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栖三轮摩托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99578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二栖三轮摩托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二栖三轮摩托艇,包括:一摩托艇,位于摩托艇前部的前轮、以及位于后部两侧的左后轮和右后轮;前轮具有一前轮轮毂电机,并且前轮还具有一转向装置;左后轮具有一左后轮轮毂电机,右后轮具有一右后轮轮毂电机;前轮具有一前轮升降系统,左后轮具有一左后轮升降系统,右后轮具有一右后轮升降的右后轮升降系统。使用本实用新型,摩托艇具有可升降的前轮、左后轮和右后轮三个车轮。在水上行驶时,摩托艇车轮上升并脱离水面,有效地使得摩托艇能在水上高速行驶,而且一个前轮的设计,提高摩托艇的转向灵活性,减小阻力,利于倾斜式的急速转弯。在靠近岸边时,摩托艇下降车轮便于摩托艇在陆地行驶。
【专利说明】一种二栖三轮摩托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栖三轮摩托艇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如今,在民用船舶中,6至8米小型船舶(包括各种钓鱼艇等)约占整个国际市场70%以上市场份额。然后,昂贵水上停泊费是制约这一行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以上海黄浦江为例,每天停泊费用超过200元,国际市场情形也大致如此。水路二栖摩托艇是一种既能够在水上行驶,同时也能在陆地行驶的越野摩托车。二栖摩托艇对于游泳救生、水上船舶灭火救援、城市内涝和其它洪涝灾害救援极具现实意义。而且二栖摩托艇的军事价值更高,无论是航母、潜艇和其它大型船艇停泊时巡航守卫,还是二栖登陆攻占海岛或海岛日夜巡航守卫都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水路二栖摩托艇,只需一个斜坡岸就可以直接从水上开上陆地,无需支付昂贵码头泊位费,而且也避免台风以及水腐蚀摩托艇底部的问题。
[0003]但现有的水路二栖摩托艇存在如下问题:1、在陆地行驶也采用汽油为引擎,影响水上续航距离。2、由于水上行驶和陆地行驶均以同一引擎为动力,造成摩托艇结构复杂,可靠性低,而且售价高。3、现有的摩托艇均为四轮设计,使得在陆地行驶时,前部两轮的转向灵活性较差,而且阻力大。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栖三轮摩托艇,以解决现有二栖摩托艇两轮转向灵活性差、结构复杂,以及续航距离少等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二栖三轮摩托艇,包括:一摩托艇,所述摩托艇内具有操作台、汽油油箱和引擎,所述操作台具有仪表面板;其中,还包括:位于所述摩托艇前部的前轮、以及位于所述摩托艇后部两侧的左后轮和右后轮;所述前轮具有一用于驱动所述前轮的前轮轮毂电机,并且所述前轮还具有一用于控制所述前轮转向的转向装置;所述左后轮具有一用于驱动所述左后轮的左后轮轮毂电机,所述右后轮具有一用于驱动所述右后轮的右后轮轮毂电机;所述前轮具有一用于驱动所述前轮升降的前轮升降系统,所述左后轮具有一用于驱动所述左后轮升降的左后轮升降系统,所述右后轮具有一用于驱动所述右后轮升降的右后轮升降系统;所述前轮具有起到避震的前轮避震系统,所述左后轮具有起到避震的左后轮避震系统,所述右后轮具有起到避震的右后轮避震系统;所述操作台连接一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控制轮毂电机、升降系统和转向装置的运作。
[0007]上述的一种二栖三轮摩托艇,其中,所述前轮、所述左后轮和所述右后轮分别具有一安装于轮毂两侧的轮毂架,所述前轮轮毂电机、左后轮轮毂电机和所述右后轮轮毂电机分别安装在每一所述轮毂架上。
[0008]上述的一种二栖三轮摩托艇,其中,所述前轮避震系统、所述左后轮避震系统和所述右后轮避震系统均包括两弹簧,每两所述弹簧分别安装在每一所述轮毂架的两端。
[0009]上述的一种二栖三轮摩托艇,其中,所述前轮升降系统、所述左后轮升降系统和所述右后轮升降系统均具有一支撑架,每一所述支撑架具有液压缸,三个所述支撑架分别位于所述摩托艇的前部和后部两侧,并且每一所述支撑架与每一所述轮毂架的一端连接,同时,每一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可伸缩地与每一所述轮毂架的另一端连接。
[0010]上述的一种二栖三轮摩托艇,其中,所述转向装置与所述前轮的支撑架连接,并且所述转向装置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摩托艇的前部。
[0011 ] 上述的一种二栖三轮摩托艇,其中,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电池电机-液压泵系统以及提供液压的液压油箱,所述电池电机-液压泵系统位于所述摩托艇的中部,所述液压油箱位于所述摩托艇的后部,所述电池电机-液压泵系统分别控制轮毂电机、升降系统和转向装置。
[0012]上述的一种二栖三轮摩托艇,其中,所述引擎为汽油引擎,所述引擎位于所述电池电机-液压泵系统和所述液压油箱之间。
[0013]上述的一种二栖三轮摩托艇,其中,所述汽油油箱位于所述摩托艇的前部,所述操作台位于所述汽油油箱和所述电池电机-液压泵系统之间。
[0014]上述的一种二栖三轮摩托艇,其中,所述操作台具有方向盘。
[0015]上述的一种二栖三轮摩托艇,其中,所述摩托艇底部的材料为二栖铝合金或玻璃钢。
[0016]上述的一种二栖三轮摩托艇,其中,所述摩托艇的艇身具有前灯、转向灯、刹车灯和航海灯。
[0017]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0018](I)摩托艇具有可升降的前轮、左后轮和右后轮三个车轮。在水上行驶时,摩托艇车轮上升并脱离水面,有效地使得摩托艇能在水上高速行驶,而且一个前轮的设计,提高摩托艇的转向灵活性,减小阻力,利于倾斜式的急速转弯。在靠近岸边时,摩托艇下降车轮便于摩托艇在陆地行驶。
[0019](2)通过摩托艇前轮、左后轮和右后轮的三个避震系统,提高摩托艇在崎岖陆地行驶的能力。
[0020](3)通过高强度铝合金或高强度玻璃钢材料的使用,确保摩托艇能够抗击海浪颠簸冲击,并抵抗山路行驶时产生的扭曲力和颠簸力的冲击与破坏。
[0021](4)由操作台方向盘同时控制摩托艇水上转向和陆地转向。同时,在水上时能够关闭前轮转向动作,提高水上行驶的稳定性。
[0022](5)摩托艇配备前灯、转向灯、刹车灯和航海灯,便于在水上或夜间的陆地行驶。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二栖三轮摩托艇的一角度的示意图;
[0024]图2为图1中摩托艇车轮上升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二栖三轮摩托艇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二栖三轮摩托艇的左视图;
[0027]图5为图4中摩托艇车轮上升的示意图;
[0028]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二栖三轮摩托艇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3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二栖三轮摩托艇的一角度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摩托艇车轮上升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二栖三轮摩托艇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二栖三轮摩托艇的左视图,图5为图4中摩托艇车轮上升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二栖三轮摩托艇的俯视图,请参见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二栖三轮摩托艇,包括有一摩托艇1,该摩托艇I内具有操作台2、汽油油箱3和引擎4,并且操作台2具有仪表面板,仪表面板包括引擎综合仪表、油量表、电池表、温度表盒防水音响。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二栖三轮摩托艇还包括有位于摩托艇I前部的前轮5、以及位于摩托艇I后部两侧的左后轮6和右后轮7。前轮5具有一前轮轮毂电机51,通过前轮轮毂电机51驱动前轮5旋转。并且前轮5还具有一转向装置52,通过转向52以控制前轮5的转向。左后轮6具有一左后轮轮毂电机61,通过左后轮轮毂电机61驱动左后轮6旋转。右后轮7具有一右后轮轮毂电机71,通过右后轮轮毂电机71驱动右后轮7旋转。为摩托艇I从水上上岸时提供动力。前轮5具有一前轮升降系统53,通过前轮升降系统53驱动前轮5的升降。左后轮6具有一左后轮升降系统62,通过左后轮升降系统62驱动左后轮6的升降。右后轮7具有一右后轮升降系统72,通过右后轮升降系统72驱动右后轮7的升降。以此当摩托艇在陆地行驶时,通过升降系统驱动前轮5、左后轮6和右后轮7下降;当摩托艇在水上行驶,通过升降系统升降前轮5、左后轮6和右后轮7。前轮5具有起到避震的前轮避震系统54,左后轮6具有起到避震的左后轮避震系统63,右后轮7具有起到避震的右后轮避震系统73。同时,摩托艇I的操作台2连接一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分别控制轮毂电机、升降系统和转向装置的运作。
[0031]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
[0032]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1至图6所示。前轮5具有一安装于前轮5轮毂两侧的轮毂架55,前轮轮毂电机51安装在轮毂架55上。左后轮6具有一安装于左后轮6轮毂两侧的轮毂架64,左后轮轮毂电机61安装在轮毂架64上。右后轮7具有一安装于右后轮7轮毂两侧的轮毂架74,右后轮轮毂电机71安装在轮毂架74上。
[0033]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前轮避震系统54包括两弹簧,前轮避震系统54的两弹簧分别安装在轮毂架55的两端。左后轮避震系统63包括两弹簧,左后轮避震系统63的两弹簧分别安装在轮毂架64的两端。右后轮避震系统73包括两弹簧,右后轮避震系统73的两弹簧分别安装在轮毂架74的两端。
[0034]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前轮升降系统53具有一支撑架531,支撑架531具有液压缸532,支撑架531安装于摩托艇I的前部,并且支撑架531与前轮5的轮毂架55的一端连接,同时,液压缸532的活塞杆可伸缩地与前轮5的轮毂架55的另一端连接,以此通过液压缸532的伸缩,使得安装前轮5的轮毂架55能够绕着其与支撑架531的连接端旋转,实现前轮5的升降。左后轮升降系统62具有一支撑架621,支撑架621具有液压缸622,支撑架621安装于摩托艇I的后部左侧,并且支撑架621与左后轮6的轮毂架64的一端连接,同时,液压缸622的活塞杆可伸缩地与左后轮6的轮毂架64的另一端连接,以此通过液压缸622的伸缩,使得安装左后轮6的轮毂架64能够绕着其与支撑架621的连接端旋转,实现左后轮6的升降。右后轮升降系统72具有一支撑架721,支撑架721具有液压缸722,支撑架721安装于摩托艇I的后部右侧,并且支撑架721与右后轮7的轮毂架74的一端连接,同时,液压缸722的活塞杆可伸缩地与右后轮7的轮毂架74的另一端连接,以此通过液压缸722的伸缩,使得安装右后轮7的轮毂架74能够绕着其与支撑架721的连接端旋转,实现右后轮7的升降。
[0035]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转向装置52与前轮5的支撑架531连接,并且转向装置52可转动地安装于摩托艇I的前部,以此通过改变转向装置52的转向,使得前轮5能够实现转向。
[003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控制系统包括电池电机-液压泵系统81以及提供电池电机-液压泵系统81液压的液压油箱82,电池电机-液压泵系统81位于摩托艇I的中部,液压油箱82位于摩托艇I的后部。通过电池电机-液压泵系统81分别控制轮毂电机、升降系统和转向装置运作。
[003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引擎4为汽油引擎,引擎4位于电池电机-液压泵系统81和液压油箱82之间,通过汽油引擎4,实现摩托艇I水上喷泵转向和陆地前轮4的转向。
[003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汽油油箱3位于摩托艇I的前部,操作台2位于汽油油箱3和电池电机-液压泵系统81之间。
[003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操作台2具有方向盘。
[004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摩托艇I底部的材料为二栖铝合金或玻璃钢。通过高强度铝合金或高强度玻璃钢材料的使用,确保摩托艇I能够抗击海浪颠簸冲击,并抵抗山路行驶时产生的扭曲力和颠簸力的冲击与破坏。
[0041]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摩托艇I的艇身具有前灯、转向灯、刹车灯和航海灯。
[0042]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摩托艇I的艇身为抗浪性极佳的流体形设计,水上行驶速度不低于40公里/时,陆地行驶速度不超过30公里/时,以提高陆地行进稳定性和安全性。
[0043]综上所述,使用本实用新型一种二栖三轮摩托艇,摩托艇具有可升降的前轮、左后轮和右后轮三个车轮。在水上行驶时,摩托艇车轮上升并脱离水面,有效地使得摩托艇能在水上高速行驶,而且一个前轮的设计,提高摩托艇的转向灵活性,减小阻力,利于倾斜式的急速转弯。在靠近岸边时,摩托艇下降车轮便于摩托艇在陆地行驶。
[004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二栖三轮摩托艇,包括: 一摩托艇,所述摩托艇内具有操作台、汽油油箱和引擎,所述操作台具有仪表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位于所述摩托艇前部的前轮、以及位于所述摩托艇后部两侧的左后轮和右后轮; 所述前轮具有一用于驱动所述前轮的前轮轮毂电机,并且所述前轮还具有一用于控制所述前轮转向的转向装置;所述左后轮具有一用于驱动所述左后轮的左后轮轮毂电机,所述右后轮具有一用于驱动所述右后轮的右后轮轮毂电机; 所述前轮具有一用于驱动所述前轮升降的前轮升降系统,所述左后轮具有一用于驱动所述左后轮升降的左后轮升降系统,所述右后轮具有一用于驱动所述右后轮升降的右后轮升降系统; 所述前轮具有起到避震的前轮避震系统,所述左后轮具有起到避震的左后轮避震系统,所述右后轮具有起到避震的右后轮避震系统; 所述操作台连接一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控制轮毂电机、升降系统和转向装置的运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二栖三轮摩托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所述左后轮和所述右后轮分别具有一安装于轮毂两侧的轮毂架,所述前轮轮毂电机、左后轮轮毂电机和所述右后轮轮毂电机分别安装在每一所述轮毂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二栖三轮摩托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避震系统、所述左后轮避震系统和所述右后轮避震系统均包括两弹簧,每两所述弹簧分别安装在每一所述轮毂架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二栖三轮摩托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升降系统、所述左后轮升降系统和所述右后轮升降系统均具有一支撑架,每一所述支撑架具有液压缸,三个所述支撑架分别位于所述摩托艇的前部和后部两侧,并且每一所述支撑架与每一所述轮毂架的一端连接,同时,每一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可伸缩地与每一所述轮毂架的另一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二栖三轮摩托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装置与所述前轮的支撑架连接,并且所述转向装置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摩托艇的前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二栖三轮摩托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电池电机-液压泵系统以及提供液压的液压油箱,所述电池电机-液压泵系统位于所述摩托艇的中部,所述液压油箱位于所述摩托艇的后部,所述电池电机-液压泵系统分别控制轮毂电机、升降系统和转向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二栖三轮摩托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擎为汽油引擎,所述引擎位于所述电池电机-液压泵系统和所述液压油箱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二栖三轮摩托艇,其特征在于,所述汽油油箱位于所述摩托艇的前部,所述操作台位于所述汽油油箱和所述电池电机-液压泵系统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二栖三轮摩托艇,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托艇底部的材料为二栖销合金或玻璃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二栖三轮摩托艇,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托艇的艇身具有前灯、转向灯、刹车灯和航海灯。
【文档编号】B60F3/00GK204249763SQ201420485835
【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6日
【发明者】王宏鑫, 贾富权, 王宏君 申请人:王宏鑫, 贾富权, 王宏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