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的薄型弹性复合头枕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81687阅读:98来源:国知局
集成的薄型弹性复合头枕总成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车辆头枕总成,包括可操作地联接至车辆座椅靠背并具有头部支承表面的头部保护装置。弹性构件包括可操作地联接至头部保护装置的顶部部分。弹性构件包括邻近头部支承表面的中间部分、下部部分和安置在车辆座椅靠背上并且限定了长槽的上背部支承部,弹性构件穿过该长槽延伸。驱动系统可操作地联接至弹性构件的下部部分。驱动系统操作以使弹性构件穿过槽在展开位置和未展开位置之间移动。
【专利说明】集成的薄型弹性复合头枕总成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总体上涉及车辆头枕总成,更具体地涉及集成的薄型弹性座椅搁靠复合头枕总成。
【背景技术】
[0002]车辆座椅总成通常包括与座椅靠背的上部部分相联接以支承乘客的头部的头枕总成。在某些情况下,头枕总成可以包括从头枕延伸至座椅靠背的杆,杆允许头枕相对于座椅靠背上下调整。因此,这些座椅总成对于乘客的头部的支承的可调整性有限。

【发明内容】

[0003]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车辆头枕总成包括可操作地联接至车辆座椅靠背的头枕。头枕具有头部支承表面。弹性构件包括可操作地联接至头枕的顶部部分。弹性构件也包括邻近头部支承表面的中间部分和下部部分。上背部支承部安置在车辆座椅靠背上并且限定了长槽,弹性构件穿过长槽延伸。驱动系统可操作地联接至弹性构件的下部部分。驱动系统操作以使弹性构件穿过槽在展开位置和未展开位置之间移动。
[0004]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车辆头枕总成包括可操作地联接至车辆座椅靠背的头枕。弹性构件包括可操作地联结至头枕的顶部部分、中间部分和下部部分。驱动系统可操作地联接至弹性构件的下部部分。驱动系统操作以在展开位置和未展开位置之间移动弹性构件。
[0005]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车辆头枕包括具有头部支承表面的主体部分。弹性构件包括可操作地联结至主体部分的顶部部分、邻近头部支承表面的弹性中间部分和可操作地联结至驱动系统的下部部分。驱动系统的操作使弹性构件的弹性中间部分从头部支承表面移动离开一预定的距离。
[0006]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通过对下列说明书、权利要求以及附图的学习可以理解和领会本发明的这些以及其他方面、目标、以及特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在附图中:
[0008]图1是车辆中的车辆座椅总成的俯视透视图;
[0009]图2是具有用虚线显示的部分车辆座椅总成的头枕总成的俯视透视图;
[0010]图3是头枕总成的正面立面图,具有显示弹性构件的下部部分的上背部支承部剖面的一部分;
[0011]图4是头枕总成的侧视立面图,具有沿着图3中线IV-1V的横截面所示的车辆座椅总成的一部分和头枕总成;
[0012]图4A是如图4中所示的头枕总成的放大的侧面剖视图;
[0013]图5是头枕总成和车辆座椅总成的座椅靠背的分解的正面俯视透视图;[0014]图5A是头枕总成和座椅靠背的分解的后部俯视透视图;
[0015]图6是处于未展开位置的头枕总成的侧视立面图,具有用虚线所示的处于竖直位置的车辆座椅总成的部分;
[0016]图6A是图6中所示的头枕总成和车辆座椅总成的俯视透视图;
[0017]图7是处于展开位置的头枕总成的侧视立面图,具有用虚线所示的处于中间倾斜位置的车辆座椅总成的部分;
[0018]图7A是图7中所示的头枕总成和车辆座椅总成的俯视透视图,具有处于未展开位置的头枕总成和用虚线所示的处于竖直位置的车辆座椅总成。
[0019]图8是处于进一步展开位置的头枕总成的侧视立面图,具有用虚线所示的处于进一步倾斜位置的车辆座椅总成的部分;
[0020]图8A是图8所示的头枕总成和车辆座椅总成的俯视透视图,具有处于展开位置的头枕总成和用虚线所示的处于中间倾斜位置的车辆座椅总成;
[0021]图9是处于展开位置的头枕总成的额外实施例的侧视立面图,具有用虚线所示的处于倾斜位置的车辆座椅总成的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在此说明的目的,术语“上”、“下”、“右”、“左”、“后”、“前”、“垂直”、“水平”以
及由此派生的词应当如图1中的取向与本发明关联。然而,应当了解,除了做出明显相反的说明之外,本发明可以取多种的可供选择的取向。还应当了解,在附图中说明的以及在随后的说明书中描述的特定的装置与流程都是仅仅是权利要求所定义的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因此,与在此公布的实施例相关的特定尺寸和其他的物理特性并不能被认为是限制,除非在权利要求中另有清楚表述。
[0023]现在参考图1-9,附图标记10总体上是指包括可操作地联接至车辆座椅靠背14的头枕12的车辆头枕总成。弹性构件16包括可操作地联接至头枕12的顶部部分18。弹性构件16包括邻近头枕12的头部支承表面22的中间部分20,和下部部分24。上背部支承部26安置在车辆座椅靠背14中并限定了长槽28,弹性构件16穿过长槽28延伸。驱动系统30可操作地联接至弹性构件16的下部部分24。驱动系统30操作以使弹性构件16穿过槽28在展开位置32和未展开位置34之间移动。
[0024]现在参考图1,车辆座椅总成11安置在车辆36中的驾驶者侧的位置。车辆座椅总成11包括座位38,座位38围绕着斜度调节机构40与座椅靠背14枢转地联接,斜度调节机构40用于相对于座位38枢转地调节座椅靠背14。座位38围绕着导轨总成44与车辆36的地板42可滑动地联接。导轨总成44配置成允许车辆座椅总成11相对于车辆36在向前和向后的方向调节。可以理解的是,除了所示的位置之外,车辆座椅总成11可以安置在整个车辆36的各种位置,例如乘客侧位置、中排位置和后排座椅位置。还可以想到的是,座位38可以不包括导轨总成44,并且可以固定地或可选地与车辆36的地板42联接。
[0025]如在图2所不的实施例中不出的,车辆座椅总成11的座椅靠背14包括具有第一侧支承部48和第二侧支承部50的座椅靠背结构46,第一侧支承48和第二侧支承50总体上平行对齐地从斜度调节支架52向上延伸以与在两者之间延伸的座椅靠背结构46的顶部支承部54联接。第一和第二侧支承部48、50围绕着斜度调节机构40与斜度调节支架52枢转地联接,斜度调节机构40配置成用于在相对于座位38的各种枢转角可调地锁住座椅靠背14。座椅靠背结构46的顶部支承部54在第一和第二侧支承部48、50之间总体上垂直地延伸。头枕总成10的头枕12与座椅靠背结构46的顶部支承部54联接并且安置在第一和第二侧支承部48、50之间的中心。还可以想到的是,头枕12可以与座椅靠背结构46的侧支承部48、50和/或顶部支承部54结合为整体以提供类似的配置。
[0026]如图2中所示,座椅靠背14包括在第一和第二侧支承部48、50之间联接的悬挂总成56,悬挂总成56向前延伸以接合乘客支承58。悬挂总成56具有邻近座椅靠背结构46的顶部支承部54的上部悬挂组件60和在上部悬挂组件60和斜度调节支架52之间的下部悬挂组件62。上部和下部悬挂组件60、62向前延伸以分别与乘客支承部58的上背部支承部26和乘客支承部58的下背部支承部64联接。如下面更详细的描述,头枕总成10的弹性构件16从头枕12向下延伸以与上部悬挂组件60的枢轴杆68联接。
[0027]如图3所示,头枕总成10的弹性构件16延伸穿过在上背部支承部26上的长槽28以与驱动系统30联接。更具体地,弹性构件16的中间部分20在长槽28上方、头枕12的头部支承表面22以上延伸。弹性构件16的下部部分24在长槽28下面、与中心支架66联接。中心支架66连接至在座椅靠背结构46的第一和第二侧支承部48、50之间延伸的枢轴杆68。随着弹性构件16穿过长槽28向下延伸,弹性构件16总体上在宽度上从顶部部分18向中间部分20并向下部部分24逐渐地变细。如图所示,弹性构件16包括彼此独自地并排从头枕12延伸至枢轴杆68的第一回弹兀件70和第二回弹兀件72。同样地,第一和第二回弹元件70、72被中间狭缝76隔开,中间狭缝76是由第一和第二回弹元件70、72之间的空间所限定。在第一和第二回弹元件70、72之间的中间狭缝76提供了配置成用于将搁靠在弹性构件16上的乘客的头部托住的凹陷。可以想到的是,弹性构件16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个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显示的回弹元件70、72。第一和第二独立回弹元件70、72的每个包括长弹簧钢元件(spring steel element) 74。然而,可以预见的是,回弹元件70、72可以包括具有高分子材料或其他可以想到的弹性材料的长元件。
[0028]如图4所示,覆盖面料部分78安置在弹性构件16的长弹簧钢元件74的上面,覆盖面料部分78连接第一和第二回弹元件70、72 (图3)并为乘客的头部提供缓冲支承。覆盖面料部分78可以想到的是包括织物材料、皮革材料、乙烯基材料或本【技术领域】通常理解的其他车辆装饰材料。还可以预见的是,覆盖面料部分78可以分别安置在单独的回弹元件的上面,允许中间狭缝76在弹性构件16之间延伸至头部支承表面。
[0029]如图4所示,头枕总成10的头枕12包括与座椅靠背结构46的顶部支承部54联接并从顶部支承部54延伸至与头枕12的主体部分82可操作地联接的支承柱80。弹性构件16与主体部分82的后壁84可操作地联接并且包裹在主体部分82的顶部边缘83上以在主体部分82的头部支承表面22的上面向下延伸。弹性构件16从头枕12的下部边缘85跨越,以稍微S形的弧度弯曲穿过上部座椅靠背14上的长槽28。当穿过长槽28后,弹性构件16接合到与枢轴杆68联接的中心支架66的后部表面。可以想到的是,如下面进一步的描述,弹性构件16可以可选地设置有驱动系统30,以移动弹性构件16穿过槽28。
[0030]如图4A中更详细的显示,头枕12的支承柱80具有内部支架86,内部支架86从座椅靠背结构46的金属框架88垂直地突出并向前弯曲至总体水平部分90。内部支架86被包围住支承柱80的装饰件92所隐藏。内部支架86的水平部分90围绕着倾斜机构94与头枕12的主体部分82可操作地联接。倾斜机构94配置成用于使主体部分82围绕着与内部支架86的水平部分90联接的栓96枢转。主体部分82被弹簧偏置向后部位置98,因此弹簧张力必须能够被克服以使主体部分82的顶部边缘83围绕着栓96向前枢转。倾斜机构94配置成用于将主体部分82可释放地锁住在围绕着栓96的各种向前倾斜位置。可以想到的是,头枕总成10可以配置成没有倾斜机构94而提供固定在后部位置98的头枕12。
[0031]现在参考图5-5A,用聚合物装饰罩100实质包围座椅靠背结构46的金属框架88,装饰罩100总体上隐藏了金属框架88的边缘部分。装饰罩100包括跨越在金属框架88的后部部分上并且与座椅靠背结构46的第一和第二侧支承部48、50附近的装饰罩100的正面装饰件103联接的后部装饰板101。金属框架88包括第一侧构件102和第二侧构件104,第一侧构件102和第二侧构件104从斜度调节支架52向上且向后弯曲以提供与乘客的脊柱相似的曲线形状。金属框架88的第一和第二侧构件102、104靠近斜度调节支架52处更加粗壮并且随着它们向上延伸至与在其间垂直地延伸的顶部构件106联接而逐渐地变细。第一和第二侧构件102、104分别与座椅靠背结构46的第一和第二侧支承部48、50关联,因此顶部构件106与座椅靠背结构46的顶部支承部54关联。
[0032]如图5-5A的进一步所不,悬挂总成56与座椅靠背结构46联接并且从座椅靠背结构46总体上向前延伸以与乘客支承部58可移除地联接并且限定了在乘客支承部58和座椅靠背结构46之间的外周间隙108 (图4)。外周间隙108配置成当悬挂总成56的向后变形时压缩。下部悬挂组件62包括第一侧部分110和第二侧部分112,第一侧部分110和第二侧部分112是分离并彼此不同的。第一和第二侧部分110、112的每个都具有三个向外延伸的弹性条(flex finger) 114,弹性条114在每个弹性条114末端与下背部支承部64联接。悬挂总成56的上部悬挂组件60包括第一臂116、第二臂118和安置在两者之间的中心体120。第一和第二臂116、118的每个都具有一对弹性条114,弹性条114类似地与乘客支承部58的上背部支承部26联接。第一悬挂组件的中心体120与中心支架66联接。中心支架66与枢轴杆68固定地联接,枢轴杆68在下部悬挂组件62的第一和第二侧部分110、112之间横向地延伸并且与该第一和第二侧部分110、112枢转地联接。可以预见的是,悬挂总成56可以包括更多、更少或可选形状的弹性条114,该弹性条114从座椅靠背结构46延伸至与乘客支承部58联接。例如,第一和第二侧部分110、112与第一和第二臂116、118每个都可以包括互相连接的单个鳍形的弹性条114并实质上排除了三个单独的指形弹性条114。
[0033]仍然参考在图5-5A中所示的实施例,乘客支承部58的上背部支承部26和下背部支承部64的每个都包括装饰架122和安置在其中的垫层124。垫层124具有弹性部分125,弹性部分125可以想到的是包括织物纤维阵列、开孔泡沫、闭孔泡沫或其他可以想到的材料。覆盖面料部分127安置在弹性部分125的上面并且可以想到的是包括皮革、乙烯基织物或其他装饰材料。装饰架122以卡扣配合和摩擦配合连接的方式与弹性条114的末端可移除地联接。乘客支承部58具有总体上向前延伸以在上和下背部支承部26、64处形成侧面支承垫126的外部边缘部分。侧面支承垫126是成角度的并且配置成用于阻止乘客背部相对于乘客支承部58的横向移动,例如当经受来自转向车辆时的离心力时乘客背部的横向移动。上背部支承部26包括水平地位于上背部支承部26的上部部分的长槽28,上部背支承部26的上部部分安置在侧面支承垫126之间的中心。可以想到的是,长槽28可以可选地安置或配置成允许弹性构件16穿过槽。长槽28进一步地可以配置在分离的乘客支承部58部分之间,例如在上背部支承部26和下背部支承部64之间、或在上背部支承部26和头枕12之间的空间中。因此,还可以想到的是,乘客支承部58可以在形状上变化和/或包括更多或更少的乘客支承部58部分,该乘客支承部58部分与潜在可变的悬挂组件的数量一致或不同。
[0034]如图5-5A所示,枢轴杆68可操作地与马达128联接以在第一位置130 (图6)和第二位置132 (图7)之间旋转枢轴杆68。马达128和枢轴杆68之间的联接包括连杆机构总成134,连杆机构总成134具有与枢轴杆68固定地联接的顶部连杆136和在顶部连杆136和蜗杆传动装置140之间枢转地联接的底部连杆138。蜗杆传动装置140与附接至马达128的驱动轴的齿轮连接。蜗杆传动装置140在第一位置144 (图6)和第二位置146 (图7)之间线性地移动以驱动连杆机构总成134并旋转枢轴杆68。可以想到的是,马达128可以直接附接至枢轴杆68,或可选的连杆机构总成134或齿轮传动装置可以用于辅助马达128旋转枢轴杆68。还可以想到的是,可以用可选的配置手动地旋转枢轴杆68。
[0035]如图6-6A所不,在竖直位置148的车辆座椅总成11的座椅靠背14包括具有在未展开位置34的弹性构件16的车辆头枕总成10。未展开位置34进一步地由处于后部位置150的悬挂总成56的上背部支承部26所限定,因此上背部支承部26实质上与乘客支承部58的下背部支承部64对齐。而且,头枕总成10的主体部分82是在后部位置98。同样地,弹性构件16的中间部分20与头枕12的头部支承表面22抵接并且类似地顺应头枕12的头部支承表面22的轮廓。在这个位置,蜗杆传动装置140也在第一位置144,使连杆机构总成134和枢轴杆68对准于第一位置130。
[0036]如图7-7A所示,从竖直位置148移动至中间倾斜位置152,座椅靠背14围绕着斜度调节支架52相对于座位38向后枢转,斜度调节机构借以40允许座椅靠背14旋转地移动并且将座椅靠背14锁住在中间倾斜位置152。与至中间倾斜位置152的移动同步,马达128被促动以驱动蜗杆传动装置140至第二位置146。蜗杆传动装置140的第二位置146是在第一位置144以下,与座椅靠背结构46的纵向延伸对齐。蜗杆传动装置140至第二位置146的向下移动引起连杆机构总成134的底部连杆138类似地相对于悬挂总成56在座椅靠背14中向下移动。因此底部连杆138的向下移动拉动顶部连杆136的下端向下并向后枢转远离车辆座椅总成11的乘客支承部58。顶部连杆136的上端和枢轴杆68之间的固定连接引起枢轴杆68向前旋转至第二位置132,这将中心支架66和悬挂总成56的上部组件60向前枢转。上部悬挂组件60的向前移动引起上背部支承部26向前移动并推动弹性构件16离开与头枕12的头部支承表面22的抵接。这个移动是由驱动系统30操作使弹性构件16从未展开位置34移动至展开位置32而引起的。考虑到弹性构件16 —定程度的刚性性质,乘客的头部可以搁靠为接触弹性构件16,使乘客的头部悬置于离开头枕12的头部支承表面22。
[0037]如图8-8A中进一步所示,座椅靠背14相对于座位3枢转至进一步倾斜位置154。进一步倾斜位置154再次是通过斜度调节机构40允许座椅靠背14围绕着斜度调节支架52进一步地向后枢转来实现的。斜度调节机构40可以将座椅靠背14相对于座位38锁住在进一步倾斜位置154。在与座椅靠背14至进一步倾斜位置154的移动同步的移动中,引起驱动系统30的上部悬挂组件60围绕着枢轴杆68进一步向前枢转以拉动弹性构件16进一步地离开头枕12的头部支承表面22。这个移动再次是通过马达128促动并相对于座椅靠背14线性地向下移动蜗杆传动装置140而实现的。连杆机构总成134的额外移动导致枢轴杆68进一步地向前旋转至展开位置32。同样地,蜗杆传动装置140已将连杆机构总成134的底部连杆138向下拉动达到顶部连杆136与底部连杆138实质上线性对齐的程度,阻止了底部连杆138进一步向下移动或枢轴杆68进一步向前旋转。可以预见的是,驱动系统30可以在展开和未展开位置32、34之间移动弹性构件16而不用考虑座椅靠背14相对于座位38的角度位置。此外,可以预见的是,当座椅靠背14处于静止的竖直位置的时候,头枕总成10可以从未展开位置34被促动至展开位置32 ;以及类似地,当座椅靠背14处于静止的倾斜位置的时候,头枕总成10可以从展开位置32被促动至未展开位置34。还可以想到的是,座椅靠背14可以采取与这些图示不同的额外的倾斜和竖直方向,而且弹性构件16可以采取与在这里所示的那些不同的额外和可选的展开和未展开位置32、34。
[0038]如图9中所示,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头枕总成10的驱动系统30包括可旋转地附接在座椅靠背结构46的顶部支承部54附近的座椅靠背结构46的第一和第二侧支承部48、50之间的线轴(spool) 156。车辆头枕总成10和车辆座椅总成11的其他同样编号的组件包括有与在上面描述的实施例中的那些组件类似的特征和特点。线轴156包括圆柱体形状并且弹性构件16与线轴156的弯曲表面固定地联接,因此线轴156可以围绕其轴线旋转以围绕着其弯曲表面缠绕弹性构件16。在这个实施例中,驱动系统30可以操作以旋转线轴156,例如通过促动与线轴156联接的可选马达158,以缠绕和解开环绕地缠在线轴156上的弹性构件16,因此在未展开和展开位置34、32之间移动弹性构件16。还可以预见的是,驱动系统30的这个额外实施例可以在展开和未展开位置32、34之间移动弹性构件16而不用考虑上背部支承部26的位置或座椅靠背14的倾斜位置。
[0039]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描述的本发明和其他组件的构造不限于任何特定材料。在此处所公开的本发明的其他示例性实施例可以由多种材料制成,除非本发明另有说明。
[0040]为了说明的目的,该术语“联接”通常意味着两个组件(电的或机械的)直接地或间接地相互连接。这样的连接可以在本质上为静态的或在本质上为可移动的。这样的连接可以通过两个组件(电的或机械的)和任何附加的中间部件来完成,该中间部件彼此或者与两个组件整合形成单一整体。除非另有表述,这种连接可以在本质上为永久的或在本质上为可移除的或可释放的。
[0041 ] 同样重要的是要注意,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元件的结构和设置仅是说明性的。虽然在本公开中仅对本发明的少数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很容易地领会,在未实质脱离所述主题的新颖教导和优势的情况下,多种修改是可行的(例如,各种元件的尺寸、规格、结构、形状和比例,参数值,安装配置,材料使用,颜色,取向等的变化)。例如,所示为一体成型的元件可以由多个部分构成,或所示为多个部分的元件可以一体成型,连接的操作可以被颠倒或以其他方式改变,系统的结构和/或部件或连接件或其他元件的长度或宽度可以被改变,在元件之间提供的调节位置的性质或数量可以被改变。应当注意的是,系统的元件和/或总成可以由多种材料中的任意种类构造,该材料提供足够强度和耐久度,为多种的颜色、质地和组合中的任意种类。相应地,所有这样的修改旨在被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情况下,可以对所期望的和其他示例性实施例的设计、操作条件和设置做出其他的替换、修改、变化和删减。
[0042]应当理解的是,任何所述过程和所述过程中的步骤可以与所公开的其他过程或步骤相结合,以形成本发明范围内的结构。在此所公开的示例性结构和过程是为了说明性的目的,并不被解释为限制。
[0043]同样应当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的情况下,可以对前述结构和方法作出变化和修改,并进一步应当理解的是,这些构思旨在由下述权利要求覆盖,除非这些权利要求通过其文字另有明确表述。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头枕总成,其特征在于,包含: 可操作地联接至车辆座椅靠背的头枕,并且该头枕包括头部支承表面; 弹性构件,其包括: 可操作地联接至头枕的顶部部分; 邻近头部支承表面的中间部分;以及 下部部分; 安置在车辆座椅靠背上的上背部支承部,该上背部支承部限定了长槽,弹性构件延伸穿过该长槽;以及 可操作地联接至弹性构件的下部部分的驱动系统,其中驱动系统操作以使弹性构件穿过槽在展开位置和未展开位置之间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头枕总成,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地包含: 安置在弹性构件上面的覆盖面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头枕总成,其特征在于,弹性构件包括长弹簧钢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头枕总成,其特征在于,下部部分与延伸越过车辆座椅靠背的枢轴杆可操作地联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头枕总成,其特征在于,驱动系统包括马达,马达配置成用于在对应于展开位置的第一位置和对应于未展开位置的第二位置之间旋转枢轴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头枕总成,其特征在于,马达可操作地联接至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线性移动的蜗杆传动装置。
7.—种车辆头枕总成,其特征在于,包含: 可操作地联接至车辆座椅靠背的头枕; 弹性构件,其包括: 可操作地联接至头枕的顶部部分; 中间部分;以及 下部部分;以及 可操作地联接至弹性构件的下部部分的驱动系统,其中驱动系统操作以在展开位置和未展开位置之间移动弹性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头枕总成,其特征在于,弹性构件包括第一和第二独立回弹元件,第一和第二独立回弹元件限定了位于其间的中间狭缝。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头枕总成,其特征在于,弹性构件在车辆座椅靠背的上部部分和头枕之间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头枕总成,其特征在于,车辆座椅靠背的上部部分总体上限定了水平的槽,弹性构件的下部部分穿过该槽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头枕总成,其特征在于,头枕在前部和后部位置之间是可操作的。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头枕总成,其特征在于,弹性构件在头枕的顶部部分的上面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头枕总成,其特征在于,弹性构件可操作地联接至座椅靠背上部支承总成,座椅靠背上部支承总成在伸展位置和缩进位置之间是可操作的。
14.一种车辆头枕,其特征在于,包含: 包括头部支承表面的主体部分;以及 弹性构件,其包括: 可操作地联接至主体部分的顶部部分; 邻近头部支承表面的弹性中间部分;以及 可操作地联接至驱动系统的下部部分,其中驱动系统的操作使弹性构件的弹性中间部分从头部支承表面移动离开一预定的距离。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辆头枕总成,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地包含: 将主体部分的后壁可操作地联接至车辆座椅靠背的支承柱。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辆头枕总成,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地包含: 安置在弹性构件上面的覆盖面料。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辆头枕总成,其特征在于,弹性构件包括长弹簧钢元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辆头枕总成,其特征在于,下部部分可操作地联接至安置在车辆座椅靠背中的枢轴杆。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辆头枕总成,其特征在于,主体部分在前部和后部位置之间是可操作的。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辆头枕总成,其特征在于,弹性构件在头枕的顶部部分的上面延伸。
【文档编号】B60N2/48GK103963676SQ201410027300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4日
【发明者】乔纳森·安德鲁·莱恩, 丹尼尔·费雷蒂, 约翰·W·亚兰森, 格兰特·A·康普顿, 肯德里克·奥尔登·哈珀 申请人: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