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内温度、湿度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82533发布日期:2019-05-28 21:11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内温度、湿度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内温度、湿度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消费者对乘坐舒适性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秋冬季节温度低通常会开启车内空调暖风功能来提升车内温度,因车辆是一个密闭空间,随着温度的升高,车内的湿度会不断下降,人的皮肤会感觉干燥不舒服,降低乘员的乘坐舒适性。现有技术中的车内温度和湿度控制系统不能很好的实现温度和湿度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控制车内的温度和湿度,提升乘员的舒适感,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中央处理器、执行机构;

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车辆前排和后排顶灯壳体上以检测前、后排的温度信息;

所述湿度传感器设置于车辆前排和后排顶灯壳体上以来检测前后排的湿度信息;

所述中央处理器执行控制程序通过执行机构调整车内温度和湿度;

所述控制程序对接收的车内温度和湿度结果与系统预设定的标准值进行分析对比,当温度和湿度不满足人体舒适性要求时,通执行机构对温度高低和湿度大小进行控制。

进一步的,

所述控制程序将车内的湿度区间按照湿度差值s(10%)的划分5个等级阈值分别代表湿度的舒适度为五个结果值;

所述控制程序将车内的温度区间按照温度差值w(4℃)的划分5个等级分别代表温度的舒适度为五个结果值;

所述控制程序获取车内温度接近程度值和湿度接近程度值。

进一步的,

当湿度检测值为x时,湿度的接近度为(x-阈值)/s,s为间隔差值;

当温度检测值为y时,温度的接近度为(y-阈值)/s,s为间隔差值。

进一步的,

所述执行机构为空调和加湿器。

进一步的,

所述控制程序根据湿度集合以及温度集合得出车内舒适性的结果值;

所述控制程序依据舒适性的结果值对空调及加湿器进行控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可以实时监测车内温度和湿度,有效改善车内乘员的乘车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装配图。

图总1为温度传感器,2为湿度传感器,3为中央处理器,4为空调控制器,5为湿度控制器,6为气出口7为前顶灯,8为后顶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问题的思路至一是,利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加湿器等设备通过中央处理器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实现车内温度、湿度的平衡,达到人体舒适性的要求。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控制车内的温度和湿度,提升乘员的舒适感,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中央处理器、执行机构;

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车辆前排和后排顶灯壳体上以检测前、后排的温度信息;

所述湿度传感器设置于车辆前排和后排顶灯壳体上以来检测前后排的湿度信息;

所述中央处理器执行控制程序通过执行机构调整车内温度和湿度;

所述控制程序对接收的车内温度和湿度结果与系统预设定的标准值进行分析对比,当温度和湿度不满足人体舒适性要求时,通执行机构对温度高低和湿度大小进行控制。

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本专利提出的控制办法有以下组成:

温度传感器:在车辆前排和后排顶灯壳体上分别布置一个温度传感器来检测前、后排的温度情况

湿度传感器:在车辆前排和后排顶灯壳体上分别布置一个湿度传感器来检测前后排的湿度情况

中央处理器:对接收的车内温度和湿度结果与系统内部设定的标准值进行分析对比,当温度和湿度不满足人体舒适性要求时,由处理器对温度高低和湿度大小进行控制

执行机构:空调控制器实现温度的调整(利用现有空调技术),改变空调温度的高低及吹风的速度,加湿器实现湿度的调整,在车辆前后排分别布置湿气出口来改善车内湿度

由集成在前后顶灯壳体上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对车内前后排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检测,检测结果直接反馈给中央处理器,处理器将结果与系统内设定的值进行对比,若达到舒适要求不进行任何操作,当反馈的值不满足人体舒适性要求时(偏高或偏低),处理器将需要控制的温度和湿度量反馈给空调控制器和湿度控制器,由空调控制器实现温度的提升或降低,湿度控制器实现车内湿度的调整,此过程可以实现温度和湿度的同调整,也可以对前、后两排进行同时调整。

本专利的控制方法利用模糊控制原理进行分析判断,具体如下:

车内湿度集合:车内环境的湿度范围40%-80%之间的变化,将车内的湿度区间按照湿度差值s(10%)的划分5个等级阈值(a(40%)、b(50%)、c(60%)、d(70%)、e(80%))分别代表湿度的舒适度为(干、较干、优、较湿、湿)五个结果值

车内温度集合:车内环境的温度范围16℃-32℃之间的变化,将车内的温度区间按照温度差值w(4℃)的划分5个等级(甲(16℃)、乙(20℃)、丙(24℃)、丁(28℃)、戊(32℃))分别代表温度的舒适度为(冷、较冷、优、较热、热)五个结果值

接近程度:是指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或湿度与上述温度、湿度法制的接近程度;当检测值为x时,湿度的接近度为(x-阈值)/s,比值越小越接近阈值;例如检测到车内的湿度为x=43%,用x与车内湿度集合中的湿度阈值做差值计算,所得结果与间隔差值s做比,得出的最小的接近度为0.3%,即43%的湿度最接近40%的阈值,做出室内湿度“低”的判断结果;同理计算温度的接近度。

根据湿度集合以及温度集合可得出车内湿度温度所反映的车内舒适性的结果值,其结果矩阵表为:

中央控制器根据舒适度的结果对空调及加湿器进行控制,例如系统检测到的温度为21℃、湿度为52%,更具上述的方法得到的舒适度结果为较湿冷,则中央控制器需要控制空调升温及加湿器加湿操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控制车内的温度和湿度,提升乘员的舒适感,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中央处理器、执行机构;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车辆前排和后排顶灯壳体上以检测前、后排的温度信息;所述湿度传感器设置于车辆前排和后排顶灯壳体上以来检测前后排的湿度信息;所述中央处理器执行控制程序通过执行机构调整车内温度和湿度;所述控制程序对接收的车内温度和湿度结果与系统预设定的标准值进行分析对比,当温度和湿度不满足人体舒适性要求时,通执行机构对温度高低和湿度大小进行控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可以实时监测车内温度和湿度,有效改善车内乘员的乘车舒适度。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菲斯塔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1.14
技术公布日:2019.05.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