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体内阶梯状地板与座椅配合布置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57424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车体内阶梯状地板与座椅配合布置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工具上座椅的排布,具体地说是客车上座椅的排布结构。
背景技术
客车按总体结构可分为单车和列车。单车是基本车型,按客车总重或设置座位数常分为大、中、小型;中国规定单体客车的长度一般不超过13. 7米。客车列车的车厢和车架分为前后两节,两节车架用铰接盘连接,两节车厢用活动褶篷连接,使车厢前后相通,故又称为铰接式或通道式客车;中国规定客车列车的长度一般不超过18米。目前,在现有的客车上,往往存在车内可设置的座椅数量与乘客的舒适度相互矛盾的问题。为了在规定的车体长度内能够尽可能增加座椅的数目,又能保证乘客的舒适度,美国专利文献US20090066121A1公开了一种客车,该客车包括沿车体走道方向布置的数个座位单元,其中 每个座位单元都可以从供乘坐的座位状态,到供躺着的卧铺状态中转换,每个座位单元包括一靠背部分,一座椅部分,一腿部休息部分。第一排座位单元上的座椅部分相对客车的地板上抬一定高度,第二排座位单元上的座椅部分也相对客车的地板上抬一定高度,但第二排抬高的高度低于第一排抬高的高度。当第二排座位单元被设置成可供躺着的卧铺状态时,第二排座位单元的腿部休息部分将延伸到第一排座位单元的下端,从而有效地将前排座位部分下端的空间利用起来,从而节省了一部分空间,当车体内设置多个这样的座位单元组合时,节省的空间大小更为显著,但是该现有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1、在该现有技术中,车体内地板整体是水平的,而为了保证乘客能够轻松地登上第一排座椅单元,并保证坐下后,乘客的腿部放置舒适,在第一排座椅单元前还设置了离地板较高的凸台,由于该凸台比过道地板高出很多,乘客不能直接一步从凸台上走下,再加上凸台本身面积小,一不留神很容易踩空,存在着安全隐患,特别是对于老人、小孩,以及急着下车的乘客来说;2、在该现有技术中,如、后排座椅的闻低落差太明显,如排座椅太闻,不仅容易挡住后排座椅的视野,而且更重要的是太高的座椅会导致车体高度的增加,而事实上,在国内外车体内的高度设计有限制的,在我国特别是上海地区规定整车高度不超过3. 7米。

实用新型内容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客车上座椅的排布设置不合理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提供一种车体内地板成阶梯状布置的,在一定的空间下,既能保证座位数目,又能保证乘客舒适性的车体内阶梯状地板与座椅配合布置的结构。进一步提供一种降低整车前、后空间落差的车体内阶梯状地板与座椅配合布置的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车体内阶梯状地板与座椅配合布置的结构,其包括车体地板,以及沿车体地板上的过道成排布置的座椅,其中所述座椅包括常规高度的常规座椅,以及坐垫相对车体地板抬高的配合座椅;所述车体地板的设置座椅的部分成阶梯状布置,所述座椅分别以乘客乘坐后,乘客的面部朝向上升的阶梯状地板的形式设置在所述车体地板的每一所述台阶面上,其中至少有一所述台阶面上设有一所述配合座椅,所述配合座椅相对所述配合座椅所在的台阶面所抬高的高度,使所述配合座椅的坐垫下端与所述配合座椅所在的台阶面之间所形成的空间,适合位于所述配合座椅之后的,且与所述配合座椅紧邻的相邻座椅上的乘客的腿部伸入;所述配合座椅所在的台阶面的上一台阶面为配合台阶面,所述配合台阶面的后端留有供所述配合座椅上的乘客的乘坐空间,且所述配合台阶面的后端的高度适合乘坐在所述配合座椅上的乘客乘坐时放置腿部。所述相邻座椅为与所述配合座椅设置在同一台阶面上的常规座椅。所述相邻座椅为设置在所述配合座椅所在的台阶面的下一台阶面上的另一所述配合座椅。所述台阶面中,至少设有所述配合座椅的所述台阶面成型为前低后高的斜面。所述配合台阶面的后端上还长有凸台,所述凸台适合所述配合座椅上的的乘客乘坐时放置腿部。·[0010]所述台阶面中的第一台阶面成型为平面或前高后低的斜面。所述第一台阶面下设有驾驶室。所述台阶面的最后一台阶面成型为平面或前低后高的斜面。所述过道成型为前高后低的斜面,所述斜面的斜度适于降低所述车体过道与所述阶梯状的地板之间的高度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I、本实用新型中,能将配合座椅坐垫下端的空间充分利用起来,节省了空间,特别是在整车内设有多个配合座椅时,节省出的空间更显著,有利于座椅数目的增加,同时又不影响乘客乘坐的舒适性;而车体地板成型为阶梯状,而前面的配合台阶面可以成为乘坐配合座椅的乘客乘坐的平台,使得乘客能够安全轻松的乘坐。2、在本实用新型中,将台阶面设置成前高后低的倾斜面或在台阶面后端设置凸台这两种方式都能降低整车前、后空间的落差,更有利于整车的布局和美观,特别是台阶面设置成前高后低的斜面这种形式台阶面前部低能够增大第一座椅坐垫下端到车体地板之间的空间,使第二座椅上的乘客腿部有很大的活动空间,台阶面的后部高能够降低台阶的高度,当台阶面均成型为前低后高的斜面时,就能大大降低整车前、后空间的落差,而且,此种倾斜的台阶面加工起来简单方便。3、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台阶面成型为前高后低的斜面,最后一台阶面5成型为前低后高的斜面,有利于缓和整车前、后空间落差。4、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车体过道成型为前高后低的斜面,所述斜面的斜度适于降低所述车体过道与所述阶梯状的地板之间的高度差,有利于乘客轻松从车体过道步入阶梯状地板处乘坐。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示意图;[0022]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_配合座椅、2-常规座椅、3-凸台、4-第一台阶面、5-最后一台阶面。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I如图I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车体内阶梯状地板与座椅配合布置的结构,包括车体地板,以及沿车体地板上的过道成排布置的座椅,其中所述座椅包括常规高度的常规座椅2,以及坐垫相对车体地板抬高的配合座椅I ;所述车体地板的设置座椅的部分成阶梯状布置,所述座椅分别以乘客乘坐后,乘客的面部朝向上升的阶梯状地板的形式设置在所述车体地板的每一所述台阶面上,其中至少有一所述台阶面上设有一所述配合座椅1,所述配合座椅I相对所述配合座椅I所在的台阶面所抬高的高度,使所述配合座椅I的坐垫下端与所述配合座椅所在的台阶面之间所形成的空间,适合位于所述配合座椅I之后的,且与所述配合座椅I紧邻的相邻座椅上的乘客的腿部伸入;所述配合座椅I所在的台阶面的上一台阶面为配合台阶面,所述配合台阶面的后端留有供所述配合座椅I上的乘客的乘坐空间,且所述配合台阶面的后端的高度适合乘坐在所述配合座椅I上的乘客乘坐时放置腿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相邻座椅为与所述配合座椅I设置在同一台阶面上的常规座椅2。该种配合布置的结构,不仅能够使配合座椅I坐垫下端的空间被后面的相邻座椅充分利用起来,特别是车体地板上设有多个配合座椅I时,节省出的空间更为显著,有利于座椅数目的增加,同时又不影响乘客乘坐的舒适性;而车体地板成型为阶梯状,位于配合座椅I所在台阶面的前一的配合台阶面可以成为乘坐配合座椅I的乘客乘坐的平台,使得乘客能够安全轻松的乘坐。所述台阶面的第一台阶面4成型为前高后低的斜面,所述台阶面的最后一台阶面5成型为前低后高的斜面,有利于缓和整车前、后空间落差。所述第一台阶面下设有驾驶室,所述车体过道成型为前高后低的斜面,所述斜面的斜度适于降低所述过道与所述阶梯状的地板之间的高度差,有利于乘客轻松从车体过道步入阶梯状地板处乘坐。实施例2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台阶面中,至少设有所述配合座椅I的所述台阶面成型为前低后高的斜面。而台阶面前部低能够增大配合座椅I坐垫下端到车体地板之间的空间,使紧连配合座椅I后面的常规座椅2上的乘客腿部有很大的活动空间,而台阶面的后部高能够降低台阶的高度,当所述台阶面的第一台阶面除外的其他所有台阶面均成型为前低后高的斜面时,就能大大降低整车前、后空间的落差,使得车体整体效果较缓和,而且,此种台阶面具有加工简单方便的优势。实施例3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降低整车前、后空间的落差,所述配合台阶面的后端上还长有凸台3,所述凸台3适合所述配合座椅I上的的乘客乘坐时放置腿部。实施例4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1-3的技术方案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相邻座椅为设置在所述配合座椅I所在的台阶面的下一台阶面上的另一所述配合座椅I。[0033]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 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1.一种车体内阶梯状地板与座椅配合布置的结构,包括车体地板,以及沿车体地板上的过道成排布置的座椅,其中所述座椅包括常规高度的常规座椅(2),以及坐垫相对车体地板抬高的配合座椅(I);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地板的设置座椅的部分成阶梯状布置,所述座椅分别以乘客乘坐后,乘客的面部朝向上升的阶梯状地板的形式设置在所述车体地板的每一所述台阶面上,其中至少有一所述台阶面上设有一所述配合座椅(1),所述配合座椅(I)相对所述配合座椅(I)所在的台阶面所抬高的高度,使所述配合座椅(I)的坐垫下端与所述配合座椅所在的台阶面之间所形成的空间,适合位于所述配合座椅(I)之后的,且与所述配合座椅(I)紧邻的相邻座椅上的乘客的腿部伸入;所述配合座椅(I)所在的台阶面的上一台阶面为配合台阶面,所述配合台阶面的后端留有供所述配合座椅(I)上的乘客的乘坐空间,且所述配合台阶面的后端的高度适合乘坐在所述配合座椅(I)上的乘客乘坐时放置腿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体内阶梯状地板与座椅配合布置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座椅为与所述配合座椅(I)设置在同一台阶面上的常规座椅(2 )。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体内阶梯状地板与座椅配合布置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座椅为设置在所述配合座椅(I)所在的台阶面的下一台阶面上的另一所述配合座椅(I)。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体内阶梯状地板与座椅配合布置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面中,至少设有所述配合座椅(I)的所述台阶面成型为前低后高的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体内阶梯状地板与座椅配合布置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台阶面的后端上还长有凸台(3 ),所述凸台(3 )适合所述配合座椅上(I)的的乘客乘坐时放置腿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5所述的车体内阶梯状地板与座椅配合布置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面中的第一台阶面(4)成型为平面或前高后低的斜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体内阶梯状地板与座椅配合布置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台阶面(4)下设有驾驶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体内阶梯状地板与座椅配合布置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面中的最后一台阶面(5)成型为平面或前低后高的斜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体内阶梯状地板与座椅配合布置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道成型为前高后低的斜面,所述斜面的斜度适于降低所述车体过道与所述阶梯状的地板之间的高度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车体内阶梯状地板与座椅配合布置的结构,包括车体地板,座椅,车体地板的设置座椅的部分成阶梯状布置,至少有一台阶面上设有一配合座椅,配合座椅相对配合座椅所在的台阶面所抬高的高度,使配合座椅的坐垫下端与配合座椅所在的台阶面之间所形成的空间,适合位于配合座椅之后的,且与配合座椅紧邻的相邻座椅上的乘客的腿部伸入;配合座椅所在的台阶面的上一台阶面为配合台阶面,配合台阶面的后端留有供配合座椅上的乘客的乘坐空间,且配合台阶面的后端的高度适合乘坐在配合座椅上的乘客乘坐时放置腿部。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既增加座位数目,又保证乘客舒适性,还能缓和整车前后落差的车体内阶梯状地板与座椅配合布置的结构。
文档编号B60N2/01GK202573860SQ20122004169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9日
发明者庞青年, 郭爱宏, 李冬梅, 李建芳, 陈新弟, 赵祖光, 陈国华, 周盛明 申请人:青年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