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防碰撞保险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22693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是一种汽车防碰撞保险杆,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双重缓冲作用的汽车保险杆。



背景技术:

汽车的产生给人们的日常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极大的缩小了两地之间的距离,但是随着汽车数量的则增加和驾驶技术的高低不同,我们车主驾车行驶的图中不仅要注意自己车辆的控制,还要时刻提防其他车辆造成的追尾等意外事故。现有的保险杆一般是采用分散受力点的方式减小由于碰撞带来的伤害和车辆的损坏,另外一部分汽车不设有防碰撞的保险杆,因为该保险杆会影响汽车的美观,通过外部悬挂增设的方式进行安装的,现有产品在很大的程度的不能使保险杆发挥它的最大作用和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和产品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防碰撞保险杆,具有双重的缓冲和减压效果。

技术方案: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防碰撞保险杆,包括保险杆主体、电磁发生装置、红外线装置、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的保险杆主体的正前方上部设有电磁发生装置,所述的红外线装置安装在保险杆主体的右下方位置,所述的保险杆主体正面设有三个液压缓冲装置,所述的液压缓冲装置由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组成,所述的第一连接杆表面附有弹簧装置包裹。

进一步的,所述的保险杆主体上部设有的电磁发生装置通过导线与继电器连接,所述继电器的一端通过导线与汽车的蓄电池连接,所述的继电器一端还通过导线与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的中央处理器还与红外线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所述的保险杆主体通过第二连接杆与汽车的底盘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接杆直径大于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伸入第二连接杆的内部,所述第二连接杆内部填充有液压油,且密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保险杆的主体的外壳连接,且可以拆卸,所述的保险杆主体为钢铁材料,所述的保险杆主体形状可根据汽车的外观设定,安装后具有与车辆外壳整体效果。

有益效果: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防碰撞保险杆,设有三个液压缓冲装置,极大的程度分解受力点和因碰撞导致的汽车损坏,另一方面,本发明所述的保险杆还设有电磁发生装置,通过车辆前后安装本发明所述保险杆,通过红外线装置实现产生同名磁性的排斥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保险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和产品,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说明书附图作进一步的阐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防碰撞保险杆,包括保险杆主体1、电磁发生装置2、红外线装置3、第一连接杆4和第二连接杆5,保险杆主体1的正前方上部设有电磁发生装置2,红外线装置3安装在保险杆主体1的右下方位置,保险杆主体1正面设有三个液压缓冲装置,所述的液压缓冲装置由第一连接杆4和第二连接杆5组成,所述的第一连接杆4表面附有弹簧装置包裹。保险杆主体1上部设有的电磁发生装置2通过导线与继电器连接,继电器的一端通过导线与汽车的蓄电池连接,继电器一端还通过导线与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的中央处理器还与红外线装置3连接,在开启磁力发生装置后,根据红外线装置探测后车或者前车的车距和车速,然后中央处理器通过红外线装置传入的信息判断接通磁力线圈的大小,产生相应的磁力。保险杆主体1通过第二连接杆5与汽车的底盘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接杆5直径大于第一连接杆4,第一连接杆4伸入第二连接杆5的内部,第二连接杆5内部填充有液压油,且密封连接,第一连接杆4的一端与保险杆的主体1的外壳连接。

作为优选,包括保险杆主体1、电磁发生装置2、红外线装置3、第一连接杆4和第二连接杆5均可拆卸,保险杆主体1为钢铁材料,其形状可根据汽车的外观设定,安装后具有与车辆外壳整体效果,电磁发生装置设有开启指示灯。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防碰撞保险杆,包括保险杆主体、电磁发生装置、红外线装置、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的保险杆主体的正前方上部设有电磁发生装置,所述的红外线装置安装在保险杆主体的右下方位置,所述的保险杆主体正面设有三个液压缓冲装置,所述的液压缓冲装置由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组成,所述的第一连接杆表面附有弹簧装置包裹。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防碰撞汽车保险杆设有双重的碰撞缓冲装置,能够极大的降低汽车汽车由于意外发生碰撞导致的损坏和对车内人员造成的伤害。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川钿电气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8.10
技术公布日:2017.12.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