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包静音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78511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箱包静音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箱包上用的轮子,公开了一种箱包静音轮,包括内轮和外轮,内轮轴向中部设有铆钉,内轮上设有环形卡槽或环形卡台,外轮包括外轮内芯和外轮外包,外轮通过外轮内芯卡入环形卡槽或卡在环形卡台两边,外轮与内轮活动连接,环形卡槽的底端或环形卡台的顶端与外轮内芯的内围间具有空隙;滚动过程中外轮外包的内围最顶端部位始终与内轮悬空。本实用新型在转动过程中,内轮绕着铆钉在外轮外包内缘内滚动,外轮靠内轮的外缘压着外轮外包的内缘转动,转轴中心不断变化,内外轮转轴不同心,且外轮外包外软胶外轮外包,可充分双面缓冲,有效避免箱子、轮子和地面共振,从而实现避免噪音,达到静音的效果。该结构较为轻便简单。
【专利说明】箱包静音轮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箱包用的轮子,尤其涉及了 一种箱包静音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的箱包轮子,在负重使用推动过程中噪音较大,特别是四轮硬箱因缓冲不足,噪音较大,也有一些产品是通过减小轮子外包的材质硬度来减小噪音,但其效果不佳。因此,提供一种可最大限度降低噪音的箱包静音轮具有较大的社会价值。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使用时噪音较大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可最大限度降低噪音的箱包静音轮。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0005]箱包静音轮,包括内轮和外轮,内轮轴向中部设有铆钉,内轮上设有环形卡槽或环形卡台,夕卜轮包括外轮内芯和外轮外包,夕卜轮通过外轮内芯卡入环形卡槽或卡在环形卡台两边,外轮与内轮活动连接,环形卡槽的底端或环形卡台的顶端与外轮内芯的内围间具有空隙。环形卡槽的底端或环形卡台的顶端与外轮内芯的内缘始终保持悬空。转动过程中,内轮绕着铆钉在外轮外包的内缘内滚动,外轮靠内轮的外缘压着外轮外包的内缘转动,转轴中心不断变化,内外轮转轴不同心。铆钉直接穿过内轮轴向中部的通道,结构更轻便,低碳环保。
[0006]作为优选,外轮外包为软胶外轮外包。外轮外包通过二次成型与外轮内芯连为一体,外轮外包为软胶外轮外包,可有效双面缓冲避免箱壳、轮子及地面造成共振,达到最大限度降低噪音,实现静音的目的。
[0007]作为优选,外轮外包内径大于内轮外径。着力滚动过程中外轮外包最顶端部位的内围始终与内轮悬空。
[0008]作为优选,内轮轴向中部设有轴承,铆钉套在轴承内。设有轴承可使整体结构的静首效果更佳。
[0009]作为优选,内轮、外轮内芯和外轮外包均各一个,环形卡槽设置在内轮径向中部。
[0010]作为优选,内轮为一个,外轮内芯和外轮外包均各两个,环形卡台设置在内轮轴向两端。
[0011]作为优选,还包括旋转头,内轮通过铆钉与旋转头铆合。
[0012]作为优选,内轮、夕卜轮内芯和外轮外包均各两个,一个内轮、一个外轮内芯和一个外轮外包为一组,两组分别设置在旋转头的两边,环形卡槽设置在内轮径向上靠近旋转头的一侧。
[0013]作为优选,内轮、夕卜轮内芯和外轮外包均各两个,一个内轮、一个外轮内芯和一个外轮外包为一组,两组分别设置在旋转头的两边,环形卡槽设置在内轮径向上远离旋转头的一侧。[0014]作为优选,两个内轮之间设有碳钢轴承。碳钢轴承为机械轴承,相对于普通的轴承,其结构更牢固,转动更顺畅。
[0015]本实用新型在滚动过程中内轮绕着铆钉转动,内轮外缘压着外轮外包的内缘滚动,从而带动外轮转动,转动过程中,环形卡槽的底端或环形卡台的顶端与外轮内芯的内围始终悬空不受力,力作用在外轮外包上,外轮外包为软胶外轮外包,可充分双面缓冲,且内外轮滚动过程中转轴不同心,有效缓冲避免箱壳、轮子及地面造成共振,从而实现避免噪音,达到静音的效果。该结构较为轻便简单。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17]图2是实施例1的剖面图。
[0018]图3是实施例2的剖面图。
[0019]图4是实施例3的剖面图。
[0020]图5是实施例4的剖面图。
[0021]图6是实施例5的剖面图。
[0022]图7是实施例6的剖面图。
[0023]图8是实施例7的剖面图。
[0024]图9是实施例8的剖面图。
[0025]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一内轮、2—铆钉、3—环形卡槽、4一环形卡台、5—外轮内芯、6—外轮外包、7—轴承、8—旋转头、9 一旋转轴、IO—碳钢轴承、11一支架、12—空隙。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7]实施例1
[0028]箱包静音轮,如图1至图2所示,图1中箭头表示静音轮滚动方向,包括内轮I和外轮,内轮I轴向中部设有铆钉2,内轮I上设有环形卡槽3或环形卡台4,外轮包括外轮内芯5和通过二次成型与外轮内芯5连为一体的外轮外包6,外轮通过外轮内芯5卡入环形卡槽3或卡在环形卡台4两边,外轮与内轮I活动连接,环形卡槽3的底端或环形卡台4的顶端与外轮内芯5的内围间具有空隙12。外轮外包6内径大于内轮I外径。内轮I为硬胶内轮,外轮内芯5为硬胶外轮内芯,外轮外包6为软胶外轮外包,例如外轮外包6可以使用橡胶或TPR或I3U或PVC或EVA等软质材料制成。还包括支架11,内轮I通过铆钉2与支架11铆合。
[0029]在本实施例中,内轮1、外轮内芯5和外轮外包6均各一个,环形卡槽3设置在内轮I径向中部。外轮内芯5设置在外轮轴向中部。
[0030]静置后,外轮外包6的外围最底端部位与地面接触,内轮I的外围最底端部位与外轮外包6接触,外轮内芯5的内围最底端部位与环形卡槽3的槽底距离最近;内轮I的内围最顶端部位与外轮外包6距离最远,夕卜轮内芯5的内围最顶端部位与环形卡槽3的槽底距离最远。[0031]滚动过程中内轮I绕着铆钉2转动,内轮I外缘压着外轮外包6内缘滚动,从而带动外轮转动。转动过程中,环形卡槽3的槽底与外轮内芯5的内围始终悬空不受力,内轮与外轮的着力点在外轮外包上,以保证有效的缓冲。
[0032]转动过程中,外轮靠内轮I压着外轮外包的内缘转动,转轴中心不断变化,内外轮转轴不同心,软胶外包双面缓冲,有效避免箱子、轮子和地面共振,从而实现避免噪音,达到静音的效果。该结构较为轻便简单。
[0033]实施例2
[0034]如图3所示,其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内轮I轴向中部设有轴承7,铆钉2套在轴承7内。设有轴承7可使整体结构的静音效果更佳。
[0035]实施例3
[0036]如图4所示,其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旋转头8,内轮I通过铆钉2与旋转头8铆合,旋转头8上设有旋转轴9。
[0037]实施例4
[0038]如图5所不,其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内轮I为一个,夕卜轮内芯5和外轮外包6均各两个,环形卡台4设置在内轮I轴向两端。两个外轮内芯5分别设置在外轮外包6上远离内轮I径向中部的两侧。两个外轮内芯5分别卡在环形卡台4上,还包括旋转头8,在内轮I和旋转头8之间,内轮I通过铆钉2与旋转头8铆合,旋转头8上设有旋转轴9。
[0039]实施例5
[0040]如图6所示,其基本结构与实施例5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旋转头8替换为支架11,配合普通的脚轮,无旋转机构。
[0041]实施例6
[0042]如图7所示,其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内轮1、外轮内芯5和外轮外包6均各两个,一个内轮1、一个外轮内芯5和一个外轮外包6为一组,两组分别设置在旋转头8的两边,环形卡槽3设置在内轮I径向上靠近旋转头8的一侧。两个外轮内芯5分别设置在外轮外包6上靠近内轮I径向中部的内侧。外轮内芯5分别卡入相应的环形卡槽3内。还包括旋转头8,内轮I通过铆钉2与旋转头8铆合,旋转头8上设有旋转轴9。
[0043]实施例7
[0044]如图8所示,其基本结构与实施例6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两个内轮I之间设有碳钢轴承10。内轮1、外轮内芯5和外轮外包6均各两个,一个内轮1、一个外轮内芯5和一个外轮外包6为一组,两组分别设置在旋转头8的两边,环形卡槽3设置在内轮I径向上靠近旋转头8的一侧。两个外轮内芯5分别设置在外轮外包6上靠近内轮I径向中部的内侧。外轮内芯5分别卡入相应的环形卡槽3内。还包括旋转头8,内轮I通过铆钉2与旋转头8铆合,旋转头8上设有旋转轴9。
[0045]实施例8
[0046]如图9所不,其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内轮1、外轮内芯5和外轮外包6均各两个,一个内轮1、一个外轮内芯5和一个外轮外包6为一组,两组分别设置在旋转头8的两边,环形卡槽3设置在内轮I径向上远离旋转头8的一侧。两个外轮内芯5分别设置在外轮外包6上远离内轮I径向中部的外侧。外轮内芯5分别卡入相应的环形卡槽3内。
[0047]还包括旋转头8,内轮I通过铆钉2与旋转头8铆合,旋转头8上设有旋转轴9。
[0048]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箱包静音轮,包括内轮(I)和外轮,其特征在于:内轮(I)轴向中部设有铆钉(2),内轮(I)上设有环形卡槽(3 )或环形卡台(4 ),外轮包括外轮内芯(5 )和外轮外包(6 ),外轮通过外轮内芯(5)卡入环形卡槽(3)或卡在环形卡台(4)两边,外轮与内轮(I)活动连接,环形卡槽(3)的底端或环形卡台(4)的顶端与外轮内芯(5)的内围间具有空隙(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包静音轮,其特征在于:外轮外包(6)为软胶外轮外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包静音轮,其特征在于:外轮外包(6)内径大于内轮(I)夕卜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箱包静音轮,其特征在于:内轮(I)轴向中部设有轴承(7),铆钉(2)套在轴承(7)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箱包静音轮,其特征在于:内轮(I)、外轮内芯(5)和外轮外包(6 )均各一个,环形卡槽(3 )设置在内轮(I)径向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包静音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头(8),内轮(I)通过柳钉(2)与旋转头(8)柳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箱包静音轮,其特征在于:内轮(I)为一个,外轮内芯(5)和外轮外包(6)均各两个,环形卡台(4)设置在内轮(I)轴向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箱包静音轮,其特征在于:内轮(I)、外轮内芯(5)和外轮外包(6)均各两个,一个内轮(I)、一个外轮内芯(5)和一个外轮外包(6)为一组,两组分别设置在旋转头(8)的两边,环形卡槽(3)设置在内轮(I)径向上靠近旋转头(8)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箱包静音轮,其特征在于:内轮(I)、外轮内芯(5)和外轮外包(6)均各两个,一个内轮(I)、一个外轮内芯(5)和一个外轮外包(6)为一组,两组分别设置在旋转头(8 )的两边,环形卡槽(3 )设置在内轮(I)径向上远离旋转头(8 )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箱包静音轮,其特征在于:两个内轮(I)之间设有碳钢轴承(10)。
【文档编号】B60B33/00GK203623280SQ201320815783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0日
【发明者】史学舜 申请人:史学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