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车用双气囊前桥空气悬架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客车用双气囊前桥空气悬架系统,包括前桥以及其上设有的支架总成,所述的支架总成的中央通过支座安装V型垫板,V型垫板上通过橡胶衬套连接V型推力杆;所述的支座的两侧分别竖向连接一个空气气囊和一个减震器、横向连接一个纵向推力杆;所述前桥的两个端部分别通过旋转副连接转向节,且两个转向节之间通过转向横拉杆连接;所述的V型推力杆和纵向推力杆的端部分别设有橡胶衬套;本实用新型能打大提高整车的平顺性和稳定性,使客车的安全性得到大大提高。
【专利说明】 客车用双气囊前桥空气悬架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空气悬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客车用双气囊前桥空气悬架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以及汽车工业的发展,人们对汽车乘坐的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国内很多的客车仍然采用钢板弹簧悬架系统,但是其操控性以及行驶的平顺性都很差,不能满足人们对驾乘的要求,尽管部分厂家尝试采用空气悬架系统,即分别对汽车的前、后桥应用空气悬架系统,但是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客车用双气囊前桥空气悬架系统,其与后桥的空气悬架系统配合,能大大提高了整车的稳定性以及行驶的平顺性。
[0004]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前桥以及其上设有的支架总成,所述的支架总成的中央通过支座安装V型垫板,V型垫板上通过橡胶衬套连接V型推力杆;所述的支座的两侧分别竖向连接一个空气气囊和一个减震器、横向连接一个纵向推力杆;所述前桥的两个端部分别通过旋转副连接转向节,且两个转向节之间通过转向横拉杆连接;所述的V型推力杆和纵向推力杆的端部分别设有橡胶衬套;所述的空气弹簧为膜式空气弹簧,其自上而下包括上盖板、橡胶气囊以及柱塞,所述的橡胶气囊从内而外分为内包覆层、双层帘布层以及外包覆层,所述的外包覆层为顺丁橡胶层。
[0005]上述方案可进一步改进为:
[0006]所述的减震器为双筒油压减震器或单筒气压减震器。
[0007]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廉、稳定可靠,空气悬架系统具有自振频率低、刚度可调、震动以及噪声小、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大大提高了整车的平顺性和稳定性,使客车的安全性得到大大提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连接示意图;
[0009]图2是图1中空气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中:1、前桥,2、支架总成,3、支座,4、V型垫板,5、空气弹簧,6、V型推力杆,7、纵向推力杆,8、减震器,9、转向节,10、转向横拉杆,11、轮毂芯轴,12、橡胶衬套;5.1、上盖板,
5.2、外包覆层,5.3、第2层帘布,5.4、第一层帘布,5.5、内包覆层,5.6、凸缘,5.7柱塞。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参照图1-2,一种客车用双气囊前桥空气悬架系统,包括前桥I以及其上设有的支架总成2,支架总成2中央通过支座3安装V型垫板4,V型垫板4上通过橡胶衬套12连接V型推力杆6 ;支座3的两侧分别竖向连接一个空气气囊5和一个减震器8、横向连接一个纵向推力杆7,减震器8可以为双筒油压减震器或单筒气压减震器;前桥I的两个端部分别通过旋转副连接转向节9,且两个转向节9之间通过转向横拉杆10连接;V型推力杆6和纵向推力杆7的端部分别设有橡胶衬套12 ;空气弹簧5为膜式空气弹簧,其自上而下包括上盖板5.1、橡胶气囊以及柱塞5.7,橡胶气囊从内而外分为内包覆层5.5、双层帘布层5.3-5.4以及外包覆层5.2,外包覆层5.2为顺丁橡胶层;橡胶气囊的底部设有凸缘5.6,其内设有橡胶硫化的钢丝圈,用于加固作用。
[0012]安装时,将空气气囊5的上盖板5.1与车间连接,V型推力杆6、纵向推力杆7以及减震器分别通过橡胶衬套12与车身连接,转向节9通过旋转副连接轮毂芯轴11,轮毂芯轴11再通过固定副连接车轮。
[0013]本实用新型作为客车前桥的悬架系统使用,并与后桥悬挂系统(比如四气囊的空气悬架系统)共同组成整体悬架系统,能够大大提高整车的稳定性以及行驶的平顺性。
【权利要求】
1.一种客车用双气囊前桥空气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桥以及其上设有的支架总成,所述的支架总成的中央通过支座安装V型垫板,V型垫板上通过橡胶衬套连接V型推力杆;所述的支座的两侧分别竖向连接一个空气气囊和一个减震器、横向连接一个纵向推力杆;所述前桥的两个端部分别通过旋转副连接转向节,且两个转向节之间通过转向横拉杆连接;所述的V型推力杆和纵向推力杆的端部分别设有橡胶衬套;所述的空气弹簧为膜式空气弹簧,其自上而下包括上盖板、橡胶气囊以及柱塞,所述的橡胶气囊从内而外分为内包覆层、双层帘布层以及外包覆层,所述的外包覆层为顺丁橡胶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用双气囊前桥空气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震器为双筒油压减震器或单筒气压减震器。
【文档编号】B60G11/27GK203623311SQ201320598601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7日
【发明者】商好峰, 李广全, 宋立伟 申请人:山东正凯机械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