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缠绕式轮毂用自动调压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67983发布日期:2018-08-14 17:42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本技术:
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缠绕式轮毂用自动调压带。



背景技术:

为防治车辆长时间、高速、高温气候行驶引起胎压升高发生暴胎,防治气温降低导至胎压降低,使车辆行驶更安全节油,已授权的“一种轮毂用自动调压带”,专利号:201510975081.1采用单层带面、带箍、箍带、带勾组成轮毂用自动调压带设置于轮毂的轮辋中,对胎压进行调控;其结构较为复杂,制造工序多,安装时还需采用专用工具扎入圈绕在轮辋上的带箍两侧的安装拉孔中进行拉合端头斜面,涂胶粘连才成筒体,其安装工序也较多,成本高,连接处易存在漏气的瘾患,其应用性仍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缠绕式轮毂用自动调压带,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应用性强。

按照本方案,一种缠绕式轮毂用自动调压带,其特征是:包括弹性带1,弹性带1的两侧设置有带箍2,带箍2的两侧设置有u形状带箍3,弹性带1的首端带面上与环绕后的尾端带面下设置有面胶5,在最外一圈的u形状带箍3中设置有一圈定位条4;所述弹性带的首端带面与环绕后的尾端1-1重叠处的筒体对称面上设置有平衡带贴条8;带箍2与u形状带箍3中设置有帘子布;

所述设置有帘子布的带箍2其拉伸性能低;

所述u形状带箍3设置于轮毂7的辋槽6中,使弹性带1把轮毂底与胎腔隔离形成轮毂内底腔9;

所述弹性带1的首端带面与环绕后的尾端带底面之间设置有面胶5后重叠连接成筒体;

所述筒体的圈数不限制成一圈;

所述弹性带的弹性满足胎压的调节参数;

所述弹性带的首端与环绕后的尾端重叠处的筒体对称面上设置有面胶5与平衡带贴条8;

所述u形状带箍3环绕重叠后可上下镶嵌成一体;

所述最外一圈的u形状带箍3中设置有定位条4;

所述平衡带贴条8用于调节筒体的动平衡;

本申请的技术效果在于:采用弹性带、带箍、u形状带箍、定位条、面胶、平衡带贴条组成的一种缠绕式轮毂用自动调压带,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采用设置于带箍中的帘子布降低弹性带两侧的拉伸性能,防治弹性带安装时引起纵向拉伸,影响其安装后所设定的拉力与回弹性能;采用弹性带的首端与环绕后的尾端之间设置的面胶重叠连接成筒体防止其漏气;采用设置于外层的u形状带箍中的定位条,使带箍与辋槽进一步加固防止其在车轮的离心力作用下引起串气;采用弹性带与轮毂内底隔离形成轮毂内底腔,让超标的胎压由弹性带扩充至轮毂内底腔,使胎压保持至设定范围内;当胎压降低于时,弹性带向轮胎充气室回弹,以最简便的装置调节胎内体积,使轮胎压力自动恢复在设定范围内,不但提高刹车性能,使车辆行驶更安全、又节油,并提高驾乘舒适性,应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定位条4的正视形状示意图。

图4,是定位条4的剖面形状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头尾重叠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的弹性带1安装于轮毂后胎压超标向轮毂底自动扩展,内底腔9缩小,使胎内容积增大调低胎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胎压降低时弹性带1向胎腔回弹,使胎内容积缩小,内底腔9增大,防止胎压偏低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胎压在正常范围内所显示的内底腔9与弹性带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9,是筒体重叠处的对称面上设置了平衡带贴条8后的剖面形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中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中,包括弹性带1、尾端1-1、带箍2、u形状带箍3、定位条4、面胶5、辋槽6、轮毂7、平衡带贴条8、内底腔9、帘子布等。

如图所示,本申请是一种缠绕式轮毂用自动调压带,包括弹性带1、带箍2、u形状带箍3、帘子布、定位条4、面胶5、尾端1-1、平衡带贴条8;所述带箍2设置于弹性带1的两侧;所述帘子布设置于带箍2与u形状带箍3中;所述u形状带箍3设置于带箍2的两侧;所述面胶5设置于弹性带1的首端带面与环绕后的尾端1-1带底面之间;所述定位条4设置于最外一圈的u形状带箍3中,设置有一圈;

所述平衡带贴条8设置于首尾带重叠处的筒体对称面上,用面胶5连接;

所述设置有帘子布的带箍2其拉伸性能低;

所述u形状带箍3设置于轮毂7的辋槽6中;

所述弹性带1的首端带面与环绕后的尾端带底面之间设置有面胶5后重叠连接成筒体;

所述筒体重叠的圈数不限制一圈;

所述u形状带箍3环绕重叠后可上下镶嵌成一体;

所述定位条4设置于最外一圈的u形状带箍3中;

所述平衡带贴条8用于调节筒体的动平衡;

所述弹性带1是弹性密封材料;

所述筒体重叠的圈数,方案二,设置有二圈;

所述筒体重叠的圈数,方案三,设置有x圈。

所述u形状带箍3设置于轮毂7的辋槽6中,使弹性带1把轮毂底与胎腔隔离形成轮毂内底腔9;

所述弹性带的弹性参数符合胎压的变化参数。

本申请采用弹性带、带箍、u形状带箍、定位条、面胶组成的一种缠绕式轮毂用自动调压带,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采用设置于带箍中的帘子布降低弹性带两侧的拉伸性能,防治弹性带安装时引起纵向拉伸,影响其安装后所设定的拉力与回弹性能;采用弹性带的首端与环绕后的尾端之间设置的面胶重叠连接成筒体并防止其漏气;采用设置于外层的u形状带箍中的定位条,使带箍与辋槽进一步加固防止其在车轮的离心力作用下引起串气;采用弹性带与轮毂内底隔离形成轮毂内底腔,让超标的胎压由弹性带扩充至轮毂内底腔,使胎压保持至设定范围内;当胎压降低于时,弹性带向轮胎充气室回弹,以最简便的装置调节胎内体积,使轮胎压力自动恢复在设定范围内,不但提高刹车性能,使车辆行驶更安全、又节油,并提高驾乘舒适性,应用性强。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缠绕式轮毂用自动调压带,其特征是:包括弹性带,弹性带的两侧设置有带箍,带箍中设置有帘子布,带箍的两侧设置有U形状带箍,弹性带的首端带面上与环绕后的尾端带面下设置有面胶,在最外一圈的U形状带箍中设置有一圈定位条;所述弹性带的首端带面上与环绕后的尾端带面重叠处的筒体对称面上设置有平衡带贴条;所述弹性带的首端带面与环绕后的尾端带底面之间设置有面胶后重叠连接成筒体;采用弹性带、带箍、U形状带箍、定位条、面胶组成的一种缠绕式轮毂用自动调压带,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轮胎压力自动恢复在设定范围内,不但提高刹车性能,使车辆行驶更安全、又节油,并提高驾乘舒适性,应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邵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夕阳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3.26
技术公布日:2018.08.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