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整张力的轮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90910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可调整张力的轮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可调整张力的轮组,包含一个轮毂单元、一个轮圈单元、数个分别设置于该轮毂单元与该轮圈单元间并包括一根第一辐条及一根第二辐条的辐条单元,及数个调整单元。每一个辐条单元的第一、二辐条分别具有一个调整部,所述调整部互相衔接。每一个辐条单元定义出位于该第一辐条的调整部的一个贯通槽及一个导引面。每一个调整单元包括一个螺栓及一个螺母。每一个螺栓枢设于对应的第二辐条的调整部,并通过对应的贯通槽至与对应的螺母螺接。在每一个螺母被螺进至推抵对应的导引面时,迫使每一个辐条单元的第一、二辐条的调整部沿一个长度方向相对移动来调整张力。
【专利说明】可调整张力的轮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的轮组,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整张力的轮组。
【背景技术】
[0002]参阅图1,现有的可调式自行车辐条装置(中国台湾新型专利公告第M401555号),连接于一个花毂11及一个轮圈12间,并包含一个设置于该花毂11上且包括数根连接脚131的的座盘13、数根辐条14、数个双头螺孔式的金属调校件15、数个分别设置于该轮圈12的金属结合件16,及数个金属螺接件17。所述螺接件17分别埋设于所述辐条14的内、外端及所述连接脚131的外端。每一个结合件16与位于对应的辐条14的外端的螺接件17螺接。每一个调校件15的两个反向螺孔分别与位于对应的辐条14的内端及位于对应的连接脚131的外端的螺接件17螺接。借此,使用者要调整张力时,即可转动其中一个调校件15,来同步绷紧或放松对应的辐条14与对应的连接脚131,或转动其中一个结合件16来绷紧或放松对应的辐条14。
[0003]然而,此种辐条装置需在所述碳纤维补强塑料材质的连接脚131与辐条14上分别埋设所述金属材质的螺接件17,在制造上需解决不同材质的零件间的有效结合性与彼此间的对心度等问题,其制造过程相当麻烦;此外,所述调校件15的设置位置是邻近于该花毂11,在此处两两相邻的辐条14间的空间相当狭小,并不便于使用者利用手工具来转动所述的调校件15 ;另外,在实际组配时,每一个调校件15的两个反向螺孔需同时与所对应的两个螺接件17对正螺接,才能正常地转动,在组配上并不容易。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制造与调整张力的可调整张力的轮组。
[0005]本实用新型可调整张力的轮组,包含一个轮毂单元、一个轮圈单元、数个辐条单元,及数个调整单元。该轮圈单元环绕该轮毂单元。所述辐条单元分别沿一个长度方向设置于该轮毂单元与该轮圈单元间。所述辐条单元分别包括一根第一辐条及一根第二辐条。所述第一、二辐条分别具有一个连接部及一个调整部,每一根第一辐条的连接部连接于该轮毂单元与该轮圈单元的其中一者,每一根第二辐条的连接部连接于该轮毂单元与该轮圈单元的另一者。每一个辐条单元的第一、二辐条的调整部互相衔接,每一个辐条单元定义出分别位于该第一辐条的调整部的一个贯通槽及一个导引面。所述辐条单元的材质具有复合材料。所述调整单元分别对应于所述辐条单元,每一个调整单元包括一个螺栓及一个螺母。每一个螺栓枢设于对应的第二辐条的调整部,并通过对应的贯通槽至与对应的螺母螺接。在每一个螺母被螺进至推抵对应的导引面时,迫使每一个辐条单元的第一、二辐条的调整部沿对应的长度方向相对移动。
[0006]本实用新型可调整张力的轮组,每一个辐条单元的导引面倾斜于对应的长度方向,每一个调整单元的螺母具有一对应于对应的导引面的推抵面。
[0007]本实用新型可调整张力的轮组,每一根第一辐条的调整部具有一个安装孔,每一个辐条单元还包括一容置于对应的安装孔的调整块,每一个导引面形成于对应的调整块上,每一个贯通槽形成于对应的调整块,并贯穿对应的调整块。
[0008]本实用新型可调整张力的轮组,每一个调整块具有两个端面、一个连接所述端面的外周面,及一个形成于其中一个端面且贯穿该外周面的限位槽,每一个贯通槽形成于对应的调整块的另一个端面,并与对应的限位槽相连通,每一个导引面位于对应的限位槽及对应的贯通槽间,并界定出对应的限位槽的底部,每一个贯通槽贯穿对应的导引面,每一个螺母线性移动地嵌置于对应的限位槽。
[0009]本实用新型可调整张力的轮组,还包含一个磁石,该磁石设置于其中一个调整块。
[0010]本实用新型可调整张力的轮组,每一个辐条单元的第一、二辐条的调整部分别具有一个贴靠面,每一个辐条单元的第一、二辐条的调整部的其中一者更具有一个第一限位面,每一个辐条单元的第一、二辐条的调整部的另一者更具有一个第一挡止面,每一个辐条单元的第一、二辐条的调整部的贴靠面互相贴靠,每一个辐条单元的第一、二辐条的调整部的第一限位面与第一挡止面互相面对。
[0011]本实用新型可调整张力的轮组,每一个辐条单元的第一辐条的调整部具有该第一挡止面,每一个辐条单元的第二辐条的调整部的具有该第一限位面,每一个辐条单元的第一辐条的调整部更具有一个第二挡止面,每一个辐条单元的第二辐条的调整部更具有一个第二限位面,每一个辐条单元的第一、二辐条的调整部的第二挡止面与第二限位面互相面对,每一根第一辐条的调整部的贴靠面连接于该第一挡止面与该第二挡止面间,每一根第二辐条的调整部的贴靠面连接于该第一限位面与该第二限位面间。
[0012]本实用新型可调整张力的轮组,所述第一、二辐条的调整部邻近该轮圈单元。
[0013]本实用新型可调整张力的轮组,该轮圈单元的材质具有复合材料,每一根第二辐条的连接部一体连接于该轮圈单元,每一根第一福条的连接部连接于该轮毂单元。
[0014]本实用新型可调整张力的轮组,每一根第一辐条的长度大于每一根第二辐条的长度。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的效果在于:所述调整单元为单独制造,利用所述调整单元配合所述辐条单元的导引面与贯通槽的设置,即可让所述螺母在所述螺栓的轴向上的线性位移,分别转换为所述第一、二辐条的调整部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移,本实用新型不需另外在所述辐条单元埋设固定金属件,可便于制造。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现有的可调式自行车辐条装置的局部组合剖视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可调整张力的轮组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8]图3是局部立体分解图,说明本较佳实施例的一个辐条单元及一个调整单元;
[0019]图4是该调整单元与该辐条单元的一个调整块的立体组合图;
[0020]图5是图2中V-V割面线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22]参阅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调整张力的轮组的一较佳实施例。该可调整张力的轮组包含一个轮毂单元2、一个轮圈单元3、数个福条单元4、数个调整单元8,及一个磁石9(见图4)。
[0023]该轮圈单元3环绕该轮毂单元2。该轮圈单元3的材质具有复合材料。
[0024]所述辐条单元4分别沿一个长度方向L设置于该轮毂单元2与该轮圈单元3间。所述辐条单元4分别包括一根第一辐条5、一根第二辐条6,及一个调整块7。所述辐条单元4的第一、二辐条5、6的材质具有复合材料。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该轮圈单元3及所述第一、二辐条5、6的复合材料包括碳纤维材质,例如将碳纤维布排叠或卷绕并预浸树脂而成型,或是在塑料基质(PlasticMatrix)中掺入碳纤维而成型,此为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材料。
[0025]所述第一、二辐条5、6分别具有一个连接部51、61及一个调整部52、62,每一根第一辐条5的连接部51连接于该轮毂单元2,且每一根第二辐条6的连接部61连接于该轮圈单元3。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每一根第一辐条5的连接部51 —体连接于该轮毂单元2,且每一根第二辐条6的连接部61 —体连接于该轮圈单元3。每一根第一辐条5的长度大于每一根第二辐条6的长度,且所述第一、二辐条5、6的调整部52、62邻近该轮圈单元3。
[0026]参阅图3与图5,每一根第一辐条5的调整部52具有一个第一挡止面521、一个第二挡止面522、一个连接于该第一挡止面521与该第二挡止面522间的贴靠面523,及一个贯穿该贴靠面523的安装孔524。每一根第二辐条6的调整部62具有一个第一限位面621、一个第二限位面622、一个连接于该第一限位面621与该第二限位面622间的贴靠面623,及一个贯穿该贴靠面623的穿孔624。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每一个辐条单元4的第一、二辐条5、6的调整部52、62的贴靠面523、623互相贴靠。每一根第一辐条5的调整部52的第一挡止面521与对应的第二辐条6的调整部62的第一限位面621互相面对,且每一根第一辐条5的调整部52的第二挡止面522与对应的第二辐条6的调整部62的第二限位面622互相面对。
[0027]参阅图4与图5,每一个调整块7分别容置于对应的第一辐条5的调整部52的安装孔524,并具有两个端面71、一个连接所述端面71的外周面72、一个形成于其中一个端面71且在各别的长度方向L上贯穿该外周面72的限位槽73、一个形成于另一端面71并与该限位槽73相连通的贯通槽74,及一个位于该限位槽73及该贯通槽74间,并界定出该限位槽73的底部的导引面75。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每一个导引面75倾斜于对应的长度方向L,并呈斜面状,且每一个贯通槽74贯穿对应的导引面75并沿长度方向L呈长槽状。
[0028]参阅图4,该磁石9设置于其中一个调整块7,可随着轮组的转动,被一个自行车车架(图未示)上的霍尔元件(图未示)感应,作为轮组角速度运算之用。
[0029]参阅图3与图5,所述调整单元8分别对应所述辐条单元4。每一个调整单元8包括一个螺栓81及一个螺母82。每一个螺栓81枢设于对应的辐条单元4的第二辐条6的调整部62的穿孔624,并通过对应的调整块7的贯通槽74至与对应的螺母82螺接。每一个螺母82线性移动地而不能转动地嵌置于对应的限位槽73,并具有一个对应于对应的导引面75的推抵面821。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每一个螺栓81为一种内六角螺栓。每一个螺母82的推抵面821的倾斜度对应于对应的调整块7的导引面75的倾斜度。在每一个螺母82沿对应的螺栓81的轴向螺进该螺栓81时,会推抵对应的辐条单元4的调整块7的导引面75,迫使每一个辐条单元4的第一、二辐条5、6的调整部52、62沿对应的长度方向L相对移动。[0030]借此,参阅图5,用户要调紧其中一个辐条单元4的张力时,即可转动所对应的其中一个螺栓81,让受该限位槽73限位的螺母82沿着该螺栓81的轴向螺进,并推抵该调整块7的导引面75,迫使该调整块7沿着该长度方向L朝外推动该第一辐条5的调整部52,使所述第一、二辐条5、6的调整部52、62沿着该长度方向L产生相对移动,如此,即可调紧该辐条单元4的张力。可以理解的是,在所述第一、二辐条5、6的调整部52、62相对移动至所述第一、二挡止面521、522分别抵顶于所述第一、二限位面621、622时,即无法再进一步产生相对移动,为张力调紧的极限状态。
[0031]相反地,在用户要放松该辐条单元4的张力时,只需反向转动该螺栓81,让该螺母82沿着该螺栓81的轴向螺退,即可放松该辐条单元4的张力。
[0032]经由以上的说明,可将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归纳如下:
[0033]一、本实用新型利用该调整单元8配合该辐条单元4的调整块7的设置,即可让该螺母82在该螺栓81轴向上的线性位移,转换为所述第一、二辐条5、6的调整部52、62在该长度方向L上的相对位移,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辐条单元4在制造时不需埋设固定不同材质的金属元件,使制造过程更为简便。
[0034]二、本实用新型的调整单元8的设置位置是邻近于该轮圈单元3,在此处两两相邻的第二辐条6间的空间大,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可更加方便于用户利用手工具来转动所述螺栓81。
[0035]三、本实用新型的调整单元8只需将该螺栓81穿过该穿孔624与该贯通槽74至与该螺母82螺接,即可完成组配,在组配上相当容易。
[0036]四、本实用新型的辐条单元4的调整块7为单独制造后,再装设于该第一辐条5,可便于该调整块7进行相关的加工作业,使制造过程更为简便,且该调整块7的材质选用自由度大,例如选择硬度大于所述辐条单元4的材质,即可增加耐用性。
[0037]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辐条单元4也可以取消该调整块7的设置,而直接将该导引面75与该贯通槽74形成于该第一辐条5的调整部52,也可达到调整该辐条单元4张力的功效。另外,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辐条单元4也可以将该调整块7,或该贯通槽74加上该导引面75,改为设置于该第二辐条6的调整部62,并将该调整单元8的螺栓81改为枢设在该第一辐条5的调整部52,并通过位于该第二辐条6的调整部62的贯通槽74至与该螺母82螺接,也能产生相同的作用。
[003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借由所述调整单元8的设计,不但能使轮组便于制造,并能让用户方便地调整辐条张力,所以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权利要求】
1.一种可调整张力的轮组,其特征在于: 该可调整张力的轮组,包含: 一个轮毂单元; 一个轮圈单元,环绕该轮毂单元; 数个辐条单元,分别沿一个长度方向设置于该轮毂单元与该轮圈单元间,所述辐条单元分别包括一根第一辐条及一根第二辐条,所述第一、二辐条分别具有一个连接部及一个调整部,每一根第一辐条的连接部连接于该轮毂单元与该轮圈单元的其中一者,每一根第二辐条的连接部连接于该轮毂单元与该轮圈单元的另一者,每一个辐条单元的第一、二辐条的调整部互相衔接,每一个辐条单元定义出分别位于该第一辐条的调整部的一个贯通槽及一个导引面,所述辐条单元的材质具有复合材料 '及 数个调整单元,分别对应于所述辐条单元,每一个调整单元包括一个螺栓及一个螺母,每一个螺栓枢设于对应的第二辐条的调整部,并通过对应的贯通槽至与对应的螺母螺接,在每一个螺母被螺进至推抵对应的导引面时,迫使每一个辐条单元的第一、二辐条的调整部沿对应的长度方向相对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张力的轮组,其特征在于:每一个辐条单元的导引面倾斜于对应的长度方向,每一个调整单元的螺母具有一对应于对应的导引面的推抵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整张力的轮组,其特征在于:每一根第一辐条的调整部具有一个安装孔,每一个辐条单元还包括一容置于对应的安装孔的调整块,每一个导引面形成于对应的调整块上,每一个贯通槽形成于对应的调整块,并贯穿对应的调整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整张力的轮组,其特征在于:每一个调整块具有两个端面、一个连接所述端面的外周面,及一个形成于其中一个端面且贯穿该外周面的限位槽,每一个贯通槽形成于对应的调整块的另一个端面,并与对应的限位槽相连通,每一个导引面位于对应的限位槽及对应的贯通槽间,并界定出对应的限位槽的底部,每一个贯通槽贯穿对应的导引面,每一个螺母线性移动地嵌置于对应的限位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整张力的轮组,其特征在于:该可调整张力的轮组还包含一个磁石,该磁石设置于其中一个调整块。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整张力的轮组,其特征在于:每一个辐条单元的第一、二辐条的调整部分别具有一个贴靠面,每一个辐条单元的第一、二辐条的调整部的其中一者更具有一个第一限位面,每一个辐条单元的第一、二辐条的调整部的另一者更具有一个第一挡止面,每一个辐条单元的第一、二辐条的调整部的贴靠面互相贴靠,每一个辐条单元的第一、二辐条的调整部的第一限位面与第一挡止面互相面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整张力的轮组,其特征在于:每一个辐条单元的第一辐条的调整部具有该第一挡止面,每一个辐条单元的第二辐条的调整部的具有该第一限位面,每一个辐条单元的第一辐条的调整部更具有一个第二挡止面,每一个辐条单元的第二辐条的调整部更具有一个第二限位面,每一个辐条单元的第一、二辐条的调整部的第二挡止面与第二限位面互相面对,每一根第一辐条的调整部的贴靠面连接于该第一挡止面与该第二挡止面间,每一根第二辐条的调整部的贴靠面连接于该第一限位面与该第二限位面间。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可调整张力的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辐条的调整部邻近该轮圈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调整张力的轮组,其特征在于:该轮圈单元的材质具有复合材料,每一根第二福条的连接部一体连接于该轮圈单元,每一根第一福条的连接部连接于该轮毂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调整张力的轮组,其特征在于:每一根第一辐条的长度大于每一根第二辐条的长度。
【文档编号】B60B1/02GK203713395SQ201420080836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25日
【发明者】陈武辉 申请人:航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