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分割式的车辆用座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68317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不等分割式的车辆用座椅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提供一种不等分割式的车辆用座椅结构,其能够减少部件的数量,能够提高车辆用座椅和儿童座椅的支撑强度,并且能够使帘式安全气囊顺利地展开。该不等分割式的车辆用座椅结构包括在彼此相邻位置的两个座椅靠背、构造成能枢转地支撑两个座椅靠背的中央铰链、用于安装儿童座椅的固定件和沿着车辆宽度方向配置在一个座椅靠背的下方的支撑构件,中央铰链的地板支撑体包括安装到车体地板的底部和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彼此隔开且从底部立起的两个侧部,两个侧部分别能枢转地支撑两个座椅靠背,支撑构件贯通地板支撑体的两个侧部,一个固定件在两个侧部之间安装到支撑构件。
【专利说明】不等分割式的车辆用座椅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不等分割式的车辆用座椅结构,其包括:宽度彼此不同并且配置成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彼此相邻位置的两个座椅;以及用于安装儿童座椅的固定件(anchorage)ο
【背景技术】
[0002]在诸如汽车等许多车辆中,采用能够安装儿童座椅的车辆用座椅结构。例如,如专利文献I和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那样,在图5和图6所示的车辆用座椅结构101中,座椅102包括供乘客就座的座垫103 (由图5中的虚线示出)。座椅102还包括在座垫103的后方朝上延伸的两个座椅靠背104和105。两个座椅靠背104和105 (由图5中的虚线示出)具有彼此不同的宽度并且配置成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彼此相邻位置。
[0003]在这种车辆用座椅结构中,座椅靠背框架106和107分别设置在两个座椅靠背104和105的内部。从车体地板108朝向车室内侧突出的中央铰链109设置在两个座椅靠背框架106和107之间。在彼此相邻位置的两个座椅靠背框架106和107的侧部由中央铰链109可枢转地支撑。在两个座椅靠背框架106和107中的一个座椅靠背框架106的下方,用于安装儿童座椅(由虚线示出)C的一对固定件110和111配置成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彼此隔开。该一对固定件110和111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心线之间的间隔为距离dl。该一对固定件110和111安装到沿着车辆宽度方向配置的支撑构件112。该一对固定件110和111中的靠近车辆宽度方向中央的固定件110配置成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与中央铰链109隔开。支撑构件112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中央侧端部通过支架113安装到车体地板108。
[0004]在儿童座椅C中,一对连接器cl和c2设置成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彼此隔开。该一对连接器Cl和c2构造成能分别安装到一对固定件110和111。该一对连接器Cl和c2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心线之间的距离d2与一对固定件110和111之间的距离dl对应。
[0005]此外,存在如下的车辆:帘式安全气囊(curtain airbag,由虚线示出)115形成为能沿着车室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车室内侧面114展开。一个座椅靠背框架106的位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侧部与车室内侧面114邻近。
[0006][引用列表]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I]日本特许第3462160号公报
[0009][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4051915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0]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11]然而,在上述车辆用座椅结构中,中央铰链109和一个固定件110配置成彼此隔开。因此,中央铰链109和一个固定件110的周边的强度低。期望提高对于座椅102和儿童座椅C的支撑强度。此外,中央铰链109和安装有固定件110和111的支撑构件112彼此独立地单独安装。因此,分别需要一组用于安装中央铰链109的构件和用于增强中央铰链109的构件以及诸如支架113等一组用于安装支撑构件112的构件和用于增强支撑构件112的构件。结果,增加了部件数量。
[0012]为了稳定地保持儿童座椅C,一对固定件110和111之间的距离dl和一对连接器Cl和c2之间的距离d2优选设定为足够的长度。例如,ISOFIX规定了距离dl和距离d2应该设定为280mm。然而,在上述车辆用座椅结构中,中央铰链109和一个固定件110配置成彼此隔开。因此,以距离dl的间隔彼此隔开配置的一对固定件110和111配置成更靠近一个座椅102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安装到该一对固定件110和111的儿童座椅C定位成更靠近一个座椅102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结果,儿童座椅C和车室内侧面114之间的间隔不足。在该情况下,在帘式安全气囊115形成为能展开的车辆中,当帘式安全气囊115展开时,帘式安全气囊115与儿童座椅C接触。因此,帘式安全气囊115可能不能顺利地展开。
[0013]考虑到上述实际情况设计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等分割式的车辆用座椅结构,其能够减少部件的数量,能够提高车辆用座椅和儿童座椅的支撑强度,并且能够使帘式安全气囊顺利地展开。
[0014]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不等分割式的车辆用座椅结构包括:两个座椅靠背,其宽度彼此不同并且配置成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彼此相邻位置;中央铰链,其构造成能枢转地支撑所述两个座椅靠背;两个固定件,其用于安装儿童座椅并且配置成在所述两个座椅靠背中的一个座椅靠背的下方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彼此隔开;和支撑构件,其沿着车辆宽度方向配置在所述两个座椅靠背中的所述一个座椅靠背的下方,其中,设置于所述中央铰链的地板支撑体包括:底部,其安装到车体地板;和两个侧部,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彼此隔开且从所述底部立起,所述地板支撑体的所述两个侧部分别能够枢转地支撑所述两个座椅靠背,所述支撑构件贯通所述地板支撑体的所述两个侧部,所述两个固定件中的位于车辆宽度方向中央侧的一个固定件在所述地板支撑体的所述两个侧部之间安装到所述支撑构件。
[0016]在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面的不等分割式的车辆用座椅结构中,用于将所述中央铰链的地板支撑体的底部安装到所述车体地板的结构部分配置在所述两个固定件中的位于车辆宽度方向中央侧的所述一个固定件的正下方。
[0017]在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面的不等分割式的车辆用座椅结构中,所述两个座椅靠背中的所述一个座椅靠背的宽度小于所述两个座椅靠背中的另一个座椅靠背的宽度。所述一个座椅靠背的位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侧部与车辆宽度方向上的车室内侧面邻近。帘式安全气囊形成为能够沿着所述车室内侧面展开。
[0018]发明的效果
[0019]根据本发明,能够获得下述的有利效果。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不等分割式的车辆用座椅结构包括:两个座椅靠背,其宽度彼此不同并且配置成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彼此相邻位置;中央铰链,其构造成能枢转地支撑所述两个座椅靠背;两个固定件,其用于安装儿童座椅并且配置成在所述两个座椅靠背中的一个座椅靠背的下方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彼此隔开;和支撑构件,其沿着车辆宽度方向配置在所述两个座椅靠背中的所述一个座椅靠背的下方,其中,设置于所述中央铰链的地板支撑体包括:底部,其安装到车体地板;和两个侧部,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彼此隔开且从所述底部立起,所述地板支撑体的所述两个侧部分别能够枢转地支撑所述两个座椅靠背,所述支撑构件贯通所述地板支撑体的所述两个侧部,所述两个固定件中的位于车辆宽度方向中央侧的一个固定件在所述地板支撑体的所述两个侧部之间安装到所述支撑构件。因此,中央铰链的地板支撑体与两个固定件中的靠近中央的一个固定件以及支撑构件一起被有效地增强。结果,能够提高对于两个座椅靠背和儿童座椅的支撑强度。特别地,支撑构件在支撑构件贯通地板支撑体的两个侧部的状态下被支撑。因此,能够抑制地板支撑体的扭曲变形。此外,能够通过中央铰链的地板支撑体安装支撑构件。因此,能够省略用于安装支撑构件的诸如支架等安装部件,由此减少了部件的数量。
[0020]在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面的不等分割式的车辆用座椅结构中,用于将所述中央铰链的地板支撑体的底部安装到所述车体地板的结构部分配置在所述两个固定件中的位于车辆宽度方向中央侧的所述一个固定件的正下方。因此,通过用于将地板支撑体安装到车体地板的结构部分有效地接收从儿童座椅施加到固定件的载荷。因此,有效地增强了固定件以及支撑构件。能够提高对于儿童座椅的支撑强度。
[0021]在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面的不等分割式的车辆用座椅结构中,所述两个座椅靠背中的所述一个座椅靠背的宽度小于所述两个座椅靠背中的另一个座椅靠背的宽度。所述一个座椅靠背的位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侧部与车辆宽度方向上的车室内侧面邻近。帘式安全气囊形成为能够沿着所述车室内侧面展开。在该情况下,儿童座椅配置成与车室内侧面隔开,由此能够在儿童座椅和车室内侧面之间确保足够的间隔。因此,能够顺利地展开帘式安全气囊。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示意性示出从前面观察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结构的模式图。
[0023]图2是示意性示出图1·中的A部分所示的区域的细节的放大主视图。
[0024]图3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结构中使用的中央铰链、固定件和支撑构件的背面图。
[0025]图4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结构中使用的中央铰链、固定件和支撑构件的平面图。
[0026]图5是不意性不出从前方观察的传统的车辆用座椅结构的模式图。
[0027]图6是示意性示出图5中的B部分所示的区域的细节的放大主视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
[0029]I车辆用座椅结构
[0030]2座椅
[0031]4 窄座椅靠背
[0032]5宽座椅靠背
[0033]6窄座椅靠背框架
[0034]7宽座椅靠背框架
[0035]8车体地板[0036]9中央铰链
[0037]11固定件(中央侧固定件)
[0038]12固定件(外侧固定件)
[0039]13支撑构件
[0040]14车室内侧面
[0041]15帘式安全气囊
[0042]16地板支撑体
[0043]16a底部
[0044]16b侧部(中央侧部)
[0045]16c侧部(外侧部)
[0046]19紧固构件
[0047]C儿童座椅
[0048]cl, c2连接 器
[0049]dl, d2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0050]下面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不等分割式的车辆用座椅结构。如图1所示,车辆用座椅结构I构造成使得能够安装儿童座椅(由图1中的虚线示出)c。该车辆用座椅结构I包括座椅2。座椅2包括供乘客就座的座垫3 (由图1中的虚线示出)。座垫3形成为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此外,座椅2包括宽度彼此不同并且配置成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彼此相邻位置的窄座椅靠背4和宽座椅靠背5。窄座椅靠背4和宽座椅靠背5形成为在座垫3的后方朝上延伸。窄座椅靠背框架6和宽座椅靠背框架7分别设置在窄座椅靠背4和宽座椅靠背5的内部。
[0051]形成为从车体地板8向车室内侧突出的中央铰链9设置在窄座椅靠背框架6和宽座椅靠背框架7之间。中央铰链9构造成能枢转地支撑窄座椅靠背框架6和宽座椅靠背框架7。在窄座椅靠背框架6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设置有形成为从车体地板8向车室内侧突出的侧部铰链10。侧部铰链10构造成能枢转地支撑窄座椅靠背框架6。注意,中央铰链9和侧部铰链10安装到车体地板8。
[0052]在窄座椅靠背框架6的下方,用于安装儿童座椅C的两个固定件11和12配置成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彼此隔开。两个固定件11和12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心线之间的间隔为距离dl。例如,ISOFIX规定了距离dl应该设定为280mm。此外,在窄座椅靠背框架6的下方,沿着车辆宽度方向配置有支撑构件13。两个固定件11和12安装到支撑构件13。设置有形成为能沿着靠近窄座椅靠背4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车室内侧面14展开的帘式安全气囊(由图1中的虚线示出)15。帘式安全气囊15形成为例如当发生车辆碰撞时沿着车室内侧面14展开。
[0053]将参照图1说明儿童座椅C的细节。在儿童座椅C中,两个连接器Cl和c2设置成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彼此隔开。该一对连接器Cl和c2构造成能分别安装到两个固定件11和12。两个连接器Cl和c2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心线之间的距离d2与两个固定件11和12之间的距离dl对应。[0054]将参照图2至图4说明中央铰链9的细节。中央铰链9包括:地板支撑体16,其构造成使得能够将中央铰链9安装到车体地板8 ;以及两个座椅支撑体17和18,其分别构造成使得能够将中央铰链9安装到窄座椅靠背框架6和宽座椅靠背框架7。
[0055]地板支撑体16形成为大致U字形状。在该地板支撑体16中,设置有安装到车体地板8的底部16a。在底部16a的下表面与车体地板8接触的状态下,利用诸如螺栓、螺母或螺钉等紧固构件19将底部16a安装到车体地板8。此外,地板支撑体16包括从底部16a立起的两个侧部16b和16c。两个侧部16b和16c配置成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彼此隔开。利用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座椅支撑体(下文中称为“外侧座椅支撑体”)17将两个侧部16b和16c中的位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侧部(下文中称为“外侧部”)16b能枢转地安装到窄座椅靠背框架6。利用车辆宽度方向中央侧的座椅支撑体(下文中称为“中央侧座椅支撑体”)18将两个侧部16b和16c中的位于车辆宽度方向中央侧的侧部(下文中称为“中央侧部”)16c能枢转地安装到宽座椅靠背框架7。
[0056]外侧座椅支撑体17形成为从窄座椅靠背框架6的前表面6a向车辆前方突出。凸缘17a设置在外侧座椅支撑体17的基端部。凸缘17a安装在从窄座椅靠背框架6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侧端与座椅2的中央侧隔开的位置。外侧座椅支撑体17的座椅安装部17b能枢转地安装到地板支撑体16的外侧部16b。中央侧座椅支撑体18形成为从宽座椅靠背框架7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侧面(下文中称为“中央侧面”7a)向车辆前方突出。中央侧座椅支撑体18的基端部18a安装到宽座椅靠背框架7的中央侧面7a。中央侧座椅支撑体18的座椅安装部18b能枢转地安装到地板支撑体16的中央侧部16b。
[0057]将参照图1至图4说明两个固定件11和12以及支撑构件13的细节。两个固定件11和12中的位于车辆宽度方向中央侧的固定件11 (下文中称为“中央侧固定件”)形成为大致U字形状。该中央侧固定件11包括沿着车辆宽度方向配置的远端部11a。此外,中央侧固定件11包括从远端部Ila的车辆宽度方向两端大致彼此平行地延伸的两个侧部Ilb0注意,两个固定件11和12中的位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固定件(下文中称为“外侧固定件”)12构造成与中央侧固定件相同。支撑构件13形成为管状。该支撑构件13沿着车辆宽度方向配置。中央侧固定件11的侧部Ilb和外侧固定件12的侧部接合到支撑构件13的外周面。在该接合状态下,中央侧固定件11和外侧固定件12配置成从支撑构件13向车辆前方突出。在支撑构件13贯通中央铰链9的地板支撑体16的两个侧部16b和16c的状态下,支撑构件13与地板支撑体16的两个侧部16b和16c彼此接合。在该构造中,中央侧固定件11配置在地板支撑体16的两个侧部16b和16c之间。用于将中央铰链9的地板支撑体16的底部16a安装到车体地板8的紧固构件19配置在中央侧固定件11的正下方。
[0058]下面将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结构I的组装方法的示例。将窄座椅靠背框架6和宽座椅靠背框架7分别能枢转地安装到中央铰链9的地板支撑体16的两个侧部16b和16c。使支撑构件13贯通地板支撑体16的两个侧部16b和16c。将支撑构件13与地板支撑体16的两个侧部16b和16c接合。将中央侧固定件11的侧部Ilb和外侧固定件12的侧部接合到支撑构件13的外周面。利用紧固构件19将中央铰链9的地板支撑体16的底部16a安装到车体地板8。将侧部铰链10安装到车体地板8。将两个座椅支撑体17和18中的外侧支撑体17的凸缘17a安装到窄座椅靠背4的窄座椅靠背框架6。将侧部铰链10能枢转地安装到窄座椅靠背4的窄座椅靠背框架6。此外,将两个座椅支撑体17和18中的中央侧支撑体18的凸缘18a安装到宽座椅靠背5的宽座椅靠背框架7。注意,该组装方法是示例。只要能够组装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结构1,则可以通过其它组装方法来组装车辆用座椅结构I。
[0059]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中央铰链9的地板支撑体16的两个侧部16b和16c分别能枢转地安装到窄座椅靠背框架6和宽座椅靠背框架7。支撑构件13贯通地板支撑体16的两个侧部16b和16c。安装到支撑构件13的中央侧固定件11配置在两个侧部之间。因此,中央铰链9的地板支撑体16与中央侧固定件11和支撑构件13 —起被有效地增强。因此,能够提高座椅2、窄座椅靠背4、宽座椅靠背5和儿童座椅C的支撑强度。特别地,支撑构件13在支撑构件13贯通地板支撑体16的两个侧部16b和16c的状态下被支撑。因此,能够抑制地板支撑体16的扭曲变形。此外,能够通过中央铰链9的地板支撑体16安装支撑构件13。因此,能够省略用于安装支撑构件13的诸如支架等安装部件,由此减少了部件的数量。
[0060]根据本实施方式,用于将中央铰链9的地板支撑体16的底部16a安装到车体地板8的紧固构件19配置在中央侧固定件11的正下方。因此,由紧固构件19有效地接收从儿童座椅C施加到两个固定件11和12的载荷。因此,有效地增强了两个固定件11和12以及支撑构件13。能够提高儿童座椅C的支撑强度。
[0061]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当窄座椅靠背4的位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侧部与车辆宽度方向上的车室内侧面14邻近并且帘式安全气囊15形成为能够沿着车室内侧面14展开时,儿童座椅C也配置成与车室内侧面14隔开,由此能够在儿童座椅C和车室内侧面14之间确保足够的间隔。因此,能够顺利地展开帘式安全气囊15。
[0062]上面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不限于上面说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进行各种变型和替换。
[0063]例如,作为本发明的变型例,用于将中央铰链9的地板支撑体16的底部16a安装到车体地板8的结构部分可以是除了诸如螺栓、螺母或螺钉等紧固构件19之外的结构。该安装结构可以构造成利用焊接等将地板支撑体16的底部16a接合到车体地板8。
【权利要求】
1.一种不等分割式的车辆用座椅结构,其包括: 两个座椅靠背,其宽度彼此不同并且配置成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彼此相邻位置; 中央绞链,其构造成能枢转地支撑所述两个座椅罪背; 两个固定件,其用于安装儿童座椅并且配置成在所述两个座椅靠背中的一个座椅靠背的下方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彼此隔开;和 支撑构件,其沿着车辆宽度方向配置在所述两个座椅靠背中的所述一个座椅靠背的下方, 其中,设置于所述中央铰链的地板支撑体包括:底部,其安装到车体地板;和两个侧部,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彼此隔开且从所述底部立起, 所述地板支撑体的所述两个侧部分别能够枢转地支撑所述两个座椅靠背, 所述支撑构件贯通所述地板支撑体的所述两个侧部, 所述两个固定件中的位于车辆宽度方向中央侧的一个固定件在所述地板支撑体的所述两个侧部之间安装到所述支撑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 用于将所述中央铰链的地板支撑体的底部安装到所述车体地板的结构部分配置在所述两个固定件中的位于车辆宽度方向中央侧的所述一个固定件的正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座椅靠背中的所述一个座椅靠背的宽度小于所述两个座椅靠背中的另一个座椅靠背的宽度, 所述一个座椅靠背的位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侧部与车辆宽度方向上的车室内侧面邻近, 帘式安全气囊形成为能够沿着所述车室内侧面展开。
【文档编号】B60N2/44GK103863157SQ201310534382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2日
【发明者】R·帕尔 申请人:铃木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