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汽车内饰遮物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36416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汽车内饰遮物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内饰部件,具体是涉及一种新型汽车内饰遮物帘。
背景技术
在汽车行业,人性化的设计越来越多的被体现,在内饰件方面显现更为突出,设计不仅讲究实用,而且需要美观,例如在内饰件仪表台上的水杯放置位置处就是人性化的一个点,现行的水杯托总成中,在杯托顶部设计有个盖子,在没放水杯时可以将杯托遮住,保持美观行不被影响,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杯托的盖子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即用遮物帘代替杯托盖。遮物帘在使用时运动的轨道有弧形,所以在性能上要求具有一定的柔软性,但还要有一定的强度,在开启和关闭时要求顺畅,无阻碍。目前所使用的遮物帘由遮物帘体和骨架两部分组成,为满足使用要求,两个组成部分的材料不同,遮物帘体材料较软,用来满足柔软性能要求,骨架材料较硬,用来满足起强度及滑动要求,产品通过二次成型将两个部分
组合在一起。这种遮物帘的成型方式是二次成型,先将骨架成型出来,然后在通过二次加工,再将产品成型出来,这样就会造成产品的成型工艺复杂,生产成本上升,而且在投入使用后, 遮物帘开启和关闭的过程中,骨架在滑动轨道中移动时产生噪声,影响产品的设计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新型汽车内饰遮物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新型汽车内饰遮物帘,由复数个骨架单元注塑成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单元包括支撑柱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柱有两个,分别安装在支撑板的两端;所述骨架单元还设有一根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两端与支撑柱连接。所述支撑柱背离加强板的一端还设有凸台。较为完善的是,所述骨架单元是由塑料注塑成型。本实用新型新型汽车内饰遮物帘,将传统二次成型模式调整为一次性注塑成型, 采用一种新的工程塑料替代原有的骨架和遮物帘体结构,既保证了产品的使用性能,还避免了运动过程中噪声的产生,优化了产品的设计性能。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中1-支撑柱,2-支撑板,3-加强板,4-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新型汽车内饰遮物帘,由复数个骨架单元注塑成型,骨架单元也是通过塑料注塑成型的。其中,骨架单元由支撑柱1、支撑板2和加强板3构成,支撑柱1有两个,分别安装在支撑板2的两端,加强板3的两端与支撑柱2连接,以增加遮物帘整体的机械强度。在支撑柱1背离加强板3的一端设有凸台4,目的是将遮物帘安装在水杯托总成等部件的滑槽中,以便于打开或合上遮物帘。本实用新型新型汽车内饰遮物帘,不仅在产品使用上满足了设计要求,而且优化了产品的成型工艺,缩减了产品的成型周期,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更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避免了金属骨架在滑动过程中所造成的噪声,使产品的可靠性和整体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权利要求1.新型汽车内饰遮物帘,由复数个骨架单元注塑成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单元包括支撑柱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柱有两个,分别安装在支撑板的两端;所述骨架单元还设有一根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两端与支撑柱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汽车内饰遮物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背离加强板的一端还设有凸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汽车内饰遮物帘,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单元是由塑料注塑成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内饰部件,具体是涉及一种新型汽车内饰遮物帘。新型汽车内饰遮物帘,由复数个骨架单元注塑成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单元包括支撑柱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柱有两个,分别安装在支撑板的两端;所述骨架单元还设有一根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两端与支撑柱连接。本实用新型汽车内饰遮物帘,将传统二次成型模式调整为一次性注塑成型,采用一种新的工程塑料替代原有的骨架和遮物帘体结构,既保证了产品的使用性能,还避免了运动过程中噪声的产生,优化了产品的设计性能。
文档编号B60J1/20GK202098253SQ20112017257
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6日
发明者陈明 申请人:芜湖恒信汽车内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