的中心的后面或这些车轮支架的中心的后面。本实用新型对机动车辆的可转向后桥提出了一种完全新颖的概念。与这些后车轮的车轮支架相互作用的这些转向横拉杆如在机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或在行进方向上所见在各自情况下被定位在这些后车轮的中心的后面或这些车轮支架的中心的后面,其中所述两个转向横拉杆由用于该可转向后桥的一个共同的或中心的转向致动器接合,该转向致动器同样如在机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或在行进方向上所见被定位在这些后车轮的中心的后面或这些车轮支架的中心的后面。这样一种后桥可以特别优选地整合在机动车辆之中。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有利的改进,这些上横臂在各自情况下通过一个第一连接点连接至对应的车轮支架上、并通过一个第二连接点连接至一个副车架上,其中在每个上横臂的区域中,该第一和第二连接点被定位在如在机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所见的这些后车轮的中心的前面或这些车轮支架的中心的前面。用于这些上横臂的这些连接点的所述布置允许对外倾力矩的特别有利的支撑。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有利改进,这些下横臂在各自情况下通过一个第一连接点连接至对应的车轮支架上并通过多个第二连接点连接至该副车架上,其中在每个下横臂的区域中,该第一连接点和这些第二连接点之一如在机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所见被定位在这些后车轮的中心的前面或这些车轮支架的中心的前面,并且这些第二连接点之一如在机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所见被定位在这些后车轮的中心的后面或这些车轮支架的中心的后面。用于这些下横臂的这些连接点的所述布置允许对制动扭矩和驱动扭矩的特别有利的支撑。优选的是使该上横臂到该对应的车轮支架的第一连接点如在机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所见是位于该下横臂到该对应的车轮支架的该第一连接点的后面,这样使得经过所述连接点延伸的一条轴线如从下向上所见是向后倾斜的。上述经过这些连接点延伸的轴线的倾斜使得有可能在具有车轮前束的转向运动中获得一个负的外倾角变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有利的改进,这些下横臂在各自情况下通过一个连接器被支撑在对应的车轮支架上,其中该对应的连接器如在机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所见在这些后车轮的中心的后面或这些车轮支架的中心的后面延伸。制动扭矩和驱动扭矩能够通过使用这些连接器而得到特别有利的支撑。综而言之,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1的方案实现的,其中2-8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1. 一种机动车辆的后桥,确切地是一种可转向的后桥,该后桥具有用于在各自情况下保持一个后车轮的多个车轮支架,其中,在各自情况下一个上横臂、一个下横臂、以及一个转向横拉杆与每个后车轮相互作用,并且其中这些转向横拉杆如在机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所见被定位在多个后车轮的中心的后面或车轮支架的中心的后面,其特征在于,如在机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所见在各自情况下被定位在多个后车轮的中心的后面或车轮支架的中心的后面的这两根转向横拉杆均由一个共同的转向致动器接合,该转向致动器同样如在机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所见在各自情况下被定位在这些后车轮的中心的后面或这些车轮支架的中心的后面。2.如1所述的后桥,其特征在于,这些上横臂在各自情况下通过一个第一连接点连接至对应的车轮支架上,并且通过一个第二连接点连接至一个副车架上。3.如2所述的后桥,其特征在于,在每个上横臂的区域中,该第一和第二连接点如在该机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所见被定位在这些后车轮的中心的前面或这些车轮支架的中心的前面。4.如1至3之一所述的后桥,其特征在于,这些下横臂在各自情况下通过一个第一连接点连接至对应的车轮支架上、并且通过多个第二连接点连接至该副车架上。5.如4所述的后桥,其特征在于,在每个下横臂的区域中,这些第一连接点以及这些第二连接点之一如在该机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所见被定位在这些后车轮的中心的前面或车轮支架的中心的前面,并且这些第二连接点之一如在该机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所见被定位在这些后车轮的中心的后面或这些车轮支架的中心的后面。6.如2至5之一所述的后桥,其特征在于,该上横臂到该对应的车轮支架的该第一连接点如在机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所见是位于该下横臂到该对应的车轮支架的该第一连接点的后面,这样使得经过所述连接点延伸的一条轴线如从下向上所见是向后倾斜的。7.如1至6之一所述的后桥,其特征在于,这些下横臂在各自情况下通过一个连接器被支撑在对应的车轮支架上,其中该对应的连接器如在机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所见在这些后车轮的中心的后面或这些车轮支架的中心的后面延伸。8.如7所述的后桥,其特征在于,该对应的连接器是通过一个连接点连接至对应的下横臂上、并且通过一个连接点连接至对应的车轮支架上,其中所述两个连接点如在机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所见被定位在这些后车轮的中心的后面或这些车轮支架的中心的后
5[0019]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显现本实用新型的多个优选的改进。
将基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方案进行更详细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案,在附图中图1以透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机动车辆的后桥的细节;图2以平面视图示出了图1的细节;图3以侧视图示出了图1的细节;并且图4以从后方的视图示出了图1的细节。
具体实施方案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辆的后桥,确切地是一种可转向的后桥,其中所述类型的后桥包括用于在各自情况下保持一个后车轮的两个车轮支架。图1至图4示出了在用于保持一个后车轮的车轮支架的区域中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机动车辆的后桥的细节。一个上横臂11、一个下横臂12、以及一个转向横拉杆13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转向的后桥的每个车轮支架10相互作用。这些转向横拉杆13如在机动车辆的纵向方向F上以及因此在向前行进的方向上所见被定位在这些后车轮的中心的后面或这些车轮支架10的中心的后面,其中这些后车轮或车轮支架10的中心是位于一条轴线14上。一个共同的或中央转向致动器15被分配给这两根转向横拉杆13(这些转向横拉杆被分配给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转向的后桥的这两个车轮支架10),该转向致动器同样如在机动车辆的纵向方向F上所见被定位在轴线14的后面并且因此在这些后车轮的中心的后面或这些车轮支架10的中心的后面,这从图1和图2可以最清楚地看到。如从图1可见,在图1和图2中所示的转向横拉杆13以铰接的方式通过第一连接点16接合在共同的或中央转向致动器15上、并且通过第二连接点17接合在对应的车轮支架10上。这些上横臂11在各自情况下通过一个第一连接点18铰接地连接至对应的车轮支架10上、并且通过一个第二连接点19铰接地连接至一个副车架20上。该副车架20用作将该可转向的后桥连接至一个车体结构上,其中示出该车体结构的一个纵向梁21。在每个上横臂11的区域中,所述两个连接点18和19如在机动车辆的纵向方向 F上所见在各自情况下被定位在这些后车轮的中心的前面或这些车轮支架10的中心的前面并且因此在轴线14的前面。在此,这些上横臂11如在纵向方向F上所见直接位于轴线 14 (并且因此是这些车轮支架10的中心)的前面或者与其前方距有一个短的距离。这些上横臂11的所述连接允许对外倾力矩(Sturzmomente)的有利的支撑。这些下横臂12在各自情况下通过一个第一连接点22铰接地连接至对应的车轮支架10上、并且通过多个第二连接点23和24 (确切地是所示出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的两个第二连接点)铰接地连接至该副车架20上。特别是从图2中可以看到,在每个下横臂12的区域中,这个对应的第一连接点22如在机动车辆的纵向方向F上所见(对应的横向杆12 通过这个连接点而连接到对应的车轮支架10上)是位于轴线14的前面、并且因此位于这些后车轮的中心的前面或该对应的车轮支架10的中心的前面。同样,这些第二连接点中的第一个(确切地是连接点23)如在机动车辆的纵向方向F上所见是位于轴线14的前面、并且因此位于该对应的车轮支架10的中心的前面,而所述第二连接点中的第二个(确切地是连接点24)如在机动车辆的纵向方向F上所见是位于轴线14的后面、并且因此位于该对应的车轮支架10的中心的后面。以此方式,能够以一种特别优选的方式吸收制动扭矩和驱动扭矩。如从图3中可以最清楚地见到,一条转向轴线25经过上横臂11的第一连接点18 延伸至对应的车轮支架10上、并且经过下横臂12的第一连接点22延伸至对应的车轮支架 10上,该转向轴线25在图3中由一条虚线表示,并且根据图3如从下向上所见是向后倾斜的,也就是说与机动车辆的纵向方向F相反方向地倾斜。这种倾斜是相对轻微的并且因此在几度的范围内变化。以此方式,这有可能在具有车轮前束的转向运动中获得一个负的外倾角变化。除了已经提到的部件之外,还有一个连接器沈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转向的后桥的每个车轮支架10相互作用。在此,每个连接器沈用于支撑在对应的车轮支架10上的对应的下横臂12,其中该对应的连接器沈如在机动车辆的纵向方向F上所见被定位在该车轮支架10的中心的后面,并且因此在轴线14的后面。在此,每个连接器沈通过一个连接点27铰接地接合至对应的下横臂12,并且通过一个连接点观铰接地接合至对应的车轮支架10,其中所述两个连接点27和观被定位在轴线14的后面,并且因此如在机动车辆的纵向方向F上所见在该车轮支架10的中心的后面。通过使用该连接器沈可以进一步改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后桥的制动扭矩和驱动扭矩的支撑。对于可转向后桥,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完全新颖的概念。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转向后桥具有一个中央转向致动器15,该转向致动器如在机动车辆的纵向方向F上所见被定位在这些车轮支架10的中心的后面,确切地是与这些转向横拉杆13在一起,这些转向横拉杆13在一侧接合在该共同的转向致动器15上并且在另一侧接合在该对应的车轮支架10 上。这些上横臂11的多个连接点18和19在纵向方向F上被定位在这些车轮支架10的中心的前面。同样,对应的下横臂12到对应的车轮支架10的一个连接点22如在纵向方向F 上所见被定位在车轮支架10的中心的前面,其特别优选的方式为,如在纵向方向F上所见, 上横臂11到对应的车轮支架10的连接点18是位于下横臂12到对应的车轮支架10的连接点22的后面,这样使得经过所述连接点18、22延伸的转向轴线25如从底部向顶部所见是向后倾斜的。对应的转向轴线25的一个贯穿点如在纵向方向F上所见是位于对应的车轮支架10的中心的前面。多个连接器沈的连接点27和观(这些下横臂12通过它们而被额外地联接到这些车轮支架10上)如在纵向方向F上所见是位于这些车轮支架10的中心的后面。分配给对应的车轮支架10的一个弹簧减震系统四在一侧被支撑在对应的下横臂 12上并且在另一侧被支撑在机动车辆的车身上。参考号清单[0040]10车轮支架[0041]11上横臂[0042]12下横臂[0043]13转向横拉杆[0044]14轴线[0045]15转向致动器[0046]16连接点[0047]17连接点[0048]18连接点[0049]19连接点[0050]20副车架[0051]21纵梁[0052]22连接点[0053]23连接点[0054]24连接点[0055]25转向轴[0056]26连接器[0057]27连接点[0058]28连接点[0059]四弹簧减震系统。
权利要求1.一种机动车辆的后桥,确切地是一种可转向的后桥,该后桥具有用于在各自情况下保持一个后车轮的多个车轮支架,其中,在各自情况下一个上横臂、一个下横臂、以及一个转向横拉杆与每个后车轮相互作用,并且其中这些转向横拉杆如在机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所见被定位在多个后车轮的中心的后面或车轮支架的中心的后面,其特征在于,如在机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所见在各自情况下被定位在多个后车轮的中心的后面或车轮支架的中心的后面的这两根转向横拉杆(1 均由一个共同的转向致动器(1 接合,该转向致动器同样如在机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所见在各自情况下被定位在这些后车轮的中心的后面或这些车轮支架的中心的后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桥,其特征在于,这些上横臂(11)在各自情况下通过一个第一连接点(18)连接至对应的车轮支架(10)上,并且通过一个第二连接点(19)连接至一个副车架00)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桥,其特征在于,在每个上横臂(11)的区域中,该第一和第二连接点(18,19)如在该机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所见被定位在这些后车轮的中心的前面或这些车轮支架(10)的中心的前面。
4.如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后桥,其特征在于,这些下横臂(12)在各自情况下通过一个第一连接点0 连接至对应的车轮支架(10)上、并且通过多个第二连接点(23,24) 连接至该副车架OO)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桥,其特征在于,在每个下横臂(12)的区域中,这些第一连接点0 以及这些第二连接点之一如在该机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所见被定位在这些后车轮的中心的前面或车轮支架(10)的中心的前面,并且这些第二连接点04)之一如在该机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所见被定位在这些后车轮的中心的后面或这些车轮支架(10)的中心的后面。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桥,其特征在于,该上横臂(11)到该对应的车轮支架(10)的该第一连接点(18)如在机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所见是位于该下横臂(1 到该对应的车轮支架(10)的该第一连接点0 的后面,这样使得经过所述连接点(18,2 延伸的一条轴线05)如从下向上所见是向后倾斜的。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桥,其特征在于,该上横臂(11)到该对应的车轮支架(10)的该第一连接点(18)如在机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所见是位于该下横臂(1 到该对应的车轮支架(10)的该第一连接点0 的后面,这样使得经过所述连接点(18,2 延伸的一条轴线05)如从下向上所见是向后倾斜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桥,其特征在于,这些下横臂(12)在各自情况下通过一个连接器06)被支撑在对应的车轮支架(10)上,其中该对应的连接器06)如在机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所见在这些后车轮的中心的后面或这些车轮支架的中心的后面延伸。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桥,其特征在于,这些下横臂(12)在各自情况下通过一个连接器06)被支撑在对应的车轮支架(10)上,其中该对应的连接器06)如在机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所见在这些后车轮的中心的后面或这些车轮支架的中心的后面延伸。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桥,其特征在于,这些下横臂(12)在各自情况下通过一个连接器06)被支撑在对应的车轮支架(10)上,其中该对应的连接器06)如在机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所见在这些后车轮的中心的后面或这些车轮支架的中心的后面延伸。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后桥,其特征在于,该对应的连接器06)是通过一个连接点 (27)连接至对应的下横臂(1 上、并且通过一个连接点08)连接至对应的车轮支架(10) 上,其中所述两个连接点(27,28)如在机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所见被定位在这些后车轮的中心的后面或这些车轮支架(10)的中心的后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辆的后桥,确切地是一种可转向的后桥,该后桥具有用于在各自情况下保持一个后车轮的多个车轮支架,其中,在各自情况下一个上横臂、一个下横臂、以及一个转向横拉杆与每个后车轮相互作用,并且这些转向横拉杆被定位在如在机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所见的这些后车轮的中心的后面或这些车轮支架的中心的后面,其中如在机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所见在各自情况下被定位在这些后车轮或这些车轮支架的中心的后面的这两根转向横拉杆都由一个共同的转向致动器接合,该转向致动器同样如在机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所见在各自情况下被定位在这些后车轮的中心的后面或这些车轮支架的中心的后面。
文档编号B60G7/00GK201951547SQ201120059500
公开日2011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2日
发明者N·斯科特 申请人:F.波尔希名誉工学博士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