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全自动安全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72728发布日期:2020-07-07 13:58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汽车全自动安全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全自动安全充电桩。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公共充电桩效果并不好,因此用户对于快充也有一定的需求,目前很多跨国车企都已经着手规划建设超级充电基础设施,未来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正在区域高压模式,所以引发的安全问题令人担忧,本发明具体设计了一种全自动安全充电装置,取代手动充电的安全性问题,除此之外,让车主有了更为便捷的充电体验,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普及。

公开号为cn201720313429.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自动充电系统,该专利采用四轴位移平台的充电插头,由于四轴位移平台提供的位移范围有限,而且图像采集器是设置在四轴位移平台上,由于四轴位移平台对充电口采集的图像角度和距离一直在变化,导致计算得出的结果准确度非常低,而且对用户的车辆停入停车位的要求较高,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全自动安全充电桩,解决了以往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手动充电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全自动安全充电桩,包括车辆定位检测带、机械充电头、图像采集摄像头、人机交互箱,所述机械充电头包括滑轨、滑块、机械臂、充电插头,所述车辆定位检测带设置于单个停车位的边缘处,所述滑轨设置于车辆定位检测带的一侧,所述滑轨上配设有所述滑块,所述滑块的上方设有所述机械臂,所述机械臂的顶端设有充电插头,所述图像采集摄像头设置于所述车辆定位检测带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人机交互箱包括人机交互界面和控制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机械臂为三自由度机械臂。

进一步的,所述车辆定位检测带为白色反光带。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插头通过转轴与所述机械臂的顶端转动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全自动安全充电桩,本实用新型具体设计了一种全自动安全充电装置,取代手动充电的安全性问题,采集的图片定位更加准确,让车主有了更为便捷的充电体验,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普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机械充电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充电插头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车辆定位检测带、2-机械充电头、3-图像采集摄像头、4-人机交互箱,201-滑轨、202-滑块、203-机械臂、204-充电插头、205-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全自动安全充电桩,包括车辆定位检测带1、机械充电头2、图像采集摄像头3、人机交互箱4,机械充电头2包括滑轨201、滑块202、机械臂203、充电插头204,车辆定位检测带1设置于单个停车位的边缘处,滑轨201设置于车辆定位检测带1的一侧,滑轨201上配设有滑块202,滑块202的上方设有机械臂203,机械臂203的顶端设有充电插头204,图像采集摄像头3设置于车辆定位检测带1的上方;人机交互箱4包括人机交互界面和控制系统;机械臂203为三自由度机械臂;车辆定位检测带1为白色反光带;充电插头204通过转轴205与机械臂203的顶端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时,先由用户将车停入单个的停车位并处于车辆定位检测带1内,通过图像采集摄像头3对车辆以及充电口进行定位,关于图像获取,在图像识别摄像头3上加装ccd光电转换元件,外界图像经过准直仪传到了ccd光电转换模板上,并使用视频采集卡对ccd输出端模拟信号进行转化,并将转化出来的信号传送到计算机处理器,通过控制系统对图像进行处理识别充电口,在通过控制系统计算处理后控制滑轨201将滑块202滑到指定地点,并控制机械臂203将充电插头204插入到汽车充电口中,转轴205可以使充电插头204顺利与汽车对接,避免机械臂203再次调整空间位置完成充电。

本实用新型具体设计了一种全自动安全充电装置,取代手动充电的安全性问题,采集的图片通过车辆定位检测带1作为参照计算定位更加准确,让车主有了更为便捷的充电体验,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普及。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新能源汽车全自动安全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辆定位检测带(1)、机械充电头(2)、图像采集摄像头(3)、人机交互箱(4),所述机械充电头(2)包括滑轨(201)、滑块(202)、机械臂(203)、充电插头(204),所述车辆定位检测带(1)设置于单个停车位的边缘处,所述滑轨(201)设置于车辆定位检测带(1)的一侧,所述滑轨(201)上配设有所述滑块(202),所述滑块(202)的上方设有所述机械臂(203),所述机械臂(203)的顶端设有充电插头(204),所述图像采集摄像头(3)设置于所述车辆定位检测带(1)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全自动安全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机交互箱(4)包括人机交互界面和控制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全自动安全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臂(203)为三自由度机械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全自动安全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定位检测带(1)为白色反光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全自动安全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插头(204)通过转轴(205)与所述机械臂(203)的顶端转动连接。


技术总结
一种新能源汽车全自动安全充电桩,包括车辆定位检测带、机械充电头、图像采集摄像头、人机交互箱,所述机械充电头包括滑轨、滑块、机械臂、充电插头,所述车辆定位检测带设置于单个停车位的边缘处,所述滑轨设置于车辆定位检测带的一侧,所述滑轨上配设有所述滑块,所述滑块的上方设有所述机械臂,所述机械臂的顶端设有充电插头,所述图像采集摄像头设置于所述车辆定位检测带的上方,本实用新型具体设计了一种全自动安全充电装置,取代手动充电的安全性问题,采集的图片定位更加准确,让车主有了更为便捷的充电体验,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普及。

技术研发人员:石拓;臧利国;许丽娇;邱国君;芮畅;潘勇志;周佳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工程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12.04
技术公布日:2020.07.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