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内安全软化防护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33272发布日期:2019-01-16 06:46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内安全软化防护栏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内安全软化防护栏。



背景技术:

车辆静态上下车时,对于老、弱、病、残、孕妇人群,下车时不是很方便,有时回出现摔倒的现象,因此需要一种便于乘客上下车的车内安全软化防护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车内安全软化防护栏。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车内安全软化防护栏,包括防护栏本体和扶手,所述扶手固定于防护栏本体上;

所述防护栏本体包括外框体、内框体和隔板,所述内框体固定于外框体内,隔板固定于内框体内;在外框体的左端边上设有固定支架,扶手固定于内框体上;

所述扶手包括竖直部、倾斜部和水平部,所述水平部和竖直部分别固定于倾斜部的上下两端,在水平部和倾斜部分别固定连接在内框体的右端边和下端边上。

进一步地,所述竖直部上设有两个固定座。

进一步地,所述外框体与内框体之间固定连接有沉台。

进一步地,所述外框体、内框体以及扶手上包裹有pu自结皮。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整体护栏结构具有产品加工成型稳定、使用舒适、安全可靠。

2、护栏具有踏脚、攀扶、防护功能(乘客上下车、站立攀扶、前排乘座防护)。

3、软化防护栏表面采用表面带纹理软发泡自结皮成型,增强防滑功能,提高抓把攀扶软性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左视图。

图3为本发明车内安全软化防护栏的另一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公开一种车内安全软化防护栏,包括防护栏本体1和扶手2,扶手2固定于防护栏本体1上。

防护栏本体1包括外框体11、内框体12和隔板13,内框体12固定于外框体11内,隔板13固定于内框体12内。在外框体11的左端边上设有固定支架14。

扶手2固定于内框体12上,扶手2包括竖直部21、倾斜部22和水平部23,所述水平部23和竖直部21分别固定于倾斜部22的上下两端,在水平部23和倾斜部22分别固定连接在内框体12的右端边和下端边上。竖直部21上设有两个固定座3。

外框体11与内框体12之间固定连接有沉台4,沉台4可以标注产品的型号与大小。

外框体11、内框体12以及扶手2上包裹有pu发泡自结皮包络成型、增强软性手感。

本发明使用时,安装在客车的后门处,外框体11的下端可以作为踏脚横杆使用,增强乘客脚踏功能,给乘坐增强舒适感。车辆静态上下车时,作乘客攀扶设施,尤其适用于为老、弱、病、残、孕妇人群。

本发明将扶手2结构稍作变换,可以作为司机护栏使用,结构如图3,作为司机护栏使用时,车辆运行紧急刹车时,防止乘客摔向驾驶区。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内安全软化防护栏,包括防护栏本体和扶手,所述扶手固定于防护栏本体上;所述防护栏本体包括外框体、内框体和隔板,所述内框体固定于外框体内,隔板固定于内框体内;在外框体的左端边上设有固定支架,扶手固定于内框体上;所述扶手包括竖直部、倾斜部和水平部,所述水平部和竖直部分别固定于倾斜部的上下两端,在水平部和倾斜部分别固定连接在内框体的右端边和下端边上。本发明整体护栏结构具有产品加工成型稳定、使用舒适、安全可靠,软化防护栏表面采用表面带纹理软发泡自结皮成型,增强防滑功能,提高抓把攀扶软性舒适度。

技术研发人员:胡清春;樊文堂;诸萍;李江;陈青生;刘桂林;曹正策;高志暖;黄勇;何友国;吕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7.23
技术公布日:2019.0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