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调节雨刮器驱动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45306发布日期:2019-04-29 15:19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自调节雨刮器驱动臂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调节雨刮器驱动臂。



背景技术:

雨刮器是汽车上重要部件之一。常见的雨刮器包括雨刮电机,雨刮电机通过蜗轮蜗杆机构带动有旋转轮,旋转轮上偏心连接有驱动臂,驱动臂通过连杆带动有雨刮臂,雨刮臂上设置雨刷。即,雨刮电机工作后,带动雨刷往复运动。但是,冬季雪夜之后,雨刷易于粘连在挡风玻璃上,一旦驾驶者启动雨刮器,则易于损坏连动部件或者雨刮电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调节雨刮器驱动臂,它具有能够降低雨刮电机损坏的几率的特点。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自调节雨刮器驱动臂,所述驱动臂包括:

左板体,该左板体的左部设有左连接孔、右部设有向右延伸的断面呈矩形的插柱,该插柱具有空心腔,该空心腔内设有内线圈,该插柱的侧面上设有盲孔;

右板体,该右板体的右部设有右连接孔、左部设有断面呈矩形的插孔,该插孔的侧壁上设有外孔,且该右板体的外部设有外线圈;

卡柱,卡柱为铁质;

位移感应器;

电加热丝;

以及

该左板体和右板体均采用塑料制备,且内部均设有镁铝合金制备的加强筋;

该内线圈的两端电连接至该电加热丝的两端;

该插柱间隙配合的插在该插孔内;

该外线圈通过一控制器连接至电源,且该位移感应器信号连接至该控制器;

盲孔和外孔相配,卡柱位于外孔内,卡柱的一端和盲孔相配。

所述左板体和右板体之间设有复位弹簧。

所述卡柱配有使其具有靠近盲孔的趋势的复位压簧。

所述加强筋的原料组份为:si:7.5—8.5%,cu:3.0—4.0%,mn:0.3—0.5%,ni:0.3—0.5%,zn:0.3—0.5%,sn:0.1—0.35%,la:0.05-0.08%,mg:5—7%,余量为al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能够降低雨刮电机损坏的几率。本发明的自调节雨刮器驱动臂在使用时,一旦出现冰冻等情况下,雨刷无法移动时,位移感应器即会将无法移动的信息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外线圈通电,吸引卡柱向外移动,左板体和右板体即可相对移动,使雨刮电机形成空转,降低了雨刮电机损坏的几率。此时,内线圈和外线圈形成相互之间的移动,在磁力线的切割下,内线圈产生电流,使电加热丝发热,而电加热丝可以固定在雨刷上,及时消除冰冻,使雨刷能够尽快恢复至可移动状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主视剖视图;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图中:

10、左板体,11、左连接孔,12、插柱,121、盲孔,13、内线圈;

20、右板体,21、右连接孔,22、插孔,221、外孔,23、外线圈;

30、卡柱;

40、位移感应器;

50、电加热丝;

60、加强筋;

70、复位弹簧;

80、复位压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图1和图2所示:自调节雨刮器驱动臂,包括:左板体10、右板体20、卡柱30、位移感应器40、电加热丝50等部件。

具体而言:

该左板体10的左部设有左连接孔11、右部设有向右延伸的断面呈矩形的插柱12。该插柱12具有空心腔,该空心腔12内设有内线圈13。该插柱12的侧面上设有盲孔121。

该右板体20的右部设有右连接孔21、左部设有断面呈矩形的插孔22。该插孔22的侧壁上设有外孔221,且该右板体20的外部设有外线圈23。当然,该外线圈23必然设置有防水套等部件。

卡柱30为铁质,一般呈圆柱形。

更具体的:

该左板体10和右板体20均采用塑料制备,且内部均设有镁铝合金制备的加强筋60。显然,加强筋60最好分别沿着左板体10或右板体20的纵向设置,以使左板体10和右板体20均具有较佳的刚性和韧性。

该内线圈13的两端电连接至该电加热丝50的两端。

该插柱12间隙配合的插在该插孔22内。即,插柱12可左右移动的插在该插孔22内。

该外线圈23通过一控制器(图上未示出)连接至电源,且该位移感应器40信号连接至该控制器。即,该位移感应器40通常和雨刷相配合,一旦雨刷不能移动,该位移感应器40能够及时将无法移动的信息传递至该控制器,该控制器控制该外线圈23得电而产生磁场。

盲孔121和外孔221相配。即,盲孔121和外孔221能够两两对正,且当盲孔121和外孔221均为多个时,他们之间仅可单独对正而无法互相对正。比如,盲孔121断面形状各不相同,而一个外孔221的断面形状仅可相同于与其对应的盲孔121断面形状。再比如,盲孔121在左右方向上并不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卡柱30位于外孔221内,卡柱30的一端和盲孔121相配。即,卡柱30向内移动后,一端能够位于外孔221内、另一端能够位于盲孔121内,使该左板体10和该右板体20相互之间无法再产生移动;反之,一旦卡柱30向外移动,则卡柱30的整体缩进外孔221内,使该左板体10和该右板体20相互之间能够产生移动。

这样,一旦出现冰冻等情况下雨刷无法移动时,位移感应器40即会将无法移动的信息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外线圈23通电,吸引卡柱30向外移动,左板体10和右板体20即可相互产生位移,使雨刮电机形成空转,降低了雨刮电机损坏的几率。此时,内线圈13和外线圈23形成相互之间的移动,在磁力线的切割下,内线圈13产生电流,使电加热丝50发热,而电加热丝50可以固定在雨刷上,及时消除冰冻,使雨刷能够尽快恢复至可移动状态。

优化的:

该左板体10和右板体20之间设有复位弹簧70。将该左板体10和该右板体20相互之间无法移动时设定为初始状态,则在该初始状态下,该复位弹簧70的弹力最好为零,且在非初始状态下,该左板体10和该右板体20的总长度不仅可缩短而且可以伸长。

卡柱30配有使其具有靠近盲孔121的趋势的复位压簧80。

继续优化:

加强筋60的原料组份为:si:7.5—8.5%,cu:3.0—4.0%,mn:0.3—0.5%,ni:0.3—0.5%,zn:0.3—0.5%,sn:0.1—0.35%,la:0.05-0.08%,mg:5—7%,余量为al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这样的加强筋60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且不会对磁场形成干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调节雨刮器驱动臂,包括:左板体,该左板体的右部设有向右延伸的断面呈矩形的插柱,该插柱具有空心腔,该空心腔内设有内线圈,该插柱的侧面上设有盲孔;右板体,该右板体的左部设有断面呈矩形的插孔,该插孔的侧壁上设有外孔,且该右板体的外部设有外线圈;卡柱,卡柱为铁质;位移感应器;电加热丝;以及,该左板体和右板体均采用塑料制备,且内部均设有镁铝合金制备的加强筋;该内线圈的两端电连接至该电加热丝的两端;该插柱间隙配合的插在该插孔内;该外线圈通过一控制器连接至电源,且该位移感应器信号连接至该控制器;盲孔和外孔相配,卡柱位于外孔内,卡柱的一端和盲孔相配。优点是:能够降低雨刮电机损坏的几率。

技术研发人员:左小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爱柯迪精密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2.13
技术公布日:2019.0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