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固物流配送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10152发布日期:2020-06-16 22:13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顶固物流配送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人驾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顶固物流配送机器人。



背景技术:

在智能配送领域中,成本最昂贵和效率最低的环节是在前后两端,也就是最接近发件人与收件人的两端,由于前后两端的用户比较分散,为提高效率,快递公司需要配更多的快递员才能满足,现有技术中,为了减少人力成本,开始采用机器人进行配送。

目前在室外使用较多的是无人物流车,无人物流车装好智能存储箱,按照预先规划的路径行驶。而目前智能存储柜的类型有很多种,

因此,无人物流车固定所述智能存储柜的结构和方式也有很多种,但多数是采用固定智能存储柜的底端,采用先将所述智能存储柜顶起,再将所述智能存储柜固定的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顶固物流配送机器人,能够快速的将货物箱固定于所述物流配送机器人上,保证了物流配送机器人的轻便,同时也降低所述物流配送机器人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顶固物流配送机器人,所述物流配送机器人为智能配送车,包括:

驱动装置,被配置为驱动所述智能配送车移动;

电控系统,所述电控系统安装于所述配送车车头或车架内,控制所述智能配送车完成配送任务;

货物装卸机构,所述货物装卸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车架上的滑轨结构、安装于所述车头顶端的升降顶固结构,所述升降顶固结构与所述电控系统连接。

优选地,所述滑轨结构的前端固定于所述车头与车架连接的连接处,所述滑轨结构的后端设置导向结构,引导货物装卸。

优选地,所述连接处设置缓冲部,所述缓冲部包括:eva板及橡胶纽扣;所述eva板与所述滑轨结构垂直,所述eva板上还嵌入橡胶纽扣。

优选地,所述升降顶固结构包括:顶固板、滑动机构、转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车头的顶部靠近车架的一侧,所述滑动机构的另一端固定所述转动机构的一端;所述转动机构的另一端通过可控制的转轴活动连接所述顶固板。

优选地,所述升降顶固结构的长度与所述滑轨的长度相同。

优选地,所述顶固板朝下的一侧具有固定结构。

优选地,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定位销轴、定位驱动电机、螺旋丝杆;所述定位电机套设于所述螺旋丝杆,所述螺旋丝杆的顶端设置定位销轴。

优选地,所述定位销轴上覆盖弹性垫片。

优选地,所述升降顶固结构还包括指示灯系统,所述升降顶固结构与所述电控系统连接。

优选地,所述升降顶固结构还包括扬声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另一种固定所述智能存储柜的方式,从顶部将所述智能存储柜固定,因而所述物流配送机器人底部不用再设置顶升机构等成本和重量都较大的结构,保证了所述物流配送机器人的轻便,同时也降低所述物流配送机器人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缓冲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定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智能配送车;200、智能存储柜;300、升降顶固结构;401、顶固板;402、滑动机构、403、转动机构;404、指示灯系统;501、eva板;502、橡胶纽扣;601、定位驱动电机;602、螺旋丝杆;603、定位销轴;604、弹性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

本技术:
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申请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申请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所示,一种顶固物流配送机器人,所述物流配送机器人为智能配送车100,所述智能配送车承载着智能存储柜200,所述智能配送车包括:

驱动装置,被配置为驱动所述智能配送车移动;

电控系统,所述电控系统安装于所述配送车车头或车架内,控制所述智能配送车完成配送任务;

货物装卸机构,所述货物装卸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车架上的滑轨结构、安装于所述车头顶端的升降顶固结构300,所述升降顶固结构与所述电控系统连接。

所述滑轨结构的前端固定于所述车头与车架连接的连接处,所述滑轨结构的后端设置导向结构,引导货物装卸。

如图2所示,所述连接处设置缓冲部,所述缓冲部包括:eva板501及橡胶纽扣502;所述eva板与所述滑轨结构垂直,所述eva板上还嵌入橡胶纽扣。

再次参照图1所示,所述升降顶固结构包括:顶固板401、滑动机构402、转动机构403;所述滑动机构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车头的顶部靠近车架的一侧,所述滑动机构的另一端固定所述转动机构的一端;所述转动机构的另一端通过可控制的转轴活动连接所述顶固板。

所述升降顶固结构的长度与所述滑轨的长度相同。

所述顶固板朝下的一侧具有固定结构。

参照图3所示,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定位销轴603、定位驱动电机601、螺旋丝杆602;所述定位电机套设于所述螺旋丝杆,所述螺旋丝杆的顶端设置定位销轴。所述定位销轴上覆盖弹性垫片604。

再次参照图1所示,所述升降顶固结构还包括指示灯系统404,所述升降顶固结构与所述电控系统连接。所述升降顶固结构还包括扬声器。



技术特征:

1.一种顶固物流配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流配送机器人为智能配送车,包括:

驱动装置,被配置为驱动所述智能配送车移动;

电控系统,所述电控系统安装于所述配送车车头或车架内,控制所述智能配送车完成配送任务;

货物装卸机构,所述货物装卸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车架上的滑轨结构、安装于所述车头顶端的升降顶固结构,所述升降顶固结构与所述电控系统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固物流配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结构的前端固定于所述车头与车架连接的连接处,所述滑轨结构的后端设置导向结构,引导货物装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固物流配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处设置缓冲部,所述缓冲部包括:eva板及橡胶纽扣;所述eva板与所述滑轨结构垂直,所述eva板上还嵌入橡胶纽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固物流配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顶固结构包括:顶固板、滑动机构、转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车头的顶部靠近车架的一侧,所述滑动机构的另一端固定所述转动机构的一端;所述转动机构的另一端通过可控制的转轴活动连接所述顶固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固物流配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顶固结构的长度与所述滑轨的长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固物流配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固板朝下的一侧具有固定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顶固物流配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定位销轴、定位驱动电机、螺旋丝杆;所述定位电机套设于所述螺旋丝杆,所述螺旋丝杆的顶端设置定位销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顶固物流配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销轴上覆盖弹性垫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固物流配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顶固结构还包括扬声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顶固物流配送机器人,所述物流配送机器人为智能配送车,包括:驱动装置,被配置为驱动所述智能配送车移动;电控系统,所述电控系统安装于所述配送车车头或车架内,控制所述智能配送车完成配送任务;货物装卸机构,所述货物装卸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车架上的滑轨结构、安装于所述车头顶端的升降顶固结构,所述升降顶固结构与所述电控系统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另一种固定所述智能存储柜的方式,从顶部将所述智能存储柜固定,因而所述物流配送机器人底部不用再设置顶升机构等成本和重量都较大的结构,保证了所述物流配送机器人的轻便,同时也降低所述物流配送机器人的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汤海瀚;朱元远;贺智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坎德拉(深圳)科技创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18
技术公布日:2020.06.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