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尘脚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96006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防尘脚垫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尘脚垫,脚垫为双层结构,双层结构的上层包含有第一本体,第一本体上设置有落尘孔,其中第一本体的边框处设置有第一包边;双层结构的下层包含有第二本体,第二本体的边框处设置有第二包边,第一包边与第二包边相配合将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连接。采用双层设计,上层结构的落尘孔将灰尘过滤到下层结构上,采用这样的结构设计很大程度上延长了脚垫的清洗周期,并且上层结构与下层结构采用活动连接方式,当需要清洗上层时,下层结构可以单独使用,避免的等待的周期,使用更加方便;在下层结构上配合的设置有承接来自上层结构灰尘的凹槽,更有效的延长了清洗周期,适合不同场合的应用,主体材料使用eva发泡材料,成本低廉。
【专利说明】防尘脚垫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内饰用品,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用脚垫。

【背景技术】
[0002]汽车脚垫属于汽车内部装饰品,起到美观舒适点缀的作用。脚垫的质地、图案的美观度会直接影响车内的观赏效果和使用舒适感。市场上多数的脚垫都是经过电烫的工艺加工,弊端在于灼烧面积大、材料损伤比例大。新进兴起的激光雕刻技术既解决了灼伤的难题,同时可以自己设计图案在脚垫上任意雕琢,随意性可控性强。
[0003]汽车脚垫是集吸水、吸尘、去污、隔音、保护主机毯五大主要功能为一体的一种环保汽车内饰零部件。吸水、吸尘、去污可以有效防止鞋底残留的水分、赃物造成与离合器、制动器和油门间的滑动,避免安全隐患,降低内饰被污染和损坏的可能性,毕竟清洗脚垫比清洗内饰更方便、更经济。厚实的底材可以阻止底盘噪音和轮胎噪音,提高驾驶舒适性。绒面类汽车脚垫还可以将剩余的噪音和车内音响回音等彻底吸附干净,保护听觉不受损伤。
[0004]目前的脚垫材料多种多样,例如化纤脚垫、亚麻脚垫、pvc脚垫、橡胶脚垫、皮革脚垫等,但是都存在问题,例如化纤脚垫虽然耐脏、环保,但是性价比不高;亚麻脚垫虽然价格便宜,但是容易变形,清洗不方便。而且,目前的汽车脚垫由于只是采用单一的层状结构,不耐脏,清洗周期比较短,使用不方便。
[0005]有鉴于上述现有的脚垫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防尘脚垫,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脚垫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防尘脚垫,延长清洗周期,提高性价比,从而更加适于实用,且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尘脚垫,所述脚垫为双层结构,所述双层结构的上层包含有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上设置有落尘孔,其中所述第一本体的边框处设置有第一包边;
[0008]所述双层结构的下层包含有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的边框处设置有第二包边,所述第一包边与第二包边相配合将所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连接。采用双层结构设计,可以延长脚垫的清洗周期,使用更加方便。
[0009]更进一步的,前述的防尘脚垫,所述第一包边与第二包边相活动连接,采用活动连接的方式可以方便上层结构的拆除,当上层结构需要清洗时,只需要将上层结构拆除进行清洗,下层结构可以单独使用,节省了等待清洗的时间。
[0010]更进一步的,前述的防尘脚垫,所述活动连接方式为纽扣连接、粘接连接、拉链连接或者卡扣连接。
[0011]更进一步的,前述的防尘脚垫,所述第一包边与第二包边上均设置有活动连接的连接件,连接方式灵活变通。
[0012]更进一步的,前述的防尘脚垫,所述落尘孔的形状为圆形、四边形或者多边形,其中落尘孔为多个,均匀的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上,不同形状的落尘孔对灰尘的过滤程度有所不同,可以根据使用环境进行选择。
[0013]更进一步的,前述的防尘脚垫,所述第二本体为一实心的板体。
[0014]更进一步的,前述的防尘脚垫,所述第二本体上均匀的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位置与所述第一本体上设置的落尘孔位置相对应,凹槽用于承接来自上层结构的灰尘,增加灰尘的容纳能力,更进一步的延长清洗周期。
[0015]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防尘脚垫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0016]本实用新型的防尘脚垫采用上下结构的双层设计,上层结构的落尘孔将灰尘过滤到下层结构上,采用这样的结构设计很大程度上延长了脚垫的清洗周期,并且上层结构与下层结构采用活动连接方式,当需要清洗上层时,下层结构可以单独使用,避免的等待的周期,使用更加方便;在下层结构上配合的设置有承接来自上层结构灰尘的凹槽,更有效的延长了清洗周期,适合不同场合的应用,主体材料使用eva发泡材料,成本低廉。
[0017]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防尘脚垫上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防尘脚垫下层结构的左视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防尘脚垫上、下层分开示意图;
[00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防尘脚垫上、下层连接示意图;
[00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防尘脚垫上层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标记含义:10.第一本体,11.第一包边,12.落尘孔,20.第二本体,21.第二包边,22.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如后。
[0025]实施例1
[0026]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防尘脚垫,为双层结构设计,其中上层包含有第一本体10,第一本体10上均匀的设置有落尘孔12,落尘孔12为六边形结构,在第一本体10的边框处还设置有第一包边11,其中第一包边11上设置有粘接连接的第一层。
[0027]下层包含有第二本体20,第二本体20的表面上设置有凹槽22,凹槽22的位置与第一本体10上设置的落尘孔12位置相对应,用于承接来自落尘孔12的灰尘。第二本体20的边框处设置有第二包边21,在第二包边21上设置有粘接粘结的第二层,其中第一包边11上的粘接连接的第一层与第二包边21上的粘接粘结的第二层互相粘接将第一本体10与第二本体20相连接,形成一体结构。为了更进一步的改善防尘脚垫的储存垃圾、灰尘的能力,在第一本体10与第二本体20之间设置有多个隔离条,其中隔离条的厚度控制在I?3cm之间,多个隔离条可以互相平行或垂直的设置,在不增加第一本体10与第二本体20之间凹凸感的同时提高了储存垃圾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在第二本体20的下表面上设置多个防滑凸起,其中防滑凸起的高度最优选择在0.1?2cm之间。
[0028]在使用过程中,如果脚垫上层表面比较脏需要清洗时,只需要将上层从下层结构上拆除,单独清洗上层结构,下层结构凹槽22中的灰尘只需要倒出即可。
[0029]实施例2
[0030]如图3?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防尘脚垫,为双层结构设计,其中上层包含有第一本体10,第一本体10上均匀的设置有落尘孔12,落尘孔12为圆形结构,在第一本体10的边框处还设置有第一包边11,其中第一包边11上设置有拉链的第一链接边。
[0031]下层包含有第二本体20,用于承接来自落尘孔12的灰尘。第二本体20的边框处设置有第二包边21,在第二包边21上设置有拉链的第二链接边,其中第一包边11上的拉链的第一链接边与第二包边21上的拉链的第二链接边链接,将第一本体10与第二本体20相连接,形成一体结构。为了更好地增强脚垫与车体的固定效果,在第二本体20的下表面,SP与车体相连接的一面上均匀的设置有防滑凸起。
[0032]在使用过程中,如果脚垫上层表面比较脏需要清洗时,只需要将上层从下层结构上拆除,单独清洗上层结构,下层结构只需要用抹布擦除灰尘,清洗方便。
[0033]在上面的实施例中落尘孔12还可以设计成上部开口较大,下部开口较小的类似倒锥形结构的圆形、四边形或者多边形结构,采用这种结构设计可以将粒径比较大的沙粒隔离在上层结构上,及时清除。
[003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防尘脚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脚垫为双层结构,所述双层结构的上层包含有第一本体(10),所述第一本体(10)上设置有落尘孔(12),其中所述第一本体(10)的边框处设置有第一包边(11); 所述双层结构的下层包含有第二本体(20),所述第二本体(20)的下表面上设置多个防滑凸起,所述第二本体(20)的边框处设置有第二包边(21),所述第一包边(11)与第二包边(21)相配合将所述第一本体(10)与第二本体(20)连接; 所述第二本体(20)为一实心的板体,在所述第一本体(10)与第二本体(20)之间设置有多个隔离条; 所述落尘孔(12)为上部开口较大,下部开口较小的倒锥形结构的圆形、四边形或者多边形结构,其中落尘孔(12)为多个,均匀的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1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脚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边(11)与第二包边(21)相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尘脚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连接方式为纽扣连接、粘接连接、拉链连接或者卡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尘脚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边(11)与第二包边(21)上均设置有活动连接的连接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脚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20)上均匀的设置有凹槽(22),所述凹槽(22)的位置与所述第一本体(10)上设置的落尘孔(12)位置相对应。
【文档编号】B60N3/06GK204055485SQ201420321049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6日
【发明者】潘祥明, 李亚伟 申请人:常州市金明发车辆部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