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渡板自动收放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882856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汽车渡板自动收放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渡板自动收放装置,它包括:在车体上设有连接座,在连接座中设有转轴,在转轴上连有渡板,在车体上设置电机,电机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蜗轮箱相连,在蜗轮箱的蜗轮输出轴的上设有伞齿轮,与设置在转轴上的齿轮相配合,带动转轴上的渡板转动。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承载重量大、使用时对路面损伤,且可以保证两个渡板同步转动伸展小等优点。
【专利说明】汽车渡板自动收放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渡板自动收放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运输业尤其是方便、灵活的平板车运输方式发展迅速,平板车的保有量也在快速的增加。在当前市场上,除专门用于集装箱运输的平板车外,就是用于运输各种工程机械的平板车。为满足各种工程机械上下汽车平板的需要,在汽车平板尾部都设有两个渡板。
[0003]由于工程机械自身较重,且多为履带式运行方式,对渡板的承载重力、硬度和韧性都要求较高。而现有的平板车渡板无法适用于某些重型或超重型工程机械。
[0004]而且现有的渡板在收起和放下的过程中惯性较大,会对渡板链接构建和使用时不会对路面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同时一旦两个渡板运动不一致可能会对上下运输平板车的工程机械带来安全隐患。
[0005]发明的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承载量大、使用时对路面损伤小,且可以保证两个渡板同步转动伸展的汽车渡板自动收放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汽车渡板自动收放装置,它包括:在车体两侧分别设有连接座,在连接座中分别设有短转轴,在短转轴上分别连有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根短转轴合并为一根转轴贯穿连接于车体两侧的连接座中,在转轴的中部设有第一伞齿轮;在车体上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蜗轮箱中的蜗杆相连,在蜗轮箱的蜗轮输出轴上设有与所述第一伞齿轮相配合的第二伞齿轮。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有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在每个渡板的两侧的转轴上,分别套设有一个与车体相连的连接座。
[0008]在所述的渡板的一端铰接有二级渡板,在二级渡板的另一端设有引导轮。
[0009]所述的二级渡板的宽度小于渡板,在渡板上对称设有支撑腿。
[0010]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承载重量大、使用时对路面损伤小,且可以保证两个渡板同步转动伸展等优点。
[0011]【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渡板收起时的不意图;
图3是图2中的A向视图。
[0012]【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车渡板自动收放装置,它包括:设置一根转轴5,在转轴5的中部套设有第一伞齿轮5a,在靠近转轴5两端的位置上,分别设置一个渡板6,且两个渡板为对称设置,在每个渡板6两侧的转轴5上分别套设有一个与车体相连的连接座7。
[0013]在车体上设有电机2,电机2的输出轴2a通过联轴器I与蜗轮箱3中的蜗杆3a相连,并形成动力传输配合,蜗轮箱3内的蜗轮3b上套设有蜗轮输出轴4,蜗轮输出轴4上设有一个与第一伞齿轮5a相配合的第二伞齿轮4a。
[0014]如图2所示,电机2和蜗轮箱3通过基座8a设置在车体8的内部,电机2的输出轴2a通过联轴器I与蜗轮箱3形成动力传输配合,蜗轮箱3的蜗轮输出轴4上的第二伞齿轮4a与转轴5上的第一伞齿轮5a相啮合形成动力传导。通过第一、二伞齿轮带动转轴5旋转,由于转轴5为一根整轴,所以可以确保对称设置在转轴5上的两个渡板6始终同步转动。转轴5通过连接座7连接在车体8尾部的端面上的。
[0015]在所述的两个渡板6的一端均铰接一个二级渡板6a,在二级渡板6a的另一端通过支架9连接一个直径大于二级渡板厚度的引导轮6b,这样就可以使引导轮6b先和地面接触,通过引导轮在地面上的滚动过度,避免了二级渡板与地面的刚性接触。
[0016]如图3所示,二级渡板6a的宽度小于渡板6,且在二级渡板6a两侧靠近铰接点的渡板6上对称设有一对支撑腿6c,如图2所不,支撑腿6c的高度大于二级渡板6a的厚度。这样在二级渡板收起时就不会碰到支撑腿,高度大于二级渡板厚度的支撑腿在保证自己强度的同时,又可以有效的起到支撑一、二级渡板的作用。
【权利要求】
1.汽车渡板自动收放装置,它包括:在车体两侧分别设有连接座(7),在连接座(7)中分别设有短转轴,在短转轴上分别连有渡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根短转轴合并为一根转轴(5)贯穿连接于车体两侧的连接座(7)中,在转轴(5)的中部设有第一伞齿轮(5a);在车体上设有电机(2),电机(2)的输出轴(2a)通过联轴器(I)与蜗轮箱(3)中的蜗杆(3a)相连,在蜗轮箱(3)的蜗轮输出轴(4)上设有与所述第一伞齿轮(5a)相配合的第二伞齿轮(4a)。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汽车渡板自动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渡板(6)两侧的转轴(5 )上,分别套设有一个与车体相连的连接座(7 )。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汽车渡板自动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渡板(6)的一端铰接有二级渡板(6a),在二级渡板^a)的另一端设有引导轮(6b)。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汽车渡板自动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级渡板(6a)的宽度小于渡板(6),在渡板(6)上对称设有支撑腿(6c)。
【文档编号】B60P1/43GK103818292SQ201410115732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6日
【发明者】李海燕, 徐椿, 高武龙 申请人:李海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