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设备及组合仪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93095发布日期:2020-10-23 12:14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设备及组合仪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设备及组合仪表。



背景技术:

组合仪表装配过程中,需要将表盘4贴装到导光支架3上,如图1所示,通常的做法是:

·将组装好的pcb板与导光支架3固定到夹具1上;

·手动将两个定位销5分别安装在导光支架3的指针孔中;

·表盘4上的指针孔41对准定位销5,装配到导光支架3上;

·手动取下两个定位销5。

由于定位销5需要手动操作,工序较繁琐,影响表盘4装配的效率;另外,手动操作定位销5,存在定位销5安装不精确的现象,例如倾斜,影响表盘4装配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装配设备,夹具上对应于组合仪表的表盘的非可见部分设置有定位柱,控制器控制定位柱自动伸出或缩回,避免人为操作,既提高了组合仪表装配的效率,又保证了装配精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设备,用于装配组合仪表,组合仪表包括pcb板、导光支架以及表盘,装配设备包括控制器与夹具,夹具上对应于组合仪表的表盘的非可见部分设置有定位柱,用于对准pcb板、导光支架与表盘,装配时控制器控制定位柱伸出,装配完成后控制器控制定位柱缩回。

进一步地,装配设备还包括与定位柱、控制器连接的气缸,控制器通过气缸控制定位柱伸出或缩回。

进一步地,装配设备还包括与控制器连接的检测单元,当检测单元检测到夹具上存在或不存在组合仪表的导光支架时,控制器控制定位柱伸出或缩回。

进一步地,定位柱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进一步地,定位柱的定位部的横截面形状不同。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组合仪表,包括壳体、pcb板、导光支架以及表盘,表盘的非可见部分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第一定位孔,其对应于上述装配设备的定位柱,pcb板与导光支架的相应位置也设置有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定位柱伸出时定位柱依次穿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以及第一定位孔。

进一步地,相应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一定位孔的横截面的形状对应于定位柱的定位部的横截面的形状。

进一步地,两个第一定位孔中一个的横截面为圆形,另一个的横截面为腰形。

进一步地,两个第一定位孔位于表盘长度方向的两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配设备及组合仪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夹具上对应于组合仪表的表盘的非可见部分设置有定位柱,控制器控制定位柱自动伸出或缩回,避免人为操作,既提高了组合仪表装配的效率,又保证了装配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仪表装配过程中手动操作定位销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将装配好的pcb板与导光支架固定到装配设备的夹具的示意图;

图3是定位柱伸出后穿出导光支架上的第二通孔的示意图;

图4是表盘的正视图;

图5是表盘装配完成后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装配设备,用于装配组合仪表。组合仪表包括pcb板2、导光支架3、表盘4、前框(未示出)以及面板(未示出)。

装配设备包括控制器(未示出)与夹具1,夹具1上设置有多个支撑柱11,用于支撑装配好的pcb板2与导光支架3。

夹具1上对应于组合仪表的表盘4的非可见部分设置有定位柱6,用于对准pcb板2、导光支架3与表盘4,装配时控制器控制定位柱6伸出,装配完成后控制器控制定位柱6缩回。

这里所说的表盘4的非可见部分是指组合仪表装配完成后,即安装了前框、面板后被遮挡、不会被驾驶员看到的部分,因而不会影响组合仪表的外观。

装配设备还包括与定位柱6、控制器连接的气缸(未示出),控制器通过气缸控制定位柱6伸出或缩回。

装配设备还包括与控制器连接的检测单元,当检测单元检测到夹具1上存在或不存在组合仪表的导光支架时,控制器控制定位柱6伸出或缩回,检测单元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检测,例如采用光敏电阻或者压敏电阻检测。

本实施例中,定位柱6为两个,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定位柱也可以采用两个以上,例如3个。

如图4所示,表盘4的非可见部分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第一定位孔42,其对应于上述装配设备的定位柱6,pcb板与导光支架的相应位置也设置有第一通孔22与第二通孔32,如图6所示。

本实施例中,表盘4的非可见部分设置的两个第一定位孔42,位于表盘4长度方向的两端,便于定位表盘4稳定、准确。

当检测单元检测到夹具1上存在装配好的pcb板2和导光支架3,控制器控制定位柱6伸出,定位柱6依次穿过第一通孔22与第二通孔32,将表盘4的第一定位孔42对准定位柱6进行装配,装配完成后如图5、图6所示。

当装配完成的组件,包括pcb板2、导光支架3以及表盘4,从夹具1上取下后,检测单元检测到夹具1上不存在装配好的pcb板2和导光支架3,控制器通过气缸控制定位柱6缩回。

控制器控制定位柱6自动伸出或缩回,避免人为操作,既提高了组合仪表装配的效率,又保证了装配精度。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为了防止装配方向错误,定位柱6的定位部的横截面设计为不同的形状,定位部是指装配时穿过pcb板2上的第一通孔22、导光支架3上的第二通孔32与表盘4上的第一定位孔42的部分。

相应的(例如一侧的)pcb板2上的第一通孔22、导光支架3上的第二通孔32与表盘4上的第一定位孔42的横截面的形状,对应于定位柱6的定位部的横截面的形状。

本实施例中,位于夹具1一侧的定位柱6的定位部的横截面为圆形,相应的第一通孔22、第二通孔32与第一定位孔42的横截面也为圆形;位于夹具1另一侧的定位柱6的定位部的横截面为腰形,相应的第一通孔22、第二通孔32与第一定位孔42的横截面为腰形。

如果pcb板2、导光支架3或表盘4中至少一个装反,相应地有一侧的定位柱6的定位部(横截面为腰形)无法插入,这样就能够防止装配方向错误的发生。

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只要能够区分pcb板和/或导光支架和/或表盘装反即可。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各种更动与修改,均应纳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配设备,用于装配组合仪表,其特征在于,组合仪表包括pcb板、导光支架以及表盘,装配设备包括控制器与夹具,夹具上对应于组合仪表的表盘的非可见部分设置有定位柱,用于对准pcb板、导光支架与表盘,装配时控制器控制定位柱伸出,装配完成后控制器控制定位柱缩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装配设备还包括与定位柱、控制器连接的气缸,控制器通过气缸控制定位柱伸出或缩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装配设备还包括与控制器连接的检测单元,当检测单元检测到夹具上存在或不存在组合仪表的导光支架时,控制器控制定位柱伸出或缩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定位柱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定位柱的定位部的横截面形状不同。

6.一种组合仪表,其特征在于,组合仪表包括壳体、pcb板、导光支架以及表盘,表盘的非可见部分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第一定位孔,其对应于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装配设备的定位柱,pcb板与导光支架的相应位置也设置有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定位柱伸出时定位柱依次穿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以及第一定位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仪表,其特征在于,相应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一定位孔的横截面的形状对应于定位柱的定位部的横截面的形状。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仪表,其特征在于,两个第一定位孔中一个的横截面为圆形,另一个的横截面为腰形。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仪表,其特征在于,两个第一定位孔位于表盘长度方向的两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设备,用于装配组合仪表,组合仪表包括PCB板、导光支架以及表盘,装配设备包括控制器与夹具,夹具上对应于组合仪表的表盘的非可见部分设置有定位柱,用于对准PCB板、导光支架以及表盘,装配时控制器控制定位柱伸出,装配完成后控制器控制定位柱缩回。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组合仪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配设备及组合仪表,夹具上对应于组合仪表的表盘的非可见部分设置有定位柱,控制器控制定位柱自动伸出或缩回,避免人为操作,既提高了组合仪表装配的效率,又保证了装配精度。

技术研发人员:方园;冯亚林;俞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陆汽车车身电子系统(芜湖)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06
技术公布日:2020.10.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