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38671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挡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配件,特别是涉及一种挡轮。
背景技术
重型汽车或普通载重汽车在坡路停车时,为防溜车,司机采用的办法通常是找一块砖头或石头垫在汽车后轮底下,此举非常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挡轮。本实用新型的挡轮,包括挡轮主体,所述挡轮主体的底面为平面,所述挡轮主体的顶部向上延伸,并且该挡轮主体的顶面的面积小于或等于挡轮主体底面所围成的面积,所述挡轮主体的形状为等腰梯形台。本实用新型的挡轮,所述挡轮主体的侧部设有把手。本实用新型的挡轮,所述把手的形状为矩形或弧形。本实用新型的挡轮,所述挡轮主体的内部呈一空腔,挡轮主体的底面的内侧边缘部上设有多根防滑槽。本实用新型的挡轮,所述挡轮主体的前、后两个侧面上设有若干根防滑条。本实用新型的挡轮,所述任两根防滑槽之间呈平行设置。本实用新型的挡轮,所述挡轮主体横向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汽车轮胎的宽度。本实用新型的挡轮,所述挡轮主体的高度小于挡轮主体的长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非常方便,挡轮主体一侧的把手是为了司机使用方便而设计,颜色有黑色,红色,黄色等各种颜色, 挡轮主体的底面的内侧边缘部上设有多根防滑槽,增大摩擦力,起防滑作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挡轮的结构图;图2是图1的仰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挡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挡轮,包括挡轮主体1,挡轮主体1的底面为平面,挡轮主体1的顶部向上延伸,并且该挡轮主体1的顶面的面积小于或等于挡轮主体底面所围成的面积,挡轮主体1的材质为橡胶,挡轮主体1的外部形状为等腰梯形台,挡轮主体1的侧部设有把手2,把手2的形状为矩形,挡轮主体1的内部呈一空腔,挡轮主体1的底面的内侧边缘部上设有多根防滑槽11,挡轮主体1的前、后两个侧面上设有若干根防滑条12,任两根防滑槽11之间呈平行设置。挡轮主体1横向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汽车轮胎的宽度,挡轮主体1的高度小于挡轮主体1的长度。实施例2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把手2的形状为圆形。本实用新型的挡轮,挡轮主体1的体积从(长X宽X高)127mm*76mm*101mm到 762mm*304mm*406mm之间,挡轮主体1 一侧的把手2是为了司机使用方便而设计,颜色有黑色,红色,黄色等各种颜色,挡轮主体1下面有防滑设计,具体使用时,将挡轮主体1直接放于汽车后轮即可。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挡轮,包括挡轮主体,所述挡轮主体的底面为平面,所述挡轮主体的顶部向上延伸,并且该挡轮主体的顶面的面积小于或等于挡轮主体底面所围成的面积,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轮主体的形状为等腰梯形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轮主体的侧部设有把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挡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的形状为矩形或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挡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轮主体的内部呈一空腔,挡轮主体的底面的内侧边缘部上设有多根防滑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挡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轮主体的前、后两个侧面上设有若干根防滑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挡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任两根防滑槽之间呈平行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挡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轮主体横向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汽车轮胎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挡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轮主体的高度小于挡轮主体的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配件,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挡轮,包括挡轮主体,挡轮主体的底面为平面,挡轮主体的顶部向上延伸,并且该挡轮主体的顶面的面积小于或等于挡轮主体底面所围成的面积,挡轮主体的形状为等腰梯形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非常方便,挡轮主体一侧的把手是为了司机使用方便而设计,颜色有黑色,红色,黄色等各种颜色,挡轮主体的底面的内侧边缘部上设有多根防滑槽,增大摩擦力,起防滑作用。
文档编号B60T3/00GK202175029SQ20112025466
公开日2012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9日
发明者穆春芳 申请人:北京亚美贸易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